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opo
收起左側

[美語片] HBO太平洋戰爭 資訊討論帖

[複製連結]

 樓主| 發表於 2010-4-28 08:49:37 | 顯示全部樓層
也是台灣之光~~~~HBO戰爭影集戲服 台灣美術老師操刀

3849790915.jpg

tvbs.jpg 許甫  

美國知名頻道HBO,最近自製一部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區的電視影集,劇中史詩場面和考究嚴謹的裝備服裝,引起許多軍事迷熱烈討論,不過很難想像,這些演員身上穿的,與真品如出一轍的迷彩軍服,全是來自台灣,還是一位美術老師之手,原來這名教油畫的老師,本身是軍事迷,因為藝術天份加上堅持細節,打敗美日等專業廠商,讓HBO特別跨海請他操刀,復刻當年二次大戰的軍服。

史詩般的戰爭場面,刻劃出二次大戰,太平洋戰場的慘烈,這是美國 HBO最新的戰爭影集,劇中每個細節,琢磨考究,而美國大兵身上穿的復刻迷彩服,就是MADE IN TAIWAN!

走進5坪不到的房間,會錯覺這裡是個地下軍火庫,所有的傑作來自他。美術老師李奇峰:「它(復刻步槍)就是很貴的玩具。」

今年38歲的李奇峰,本來是個教油畫的美術老師,戰爭收藏琳瑯滿目,自己都算不清,前後花掉200多萬家當,這套英軍突擊背心,是當初看了搶救雷恩大兵,興起動手復刻念頭,從此走上不歸路。

有軍事迷的癡狂,還有美術專業的堅持,李奇峰翻書考究每個細節,作品直逼真品,打敗美日中台各地專家,讓HBO找上門幫忙做迷彩軍服。

李奇峰:「對我們來講是一種驕傲,等於是他們不需要在本土,或者是本國的一些復刻商,來採購這些東西,而是來跟台灣,這個帳棚布或者這種衣服,它必須要能夠透過『舊化』的方式,在螢幕上呈現才像真的。」

即使當初為了趕出貨,疏忽合約細節,並沒有因此發大財但自己作品能躍上國際舞台,這樁賠錢生意,李奇峰做的甘之如飴。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2 08:24:47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第七集中的幾個歷史細節

轉貼作者:克森頓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以下文章中的地名人名 都未經修改 只有簡體轉換繁體


1,這集看似短,其實幾乎包括了所有陸戰5團3營在佩里琉島的戰事。最開頭的一段沒有對話和旁白的戰鬥場面其實是指D+3日後陸戰5團3營和2營開始對島嶼東部的恩加多羅羅克地區進行掃蕩。當時美軍已經意識到日軍在中部山區(土著人稱之烏莫爾布勞戈爾,美軍稱之為血鼻嶺或“口袋”)的防禦極為嚴密,於是決定由陸戰1團對“口袋”進行週邊攻擊,由陸戰7團進攻島嶼南部,由陸戰5團掃蕩島嶼東部半島,即恩加多羅羅克地區;該地區原來日軍判斷可能是美軍的登陸場,因此原本防禦十分嚴密,地雷、壕溝、暗堡等密度遠超過美軍實際登陸的島嶼西部。但美軍登陸後,日軍開始收縮兵力,因此當陸戰5團的2個營開展掃蕩時,並未遭到太激烈的抵抗。陸戰5團用幾天時間便掃平了整個半島。同時,陸7團也完成了對島嶼南面的進攻,基本全殲該地區的日軍,兩個團將短暫休整後準備進攻島嶼北部地方。

2,影片中隨後出現了尤金的部隊返回機場的場景,大家可以發現有很多衣著整齊的Seabee(海軍工程營),這些人的任務是修復被炸得千創百孔的機場。美軍的效率非常高,D+4日時機場就可以起落小型偵察機,D+10日第一批戰鬥機降落該機場,D+11日時飛機已 經可以直接從佩里琉機場起飛攻擊中部山區的目標了!由於距離太近,美軍飛機往往起飛後不到15秒就飛臨目標上空,甚至還沒來得及升起起落架。炸彈爆炸的碎片甚至可以直接飛到機場上。

3,影片中放到有Seabee向尤金他們索要戰利品,當時也確實如此,尤其是到戰役後期,由於戰鬥局限於中部山 區且日軍少有針對後方的攻擊,因此後方的工程部隊、空勤人員和運輸部隊無所事事,不少人幹起了搜集戰利品的活。那些散佈在曠野上的日軍屍體就是這批人的目標,從王八盒子、武士刀、刺刀到影片中描寫的金牙,什麼都要。但這些人到處閒逛肯定招致戰鬥部隊的不滿,動搖前線將士的軍心不說,還造成了不少誤擊事件(例如有不少搜集狂甚至直接跑到山區附近去淘金,這些人衣著光鮮,拿著日軍的裝備,而衣衫破爛神經高度緊張的一線部隊往往會來不及反應直接 一槍放倒),同時這些人亂跑也經常成為日軍狙擊手的目標。後來美軍也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約束後方紀律,不少後勤部隊也知恥而後勇,主動自告奮勇上前線擔任 擔架手等工作。

4,影片中尤金他們從機場附近休整完畢開始進發,他們的目標是對準備島嶼北部地方開展掃蕩。半路上他們遇到了被打殘的陸戰1團,當時陸戰1團在中部山區的戰鬥中遭遇重創,截止D+7日,該團傷亡達到56%,不得不被陸軍部隊替換,該團被替換後隨即前往帕伏伏島進行休整。

