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平 發表於 2008-11-6 04:51:29

原帖由 pie1394 於 2008-11-5 21:45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故意想吐嘈, 一堆 ASIC designer 連跨兩個 clock domain 的訊號傳遞電路邏輯都可以做到問題一狗票, 更不用說做影像處理演算法更複雜的電路系統...

像 Cell 這種等級或是更高級的 超大指令集 (VLIW) + 二維向量 ...
台灣的ic設計很發達,但有能力想出高階可實現演算法的人卻少得可憐,大部份的工程師都只做高級工匠的工作,高階教育出來的能力都被現實吃掉了。

lienly 發表於 2008-11-6 22:35:14

with both merge?

which scaler performs better in your eyes?
to me, HQV still is best scaler!鼓掌=

原帖由 Giu 於 2008-11-6 02:14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Video Processor IC實在不好搞,看看現在Gennum和Silicon Optix (HQV),不是技術被賣掉就是公司被切割。能掌握影像處理技術和面板技術 ...

LibraC 發表於 2008-11-7 10:09:25

呵呵! 昨天看到廣告了!

說真的還是覺得廣告的力道不大! 今天才注意到!
剛剛看到01在討論品牌存活時間耶!
真不給國產面子!

Giu 發表於 2008-11-7 10:19:04

原帖由 lienly 於 2008-11-6 22:35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with both merge?

which scaler performs better in your eyes?
to me, HQV still is best scaler!鼓掌=



Gennum closed its VXP Image Processing Business to Sigma Designs: See here http://www.gennum.com/video/technology/vxp/

Silicon Optix Assets and Technology now acquired by IDT: http://www.siliconoptix.com/company/news/pressReleases/IDT_acq_SOI.cfm?CFID=17541230&CFTOKEN=70669304

If simply doing "scaling", I think most of the chips (VXP, HQV, or DVDO) are doing pretty well with HQV's performance slightly better (but depends on R&D's implementation.)

If considering "de-interlacing", I think now the new King is DVDO!

Giu 發表於 2008-11-7 10:26:33

高階演算法研究的人很多,但市場很現實。很多人都去做MPEG4、H.264,比較賺。

看看HQV和VXP的下場…

pie1394 發表於 2008-11-7 12:42:46

比較現實的說法是... 高階演算法很多, 但大都很唬爛... 無法在合理的成本之下做出達到需求功能的電路.

Scaler 就是一個好例子, 水平方向要做到 6-tap 甚至 8-tap , 成本都還算可以接受, 但垂直方向要做到 4-tap, 又是 FullHD 解析度, 每秒 60 or 120 張畫面的狀況, 除非有非常大的外部 DRAM 頻寬, 不然 IC 內部要暫存 4 條水平線影像的 SRAM (上百 KB 的) 面積所佔的 IC 成本, 已經是嚇死人了... 更何況還有其他的處理也要做...這只有 2D 向量處理器架構還算可以很容易的辦到, Cell 的架構要處理垂直方向到 4 / 6 / 8-tap 程度, 效能就沒那麼好了, 因為它的 SPE 使用的 altivec 指令集, 跟 MMX 一樣是 1D 向量指令集架構...

Deinterlace 的狀況更複雜, 台大那邊有人發表了一個 Adaptive Spatial + Temporal DCDi 變種的最暴力狀況, 總共要參考 4 個 field 的影像訊號, 再從五個平均值的訊號挑出 median ... 結論是, 實在是很唬爛...

真平 發表於 2008-11-7 19:05:07

原帖由 pie1394 於 2008-11-7 12:42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比較現實的說法是... 高階演算法很多, 但大都很唬爛... 無法在合理的成本之下做出達到需求功能的電路.

Scaler 就是一個好例子, 水平方向要做到 6-tap 甚至 8-tap , 成本都還算可以接受, 但垂直方向要做到 4-tap, 又 ...

果然是住在巷子裏的,好的演算法一定要在合理的計算量及成本才有意義,尤其是在設計ic時。一般人總是把ic跟強大計算量的pc搞在一起,認為pc能做的就表示ic能做。

光之白翼 發表於 2008-11-7 20:17:35

原帖由 pie1394 於 2008-11-2 18:51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要提一些蠻現實的狀況...

除非是自家開發的影像處理器, 或是採用非常高檔的方案, 不然工程師能夠做的, 也只是調調現成 chipset 中的部分參數而已, 面板能力, 驅動技術, 跟搭配的影像處理演算法, 基本上已經定死了搭 ...
回pie1394大~

如果照友站cupid_karen大的的猜測~52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814500&p=4
集品液晶電視用的LG面板應該跟瑞軒Vizio SV470XVT/SV420XVT 120Hz 的系列相同.
甚至影像處理晶片也是一樣---MTK (聯發科).面板的反應時間為5ms~MPRT為8ms.
120Hz的技術名詞也叫ME/MC.也因為這樣才有可能賣的這麼便宜.

遽小弟多方打聽...8042/8047...皆為聲寶代工...
該系列42"的價位~可能還會有片天...
但是47"~可能就很難了...
價位太接近其餘兩台IPS面板/120hz倍速機種...8-}

[ 本帖最後由 gameflygo 於 2008-11-7 20:28 編輯 ]

boying123 發表於 2008-11-9 16:36:47

還是等過陣子看看評價再說
不然會很嘔

Z1500 發表於 2008-11-10 00:36:24

品牌的經營理念蠻重要的,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在產品出錯後換個名字了事,只會讓消費者沒有信心,也希望國產品能做到比進口廠商更好的售後服務

chanp 發表於 2008-11-10 01:43:41

原帖由 boying123 於 2008-11-9 16:36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還是等過陣子看看評價再說
不然會很嘔
預感是不會好到那
關鍵技術都不是自己研發的
有點像是後來的三隻小X....
不過拿三隻小X還有點太恭維了
最起碼它從CRT活到LCD
只是後來連服務也變差...
但也沒有借"牌"還魂....

lienly 發表於 2008-11-16 13:36:03

that's a good comment!

原帖由 Z1500 於 2008-11-10 00:36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品牌的經營理念蠻重要的,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在產品出錯後換個名字了事,只會讓消費者沒有信心,也希望國產品能做到比進口廠商更好的售後服務

panadol500mg 發表於 2008-11-16 14:11:06

有個廣告 SORRYS?NY (?是個很大的地球);就是Proton搞的廣告,當年一台29吋 Proton 電視要賣6萬多,還很受歡迎,同時期Toshiba 日本原裝29吋也才3萬出頭:-?
真正去比較實際的表現,我只能說Proton的廣告策略太成功了!

[ 本帖最後由 panadol500mg 於 2008-11-16 14:18 編輯 ]

cns10522 發表於 2008-11-17 12:38:21

事在人為~~
我覺得一直換 好像很沒保障
小弟我不想當白老鼠

HDLive 發表於 2008-11-18 11:31:59

很樂見國產品牌有企圖心的開發產品, 儘管過去紀錄不甚良好, 還是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希望洪老闆這次是真的有要走出一條路.

有沒有哪位網兄已經入手了 ?還滿期待看到 集品 液晶電視的開箱文說 !!

kaoru4f 發表於 2008-11-21 20:38:53

如果現在擁有Proton電視的人還找得到地方修理
或許還可以給集品一個機會

jacky131 發表於 2008-11-22 18:05:57

台灣自有品牌要多加油
千萬不要曇花一現
沒多久集品又消失了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挑戰SONY的新品牌:集品HD電視 國產10bit 120Hz NTSC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