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27|回覆: 28
收起左側

台灣HD後期製作(利達數位影音科技)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05-4-2 19:30: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利達數位影音科技
這陣子工作關係經常跑這裡,我想這邊的兄弟很多一定會很有興趣,所以就拍了些照片貼上來跟大家分享。

T/C (also TC, Telecine)(膠捲影片光學訊號轉電子訊號)


2K剪接室


2K剪接室


這三排.一排是3T的儲純量(RAID5 架構)


HDCAM-SR影帶


3D特效中心


附圖說明的不是很清楚,找個時間我會請利達研發部工程師來幫忙說明一下吧?

發表於 2005-4-2 20:29:40 | 顯示全部樓層
嗯嗯...台灣要播放HDTV,設備與儲存容量是個大問題
我在想:如果要將許多國片一一轉檔
    再進行播放的話,這可是件大工程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3 02:25:54 | 顯示全部樓層
真是大陣仗阿!!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3 04: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真是長知識呀! ^O^!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3 06:28:36 | 顯示全部樓層
然後呢.這家公司幹什麼的.??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4-3 07: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利達亞太創意中心
網址:http://www.lapcc.com/

cf廣告影片.攝影棚.後期製作.3d.2d製作.3d技術研發中心.電影後期製作.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3 08:25:11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專業的器材
的確是令人大開眼界
那個2K剪接室的16:9的銀幕好像是sony的專業銀幕,記得看雜誌的介紹價格也是超級貴...
還有就是想請教west大哥
第一張那個TC機器是不是就是將電影菲林轉換成影片(類似底片掃描器)
的機器嗎?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4-3 12:44:56 | 顯示全部樓層
T/C (also TC, Telecine) 調光

在台灣,"T/C"一詞是廣告影片製作過程中某個重要步驟的總稱,它是一連串操作昂貴機組的技術與流程,因此雖然它通常被簡譯為「調光」,它實則很難僅以一個簡易的中譯詞彙概括描述它的整個工作內容。

為了追求最細緻的畫質、色彩與層次,絕大多數的廣告影片與電影相同,均以底片(膠卷, film)為拍攝素材。底片是以感光曝光方式記錄影像,在沖洗過後的底片上,影像便呈現為一格格可透過光線重現的半透明膠片(電影院的放映機即是以強大的光束投射於影片,進而在銀幕上重現放映所攝影像),我們可以稱此影像為「光學訊號」。

然而廣告影片通常係於電視系統播映,電視系統運用的素材是較為廉價的錄影帶。錄影帶記錄播映影像的方式,是將所攝影像經由電子攝影機轉換為「電子訊號」,並將這些訊號以磁化的方式記錄到錄影帶裡頭,而播映錄影帶時,影像的「電子訊號」即被放影機重新解讀出來,呈現於螢光幕上。

對廣告製作業而言,T/C的大意即是「將沖洗出來的底片的『光學訊號』影像轉錄到錄影帶裡,成為之後在電視系統可用的『電子訊號』影像」,以及過程中的若干高度專業技術。在T/C的工作室內,沖洗後的底片會被安裝在動輒數千萬元的昂貴機組上放映,而底片這時輸出的「光學訊號」影像則會被一個相當精密的電子系統轉換為「電子訊號」影像,錄進錄影帶內。在這個轉換訊號的過程中,影像的色調、反差、明暗等細節,可以得到最精緻的微調,這是因為影像的「光學訊號」,其調整寬容度是最高的,亦是最自然最逼真的(請試想:倘若我們希望影片呈現泛藍的光調,那麼在底片上直接給予它偏藍的光線,一定會比僅從錄影帶的電子訊號裡加強藍色的手法,更能逼近「泛著藍色的光線」的真實感),在它即將被錄進錄影帶、成為「電子訊號」的關鍵時刻,這種調光、調色的複雜技術和美學判斷,通常由調光師、攝影師、導演三人共同工作完成。

調光師是T/C機組的專業操作員,他對影像的色彩、層次感必須具備極高敏銳度。攝影師在完成T/C後即結束他在該案的所有工作任務。導演在T/C後即開始以錄影帶進行A拷貝的剪輯工作。

利達T/C室 http://www.lapcc.com/html/finishing.htm
不過我拍的第一張.是針對HD影片處理的TC室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3 18: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膠捲轉數位,都會順便做數位修復嗎?還是....?
最近一些老片重發都會數位修復,有的很好(如星際大戰),有的很差(不舉例,呵呵),其中的關鍵是在技術,器材,還是用心程度,或者缺一不可?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3 20:42:20 | 顯示全部樓層
哇~了解了,感謝west大哥的解釋
現在才知道原來廣告是用底片來拍攝.