5,影片中隨後放到夜間的日軍滲透,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夜間滲透是出了名的,即使沒有指揮,基層日軍士兵也會三五成群甚至單槍匹馬前往美軍防線,他們或跳進美軍的散兵坑刺殺美軍士兵,或故意製造雜音破壞美軍睡眠動搖美軍軍心,或開冷槍埋地雷,因此在太平洋 戰爭中美軍的神經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大批人成為戰爭恐懼症患者。而在佩里琉也同樣如此,在D日就有3名日軍神不知鬼不覺摸到了陸戰1師的師指 揮部門口,幸而被哨兵及時發現擊斃。在後期的“口袋”戰鬥中,日軍在夜裡有兩種主要戰術:一是乘夜色潛伏到美軍後方的山洞中,等第二天白天冷不丁在美軍後方打冷槍(很多搜集狂成為犧牲品);二是攜帶炸彈和地雷專找美軍的坦克、卡車等重裝備進行攻擊,但由於美軍防守還算 嚴密成果不大。

6,影片中隨後尤金的部隊對一個地堡展開攻擊。其實這不是對中部山區的攻擊,而是對佩里琉島北部的恩格斯布斯島展開的攻擊,該島與佩里琉島毗鄰, 日軍守備部隊約500人。陸戰5團3營對該島進行攻 擊一來是削弱該島對佩里琉島的威脅,二來是阻斷北面帕勞主島對佩里琉的增援。在一艘戰列艦為首的海軍火力輔助下,陸戰5團3營以傷亡約50人便輕鬆解決了 島上守軍。也是在該島上尤金殺了第一名日本兵。根據尤金的回憶錄,當時數名日軍從地堡中逃出,Snafu在一旁大叫“你還等什麼!快開槍!”於是尤金開槍 正中一名日軍胸口將其打死,然後又開槍打死了第二個……

7,然後影片中放到尤金的部隊開始挺進山區,這就是前面 提到的“口袋”。這裡簡要說明下“口袋”的情況——這片山區嚴格說來並不算是山,而是數十座高度在100-300米奇形怪狀的珊瑚嶺。在這片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長約400米的山區中,主要有以下幾座山嶺和峽谷:東面的博伊德嶺和沃爾特嶺,南面的五姐妹山和300號高地,西面的死亡穀和中國牆,北面的布拉迪、140號高地和120號高地,中部的馬蹄峽谷和五兄弟山。日軍充分發掘了該山區的特點,共修築了500多個坑道火力點,美軍在進攻 時往往陷入各山頭日軍的交叉火力中。而且由於珊瑚嶺較為堅硬,即使是海軍的艦炮若不直接命中,也很難徹底將其徹底摧毀。美軍在完成了對島南、島東、島北的 掃蕩後,開始重點攻擊“口袋”。其實在以往的戰鬥中,美軍經常在目標島嶼修建或奪取機場後便就地防禦,很少會去將島上日軍趕盡殺絕,如瓜島、布幹維爾島等 地都是如此。但在佩里琉,一方面“口袋”直接位於機場北面,日軍的遠端炮火可以輕易威脅機場;二來陸戰1師的指揮官不願由陸軍登場攻克“口袋”把功勞讓給 他們,因此打雞血一般要親手拿下佩里琉全島。

8,影片中的山區作戰描述的是陸戰5團3營於10月3日進攻“口袋”南面五姐妹山(顧名思義,由5個小山包組 成)的戰鬥。這次戰鬥其實是當日圍攻“口袋”戰鬥的一部分,由陸戰7團進攻“口袋”北面和東面的幾個目標山頭,而由陸戰5團在五姐妹山附近做牽制性作戰。 當日結束時,陸戰7團基本完成預定計劃,但陸戰5團3營在五姐妹山的戰鬥卻受阻,該營一度拿下了5個山頭中的4個,但隨後遭到附近山頭的交叉火力而被迫後撤。到10月4日,陸戰5團3營又一次發起對五姐妹山的進攻,但仍然是先取得一定戰果,又不得不放棄。在五姐妹山的戰鬥中,僅尤金所在的K連就傷亡了30 個人。

9,影片中著重描寫了尤金擔任擔架兵的情況。當時由於傷亡嚴重,很多炮兵人員給編入了擔架隊。在太平洋戰場的戰鬥中,日軍無論對傷患、醫護兵和擔架兵都毫不留情,因為打中一個就能拖累更多的美軍。因此很多前去救援戰友的美軍被日軍的槍彈擊倒。而眾所周知,美軍的信 條是不落下任何一個同伴,尤其是在和日軍作戰中;尤金在回憶錄中提到:如果有同伴落到了日軍手裡,他的下場肯定是被折磨至死。因此美軍在戰鬥中前赴後繼, 雖然尤金所在的部隊遭遇了不少傷亡,但奇跡的是沒有一人被落在戰場上,無論是傷患還是屍體。

10,影片中有個小插曲,說是尤金的一名叫JAY的戰友在拉屎時被日軍追擊。不過在尤金的回憶錄中略有不同,當 時JAY在逃命時是對著伯朗甯槍手喊叫,但是那位槍手卻遲遲不開槍,直到那個日本兵離得很近時才猛的一梭子子彈打上去,將日本兵幾乎攔腰掃成兩斷。當 JAY氣呼呼地責問槍手為什麼這麼晚開槍時,槍手認真地回答:我只是想試試看我的槍能不能把人掃成兩截。

11,影片中隨後提到了尤金所在的K連連長HALDANE戰死。HALDANE是於10月12日在“口袋”北部 的140號高地被日軍狙擊手擊中死亡的。當時陸戰5團3營正從“口袋”南面調往北部山區,準備替換在那裡防禦的陸戰5團2營,所以影片中放到 HALDANE和其他軍官當時走在隊伍前面查看地形,並詢問友軍的方位,而也正是在這時刻,隱蔽在山頭的日軍狙擊手擊中了他,HALDANE當場死亡。尤 金回憶道,當時他看到有人面色沮喪地從前面下來,他還以為是日軍增援部隊從帕勞主島趕來或者是日本海軍準備轟炸佩里琉,但結果是連長陣亡了。日 軍狙擊手在佩里琉無處不在,10月4日日軍狙擊手還打死了陸戰1師指揮營的漢金斯上校,這也是美軍在佩里琉戰死的最高級別軍官。HALDANE死得很可 惜,因為就在3天后,陸戰5團被後續登島的陸軍部隊替換。

