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Final Cut Pro X 的新功能【ㄧ】
本文章最後由 Macrock 於 2011-4-14 23:31 編輯終於,Final Cut Pro X 亮相了。
雖然還無法一窺全貌,但是可以從 Supermeet 上的發表中一探其設計。基本上,新版的 FCPX 的設計被稱為 iMovie-ish (iMovie 化的),整個介面配置的確可以證實之前的傳言:Final Cut Pro X 從未停止開發,甚至在 iMovie ’11 前已經完成介面設計及基本的功能框架及概念。 有趣的事情很多,也值得期待:例如效能提升的整合、可觀察的 Final Cut Server 的整合(與多項自動偵測有關)、相容於 4K 的影像處理等。至於介面或操作邏輯 iMovie 化這件事,或許會讓部份使用者的觀感不同,但是專業感的平衡會讓多數使用者重新適應。
所以是 Final Cut Pro X iMovie 化,或者是 iMovie 專業化,只有期待上市後讓使用者自行體驗。另外是 Mac OSX 10.7 幾乎在同時間發表,在系統效能及技術上是否能搾取更多的效能或更好的分配方式,也是觀察重點。至於開發團隊如何重新界定 suite 中套件軟體的整合,更令我重視。因為將功能及流程以獨立軟體(standalone)個別整合有其優缺點,但是其中造成的格式限制(例如 Motion、Color等在 send to 中引發的適應性協調障礙的確造成使用者對於使用上不小的退卻)應該會有不小的解決方式。
不過這些都只是臆測。以下簡述 SuperMeet 所發表的部份,當然您也可以密切觀察所有相關資訊。
1. Final Cut Pro X (以下簡稱FCPX)將於今年六月在 App Store 上市,售價 299 美金。
2. FCPX 為 64 位元版本並善用 Grand Central Dispatch 技術將 Mac OS X 的處理器及核心管理榨出更多的能量。其中並支援 OpenCL 以釋出繪圖晶片中龐大的運算能力。而 64 位元意味著記憶體(RAM)定址不再受 4G 的限制。
3. 在新的介面上,類似 iMovie 並以稱為 magnetic timeline 的方式發展新的 clip 吸附堆疊及保持同步的方式。這類似現行 iMovie timeline ,與原來剪輯的概念略有不同,但易理解。
4. 所有的素材可以原生格式剪輯,無須另行轉檔。這個特性可能來自整體效能的提升及多重格式同步剪輯的技術提升(但未說明其方式或與 RT 設計的概念)。同時支援 4K 的視訊素材。其中並提到 Resolution independent playback 的系統,可以維持不同素材解像並存剪輯的技術。
5. 關於 Fully color-managed(colorSync)這是關於色域處理的設計,應該已跳脫原來在 FCP 7 上的設定做法(不知是否支援類似 S-Log 等的原生色域)。
6. 關於自動偵測這件事,有人提出一個觀點:將來助理剪輯師會失業。也就是說 FCPX 中從剪輯輸入到檔案管理可以利用自動化流程來目錄化(自動分類)。例如偵測晃動的影像並進行穩定化處理(stabilization)、音訊及快門的校正(可能只的是預先處理果凍效應 rolling shutter)。 在輸入過程可以偵測並進行初步色彩校正或是以人臉偵測分類影像(類似智慧檔案夾功能)。自動偵測(或包含修正設定及其參數)包括 Media Detection、Image Stabilization、People Detection、Shot Detection、Color Balance 及 Audio Cleanup 等。在 Shot Detection 中甚至可以判定是否為特寫鏡頭或廣角鏡頭,聽起來場記的工作又輕鬆不少了。
7. 以 timecode 為基礎(timecode-based)在 clip 中標示關鍵部份(或以範圍為基礎)而無須再使用 subclip 方式管理。
8. 在 clip 之間可自動化完成色彩匹配(color-matching)的色彩校正步驟,聽說比對的速度分常快。
9. Clip Connection:clip 可以在 Timeline 上同步鎖定,而不在只是 V1 及A1、A2 的形式。(有影片比較好說明)
10. Compound Editing:這應該是與崁套(nesting)的剪輯有關的新方式。
11. Inline Precision Editor:FCP 7 以前的版本透過 Trim window 視窗進行 Roll 及Ripple 的剪輯。而新的方式則是顯示 edit point 兩邊的 clip handle 直覺式的剪輯,應與 iMovie 現行操作模式類似(可參見 Demo 影片)。
12. 進階的色彩校正加入了 Secondary 的概念,是否整合掉 Color 以避免專案交換(send to)時的限制,令人期待。當然其功能是否更加強大還須觀察,但是從 Apple 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發現已經加入 curve-based 的功能介面。
13. Timeline Index:按順序列出 timeline 上每一個 clip 以便搜尋及處理。
14. 自動分析 clip 音頻並同步類似的 clip 。聽起來像多機製作使用的 Multiclip 的技術。
15. 即時進行幕後運算(background render)。
以上是目前撥空整理的最新消息。希望各位 user 也可以共同參與來瞭解 Final Cut Pro X。至於 Final Cut Studio 的其他相關軟體呢?今天的展示並非全貌,Apple 將持續釋出相關訊息。
照片來源:Ian R. Brown
感謝 Macrock 的資訊!!
