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發新文
樓主: 1dmk3
收起左側

[求助] DSLR 的HD錄影各位覺得夠用嗎?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09-8-11 11:5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另外 Panasonic HMC150 也是屬於 AVCHD 的格式,在 FCP 也是將 AVCHD(其實就是 H.264 的進階格式,H.264 AVC 就是 AVCHD)轉換成 ProRes422 格式,就可以順暢剪輯,而且 ProRes 422 是 10bit 4:2:2 的規格,所以將 AVCHD 4:2:0 的規格,經過這樣的轉換之後,也會有一些畫質上的提升(當然是沒有原本就是 ProRes422 的格式來的佳)。而 AVCHD 在很多 PC 上剪不動的原因,也是因為 GOP 的關係,就像 FCP 轉換成 ProRes 422 一樣,轉成 .avi 也是將所有的影像格變成原本的單獨影格,這樣剪輯起來才會順暢。

當然 ProRes422 也是採 MPEG2 的壓縮方式,但是是 I Frame only ,並非是 GOP ,同時也是最大值的 CBR ,而不是平均值的 CBR 或是 VBR。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精幣 +10 收起 理由
BlueMark + 10 + 10 很厲害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8-12 15:08:17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感謝了

非常感謝thomas69大的解說,我是試用 avid 最新版的 Media Composer

主要還是習慣用 vegas 剪輯,vegas 8 或 9 剪 hmc150 的檔案不需要轉換,因為匯入的時間非常快,可以直接剪輯完全沒有阻滯

若各家都用這類離線的方式剪輯,那就把無敵兔的檔案轉成便於剪輯的檔案就好了。畢竟剪輯時的順暢會影響創作的。

至於採用交換檔的方式協助工作是有很多軟體都採用,像是 autocad

但是如果剪輯軟體在匯入的時候,同時建置了大體積的剪輯檔加上不小的交換檔,這樣佔用的硬碟容量會不會太浪費了,那不如自行轉檔再匯入剪輯軟體,剪輯的人還可以控制自己的硬碟空間運用,剪輯這個工作是很吃硬碟的,不單是容量還有速度,哪些檔放在哪個硬碟會影響速度非常之巨,原則上我會把原始檔、暫存檔、輸出檔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實體硬碟,這樣會提昇不少速度的,更重要的是硬碟的負擔會小一點。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8-12 15:29:21 | 顯示全部樓層
vinchi 兄,您太客氣了!

只是剛好看到 AVID 相關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

其實 AVID 算是最早期而且比較多人使用的非線性影像剪輯工作站,尤其在國外的電影或是影像工作者,都是採用 AVID 居多。只是這類型的工作站,價位都不便宜,又因為搭配硬體,所以整體的效能,跟 FCP 來相比,當然是有一些差別。技術上,也比較成熟。只是在學習上,不像一般的剪輯軟體,那麼容易入門,所以在台灣也比較算是小族群。尤其是 844 以及 DPS 的出現,把 AVID 的市場給搶去了,所以有一陣子 DPS 的使用單位還滿多的。

AVID 最早的平台也是在蘋果 Mac 電腦上,是因為後來 Win/PC 的市場佔有率居高,而且 PC 硬體也比較便宜(其實現在來比較,兩者在高階工作站的主機成本上,其實相差不多,而且有時候規格開相同,PC 的工作站還稍微貴一些),所以才逐漸轉移到 Win/PC 的平台上。不過這兩年 FCP 的使用者增多,所以 Media Composer 又有蘋果的版本。

可以執行所謂離線剪輯,都是拜「非破壞式」剪輯的功能之賜。其實最終輸出,並不是利用低解析的檔案,而是重新連結高解析的檔案再做輸出,否則最終的成品品質會不好。

因為大部分討論區都是業餘與家用使用者居多,所以討論 AVID (並不是 Pinnacle 的 Liquid)並不是很多,其實非線性剪輯工作站還有 Quantel 、 Autodesk 的 Smoke 、 DPS 等,只是這些等級的設備,都不是一般使用者可以負擔的,而且學習上也都有一些難度。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30 精幣 +30 收起 理由
BlueMark + 30 + 30 真的很厲害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8-12 23:04: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Thomas69 於 2009-8-11 11:31 發表
5D II 的格式是 Quicktime ,但是並非被認定是剪輯格式,最大的原因是 GOP 形式的問題...