12,大家對SNAFU可能印象很深刻,這裡簡要說一下這個人物。真實的Snafu不像影片中那麼濃眉大眼,而 是個五短身材的矮個子,他順利活到了戰後,住在露易斯安娜州,退伍後成為了一名空調維修師,育有兩個子女,但有一個後來夭折了。Snafu一生痛恨日本 人,即使到了晚年。據說在一次老兵聚會上,一輛日本豐田車從老兵們面前開過,老邁的Snafu突然跳起來,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向豐田車砸去,邊砸還邊罵: 怎麼到處都是小日本的車!Snafu何時死亡的不得而知,但應該在尤金之前。


13,陸戰5團於10月中下旬開始登船回撤,他們於10 月22日上船,於10月30日抵達帕伏伏。在佩里琉島戰役中,尤金所在的K連就遭遇了64%的傷亡。而整個陸戰1師共有6500餘人傷亡,加上陸軍部隊, 美軍在佩里琉共傷亡8000餘人,若在算上昂格爾島的傷亡,在整個帕勞群島戰鬥中美軍共計傷亡近萬人。而日軍在兩個島上的損失約13000人,其中在佩里 琉截止戰役結束,1萬多守軍幾乎全員戰死,僅有202人被俘(其中只有19人是日本人,其他的都是朝鮮或臺灣勞工);而這還不算完,1947年初,美軍發 現“口袋”中還有日軍的活動,於是派來一名日本軍官前去勸降;當年4月,34名日軍從山洞中爬出向美軍投降,這才終告佩里琉戰鬥的結束。

14,佩里琉的價值一直眾說紛紜,在歷史上,由於同時期的麥克亞瑟反攻菲律賓和盟軍在歐洲發起市場花園戰役,佩里琉被很 多人忘在了角落裡;而且雖然佩里琉機場被奪取,但並未發揮什麼實質作用,加上慘重的傷亡,很多人都認為此戰很不值得。但儘管如此,有兩點是不能否認的:一 是通過對帕勞群島的戰鬥,麥克阿 瑟進攻菲律賓的 右翼安全了;二是1945年7月美軍印第安 納波利斯號重巡被日軍潛艇擊沉,信號未能及時發出,數百艦員在海上和炎熱、乾渴和鯊魚搏鬥了4天,最後被從佩里琉機場起飛的一架轟炸機發現,有300多人因此獲救。所以,這次 《太平洋》拍攝,攝製方專門挑選佩里琉為重點,也是為了給那些付出了鮮血甚至生命但卻被遺忘的勇士正名吧。

15,最後提一下本集中開頭的幾個老兵,那個戴眼鏡的其實是R.V. Burgin,那個胖子則是Bill Leyden,他們均在影片中出現過。對了,那個影片中的老頭是參加過一戰的老兵Haney。在尤金回憶錄中,尤金寫道在從佩里琉返航的途中,他問 Haney:你覺得佩里琉怎麼樣?Haney回答:孩子,太可怕了!我再也不想看到這些,我想回家,我受夠了!”——這應該也是對佩里琉戰役的最好注解。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2 08:27:3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lueSeed 於 2010-4-27 22:30 發表
第七集真猛 , 山洞外死守重機槍被轟掉半個腦袋的日軍做的真像真的 ,

尤金的變態學長在休息時還一直對著半顆腦袋(聖盃??) 一直丟小石頭 ,

裡面的腦漿跟血液還一直噴濺出來 , 還是只有一個猛字可以形容....

相信台 ...


第七集的確很猛烈

但最令個人有感覺的 就是最後一段

尤金 那犀利的兇恨眼神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5 15:59:41 | 顯示全部樓層

周邊商品 包包/行軍水壺&水壺袋/皮質筆記本/拉火繩/資料夾
comming soon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6 02: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看了幾集感覺血腥畫面明顯比較多,煽情也敢拍這簡直是二樣情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6 13:33:55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第八集中的幾個歷史細節

轉貼作者:NaOH_Hcl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以下文章中的地名人名 都未經修改 只有簡體轉換繁體

1,《太平洋戰爭》中陸續出現了兩個陸戰隊訓練營,第4集是埃裡奧特營(Camp Elliott)本集的彭德萊頓營(Camp Pendleton)。兩個訓練營都位於美國的加州。其中埃裡奧特營成立較早但規模也較小,只適合小規模部隊的訓練,主要是炮兵和裝甲部隊。隨著二戰的深入,美軍在西海岸急需要大型的訓練營,因此在1942年3月,在加州聖達戈北部的一個名為聖馬加里塔的農場被買下作為陸戰隊的新訓練營,同年9月羅斯福總統題詞命名為彭德萊頓營,同月第一支陸戰隊從埃裡奧特營遷至該營,而巴斯隆後來所在的陸戰5師也在該營完成了其早期的訓練。當然,該營不僅僅只有戰鬥部隊,陸戰隊婦女預備役部隊自1943年起也入駐該營從事後勤管理工作,其中就有後來成為巴斯隆妻子的Lena Riggi。由於巴斯隆曾經在此待過,彭德萊頓營中有一條主要公路被命名為“巴斯隆”大道。