以前有時看到日本BS-D的民放台的一般產品的廣告,
畫面是16:9,但是畫面兩旁有黑邊顯示4:3的畫面
不過有些廣告的畫質很細緻,快接近HD畫質.
原來是使用了底片來拍攝.
我想應該歌手MTV之類的,大概應該也是用這種拍攝素材.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14 05: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上面大大Post 的是 鼎鋒 代理進來的 Mac G5 的 HDCAM 非線吧

我之前用過還不錯 APPLE Final Cut Pro  比 Premiere Pro 1.5  HD/SD 順多了

它那 3TB  RAID 5  是用 IDE ATA的架構  是慢點  但 SCSI又太貴

但 MAC 介面到是用不太習慣  , 整組 HD 非線 也約120萬上下吧

我個人是比較習慣用 DPS Velocity HD  感覺穩定性也比較高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1-16 00:2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嫌儲存設備不夠快或不夠好,那可以考慮改用 SAN Storage,個人覺得 SAN Storage比起一般儲存設備好用太多,而且儲存空間調整很有彈性,非常值得投資,不過一般人自用不需要買這種耗電、發熱、噪音大的怪物。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2-3 00:01:54 | 顯示全部樓層
終於搞懂過TC是什麼意思了,感謝~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7-1 14: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常常下載影片時都看到TC...

不過這次總算在更詳細的了解了...

西楓站長 真的給小弟太多寶貴的知識!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7-1 14:37:48 | 顯示全部樓層
一整個專業的設備
大開眼界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7-1 15:35:15 | 顯示全部樓層
west 大大都去利達的呀
偶的同學死黨..在意象
偶的麻吉好友..在太極
想了半天...咦  就是沒有親朋好友在利達..
一直很想去看看moco的說.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23 01:26:04 | 顯示全部樓層
天阿! 這是夢幻之地啊.....好美的工作地方
真想在這工作...在累都直得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23 03:33:36 | 顯示全部樓層
上面大大Post 的是 鼎鋒 代理進來的 Mac G5 的 HDCAM 非線吧
我之前用過還不錯 APPLE Final Cut Pro  比 Premiere Pro 1.5  HD/SD 順多了
它那 3TB  RAID 5  是用 IDE ATA的架構  是慢點  但 SCSI又太貴
但 MAC  ...


現代的HD 非編的 media storage, IDE 太慢已淘汰, 但較快便宜又省電的 SATA 組起RAID 好像又沒 SCSI 的高轉數+high transfer rate來的強, 故 SAS HDD RAID 就是集合兩者優勢, 要cost down, 台灣的銀星 Raid box 組一組, 若要 high-end, EMC可能是不錯的選項, 若是多機+Render server, 可能就要SAN storage server + Fiber switch + 10G iSCSI adaptor for MAC, 若還要考慮的 media content/data protection, SAN HA or AA 再加上 offine backup (DLT tape backup) + remote offsite backup 就要一起考慮進去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23 23:25:45 | 顯示全部樓層
聽了西楓大的解說才知道影片的處理這麼複雜
牽涉的金錢與時間也是那麼高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24 00: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的一排才 3TB 啊?   

平常工作用的電腦, 硬碟容量隨便都超過這個數字的說...

西楓大大的工作站, 總容量應該也也比這個數字大上好幾倍了吧?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
《創:光速》主題風暴家庭劇院,達到最佳性能表現全文譯自:Stor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臺南市郊StormAudio風暴/Ken Kreisel 8.4.4多聲道音效實驗場!
臺南市郊StormAudio風暴/K
臺南市郊StormAudio風暴/Ken Kreisel 8.4.4多聲道音效實驗場!
屏東劇院之霸燕旅宿風暴Ken Kreisel劇院DXD1000 X 3超低音3D堆疊/雙劇院設置核爆等級再進化!
屏東劇院之霸燕旅宿風暴Ke
屏東劇院之霸燕旅宿風暴/KK劇院DXD1000 X 3超低音3D堆疊/雙劇院
權威媒體Sound and vision評Starke Sound SW15 超低音
權威媒體Sound and vision
權威媒體Sound and vision評Starke Sound SW15 超低音全文譯自: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