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t
發表於 2011-10-20 11:02:18
真平大大您好:
整篇文章看完了,都有了入手调校设备的打算,请问调校投影仪,购买eye-one那个套装好呢?Eye-One Display LT (Lite)和Eye-One Display 2套装好像是调校LCD和笔记本的色彩显示居多,可以用于调校投影仪吗?
真平
發表於 2011-10-23 13:22:58
本文章最後由 真平 於 2011-10-23 13:24 編輯
真平大大您好:
整篇文章看完了,都有了入手调校设备的打算,请问调校投影仪,购买eye-one那个套装好呢 ...
hdbt 發表於 2011-10-20 11:02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這篇好久沒人回應都沒注意到,還請網兄見諒。
買的順序依預算的高低分別如下:
eye-one pro 可用hcfr
Colormunki不可用hcfr
Eye-one Display 3 (Pro) 目前不可用hcfr,但極有可能將來會支援。
聽說display 3(pro)很強,但還是止於聽說,第一支個人還是比較推薦買前二支光譜儀中的一支。
至於軟體的部份,如果要調校非電腦用的投影機或顯示器都需要原廠以外的量測軟體,一則是免費的hcfr,另外則是購買付費的calman。
Larrabee
發表於 2011-10-23 14:31:45
回覆 33# 真平
DispcalGUI + ArgyllCMS 有支援 Display 3 (Pro) , Colorimunki Display
Spectralcal有自己的優化版本( 根據他們的網站他們的OEM版本是優於 X - RITE版本) ??
Larrabee
發表於 2011-10-23 14:36:52
回覆 28# 真平
您好
i1 Pro和Colorimunki Photo/Design有一定的測量暗部精度誤差,請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xiaomv
發表於 2011-10-23 15:03:33
好文章,有时间再好好看看。
笑傲江湖
發表於 2011-10-23 16:20:12
好详细的教程,一定好好学学
真平
發表於 2011-10-23 23:53:24
回覆 34# Larrabee
樓上網兄問的是量測解決方案,不是色管方案,做法不同。
真平
發表於 2011-10-23 23:54:45
本文章最後由 真平 於 2011-10-24 00:07 編輯
回覆真平
您好
i1 Pro和Colorimunki Photo/Design有一定的測量暗部精度誤差,請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Larrabee 發表於 2011-10-23 14:36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有量到那麼暗的需求,解決的方式就是買更合適的儀器,像精研採購的C5就是如此,不然量不到就是量不到。
along
發表於 2011-10-26 16:42:11
很精彩,多谢版主
MingLu
發表於 2011-11-7 14:18:52
真是耗費心血的翻譯文件啊!
只是那些儀器買起來似乎也不便宜了!
真平
發表於 2011-11-7 17:07:01
真是耗費心血的翻譯文件啊!
只是那些儀器買起來似乎也不便宜了!
MingLu 發表於 2011-11-7 14:18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10K多就有了,但我建議買20K的那一套。
這樣的錢能夠讓你在影像上面斬妖除魔,看清真相,很有價值了。
景攝小彥
發表於 2012-2-26 16:02:49
好強歐,看來大大體會到分享的快樂,諸多網友有福了,加油
cnnd
發表於 2012-7-23 11:25:02
請教真平兄
三原色有相對於100% Grayscale光強度的標準
那三副色應該也有吧
因為昨天調整到CMS色彩管理
後來發現delta xy都已經很接近了
但Delta E確有很大的差別
應該也是跟光強度的差距大有關係吧
cnnd
發表於 2012-8-16 23:08:39
本文章最後由 cnnd 於 2012-8-16 23:09 編輯
找到友站lucakuo網兄分享的HDTV.Rec.709的標準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0453034&perpage=30&pagenumber=1
JustinLee
發表於 2012-8-24 10:58:22
這些校正在品質比較好的顯示裝置出廠前就做過
但考慮到時效的問題 調整的容許誤差值都比較大
何況面板光學特性會隨工作時間而有所變異
所以重新做精確的調整有其必要性
但也無須太執著於調到非常準確
理由之一是目前面板光學特性由其選擇搭配的backlight與cell之光學材料特性所決定
並不會跟隨ITU R-BT.709的規範來設計 所以調得到是運氣好
何況RGBYCMW跟gamma調整到位也不能確保完美 因為有太多非線性因素存在
理由之二是一般所選用的光學感測器誤差值很大 絕對大於人眼所能感知的色差範圍之外
而高階光學感測器動輒上百萬 非一般玩家可負擔 所以大概依步驟調校過就可以了 調教過的數據僅供參考 可別太當真
真平
發表於 2012-8-24 15:53:45
cnnd 發表於 2012-8-16 2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找到友站lucakuo網兄分享的HDTV.Rec.709的標準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0 ...