2,巴斯隆雖然在推銷戰爭債券中一帆風順,但是他最終還是決定重返戰場,這次他加入的部隊是陸戰5師第27團1營C連,並主動要求仍然擔任機槍手。陸戰5師於1944年1月21日在彭德萊頓營正式成 立,但陸戰5師絕非是菜鳥部隊,相反,該師有大量參加過前期戰役的陸戰傘兵和突擊部隊的老兵。在太平洋戰場中後期,美軍意識到傘兵部隊和輕裝突擊部隊已經 不和時宜,加上兵員短缺,因此決定撤銷傘兵和突擊部隊,全部納入一線戰鬥部隊,後來在硫磺島上插旗的5名陸戰隊員(另1名是海軍醫護兵)中有3名就是原傘兵或突擊部隊的老兵。該師在彭德萊頓營訓練至1944年中旬,然後前往位於夏威夷的塔拉瓦軍營接受進一步訓練;1944年12月該師接到攻擊X島的命 令,1945年1月得知X島就是硫磺島。巴斯隆結婚後一個月即隨部隊離開彭德萊頓營前往夏威夷,並參加了後來的硫磺島戰役,一去不復返。當被問及為什麼不待在妻子身邊時,他的回答是:我要和我的戰友在一起,他們需要我。

3,影片中提到了陸戰隊員的新兵訓練。在二戰中,陸戰隊員的新兵訓練日程和項目經過了多次變革:以1940年1月東海岸的帕里斯訓練營的日程為例,主要包括了軍事禮儀、刺刀訓練、指令訓練、野戰訓練、內衛訓練、射擊訓練、檢 閱、複習等8個大項,為期約6周,總課時100多個小時;而到了1944-1945年,訓練主要包括武器訓練、身體素質訓練、守備訓練、野戰訓練4個大 項,為期約8周,總課時達到450多個小時。

4,如前所述,在彭德萊頓營不僅僅有作戰部隊,還有陸戰隊婦女預備役部隊,該部隊成立於 1942年,徵召的婦女一般不經正式的培訓,直接參與各類後勤管理工作,以便男性能騰出手從事戰鬥任務。在當時陸戰隊中的婦女們要擔任包括無線電操作員、 司機、廚師、洗衣工、機械師等等200多項不同的工作。巴斯隆的妻子Lena Riggi比巴斯隆要大3歲,生於1913年,於1999年去世。

5, 這裡簡單開始談談硫磺島的背景,想必大家也已經熟知了。美軍自馬里亞納戰役大破日軍,奪取塞班、關島和提尼安後,得以直接派遣重型轟炸機攻擊日本本土。但 在前往日本的途中美軍飛機要越過日軍把守的小笠原群島,日軍可以提前將美軍的動向報告本土,同時位於該區域的硫磺島日軍飛機也可以及時起飛攔截美機;另 外,馬里亞納離日本本土還是太遠,轟炸機前往日本本土時缺乏戰鬥機護航,而且從本土返回的受傷飛機又往往難以堅持飛回基地。因此美軍決定拿下小笠原群島及 附近海域唯一一個適合建立機場但也守備最為森嚴的硫磺島。拿下該島不僅可以為攻擊日本本土的轟炸機提供戰鬥機護航,還可以為受傷返航的飛機提供中途庇護 所。

6,硫磺島的面積約21平方公里,島嶼南端是島嶼制高點折缽山,中部和北部是地勢相對較為平坦,共建有2個機場(第3個機場在美軍進攻 時還未完工)。日軍也知曉該島的重要性,先後派遣2萬余陸海軍(包括約2000韓國勞工)登島。如果說日軍在佩里琉的坑道工事還只算是一種“嘗試”,那麼 在硫磺島的坑道工事則是一門“科學”了。日軍在全島建立了複雜的地下通道,計畫建立27公里(實際建成了18公里),很多暗道都建立在地下數米甚至數十米處。如島上日軍最高指揮官栗林的指揮所和主通訊室都建在地下約20米處。而硫磺島日軍還有2個優勢,一是該島守軍比先期其他島嶼的日本守軍獲得了更多的建 築材料,可以建造更為堅固的大型掩體,島上有的掩體厚達1米多。二是硫磺島是火山島,密佈鬆軟的火山灰,大大阻礙了美軍的推進速度。當然,在充滿硫磺味而 且酷熱的地下坑道(溫度達30—50度)裡過日子也是很不好受的,在初期挖掘坑道時,很多勞力都要戴防毒面具,而且經常只幹十多分鐘就不得不讓人替換,因此在建成後,坑道裡裝備了大量通氣設備。日軍在該島的主防禦帶位於島嶼中部,貫穿二號機場;二號機場南部是一號機場,再南部就是折缽山。在折缽山和一號機 場之間,日軍預設了嚴密的火力點,火炮也予以校正,後來也就是在這裡(一號機場南部邊緣),巴斯隆不幸陣亡。

7,硫磺島戰役於1945年2 月19日打響,影片中有幾個細節:一是海灘的位置明顯比內陸要低很多,這是正確的,因為海浪的沖刷,硫磺島的海灘呈梯形,海岸線比高處平臺要矮3-5米, 而內陸則要比海岸線高10多米。二是黑色而鬆軟的沙灘,這是因為硫磺島是火山島,覆蓋有大量黑色的火山灰;當時《太平洋》劇組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特意 花數百萬美元購買了足夠的火山灰鋪滿拍攝地。三是在登陸場左邊是一座山丘,這座山就是島嶼南部的折缽山,美軍登陸場是在島嶼東南部,折缽山正好在其左面。 四是巴斯隆等人沖到了機場附近,這就是島上的一號機場南部邊緣,也就是在這裡巴斯隆戰死。

8,美軍在硫磺島登陸點是島嶼東南方,其中陸戰5師28團的2個營在綠灘登陸,負責分割和奪取折缽山(也是他們插起了旗幟);巴斯隆所在的陸戰27團1營在紅2灘登陸,他們左邊是27團1營,右邊是陸戰 4師的部隊。一同參與登陸的還有兩名特殊人物,一位也是瓜島戰役的榮譽勳章獲得者Robert E. Galer中校,他在瓜島戰役中擊落過27架日機,後來他也自願重返戰場,在硫磺島他負責一支雷達部隊;另一位則是巴斯隆的弟弟喬治-巴斯隆,作為陸戰4 師的一員他也參加了硫磺島戰役。幸運的是兩人都活到了戰後。在日軍方面也有著名人物,在硫磺島戰役中日軍有2名奧運會獎牌獲得者戰死,一位是第10屆奧運 會馬術金牌獲得者西竹一,一位是第10屆奧運會的100米自由泳銀牌獲得者河石達吾。

