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17|回覆: 18
收起左側

[求助] 請教先進,是否有軟體可修改MPEG-4影片的Metadata?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0-9-17 00:42: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近日在整理硬碟中的MP4 AVC影片時發現,早期轉換的部份檔案中,Metadata存在錯誤的Scan Type,部份Interlace影片的Metadata為Progressive,也少了Scan order: Top Field First這個描述,也因此會導致解碼器無法自行判斷Deinterlace方式,必須強制以BOB解碼,才能正確解出59.94Hz頻率影像(影片內容確定為Interlace,使用BOB模式所得無誤)。而Metadata正確存在Scan type: Interlaced、Scan order: Top Field First時,解碼器則可自動判斷並執行BOB Deinterlace。

  影片都是由攝影機所拍攝(480i、720i與1080i都有),由於檔案數量龐大,且部分影片只保存原始DV帶,故重新壓制得耗費許多時間,故想請教各位先進,是否有程式可直接針對MP4的Metadata作修改?範例資訊如下,欲修改紅字處資訊,感謝各位的協助,謝謝。

備註:已嘗試過aviTag與mp4UI,但無法正確載入MP4 AVC檔案。

正確的檔案資訊(MediaInfo):
General
Complete name                    : G:\BDMV-01.mp4
Format                           : MPEG-4
Format profile                   : Base Media
Codec ID                         : isom
File size                        : 60.6 MiB
Duration                         : 40s 507ms
Overall bit rate                 : 12.5 Mbps
Encod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Tagg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Video
ID                               : 1
Format                           : AVC
Format/Info                      : Advanced Video Codec
Format profile                   : [email protected]
Format settings, CABAC           : Yes
Format settings, ReFrames        : 1 frame
Codec ID                         : avc1
Codec ID/Info                    : Advanced Video Coding
Duration                         : 40s 507ms
Bit rate mode                    : Variable
Bit rate                         : 12.5 Mbps
Width                            : 1 920 pixels
Height                           : 1 080 pixels
Display aspect ratio             : 16:9
Frame rate mode                  : Constant
Frame rate                       : 29.970 fps
Standard                         : NTSC
Color space                      : YUV
Chroma subsampling               : 4:2:0
Bit depth                        : 8 bits
Scan type                        : Interlaced
Scan order                       : Top Field First
Bits/(Pixel*Frame)               : 0.202
Stream size                      : 60.6 MiB (100%)
Language                         : English
Encod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Tagg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Color primaries                  : BT.709-5, BT.1361, IEC 61966-2-4, SMPTE RP177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 BT.709-5, BT.1361
Matrix coefficients              : BT.709-5, BT.1361, IEC 61966-2-4 709, SMPTE RP177

錯誤的檔案資訊(MediaInfo):
General
Complete name                    : G:\BDMV-02.mp4
Format                           : MPEG-4
Format profile                   : Base Media
Codec ID                         : isom
File size                        : 60.6 MiB
Duration                         : 40s 507ms
Overall bit rate                 : 12.5 Mbps
Encod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Tagg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Video
ID                               : 1
Format                           : AVC
Format/Info                      : Advanced Video Codec
Format profile                   : [email protected]
Format settings, CABAC           : Yes
Format settings, ReFrames        : 1 frame
Codec ID                         : avc1
Codec ID/Info                    : Advanced Video Coding
Duration                         : 40s 507ms
Bit rate mode                    : Variable
Bit rate                         : 12.5 Mbps
Width                            : 1 920 pixels
Height                           : 1 080 pixels
Display aspect ratio             : 16:9
Frame rate mode                  : Constant
Frame rate                       : 29.970 fps
Standard                         : NTSC
Color space                      : YUV
Chroma subsampling               : 4:2:0
Bit depth                        : 8 bits
Scan type                        : Progressive
Bits/(Pixel*Frame)               : 0.202
Stream size                      : 60.6 MiB (100%)
Language                         : English
Encod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Tagged date                      : UTC 2010-09-15 11:08:56
Color primaries                  : BT.709-5, BT.1361, IEC 61966-2-4, SMPTE RP177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 BT.709-5, BT.1361
Matrix coefficients              : BT.709-5, BT.1361, IEC 61966-2-4 709, SMPTE RP177

