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Shammy42 建議的關掉Matrix
調色空間果然大很多喔!
補充一下..這兩張是室內拍攝的,假景深是做出來的..8-} Shammy42 兄這幾篇講解,對於有XDCAM EX攝影機或是有興趣的人幫助都很大!
建議可以授權讓COFFEE版主整合成一篇精華的教學文章?
或是Shammy42 兄肯撥空整理?
把這麼精華的文章隱密在這個主題底下,有點浪費了!
很有 Fu 的假景深
想請問西楓導那張假景深是非線性剪輯時上的效果再靜態截圖
還是只是輸出單張後再用PS修圖呢
希望有天也能從西楓導那邊學到一些後製的技巧=P~ 原帖由 dyeverywhere 於 2008-9-20 23:43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P~ 那片葉子真鮮綠可口啊鼓掌=
那是茶葉! 坪林山區的茶園拍的。
一心二葉 就是長這樣。 原帖由 alex 於 2008-9-22 01:54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想請問西楓導
那張假景深是非線性剪輯時上的效果再靜態截圖
還是只是輸出單張後再用PS修圖呢
希望有天也能從西楓導那邊學到一些後製的技巧=P~
AE萬歲! :D
當然最好是希望可以替換的鏡頭早日出現!
就沒有必要這樣假來假去了CCcccc Shammy兄Knee的解釋很精彩,偶之前反覆死K了幾個小時SONY原始技術文件才弄懂,所以這段Knee的解釋是很有價值的!
補充幾點:
1.調整Knee時,Knee Saturation也須跟著調整,原因是原始訊號的明度訊號與色差訊號是壓在一起的,高光的明度強色度弱,壓抑下來的時候,色彩流失嚴重,所以需要靠Knee Saturation電路來補正。
2.如果沒有設定Gamma曲線,最好是把Knee給固定。有一天偶在棚內調教PP,奇怪了為什麼EX1/EX3的顏色會飄?後來發現原來EX1/EX3的出廠設定是Auto Knee,這就像是自動光圈與與自動對焦不可靠是一樣的意思。
3.攝影機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跟寬容度(Exposure Latitude)是有關連性,但是二者是不一樣的。
Brian Shammy兄,
可能偶權限不足,無法幫您加分,先說個Sorry!
Brian 看完了 這一串的討論
學到了真多
有時間 來實驗看看
謝謝啦
因為不了解
有時候 細節的部份 亂調一通
轉SD的時候 結果造成某些地方會閃爍 這裏夜貓子還真多...半夜不睡覺猛留言.
西楓兄..
你建議把這些文提供給coffie兄整理, 我覺得ok. 沒問題的.
看到這些說明可以增進你的功力. 相信對大家而言也是超高興的.
因為大家都很期待您的作品.
不來嗯兄..
謝謝你有意幫我加分.
您的補充也很有幫助.
關於動態範圍跟寬容度, 嚴格講的確是不同.
一個是電子攝影機使用的名詞, 一個是film底片機使用的名詞.
舉個例子,就好像:
不打燈的情況下, 電子攝影機在拍較暗的景時要開Gain, 稱做增益
而底片機則使用高感光的底片.稱ISO.
它們相同的結果就是會造成影像變亮, 清晰, 但粒子變多變粗.
另一個例子.
快門速度跟快門開角
速度跟開角以名詞來看也是不同.
電子攝影機是用電子快門.
底片機的快門是使用一個不斷旋轉的圓盤.
圓盤(360度)的一半是鏡子(180度), 另一半則是透光(180度)
鏡子那半面是反射鏡頭來的光線(畫面)到取景窗
當圓盤轉到另個半面時, 則是透光到底片上. 造成底片曝光
因為有些人是有底片機的基礎, 沒有電子攝影機的底.
所以為了讓這些人更容易了解及使用電子攝影機.
所以用他們才用了他們較了解的名詞來說明.
因為對他們一直說動態範圍, 他們會說不懂.
但如果換個角度說: 就好像是底片機的寛容度. 他們就懂了.
最後舉個最白痴的例子.