9,巴斯隆在硫磺島的死因官方公佈是迫擊炮擊中而亡, 影片中似乎則似乎是機槍或步槍擊中而亡。為此我查了下,發現確實有多種說法,當時戰場混亂,巴斯隆又往返於海灘和機場,有很多親歷者都聲稱親眼看到巴斯隆 戰死。如有一種說法是巴斯隆是踩到地雷,雙腿被炸飛,為了解決痛苦他自己掏出手槍自殺;還有人說他是在海灘附近中彈身亡的。而目前官方版本是一名熟悉巴斯 隆的人提供的,他說在一號機場附近他聽到一聲爆炸聲,轉頭一看發現巴斯隆和3名戰友倒在血泊裡,全部當場死亡,巴斯隆的腿上、腹股溝、脖子和左臂都有彈片 傷。個人估計有可能影片導演不想讓大家看到一個血肉模糊的巴斯隆,而且可能也認為巴斯隆之死並無定論,所以設計了中彈身亡這一情節吧。

10,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慘重,超過了日軍守軍,引起國內軒然大波,甚至有報紙呼籲由麥克亞瑟指揮陸戰隊,還一度引發陸戰隊老兵前去抗議。不過戰役的價值還是得 到了體現,截止戰爭結束,共有約2萬多轟炸機機組人員在該島緊急降落得以倖免。另外,個人感覺硫磺島之戰可能並非是唯一美軍傷亡大於日軍的登陸戰,帕勞群 島的昂格爾戰鬥應該也是。不過不管怎麼說,論慘烈程度,哪場仗都不如後面的沖繩戰役來得猛烈。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6 23: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BOB跟這部片的片頭音樂跟畫面很有感覺
光是看片頭就很吸引人想繼續看下去
BOB的便當盒已經收藏多年
期待這部片的光碟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7 11: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只是HBO迷你劇~
但已是相當水準拍的了~
絕對收藏的戲劇呀~~!!!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8 22:59:13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七集HBOHD突然又恢復<太平洋戰爭>的片名翻譯了

(之前翻做<雷霆軍天>有點慫就是)

不過字幕換成黃色就ㄧ整個Low掉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5-16 09:26:47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第九集中的幾個歷史細節

轉貼作者:NaOH_Hcl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以下文章中的地名人名 都未經修改 只有簡體轉換繁體

1,沖繩戰役爆發於1945年4月1日,而本片開頭即已經 直接跳到了1945年5月。這裡首先簡要介紹下這過去的一個多月發生了些什麼。4月1日當日,美軍4個師(2個陸戰師2個步兵師)在沖繩島西部的比謝川、 讀穀等地的海灘登陸,其中尤金所在的陸戰5團登陸點為位於比謝川河口北部的黃灘;而在此前陸戰2師在沖繩南部海域進行了佯攻,吸引日軍注意力。美軍在登陸 後的主要目標是位於島嶼中部的讀穀和嘉手納兩大機場,美軍原以為必然會遭到日軍的激烈抵抗,尤金所在部隊的指揮官告誡他們將可能承受85%的傷亡;但結果 大家可能也知道了,日軍在灘頭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兩機場也完好地落到了美軍手裡。日軍未採取抵抗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美軍在登陸前的炮火準備太過猛 烈,與美軍在灘頭作戰將會損失慘重;二是島上日軍兵力有限,陸軍部隊、海軍部隊和沖繩民團合計約10萬,其中主力部隊為陸軍的2個師團加1個旅團,憑這些 兵力若要對沖繩全島進行佈防有些捉襟見肘,因此日軍索性將主力部隊安設在島嶼南部地區,中部地區基本不設防,北部地方也只有少數部隊駐紮。而讀穀和嘉手納 機場日軍原本計畫是在美軍登陸時予以炸毀,但由於在此把守的是沖繩民團,毫無戰鬥力,見美軍登陸一哄而散,讓美軍兵不血刃撿了大便宜。而美軍也快速從東、 南、北三個方向進行推進,輕鬆加愉快地只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原來11天的目標:其中陸戰1 師和6師向中部和北部推進,而陸軍部隊則向南面進發。很快南線美軍遭遇日軍的首條防線(牧港-嘉數-西原-和宇慶)並陷入苦戰,而此時陸戰1師正在島嶼中 北部繼續他們比較輕鬆的日子。南線美軍經過2周血戰,終於突破了日軍首道防線,4月下旬,日軍開始退守第二道防線(安裡高地-前田-高知-小波津)。陸戰 1師於4月30日被調往南面戰場,接替步27師,承擔了西部防線的進攻任務,5月6日,陸戰6師也加入南面戰鬥,接管了陸1師的西側戰線。

2, 簡要介紹了前面一個月的事後我們回到影片中,雖然開頭提到是5月,但到底描寫的是哪一天的戰鬥,卻一時較難判斷。因為陸1師參加南線戰鬥後,先後參加了安 波茶、澤岻、大名高地等地的激烈戰鬥,截止5月底日軍第二道防線崩潰首裡城被美軍攻佔,陸1師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這裡影片中提供了幾個提示:首先是尤金 等人冒著日軍的炮擊進入一片山區,這時有人問:“you're the officer relieving us?”(你是不是來替換我們的軍官),然後尤金的連長報了自己的番號;因此我覺得這應該是尤金他們連於5月23日接替在半月山(Half Moon)陣地防守的陸戰6師兄弟部隊的情景;當時陸戰6師在陸1師西側,防線拉得較長,因此5月23日美軍高層決定將靠近陸1師一側的半月山陣地交給陸 1師接管;同時在後面的對話中對方軍官說“我們在那裡死了很多人”、“你們連有多少人?”、“這點人恐怕不夠”等,而尤金的連長則召喚手下上山,這都與5 月23日當日陸戰5團3營K連接替兄弟部隊的情景相符合。另外,根據尤金的回憶錄,影片後面的很多情景都與其在半月山上發生的(如滑下山身上爬滿蛆蟲)事 丨件相符,更進一步確定尤金等人佔據的這座山就是半月山。