發表於 2010-9-17 19:26:14 | 顯示全部樓層
用MBAFF方式把源视频重编码一次吧 让显卡帮你分析处理输出(集显就不用考虑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17 19:47:47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上那位是我的師父喔 ^^ (集顯的意思 就是內建顯示卡)

小妹不懂攝影機這方面,只是單純的從影像壓制這方面來看,
感覺raw就已經處理錯誤了,您的MP4是沒處理直接輸出的吧?
就h264編碼來說指令加個 --tff ,
(Top Field First)解碼器會分析自動做deinterlace,不過CPU會飆的很高喔。
目前據我所知並沒有獨立能夠更改metadata的軟體,
您錄製的原生影像,P就是P,I 就是 I,不需要去強制變更的才是,
師父說用重新編碼MBAFF式試試看吧,如有任何錯誤的訊息請指正與見諒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7 19:5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17 21:03 編輯
用MBAFF方式把源视频重编码一次吧 让显卡帮你分析处理输出(集显就不用考虑了……)
apple51320 發表於 2010-9-17 19:26

首先感謝您的回覆。

由於成品影片檔案實際內容是Interlace,只差在MP4容器的Metadate錯誤,所以只需要修改Metadata
即可復原使解碼器自動正確解碼(可對H264強制設定去交錯模式的解碼器目前只用過PowerDVD內
的解碼器),若要對已轉檔的影片再次轉檔,同樣需再次要耗費時間的情況下個人會選擇重新使用原
始影片再次壓制而避免畫質的再次破壞。無奈數量實在太龐大,平均2小時影片約有150個影片檔需
處理。

目前GPU的影片處理品質實在不及格,所以不列入考慮方式。
(本人曾以手邊兩張卡,GTS250用Badaboom測試CUDA、4850測試ATi Stream,其輸出的成品與
TMPGEnc壓制的品質相比,只能用非常糟糕來形容。)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7 21:07: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17 21:28 編輯
樓上那位是我的師父喔 ^^ (集顯的意思 就是內建顯示卡)
小妹不懂攝影機這方面,只是單純的從影像壓制這方面來看,
感覺raw就已經處理錯誤了,您的MP4是沒處理直接輸出的吧?
就h264編碼來說指令加個 --tff ,
(Top ...
clubaudition 發表於 2010-9-17 19:47

謝謝您的提醒,偶爾會看到對岸的文章,所以還知道集顯的意思,敝人前段回覆中,先前測試GPU
執行影像壓縮的兩張顯示卡,都是俗稱的獨立顯卡,雖然速度真的很快,但壓縮品質實在不及格。
(流量大到一定程度時,是能勉強達到及格標準,但檔案容量已接近來源檔案2/3大小,失去壓縮的
意義。)

RAW的處理沒有錯誤,因為要保留最原始的影像品質與流暢度,所以依原始檔案不進行額外處理
直接提供Interlace的Field給後端Encoder壓縮,唯一的錯誤只有容器Metadata的描述。
(若在前端直接處理Deinterlace,會使原本該有的59.94Hz降為29.97fps,畫面頻率也因此降為
29.97Hz,導致流暢度減半而不符合我們的需求。直接輸出Interlaced,可在影片播放時,由解碼
器執行BOB模式去交錯處理,還原攝影機原有的59.94Hz頻率流暢影像。)

我們拍攝的影像,多是活動或展示記錄,為求最流暢的畫面表現,一律都是以Interlaced記錄60i
影像,並沒有使用Macro-block Adaptive Field Frame儲存影像。

敝人花了許多時間搜尋相關文章,有找到部份可針對WMV、MPG、AVI、RM等修改Metadata的
工具,但就是沒有一套可以支援MP4容器,等有時間再去翻翻MP4結構文章,看能否以編輯HEX方
式處理。

感謝您的熱心回覆。

若有先進有更便捷的Metadata處理方式,還望能不吝指教,謝謝。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18 01:5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您的問題,請看 http://forum.doom9.org/archive/index.php/t-98018.html 應該會有您想要的答案!!
至於CODA 這部分,先來說說個人測試的感想︰
CODA軟體有個共同點,就是並不支援所有的影像格式,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小妹只是個初學者如有不對的地方請海涵^^"
個人擁有ATI 4890 OC 與 Nvidia GTX-460兩款顯卡
ATI Stream來說感覺效果比較好些,而Nvidia自家的Badaboom有點摸不著邊,轉出的影片畫面花掉,整個無言
也許小妹對這新技術沒有您了解或是哪兒設定不對的問題.
另有一款軟體個人使用過感覺還不錯,Mediacoder NT CODA Version
http://www.mediacoderhq.com/cuda/
可以參考看看。

