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hifi 發表於 2007-12-25 08:49:29

謝謝分享,讓人一目了然
謝謝分享,鼓掌=

yangchq 發表於 2007-12-26 12:49:10

长知识了=P~

FANTASY 發表於 2007-12-27 23:34:34

圖示非常清楚的教學
簡單明瞭 鼓掌=

leis 發表於 2007-12-28 01:30:44

原帖由 dmj 於 2007-12-13 22:34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有沒有大大可以解惑一下,數位端子和一般的AV端子,外表看起來都是同樣的 RCA 端子頭,是線材不同嗎?

拿AV線來代種數位線會有很大的差別嗎?
事實上我多年前曾經做過實驗, 拿 RCA AV 跟一條 RCA 接色差(因為臨時找不到色差線只好隨便抓), 但結果是顏色有很大的色偏, 後來換上正統色差線就好了, 我猜想是線材太爛的因素...如果 av 線好一點, 上色差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扎依 發表於 2007-12-28 02:26:36

多謝大大讓我又學到不少鼓掌=

小熊熊 發表於 2007-12-29 01:30:56

我的影音知識又進一步了.
感謝亞瑪遜戰士 無私分享.鼓掌=

enyamm 發表於 2008-1-3 16:22:27

感謝亞瑪遜戰士的分享,圖文並茂,受益良多.

sfly 發表於 2008-1-3 17:16:25

感謝大大用心的分享~
對我這個新手來說
被這些端子搞的霧紗紗...
詳細的圖文解說
淺顯易懂

rogerchang416 發表於 2008-1-4 17:47:09

現在都是向 HDMI靠齊了

jeff1971lee 發表於 2008-1-6 11:11:38

Hello...這裡頭缺少了介紹Scart & RGB信號喔!

JRHAU 發表於 2008-1-10 02:10:50

回復 #6 west 的帖子

請教諸位專家網兄們 , 一般 PC 最常用的視頻輸出 D-SUB (VGA ) 端子 , 也是以類比信號傳輸至顯示器 , 若顯示器支援 1080P , 那以 D-SUB (VGA ) 端子連結 , 最高解析度能達到 1080P 嗎 ?? 若以均可到達相同解析度的類比視頻訊號相較 , 畫質是否也會比數位視頻訊號差呢 ?? 亦或是重點在於連接線材的品質 ?? 而非連結的方式 ?? ( 以相同解析度為前提下 )尚請各位大大 , 不吝解惑 ~~ 感恩 !!

=崇拜=

亞瑪遜戰士 發表於 2008-1-10 08:50:37

原帖由 JRHAU 於 2008-1-10 02:10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請教諸位專家網兄們 , 一般 PC 最常用的視頻輸出 D-SUB (VGA ) 端子 , 也是以類比信號傳輸至顯示器 , 若顯示器支援 1080P , 那以 D-SUB (VGA ) 端子連結 , 最高解析度能達到 1080P 嗎 ?? 若以均可到達相同解析度的類 ...
我自己是曾用過 15 PIN D-SUB ,但忘了有無上到1080P .... 好像沒有說.
不過我是覺得色彩卻是最不好的. 但既然顯示器有支援到1080P , 我想走 色差 或是 HDMI 都是更好的選擇方式.
欣賞1080高清,應該沒有人用 D- SUB在作傳輸說.:-?

waynefuture 發表於 2008-1-10 16:23:48

原帖由 JRHAU 於 2008-1-10 02:10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請教諸位專家網兄們 , 一般 PC 最常用的視頻輸出 D-SUB (VGA ) 端子 , 也是以類比信號傳輸至顯示器 , 若顯示器支援 1080P , 那以 D-SUB (VGA ) 端子連結 , 最高解析度能達到 1080P 嗎 ?? 若以均可到達相同解析度的類 ...

小弟不才來代答一下:P ,
我推測理論上是可行的, 雖然我沒有親自試過; 理由有兩點:
1. 目前24"~27"之間的LCD monitor原生解析度都達到1920X1200並且仍然可以由D-sub來完成
    (再往上如2560X1600就需要Dual Link DVI)
2. 根據#11 SAORI兄所回覆, 色差端子亦可達到1080p的解析度, 而D-sub是比色差更理想的類比輸出端子, 沒有理由辦不到
這是我推斷的理由
不過我想這中間應該還牽扯了顯卡驅動程式支援度的問題