3,半月山與甜麵包山(Sugar Loaf)、馬蹄山(Horse shoe)共同位於首裡城西部的安裡地區,甜麵包山被日本人稱為“安裡52高地”。這三座山互成犄角,其中甜麵包山在西北端,半月山在其東部,馬蹄山在其 南部;3座山都不高,最高的甜麵包山也只有70米高,但儘管如此,在這裡爆發的激戰可謂是整個沖繩戰役中最激烈的地面戰鬥之一:日軍在三座山上密佈火力點,在南面的群山和首裡城中也有火力支援,因而在5月中旬陸戰6師用了差不多10天時間才基本拿下這幾個山頭,並付出了減員約4000人的慘重代價。但日 軍並不願放棄,仍不斷對這一地區進行炮擊和滲透。

4,在影片中尤金等人在雨中發現有爛泥裡有自己人的屍體。根據尤金的回憶錄:剛登上半月山 時到處是彈坑和陸戰隊員的狐洞,由於整日的大雨,所有洞坑都被雨水填滿,而其中不少坑裡都有一具死去的陸戰隊員的屍體。個人認為這是因為當時戰況十分慘 烈,美軍每天的傷亡數以千計,很多在一線戰死的美軍屍體無法及時撤回,只好用雨披蓋著放在坑裡,但一陣大雨一下就將坑淹沒,因此剛上山的尤金等人看到的就 是戰友們的屍體淹在坑裡或浸在爛泥裡的慘狀。

5,影片中描寫了日軍戰俘的情況。在太平洋戰場,由於日軍普遍誓死不降,因此美軍抓到的戰俘少 之又少,在1943年的塔拉瓦戰役中4000多守軍中只有12個日本人被俘;在1944年11月佩里琉戰役結束時,島上萬余守軍中只有19個日本人被俘 (不包括2年後投降的日軍)。在沖繩戰場,截止5月底首裡城被美軍攻佔,美軍自己統計日軍共死亡62000人,但是俘虜的只有465個人。日軍不降是一個 方面,美軍怕日軍詐降所以直接殺掉了事也是一大原因,因此影片中陸戰隊員會說自己不抓俘虜。不過沖繩戰役結束後首次出現了日軍成建制的集體投降,總計有 9000 日軍成為戰俘,這倒不是說日軍開始願意投降了,而是因為其中很多人都是被拉壯丁的沖繩人。這裡還有個比較有趣的資料,當時美國在國內建立了大量戰俘營關押 軸心國戰俘,截止1945年5月,總共關押的日本戰俘數是3900人(可能還包括不少韓籍、臺灣籍、沖繩籍人員),關押的義大利戰俘數是5萬人,關押的德 國戰俘數是37萬人。但日軍在戰俘營裡也很不老實,在1944年8月澳大利亞的一座日軍戰俘營裡曾經爆發了戰俘暴丨/動,導致4名澳大利亞士兵和231名 日本戰俘死亡,澳方事後還非常無辜地組織聽證表明自己完全尊重日內瓦公約並未實施虐待。

6,說到日軍不投降,就自然會聯想到他們的“班載沖 鋒”(玉碎衝鋒、自殺衝鋒),這在影片中也有體現。班載(萬歲之意)衝鋒不同于正常戰鬥中日軍的滲透突破,而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不願投降而進行的絕死沖 鋒,就是一種變項的自殺方式,旨在落得個“戰死”的“英名”。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自殺衝鋒發生在1943年5月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最大規模的一次則發生 在1944年7月的塞班島,標準模式是由高舉指揮刀的軍官帶領,士兵們挺著刺刀跟在後面,高呼“班載”,向美軍陣地發起衝鋒,能換幾個美軍是幾個,最後全 部掛掉。

7,影片中提到了沖繩平民,當時儘管日軍已經控制琉球群島數十年並強行推行日語教育,但沖繩居民顯然還沒有完全同化。在沖繩戰役中 很多沖繩平民舉家北上逃離島嶼南部戰火,而美軍則將他們全部關進了專門設立的集中營中防止有日軍滲透(當時也確實有不少沖繩人站在日本人一邊幫日軍搜集情 報和埋設地雷);少數表現比較好的美軍則挑選擔任隨軍翻譯(美軍軍中沒有懂沖繩方言的)。沖繩戰役中平民遭受了慘重傷亡,他們要麼死於美日雙方的交叉火 力,要麼聽信日軍的宣傳自殺(日軍宣傳美軍是食人族和吸血鬼,落到美軍手裡將死得很慘),要麼被日軍脅迫一起自爆,要麼被美軍封掉逃生的坑道出口悶死在坑 道裡,等戰役結束時全島估計損失的平民數在10萬以上。

8,影片中提到陸戰隊員們讀信,事實上尤金收到他的狗Deacon死亡的信件時是在 5月初的阿波茶激戰時,影片中將這一場景放在了半月山上。Deacon是遇車禍受重傷,死在尤金父親的懷裡;得到這個消息後尤金一度情緒相當低落。影片中 還提到被日軍飛機撞上的城堡山號,這是指美軍的Bunker Hill號航母,1945年5月11日它被2架日軍自殺機撞上,死亡失蹤389人,受傷264人;其中一架自殺機的駕駛員是年僅23歲的早稻田大學高材生 小川清,他大學畢業後參軍並自願成為一名自殺機飛行員,二戰中約有1千名日本大學生成為自殺機的犧牲品,包括了不少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京都大學的學 生。