影像fps的流暢性問題,如不嫌麻煩不知可否提供某段影片來測試看看呢?
壓過很多種格式的影片(to h264 mp4),都可以壓成24fps而不減其流暢度,
或許在您所認知的區域的要求比較高,硬體方面也比較高階吧。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8 03:22: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18 04:28 編輯
關於您的問題,請看 http://forum.doom9.org/archive/index.php/t-98018.html 應該會有您想要的答案!!
至於CODA 這部分,先來說說個人測試的感想︰
CODA軟體有個共同點,就是並不支援所有的影像格式,我不知道我說的 ...
clubaudition 發表於 2010-9-18 01:57

感謝您熱心的幫忙蒐尋資料,這篇討論我也有搜尋並閱讀過,該篇內所提供的軟體僅能針對
極少部份的Metadate作修改,且全數都是關於音樂部份的(也就是跟MP3Tag一樣,是管
理專輯名稱、演出者、音樂類別、發行日期...等等資訊),而無法進階的編輯影片資訊。

目前GPU壓制部分,其實nVidia與ATi兩者間差異不大,目前來說都不合格,先不論細節的喪
失問題,在移動畫面或純色漸層上的表現實在太糟糕,都會產生大量無法消除的Block!舉個
例子,用TMPGEnc 4 Xpress與GPU壓制相比,相同標準DVD來源同樣以1600kb/s流量壓制
MPEG-4 AVC/AAC LC,TMPGEnc 4 Xpress的成品幾乎不會有Block的產生!且細節部分約
可達來源的9成品質,但無論是nVidia或ATi的GPU壓縮方案,其成品從頭到尾滿滿的Block!
真的是難以讓人接受!要讓GPU壓制出沒有塊狀畫面產生,至少得將流量提升到2800kb/s以
上!檔案也因此大了快兩倍,而失去壓縮的意義。(不如以MPEG-2 VBR儲存還壓的更快)

※以nVidia來說,只要是支援CUDA的顯示卡,無論型號為何,影片壓縮的速度差異不大,成
品品質也都一樣差,敝人實際測試本人的GTS250與公司的8400GS後得到此結論,ATi應該也
是如此。

另外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目前的GPU壓縮軟體都未具備完善的影像調整功能,如影像裁切、
解析度調整、輸出範圍選擇等基本功能都沒有,更遑論字幕或其它濾鏡了。只能說可進步空
間非常非常大。

您說的影片支援性問題也是目前GPU影片壓縮方案的極大問題之一,例如Badaboom只吃
DVD、MPEG等國際標準規範下的影像格式,在應用上侷限非常大。

至於影片流暢度問題,很多人都被網路上或下載的的影音給誤導了,以為標準29.97FPS影片在
螢幕上以每秒29.97張畫面顯示是正確的(電影需還原為原始24格除外),實際上,無論是使用
傳統DV攝影,甚至是用DVD錄影機錄製的電視節目,其29.97 Frame/sec中,都是存在相異時
間所截取的59.94 Field/sec,所以在該類59.94 Field/sec的影片,在傳統映像管電視上,就是
以每秒隔行59.94個畫面顯示(視覺暫留效應,隔行的原因是早期纜線頻寬考量,細節請參閱下
列wiki資訊),而在電腦或逐行掃描顯示器上播放時應該以BOB方式去橫紋,以還原出原始
59.94Hz影像(就如同29.97fps交錯儲存的電影影片還原為24fps是相同道理,只是相反運作罷
了)。

將60i的影像Deinterlace成29.97 Progressive是完全本末倒置的作法(無論是前製或播放時)。

隔行掃描: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A%94%E8%A1%8C%E6%89%AB%E6%8F%8F&variant=zh-tw
(文章出處: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由於手邊的影片都得考量版權問題,所以無法隨意提供給他人參考,加上目前的影音網站尚未
支援60i的媒體(也許是我不知道?),我再找找看有沒有其它不具爭議性的影片,找到再供您
參考。