很久沒看到你的文章了,你的文章總是造福了很多人的!! 感謝大哥,一直未能抽空探訪。希望新版 Final Cut Pro X 可以帶給更多 user 在展開創意上有所助益。 由 Apple 提供的 Final Cut Pro X 介面照片。
的確值得期待! 介面的改變挑戰了使用者習慣,真是期待又怕受傷害
這個業界敢這麼有魄力的改動,大概也只有Apple了...
ps: 看來Macrock兄的大頭貼就快要改成FCPX的彩色板了 :p alex 大您好,希望大家能夠共同來研究囉! 感謝 Macrock 的分享!! 實在太好了
連特效的地方都圖形化了 回覆 1# Macrock
感謝分享.....
看起來未來剪DSLR的H.264的檔案應該不用再轉成巨大的檔案了吧 關於 Range-based Keywording 功能:同意使用者直接在 clip 中選取範圍內輸入關鍵字而無須使用 subclip 的斷開方式。感覺起來又有點像可延長的 marker。在關鍵標示上會出現一條青色指示線。
Magnetic Timeline 功能說明:簡單地說,如果您在 timeline 上滑移(slide)clip ,並不會撞到(collide)其他的 clip。另外的 clip item(例如其 Audio)會自動向下推移,同時不會造成不同步。
Compound clips 功能說明:您可以合併多個 clip item 為一個 clip,而讓 sequence 看起來更容易瞭解。就像 FCP 中的崁套剪輯 (nesting)。
本文章最後由 Macrock 於 2011-4-14 14:07 編輯
Inline Precision Editor 功能說明:您可以 double-click 兩個 clip 間的空隙來開啓這個編輯器,有一點像 trim window 剪輯,比較特別的是,可以視覺化的看見兩邊 clip 的 handles (餘量)以便於進行對位剪輯。
在下圖中您可以發現兩個 clip 的中心線可以左右拖移以進行雙邊 Roll 剪輯,而在單一 clip 上,藉由手形游標可以在 clip 鄰邊拖曳邊界以進行單邊的 Ripple 剪輯。
感謝分享.....
鼓掌= 本文章最後由 皮得潘 於 2011-4-14 22:37 編輯
感謝分享,但是問一個蠢問題,這套FCPX是FCP的升級版,還是imove的升級版???感覺上和界面和FCP完全不同,倒是和imove比較像? 本文章最後由 Macrock 於 2011-4-14 23:37 編輯
坦白說,我真的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這兩天看完了所有網站的評論,我還是只能觀望接下來的發展。不過我試圖很仔細地比對過 iMovie '11 的所有操作概念及介面,不得不很無知地說:比較像 iMovie 的無限想像專業版,而非 Final Cut Pro 的 iMovie-ish。理由有很多:界面設計的雷同之處及操作邏輯太接近 iMovie 了,即使有一些開創性新功能及剪輯技巧。 但是,但是,當所有資訊仍舊不足的狀況,這些猜測是多餘的。不過,這種把 NAB 所有廠商排山倒海淹沒的 sneak peek 的確讓大家 jaw dropping(Larry Jordan 的說法) 。看完網路上整場的 demo 細節,比對 Final Cut Pro 及 iMovie 的重大轉變,我寫下了筆記。其實數十分鐘的 demo,的確也數度讓我『下巴掉下來』!
不過回到現實的世界,這種『以視覺的方式來說故事』的全新概念,的確突破我們對於專業數位非線性剪輯的傳統設計。完全不理會發展多年的剪輯共同語言(例如使用 slide, slip, roll, Ripple 等基本剪輯手法)或者迎合市場競爭,謀略地在市場風向下帶給消費者驚喜。
或許,Apple 就總是這麼 Think Different。
不過,還是有一些事必須被強調的是:大部份優異的剪輯師、動畫師及調光師等眾多創意人員不會因就工具的改變而失業;好萊塢仍舊按照預算拍攝數以億計的票房影片。但是,這會是怎麼樣跨世代的界面設計,端賴能夠如何輕易實踐創意來決定(使用有創意的工具,和有創意地使用工具不同)。
創意引領著創意工具的發明,創意工具延伸無窮的想像。您覺得呢? 這一版如果能支援3D雙軌剪接,那我大概也可能會跳槽了!! 本文章最後由 Macrock 於 2011-4-15 01:12 編輯
大哥,我就知道您會問這件事。不過 Adobe AfterEffects CS 5.5 已經內建了。 改天來看看我剪3D有多痛苦吧!!
也順便看看這陣子拍的3D作品。
累積起碼15部以上了。 是的!大哥。盡速報到。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