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8-11-7 12:42:46
|
顯示全部樓層
比較現實的說法是... 高階演算法很多, 但大都很唬爛... 無法在合理的成本之下做出達到需求功能的電路.
Scaler 就是一個好例子, 水平方向要做到 6-tap 甚至 8-tap , 成本都還算可以接受, 但垂直方向要做到 4-tap, 又是 FullHD 解析度, 每秒 60 or 120 張畫面的狀況, 除非有非常大的外部 DRAM 頻寬, 不然 IC 內部要暫存 4 條水平線影像的 SRAM (上百 KB 的) 面積所佔的 IC 成本, 已經是嚇死人了... 更何況還有其他的處理也要做... 這只有 2D 向量處理器架構還算可以很容易的辦到, Cell 的架構要處理垂直方向到 4 / 6 / 8-tap 程度, 效能就沒那麼好了, 因為它的 SPE 使用的 altivec 指令集, 跟 MMX 一樣是 1D 向量指令集架構...
Deinterlace 的狀況更複雜, 台大那邊有人發表了一個 Adaptive Spatial + Temporal DCDi 變種的最暴力狀況, 總共要參考 4 個 field 的影像訊號, 再從五個平均值的訊號挑出 median ... 結論是, 實在是很唬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