其實你可以換個方式想,在目前普遍的60Hz液晶螢幕上玩遊戲,開啟垂直同步時,顯示卡是以
符合螢幕60Hz更新率而提供60fps顯示出畫面,如果此時您強制將FPS鎖定在30fps時,肯定就
感覺遊戲畫面變得不夠流暢。兩者之間的意義其實是相同的,不是要求比較高,只是保持原本
應有的品質而已。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18 04:47:51 | 顯示全部樓層
你试一下格式工厂,这个软件我用过.我还没有彻底弄懂.但是还很不错的.基本上所有格式都有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8 04:51:41 | 顯示全部樓層
你试一下格式工厂,这个软件我用过.我还没有彻底弄懂.但是还很不错的.基本上所有格式都有
失恋的乌龟 發表於 2010-9-18 04:47

因為檔案數量大,且不對已轉檔的影片重新轉檔的前提下,格式工廠暫時無法幫上忙,謝謝您熱心提供建議。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8 15:02:27 | 顯示全部樓層
敝人擷取了一小段日本BS節目片段(檔案大,所以只割出4秒但足以分辨差異),為避免解碼器設定問題而導致結果的不一,故將其以較廣泛的DivX格式壓製範例影片,壓縮檔內共有下列三個檔案:
Demo-Source.ts:MPEG-2 TS原始檔 1440x1080i 29.97fps 22.6mbps
Demo-59.94Hz.avi:DivX 5 1920x1080P 59.94fps 9000kbps(模擬還原60i播放畫面)
Demo-29.97fps.avi:DivX 5 1920x1080P 29.97fps 9000kbps(直接Deinterlace壓縮處理)
範例影片下載網址:http://www.badongo.com/file/24139157

備註:由於DivX無法正確由AR設定值指定播放軟體顯示比例,故壓製時將影像Resize為1920x1080還原正常顯示比例。

各位可以由Demo-59.94Hz.avi與Demo-29.97fps.avi播放比較,只要處理器能順暢播放,就可輕易比較出兩者間流暢度的差異。

※ 使用原始檔案Demo-Source.ts,切換Deinterlace模式(BOB與WAVE),亦可得到相同結論。
(WAVE時會有橫紋出現,但可看出流暢度差異)
※ 使用免費的Media Player Classic與內建的MPEG-2解碼器,即可快速切換Deinterlace模式。

Media Player Classic官方網站:http://mpc-hc.sourceforge.net/about-homepage.html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8 17: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19 16:45 編輯
比較正確來講
BS 的 1080i 是 59.94, 不是 29.97
i 拍, i 製, 當然最後輸出還是 i 出, 這樣的狀況是最好的...

一般電影或是動畫, 都是 24p 拍/製, 到電視以 i 輸出是不得已, 所以擷取下來的人才會再想辦法還原.

您 ...
KOBSS 發表於 2010-9-18 16:04

先感謝您熱心回覆提供的意見。

也許是文章太長讓您漏看,文章中我有說明是轉換後產生錯誤的Progressive描述,而不是攝影機的問題。
由於過去使用太多不同的軟體壓製影片,唯一能想的到的,也許是某陣子用Commend下的壓製軟體,錯
誤設定或未設定而導致Metadate Scan type成了Progressive。

舉個例子也許比較好理解的,就如同用MKVToolnix把24fps MP4影片包成MKV過程時,未設定或錯誤將
MKVToolnix中的fps設定為29.97導致MKV檔案內存在錯誤的描述。

若您的系統內有安裝支援H264的PowerDVD版本,敝人可模擬壓製一段Meta是Prograssive,但實際影片
為Interlaced供您測試,由於PowerDVD是依照媒體資訊選擇去橫紋模式而無法強制,所以必須使用其它可
強制啟用外部解碼器的播放軟體(如MPC),方能強制以BOB還原出60i。

也許是測試影片長度太短的關係導致時間差異不大,但無論如何,不及格的壓製品質,即使再快也是枉然。
(這裡指的是GPU硬壓H264的Badaboom,在Badaboom執行壓製時,GPU使用率也只在40-70%跳動,
反而CPU資源吃比較多!也許這就是兩者速度差異不大的主因。)