REC. 709的標準裏是只有訂RGBW,CMY不需要訂,因為當RGBW訂出來後,CMY的值就已經可以推導出來,所以不需要訂。目前是因為平面顯示器的色彩線性不好,所以才會有人把目標值導出來方便使用。
真平
發表於 2012-8-24 15:56:14
JustinLee 發表於 2012-8-24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些校正在品質比較好的顯示裝置出廠前就做過
但考慮到時效的問題 調整的容許誤差值都比較大
何況面板光學 ...
人眼是很好的比較器,尤其是在愈暗的環境下。沒長期受過嚴格訓練的人眼不做相同畫面同時比較時,色彩的記憶跟分辨能力其實是很差的。現在一般的儀器都能量出dE 2以上的變動,這個是比已經比人眼的辨識能力好了。
JustinLee
發表於 2012-8-30 17:43:44
真平 發表於 2012-8-24 15: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眼是很好的比較器,尤其是在愈暗的環境下。沒長期受過嚴格訓練的人眼不做相同畫面同時比較時,色彩的記 ...
真平大的回答真的很精準,受教了。
人眼視網膜簡單來說由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組成。
桿狀細胞數量遠大於錐狀細胞,其接收光譜刺激的峰值約落在藍綠色,而人眼對視覺的解析能力與對明亮的感知能力與桿狀細胞有較大關連。
椎狀細胞則由三種不同型態所組成,其個別接收光譜刺激的峰值約分別落在黃色綠色及紫色,所以可說椎狀細胞與對顏色的感知較為相關。
而椎狀細胞在明亮的環境光下能有較強的反應,反之在微弱環境光下椎狀細胞的作用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桿狀細胞仍能維持對光的感知。
這也就是為何人眼在昏暗的光線下對顏色的分辨能力減弱,且感知到的顏色有偏藍的現象。所以在需要燈光較為昏暗的畫質模式下,會選擇較低的色溫來補償人眼對光感知的差異。
另外在商用光學感測器的規格裡,有分為再現性(Repeatability)與準確性(Accuracy)。
再現性約能做到 x,y +/- 0.0004~0.001
準確性約能做到 x,y +/- 0.001~0.003
如果粗略換算成dE,再現性真的能做到2以下,但精確性則會大於2。
也就是儀器能量測並分辨dE在2以下的色差,但實際上正確的色座標則會因為不同儀器間而有dE大於2的的色差。
如果小弟認知有誤,請不吝指教更正。
真平
發表於 2012-8-30 18:27:09
JustinLee 發表於 2012-8-30 17: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平大的回答真的很精準,受教了。
人眼視網膜簡單來說由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組成。
寫得相當好!
repeatability一般在量測上是很直接翻作重覆性,用再現性不是很通用,尤其是講色彩學時,我初看時還以為在講"色彩再現"。
JustinLee
發表於 2012-8-31 10:44:26
中文技術文件太少 所以常常翻譯用錯詞了 感謝真平大指教
每個人眼對光譜的感知也有所差異 所以同色異譜對於"色彩再現"來說是個無解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