解析度.....相關問題
人眼的辨識力以及對銳利度的感受一道直徑只有百萬分之三米的光束,被看成是一個「點」,是無庸置疑的。真正的問題在於:這直徑大到何種程度,人眼會看成一個「圓」而不是一個「點」?這就是人眼辨識力的界線。辨識力是根據人的肉眼可以分辨出的視差角而定,這個角度大約是1/3440。在大約10吋距離處,物體大小就視為10/3500,或者說0.0025英吋。換算結果大約等於8 lp/mm或0.06mm(60微米)。如果我們把標準略微放寬一點,我們可以說任何一個直徑小於0.1mm(100微米)的物體,在一般距離下都會被人眼看成一個「銳利的點」。
問題當然是<font color=red>輸入指定顏色的文字</font id=red>。換言之,在相紙上(或投射螢幕)的影像粒子在25公分的距離辨識下,仍有小於0.1mm(100微米)的尺寸,我們就會有銳利的感受。意即原底片上的影像粒子直徑為30微米,而放大倍率只有3倍的話,影像粒子就是銳利的。如果我們放大另一張底片上的影像粒子,但是這粒子只有3微米寬,那麼即使放大到30倍,我們仍然覺得銳利無比。同理可推,同樣一張粒子只有3微米的底片,卻只放大3倍的話,相片上的粒子直徑只有10微米,因此也無法察覺兩者之間的差異。
http://66.102.7.104/search?q=cache:S3RA2-FrUZcJ:leicafanclub.org/institute/leica-dof.htm+%E8%A7%A3%E6%9E%90%E5%BA%A6%2B%E4%BA%BA%E7%9C%BC&hl=zh-TW
這是原文章出處
<font color=red>任何一個直徑小於0.1mm(100微米)的物體,在一般距離下都會被人眼看成一個「銳利的點</font id=red>
<font color="#000066">[這篇文章最後由asa00322在 2005/06/08 02:22:11 AM 編輯]</font> 那兩點之間要距離多少呢 以.1*3-1那就是.2Mm
那理論上.2*1920=384<==========>.2*1080=216
長384 高216對角線=440.5====17.3吋
所以理論上點距.2mm的映像管..能夠實現1920*1080顯示
也就是.2mm的16:917映管最大解析度是1920*1080....那普通映管不都是4:3嗎..
那若要顯示1920的話....18.9吋
也就是19吋的4比3傳統螢幕他的點距為.2mm可以實現1920*1080的顯示畫面 那......現在的液晶螢幕17吋原生解析度都是1280*1024居多
那他的點距就是.3mm羅....
所以至適合看1280*720的影片啦.... 32吋的16:9...電視或是液晶...要做到多少呢710*400 mm 長*寬
點是.37mm以下...即可表現1920*1080的畫面了
<font color="#000066">[這篇文章最後由asa00322在 2005/06/09 11:58:39 AM 編輯]</font> 32吋的16:9...電視或是液晶...要做到多少呢820*460 mm 長*寬
點是.43mm以下...即可表現1920*1080的畫面了....距離約1000mm處已經完全看不到點距了哈哈 Hello asa00322
請問...人眼睛的解析度是多高呢...
<img src="snitz/emot/em19.gif" border=0>
<font color="#000066">[這篇文章最後由jackyyo在 2005/07/07 04:34:00 AM 編輯]</font> 任何一個直徑小於0.1mm(100微米)的物體,在一般距離下都會被人眼看成一個「銳利的點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