TMPGEnc 4.0 XPress亦支援Cuda,但僅用在影片解碼與濾鏡,壓縮是由CPU處理。若不套用任何濾鏡時,
啟動CUDA解碼不只沒有變快,有時候還會拉長壓縮時間,唯一的好處是處理器使用率較低,對雙核甚至單
核使用者,較不會在壓制時導致一般操作回應時間太長。(除非套用一大堆濾鏡,把影片搞得亂七八糟時,
啟用CUDA才會勉強比純CPU稍快一些。)

補充:BS的Frames是29.97,Field才是59.94,所以fps單位計算還是29.97是沒錯的。唯須注意!循序掃描顯
   示器上,則須將其還原59.94 fps,交錯顯示系統上無須修正。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19 13: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兩位前輩的對話,實在是太專業了,初學者的我看的有點霧煞煞 嗚嗚
正好趁這個機會多吸收點知識,順便感謝MM提供Demo檔測試,已收到!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解決的方式喔 ^^
doom9最近又多了個doom10的論壇可以去那邊發問看看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19 17:01: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19 20:44 編輯
兩位前輩的對話,實在是太專業了,初學者的我看的有點霧煞煞 嗚嗚
正好趁這個機會多吸收點知識,順便感謝MM提供Demo檔測試,已收到!
希望您能早日找到解決的方式喔 ^^ doom9最近又多了個doom10的論壇可以去那邊發問 ...
clubaudition 發表於 2010-9-19 13:13

您言重了!敝人只是因為以前工作加上個人興趣與生活應用上,都有使用非線性剪輯的需求!
所以嚴格說只是應用端的一般使用者,跟專業者相比,敝人所學不過只是皮毛罷了。所以應該
是敝人要對您的熱心協助致謝才是。

Demo檔只是舉手之勞,論壇中教學相長~不用如此客氣!

這兩天嘗試用16位元編輯器摸索H264 MP4 AVC檔案的Header,也嘗試將包含Interlace資訊
的header編輯進錯誤檔案中,但不是造成Matadata資訊錯誤,就是時間軸、FourCC不正常
送出而導致播放異常問題,得到的結論是...不可行(也可能是本人Hex功力不足)~繼續找工具。

Doom9、Doom10前陣子也有去爬過文,但尚未發現相關資訊,若有進展再回來報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20 18:42: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20 23:30 編輯
以我之前所學, MPEG 並不能直接把檔頭或是宣告改掉, 就可以達到 interlace <--> progressive 轉換.
所以我上面才會說您的問題很奇怪, 沒有任何影像編輯軟體會無端把 interlace 宣告成 progressive
一定是您當時編輯輸出時沒有注意, 才把 interlace 以 progressive 輸出.

通常愈到這種狀況, 建議您把原始檔找回來重新輸出.
錯就錯了, 趕快改回來就好.  免得事後亡羊補牢, 拼命找也一無所獲...

其實也不算奇怪,本人就用過某個轉檔軟體也許因本身太過開放或者說未作應有的限制,在未下應有
參數時,也允許程序繼續執行(甚至檔案輸入路徑錯誤時,還是繼續下個步驟而停止回應),也就因
此產生出錯誤的影像或資訊。

MPEG的確有可能基於ISO/IEC兩組織的規定,而禁止修改Metadata以維護著作權,記得在某國外論
壇上有看過類似的討論,但就是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看是否有資深玩家實作出工具軟體,以方便解
決問題。例如AVItag就可以針對AVI容器修改進階影片資訊,至於MP4部分,這幾天爬文下,是有一
兩個可以修改MP4資訊的小工具,但都只能針對MPEG-4 ISO處理,不認得MPEG-4 AVC而無法正確
開啟。

改回來的確想起來簡單,但實作下,百餘個檔案需要重先截取、編輯再以CABAC去壓MP4!其它就先
不論,光是以MPEG-4 AVC CABAC壓製480i,以敝人的Q9650處理,1小時的影片就得花1小時壓製,
1080i一小時影片,更得花上六小時才能完成!若再加上前製作業,百餘個平均兩小時的影片要耗費的
時間成本是非常高的。