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為 5D II 的Quicktime 沒有被Apple定位在專業的剪輯格式,所以5D II 的原始檔案在FCP上不好剪
倒不完全是 GOP 形式的問題,因為只要剪輯軟體有最佳化,即使用 GOP 的形式(如AVCHD)也是可以順暢的剪輯

我覺得Brian 兄前面提到:「普通雙核心的iMac + iMovie就可以直接剪,而且順的不得了」是很有意思的
這暗示著 iMovie可能對5D II 的Quicktime 格式有相當好的支援或最佳化

5D II 的Quicktime 是屬於H.264裡面的Baseline profile,且不支持B frame
這代表著5D II 的壓縮效率不高,而且可能是被定位在播放的格式,適用於一般民生用產品播放用
由於被Apple定位在民生播放用,因此定位在專業的剪輯軟體就沒有支持,反而是定位在民生用途的 iMovie有支援

附帶一提:
我認為Canon當初在5D II 的市場定位就沒有要給專業動畫攝影使用,而是定位讓使用5D等級的玩家也能拍些簡單的動畫而已
所以一開始的定位並沒有考慮要跨入專業動畫市場,所以只使用Baseline profile,同時搭配無法控制光圈快門ISO的功能設計
然而這款實驗性質的機器卻為Canon打開了另一扇窗,超乎預期的受到動畫領域的熱烈歡迎,許多人都想辦法突破5D II 的天生限制
Canon看到了這個趨勢,為了不讓使用者跑去買別家的手動鏡頭,因此才釋出軔體開放手動控制光圈快門ISO這些重要的功能
同時更積極的開發APS-C 架構的攝影機,因為在5D II 的市場測試中得到了確認,這對企業風格保守的Canon 而言是很大的保障

所以,現在的我反而不會對1DsMK4 的動畫功能太樂觀,因為Canon一定會做好市場區隔
我認為1DsMK4 的動畫規格大概跟5D II 差不多,頂多強化了錄影對焦的能力
而把真正專業動畫攝影所需要的規格放在新的APS-C 架構的攝影機上面,才不會互搶市場
同時因為片幅的改變,鏡頭也須跟著改款,因此應該會採用新的系統名稱,而不會沿用舊的XL來命名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觀點供參考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30 精幣 +30 收起 理由
BlueMark + 30 + 30 見解精闢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8-13 00:19:13 | 顯示全部樓層
「普通雙核心的iMac + iMovie就可以直接剪,而且順的不得了」是很有意思的


想想還真的很有意思,

八個多月前,大女兒要交作業,偶未加考慮的就教她用iMovie剪,兩三下就搞定了!

iMovie可以直接剪5D Mark II檔,還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讓偶一直誤以為FCP理所當然也可直接剪...

沒想到經過漫長的八個多月後,在專業剪接軟體上竟然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困擾...

有興趣話的可以參考偶當初的: 5D Mark II: 入手緣由、周邊準備、開箱、使用心得

裡面還有個八個多月前的iMovie作業可下載參考。


Brian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8-13 15:22:04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Thomas69 的專業回覆~
雖然小弟還看不太懂,
不過目前用vegas 8處理普通的剪接還可以接受就是了.....

拍影片後,
電腦立刻升級四核心,
還好沒被老婆唸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器「遊記」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器「遊記」 前言 幾乎所有玩劇院的
帶動4K經濟就是要靠這一味,韓國4K UHD頻道強力放送(下載-少女時代L.A演出現場)
帶動4K經濟就是要靠這一味
目前韓國已經擁有5個UHD超高清頻道,分別是:UMAX, CJ E&M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小空間,大規格,低聲量,高細節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小空間,大規格,低聲量,高細節 一切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全文譯自:Stor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