9,影片中有一個很恐怖的場景,就是那個爬滿蛆的腐屍。根據尤金的回憶錄,當時半月山上密佈屍體,很多日軍屍體由於無人收拾,在雨水的 浸泡下漸漸腐爛生蛆,大量肥白的蛆沿著雨水密佈整個山岡,若有美軍士兵不慎在山上滑倒滾到山腳下,他就會發現他的口袋裡、鞋子裡、皮帶裡、背包裡全部都爬 滿了一把一把的蛆,捉都捉不完……

10,影片中還提到了替補兵,在沖繩戰役打響前,陸戰部隊的編制比正常情況要多10%左右,主要就是候補 兵員,這些士兵在登陸後戰鬥不激烈時充當碼頭工、後勤保障等工作,等前線損失嚴重時就頂到一線去。尤金所在的陸戰5團3營K連等沖繩戰役結束時加上替補兵 累計有485人參戰,但替補兵由於是半途加入缺乏戰鬥經驗,往往遭受老兵們的白眼,而且他們的傷亡是不算進K連的損失中的(好比K連是正式工,他們是臨時 工),比較慘一些。

11,影片中主要圍繞半月山拍攝,但事實上尤金他們在這裡只待了一個星期,很快他們就投入了對首裡的攻堅戰和其後的南下 作戰;首先佔領首裡的是陸5團1營,尤金的兄弟部隊。其實當時首裡是步兵77師的眼中物,陸戰隊員是在未經陸軍兄弟允許的情況下搶先一步佔領,甚至在佔領 後步77師還蒙在鼓裡還打算對首裡進行最後一波的炮火攻擊,幸而在最後關頭陸戰隊通知了友軍。雖然誤傷避免了,但著實把第77師的師長氣得半死,直接跑到 美軍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那裡告狀。這裡還有個小插曲,當時首先在首裡升起的不是星條旗,而是南北戰爭時南方的邦聯旗,這讓包括尤金在內的一大批南方人大 聲喝彩,少數北方人卻毫無辦法,而巴克納的父親曾經是一名南軍軍官,可能因此他站在了陸戰隊員一邊。那面邦聯旗後來被陸戰隊員送給巴克納作為戰利品,可惜 他在6月18日在視察前線時戰死。

12,尤金在6月份參加了沖繩南部的戰鬥,主要是與座山區和國吉臺地的戰鬥,其所在的陸戰5團3營是第一 批抵達島嶼南端海岸的美軍部隊。沖繩戰役於1945年6月底結束,雙方的傷亡都高得驚人,美軍地面部隊戰鬥傷亡高達4萬人,另有2萬多人非戰鬥損失;美軍 的死者中包括了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和第96步兵師副師長伊斯雷準將;陸戰1師7團3營的I連整個戰役中先後更換了6任連長;而尤金所在的陸5團3營 K連在1944年參加佩里琉戰役時共有235人,等到沖繩戰役結束,這些人中沒死也沒傷的只有大約10個人!

13,戰役結束後陸戰1師原本 計畫前往夏威夷,但最終他們被留在了沖繩,於7月前往沖繩北部的本部半島駐紮。而截止1945年6月30日,美軍陸戰隊總人數達到了476709人,比 1940 年7月時增長了17倍。尤金的回憶錄中提到他得知原子彈爆炸是在1945年8月8日,廣島原子彈爆炸後2天,影片中出現了B-29機群,我翻了一下8月8 日那天B-29的轟炸記錄:381架B-29和100架戰鬥機攻擊了八幡(全城21%摧毀)、東京、福山(全城73%摧毀)和大阪;1天后第二顆原子彈又 攻擊了長崎,在這樣的打擊下,日本終於決定向盟軍投降。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5 17: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集歷史情節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同日美國各大報紙均在頭版用大幅的PEACE(和平)作為頭條。不過當日並非都是好消息,在頭版的角落處,報紙上刊登了美軍重巡印弟安納波里斯號在對日行動中被擊沉,全部1200名船員只有300人倖存的消息,這可能也是整個二戰最後一起較大規模的戰鬥傷亡報告了。此外由於美國全國歡慶,在3天內全國因慶祝勝利而意外死亡達300多人。

2,若日本沒有那麼早投降,美軍下一個目標就是南九州(奧林匹克行動),並計畫於次年登陸日本本州(皇冠行動)。而登陸日本本州盟軍所要投入的陸海軍實力甚至將超過諾曼地登陸。根據戰後分析,日本對盟軍的登陸點判斷基本準確並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可以預計若盟軍真實施皇冠行動,可能遭受極為慘重的傷亡。在日本投降前,美軍對進攻日本本土可能遭受的傷亡進行了評估,有的人以萊特島戰役為藍本,認為日軍不堪一擊,有的人以沖繩島戰役為參照,認為將遭受1百萬以上的傷亡!而美軍也預先製作了50萬枚紫星勳章,這批紫星歷經朝戰、越戰、伊戰,直到今天都沒發完!

3,戰爭結束後美軍迅速著手安排登陸日本的行動,而為了種種因素考慮,陸戰1師和陸戰6師(欠一個團)被派往中國駐防,其中陸戰1師於1945年9月底在天津登陸,陸戰6師則在青島登陸。美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目的:一是遣返日本戰俘,由於在北方地區沒有國軍正規部隊,而日軍又主要聚集在幾個大城市,因此美軍承擔了這一工作;二是接回盟軍戰俘;三是堤防東北的蘇軍一路南下;四是控制幾個大城市,避免它們被我軍奪取。尤金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來到了當時的北平,一直待到了1946年。在中國駐紮期間,由於被認為是站在國軍一邊,因此陸戰隊與我軍有幾次小摩擦,前後共有13名陸戰隊員死亡;此外,大家知道的沈崇事件,也是當時駐紮在北平的陸戰1師士兵所為。最終陸戰1師於1947年9月1日全部撤離中國。