所以即使真的找不到方式可以修改Metadata,就只能繼續在播放時,強制BOB模式去交錯還原60i。
而不考慮耗費龐大人力時間重新壓製。

感謝您的熱心建議。

PS.包含錯誤Scan Type模式的影片,就如同標準60i MPEG-2(如演唱會DVD或DV攝影機),在播放
時將解碼器中去交錯模式選擇為WAVE的畫面相同,Top與Bottom Field直接交錯顯示,而產生橫紋。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20 23:51: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clubaudition 於 2010-9-20 23:54 編輯

引述MM的 : 『MPEG的確有可能基於ISO/IEC兩組織的規定,而禁止修改Metadata以維護著作權』
這段文章Doom9我有看過,明確地指出著作權相關條例,but.......原著如果是自己呢!?大概是軟體作者始料未及。

影片壓縮所耗的時間取決於硬碟與CPU核心本身的能力 ,480i 一小時來算不知道您是1pass、2pass 或是沒人用的3pass?
如果要以速度來考量又不失品質,但是有一招速度可以明顯加速,甚至可以減少一半的時間
h264的指令中(僅1pass) 加入--tune fastdecode,這招我常用來壓Anime 的 Source,
但是會讓h264的一些預設指令降低,搜索半徑減少,相對的降低影片品質,
這一切都要看您的原始影片品質了,如果原生品質很好是可以用這快速壓制的方式!請參考 ^^

註:小妹是使用Dos指令直接載入h264+編輯好的avs去壓 沒有經過軟體本身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21 03:0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21 04:13 編輯
引述MM的 : 『MPEG的確有可能基於ISO/IEC兩組織的規定,而禁止修改Metadata以維護著作權』
這段文章Doom9我有看過,明確地指出著作權相關條例,but.......原著如果是自己呢!?大概是軟體作者始料未及。

影片壓縮所耗 ...
clubaudition 發表於 2010-9-20 23:51

也許制訂規範者在不得不的智慧財產權優先考量下,只能暫時把人情事故放一邊的建議原著者,既然手邊都有原始資
料!那麼就重做一次吧......

因為敝人時常處理非線性剪輯,所以在磁碟上設置了雙RAID-0陣列供系統與暫存使用,記憶體配置8GB以利HD影片
編輯,軟體部分現在只用AE、Premire,成品壓製MPEG-4則都使用功能完善、輸出品質優異的TMPGEnc 4 Xpress
,至於相關設定上,因為在其它友站回覆過相關問題,所以請容許敝人直接複製貼上。

對磁碟需求較高的部分,僅在於前製的剪輯部分(AE、Premire),後製壓縮部分,即使是1080i影片,在
TMPGEnc 4 Xpress中開啟檔案快取與視訊、音訊快取後,記憶體使用量差不多只有700MB以下(不開更少),磁碟
部分需求更低!以資源檢視器來看,每次快取遞減時,才會一次性讀取至快取中,使用頻率依照快取設定容量的差異
約3-10秒鐘,所以其實壓製影片(或稱轉檔)對磁碟的效能需求是不高的。

設定基準是以最佳壓縮品質(至少保有原始影片90%品質,且不可產生大量Block)與原始影片1/3容量為基準(高動
態影片至少低於1/2),所以才需要耗費較多的運算效能,無論是480i或1080i,全數都是使用CABAC 2pass VBR壓製
(適應性二元計算編碼,細節較CAVLC優異,但壓縮得再慢個10-20%<CAVLC壓製已比MP4 ISO慢了許多>)。
===========================轉貼先前在友站的回覆內容===========================
處理器:Q9650 3.0GHz 1P4C4T
來 源:標準DVD MPEG-2 Interlaced 9000kb/s
處 理:無(亦無Deinterlace,直接輸出交錯畫面,Deinterlace於播放時由解碼器執行)
輸 出:MPEG-4 AVC 2pass
    720x480(MP4畫面比例可由Aspect Ratio設定,不須裁切或改變尺寸)
    29.97 fps
    Detect Scene Change
    CABAC
    Quarter Pixel Motion Estimation Subpel
    AAC 48KHz Stereo/LC
壓制時間:約接近1:1的時間,若不在乎細部品質差異,1pass耗時可減半。
品  質:流量設定在1800kb/s時可達9成來源品質。
     流量設定到2200kb/s時,可極近來源品質。
備  註:流量設定是以快速移動畫面時不產生Block為原則,不在乎快速移動時的塊狀產生
     者,可再降低流量。