另一方面
就我個人經驗, DVI和D-sub在17" & 19" LCD Monitor以1280X1024輸出時是會有差異的,
桌面上的圖示和字樣, 接D-sub的時候邊緣會有一圈雜訊;   
接DVI的時候就沒有了, 而且更加清晰
然而這樣的差異僅止於近距離觀看的情況下, 如果是接LCD TV距離一公尺以上我想應該看不太出來吧
當然最好還是可以接數位訊號的端子(DVI or HDMI), 尤其假如線材會拉很長的話, 數位訊號的衰減比較輕微

插個題外話
很感激亞馬遜前輩整理出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不過小弟有個小小的建議不知前輩是否願意作個參考
就是在第一段倒數第二行所出現的"模擬"以及"模擬轉數字"一詞
雖然很明顯是對岸的辭彙, 而且基本上大家都了解
不過若是作為一篇給新手的文章, 可否加上英文或是註解
以利本地入門者更容易理解呢?

感謝~:)

亞瑪遜戰士 發表於 2008-1-10 21:52:12

原帖由 waynefuture 於 2008-1-10 16:23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2. 根據#11 SAORI兄所回覆, 色差端子亦可達到1080p的解析度, 而D-sub是比色差更理想的類比輸出端子, 沒有理由辦不到
這是我推斷的理由
不過我想這中間應該還牽扯了顯卡驅動程式支援度的問題...

這行倒是比較令我好奇,因為說實在的...用15pin SUB. 是因為DVI線才臨時壞掉.
所以當下用了一兩天....
後來才用上色差去補強,一直到有空去買HDMI線材.
但中間記憶,絕得 D-SUB沒有理由比色差好說...
色差換上去,鮮豔質,我還記得比D-SUB好.
當然這有時也該歸咎顯示器色彩上的調節問題.
還真是更好奇,目前有多少人用D-SUB來做1080P的傳輸介面 ? 質感真的有比較好嗎?#-o

kim521858 發表於 2008-1-10 22:12:01

太棒了
這正是我想得到的知識
獲益良多哩

sam002 發表於 2008-4-18 01:05:11

不才小弟我正需要這種基礎知識,

先謝謝亞瑪遜戰士大大開此版,再感謝其他專業大大補充說明,

真是受益匪淺!

chang0915 發表於 2008-4-18 11:13:54

原帖由 Mori 於 2007-12-14 01:55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http://img20.imageshack.us/img20/6190/imageslm1.jpg
AT&T光纖線的接頭是上面這幅模樣
不過圖片中線頭黑色的部分是保護套
拿掉才看得到裡面的光纖

AT&T光纖不論線材接頭或器材上的母座
成本價格都要比Toslink高 ...

這種光纖跳接線主要是用於電信設備的,如果拆掉黑色
護套後可以看到白色的陶瓷圓棒,圓棒中心有一小孔,
這個小孔有塞一條光纖線,而這種光纖線與一般視聽設備
使用的光纖線不同,一般視聽設備使用的光纖線材質為
塑膠(統稱),而這種光纖線的主要材質為石英(有人稱玻璃)
是可有限度的彎曲,這種石英光纖做工較複雜,尤其前端的
陶瓷頭須經過多次研磨才得以達到需求,所以,這兩種光
纖線的價位是差很多的,當然這其中的傳導數值也是差很多
的,以上為小弟的淺見。

Haily 發表於 2008-4-22 13:04:05

看到樓上寫的光纖與同軸接生因影響音質一事提出看法
無論光纖與同軸, 都是以數位傳輸的方式傳送
而且大部分設備都適用同一顆DIT晶片設計, 應該不會有音質不同的結果.
當然有一種可能是接頭與線材的選擇不良, 造成傳輸不穩定.
傳輸不穩定的時候通常不是音質不好, 是有怪音或爆音.

而同軸固然便宜容易取得, 可是卻有共地點與容易干擾的問題
以電氣方式介接兩來機器, 其實是比較不好的方法, 可能將播放機的雜訊帶到擴大機去.
光纖因為是不同的介質, 因此不具有電氣互傳的特性, 應該是最好的連接方式.
我附上光纖與同軸的線路, 有電子音響背景的就會了解, 共地點連結的問題...

BlueSeed 發表於 2008-4-22 15:31:47

已經四月了 , 亞瑪遜戰士大大 要不要把DisplayPort 補充一下 ,
雖然別篇有介紹 , 但本篇若能一直延續與更新會更好~

http://zh.wikipedia.org/wiki/DisplayPort

:-h

a222675515 發表於 2008-4-23 16:03:19

請問VGA轉D端子會有很多限制嗎?
小弟想用電視盒的VGA轉到電視的D端子
不知可不可行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AV入門知識(影音端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