4,戰後美軍進行了裁軍,陸戰隊在戰時最高峰時達到了48萬餘人,而一年後只剩約10萬人,陸戰3師、4師、5師和6師陸續撤編,陸戰1師和2師也大幅縮水,其中陸戰1師至1950年初只剩一個加強團的編制。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美國國內有不少人提出要撤銷陸戰隊編制,將其併入海軍和陸軍中,由於範德格裏夫特和埃迪森等人的堅決反對和國會中同情陸戰隊人士的幫助,最終陸戰隊還是保了下來,但人員編制降到了最低水準,直到1950年朝戰爆發才給陸戰隊帶來了轉機。

5,很多人都在問JP的最後結局,查了下可能有2種說法,一種是JP於1944-1945年死於車禍,當時他老婆棄他而去,JP怒而追之,卻不料半途車禍而亡;另一種說法是JP於80年代病故。由於沒有確實的說法,而且也不是什麼圓滿結局,所以可能就省略掉了。另外一些人,如老軍士長、JAY,可能也是相同原因而沒有在大結局中放出來。而大結局中有兩個比較陌生的面孔,他們就是目睹巴斯隆犧牲的那兩個小菜鳥,其中一個叫Tatum的好像目前還健在,而且曾當過Stockton陸戰隊俱樂部的主席。這裏還特別談談那個老頭軍官普勒,他是陸戰隊歷史上獲得勳章最多的人之一,在二戰中他至少負傷過三次,朝戰中又參與了仁川登陸、長津湖戰鬥等諸多戰役。普勒的唯一遺憾可能是沒有能贏得榮譽勳章,據說是由於把陸軍給得罪了(如在朝鮮戰場,普勒指揮陸戰隊員將潰逃的陸軍丟下的裝備全部搜集起來再利用,並拒絕再交還給陸軍部隊;還曾罵陸軍在長津湖戰役中戰鬥力低下);此外普勒的家族還有很多人也加入了陸戰隊,他的弟弟在關島戰役中被日軍狙擊手射殺,他的兒子則在越戰中踏地雷致殘;普勒一直競升至中將,于1971年逝世。

6,日本是1945年9月2日在密蘇裏號戰列艦上簽署的投降書,當日,有三艘浴血奮戰的驅逐艦獲得為密蘇裏號護航的殊榮,它們分別是;奧班農號、泰勒號和尼古拉斯號。三艘驅逐艦隊都是從所羅門群島開始一路浴血奮戰,一直殺到東京灣,是美國海軍二戰中的出色代表。個人覺得如果由企業號、奧班農號和印弟安納波里斯號作為主角上演海軍版的《太平洋》第二季,那將會多麼的波瀾壯闊,不過這可能只是個人的一廂情願了,呵呵。
=========================================
第3段裡的「我軍」我想大家不用猜也應該知道是指誰了吧。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7 09:32:33 | 顯示全部樓層
當初也以為這部會是像BOB般的爆棚片.沒想到看到第五集了, 戰爭部分還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那時坦白說挺失望的~~~ 所以我給它的評價是: 不太好看........ XD
但等後五集看完, 我錯了! Orz
整套看完後, 我給它的評價是: 必收藏!

後來看討論知道這部影集是以寫實跟心理為主.
但後來想想. 也確實是要整套看完才能了解裡面人物前後心路歷程的轉折.
光看個一半是不夠的~~~
尤其是後期史賴吉(Sledge)的轉變真的是看得很傻眼.
再加上完結篇後回國的樣子.
只能說整部片看完後有股淡淡的哀傷~~~
連我自己的心情也都不舒服起來......
唉~~~

這部BD出來一定要收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6-7 11:2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部喜愛 跟不喜愛的很兩極 因為都是同一個製作TEAM

所以都很喜愛跟BOB比較 太平洋戰爭除了部分戰爭場面外

大部分都偏向內心 所以會比較沉悶 要多看幾次

而幕後花絮訪問湯姆漢克斯跟史蒂芬史匹柏

時就有表明 太平洋戰爭 主要的素求並非戰場上

而是由戰爭帶出 戰後的衍生出的心裡程面問題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6-7 18:0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認為關鍵還是<太短了>
片長只有BOB的一半,鋪陳自然也少了許多
再加上是3條主線在跑,平均分配到的時間更短

如果不要在戰場上那麼寫實,把預算省一點,讓片子多幾集(或回歸2小時一集)
我認為這種取捨後的整體結果會更好

PS.要說<戰後心靈創傷>,那有太多的電影都談過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7 03: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比較偏好戰場的戲份多點 , 內心戲不要佔太大部分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7 09:30:34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戰爭」片頭動畫用炭筆繪圖呈現出戰爭的殘酷,還有三位主角在戰火下的滄桑,配上滂渤的音樂,今人印象深刻!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7 20:32:16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道何時要出BD.我一定要收一套!!!!!!!
真的太好看啦.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8 16:27:04 | 顯示全部樓層
上個月網路開始預購DVD鐵盒版,二話不說立刻搶鮮訂一套(預購加贈寫真冊)
雖然之後可能會再收一次BD版(希望也是鐵盒精裝版)
但看過"諾曼地大空降"的口碑及眾網友討論,我想這一部也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影集。
就在前天接獲通知可以到店取貨後,隔天下班立即飛奔至商家領取並回家觀賞......
目前看完前三集,覺得在戰爭上的刻劃確實沒有BOB來的多....
但心理層面的描述也值得一看.......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2-20 19:15:27 | 顯示全部樓層
請問有辦法下載到1080的影片嘛?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器「遊記」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
丹爸影音實驗室之中置揚聲器「遊記」 前言 幾乎所有玩劇院的
帶動4K經濟就是要靠這一味,韓國4K UHD頻道強力放送(下載-少女時代L.A演出現場)
帶動4K經濟就是要靠這一味
目前韓國已經擁有5個UHD超高清頻道,分別是:UMAX, CJ E&M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小空間,大規格,低聲量,高細節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KK 700 Pro開箱聆聽感想) 小空間,大規格,低聲量,高細節 一切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全文譯自:Stor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