我們玩電子攝影機, 量測被拍攝物與攝影機的距離時, 量測單位是用米.
但玩film的人, 他們是用呎來當量測的距離單位.
米跟呎應該也不同吧.
但他們用呎就可以目測到最精準的距離, 我們用呎.....就掛了...
[ 本帖最後由 Shammy42 於 2008-9-22 10:04 編輯 ] 原帖由 912 於 2008-9-22 00:20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不過如何知道攝影機有600%的實力?也就是說如何證明?呵呵
請連結以下網址 下載PDF檔
http://ws.sel.sony.com/PIPWebServices/RetrievePublicAsset/StepID/SEL-asset-47144/original/hdwf900r_broch.pdf
在第九頁的右邊中間圖示 感謝 Shammy42兄的解說,
小弟有個邏輯的問題,以這張官方圖來說,
Input 可以達到 600%,
那人的眼睛到底可以達到多少呢?
難道滿分不是 100?
能比正常眼睛寬容度強的傳感器應該沒有吧?嘿嘿
[ 本帖最後由 912 於 2008-9-22 10:29 編輯 ] 又學到的不少, 雖然沒機器可以試試學到的知識.
至少滿足我的好奇與疑惑.
以個人經驗與技巧(很嫩低), 都是改變色溫去調整畫面的色調. 幾乎可以找回當出看到的感覺. 關於動態範圍跟寬容度, 嚴格講的確是不同.
一個是電子攝影機使用的名詞, 一個是film底片機使用的名詞.
Shammy兄的說法很正確,二者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這張圖是HDW-F900的動態範圍-寬容度轉換圖,摘自SONY "24P TECHNICAL SEMINAR #3"。
縱軸表示動態範圍,以百分比表示(最高600%)。或者又稱之為Video Signal Level,以dB表示(上下範圍合計70dB)。
橫軸表示曝光寬容度,以F級數表示(左右合計9.5級)。
Brian 這圖比較有道理了,嘿嘿
不過跟 Knee強光壓仰功能,意義好像不太一樣。 原帖由 912 於 2008-9-22 10:28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感謝 Shammy42兄的解說,
小弟有個邏輯的問題,以這張官方圖來說,
Input 可以達到 600%,
那人的眼睛到底可以達到多少呢?
難道滿分不是 100?...
912兄,不要拘泥在600%的數字上,這是廠商故意用來形容他們機器很神奇的用法
600%相對於100%,提昇了6倍,換成dB做單位,要用以10為底取log對數後,大約就是16dB啦!
而這個600%的白,是相對於機器上原始100%的白而言,跟人眼完全沒有關係
感謝夏米老師與布萊恩老師的詳盡解說,也讓小弟獲益不少鼓掌= 鼓掌= 鼓掌=
knee是壓抑的高光部分,而curve或hyper gamma則是改變了影像調性,同時壓抑了高光與低光部,讓中間調凸顯出更多階層,看起來會更加細膩
這時候需要搭配打光,藉由燈光的運用,可以呈現如電影般細膩的階調與光影效果。如果不打光,由於對比不足,看起來影像反而更霧更軟
但卻也保留了更多高光細節,所以也可以在影像後製中修正還原回來
幫夏米老師附上SONY原廠的圖片,好讓瀏覽者更能一目了然,
出處:http://ws.sel.sony.com/PIPWebServices/RetrievePublicAsset/StepID/SEL-asset-47144/original/hdwf900r_broch.pdf
求救
各位老兄最近刚入手EX1,拍了一些1920片子在输出成影像拖尾很严重!不知如何是好啊请各位指点!我用MAXbook pro 的F c p剪。
万分感谢!
回復 #47 BlueMark 的帖子
多谢!我试试看。回復 #48 hdFQ 的帖子
是一个方法,我原来的方法是将序列转换成25p。
这也就是说修正是必然的啦! 原帖由 912 於 2008-9-22 10:28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那人的眼睛到底可以達到多少呢? ...
最近看到一篇眼睛的報導,裡面有提到眼睛的動態範圍約為120dB
對照brian兄43樓的圖,攝影機的動態範圍則是70dB
供參考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