處理器:Q9650 3.0GHz 1P4C4T
來 源:標準Blu-ray M2TS Interlaced 22100kb/s
處 理:無(亦無Deinterlace,直接輸出交錯畫面,Deinterlace於播放時由解碼器執行)
輸 出:MPEG-4 AVC 2pass
    1920x1080
    Detect Scene Change
    CABAC
    Quarter Pixel Motion Estimation Subpel
    AAC 48KHz Stereo/LC
壓制時間:約接近1:6的時間,若不在乎細部品質差異,1pass耗時可減半。
     (也就是2小時影片,2pass需要12小時才能完成壓制。)
品  質:流量設定在9000kb/s時可達9成來源品質。
     流量設定到12000kb/s時,可極近來源品質。
備  註:流量設定是以快速移動畫面時不產生Block為原則,不在乎快速移動時的塊狀產生
     者,可再降低流量。
===========================轉貼先前在友站的回覆內容===========================
有一點我們的做法很類似,從以前還在用VirtualDub時代,需要用到AviSynth時,也都是預先
編輯好各類情況的avs以利後續使用,現在換到TMPGEnc 4 Xpress,還是習慣在來源編輯與輸
出格式中,預先編寫好各類的Template,爾後無論任何格式的來源,都只需要載入影片再套入
Template極可開始轉檔。

再次感謝您協助與建議,謝謝。

補充資訊:嚴格來說,MPEG-4僅支援Pixel Aspect Ratio而不支援Display Aspect Ratio,至於
詳細差異,有興趣者請自行Google囉。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5 精幣 +5 收起 理由
KOBSS + 5 + 5 感謝分享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22 20:30: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22 20:41 編輯
MM 兄以上觀點很好, 可以讓一些初學者了解影像壓縮的知識.
但是....  我總覺得您的時間比例似乎怪怪的...
SD 720x480 的壓縮, 並不需要這麼多時間吧...
我記得在玩 BS rip 的時候, 自己用 TMPGEnc 壓 H.264 1 pass VBR 1920x1080 也大約 1:3 左右的時間. 如果是 SD 720x480, 幾乎都在 2:1 或是 3:1 的時間.
您是套了很多 filter 嗎? 怎麼時間花這麼久?

另外... 雖然 TMPGEnc 品質已經算不錯了, 但是... 最近愛上了 Hardware Encoder ....
硬壓的品質真的是令我相當的訝異啊...KOBSS 發表於 2010-9-21 09:44

是您不嫌棄囉!若能對網兄友助益,敝人會感到萬分榮幸。

就如同先前的回覆,剪輯、特效、文字等都是在AE與Premire,TMPGEnc只用在將成品壓製成MPEG-4 AVC,
所以示不套用任何濾鏡與處理的。

至於壓縮時間,如果只是使用標準MPEG-4 ISO與預設設定,Q9650壓1080i影片大約是1:0.8至1:1.5(依照影片
動靜態比例而有差異),480i影片大約是3:1至4:1,若使用MPEG-4 AVC、2pass、Detect Scene Change、
Quarter Pixel Motion Estimation Subpel壓製時,1080i影片則要1:6、480i則為1:1(影片時間:壓縮時間)。
如果是1pass,1080i為1:3、480i則為2:1(影片時間:壓縮時間)。

硬體壓縮指的是FIRECODER Blu HMX-C1這類硬體剪輯卡嗎?敝人許久前把玩過經銷業務送來的送測品,但當時
的卡僅能處理MPEG-2影像,唯一的好處是編輯預覽時的畫面快速優異,編碼輸出速度也十分的快(以當時的電腦
來說),速度快、效率高、輸出品質有一定水準!若單就品質來說,其實並沒有比好的轉碼器2pass軟壓來的好。
如果CUDA等GPU運算,輸出品質能到該類專業剪輯卡的八成!就非常有實用性與競爭力了。

不知道您使用的剪輯卡是哪張?能高速的硬壓輸出比TMPGEnc品質更優異的成品!敝人非常有興趣,還請兄台不
吝提供參考資訊,感恩。

祝各位網兄中秋節快樂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9-23 18:00: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MM工坊 於 2010-9-23 20:03 編輯
請看 這裡
由於過去中低價位 硬壓 的表現一向是讓人不敢恭維.
但是玩過了這個之後真的是令我印象深刻...
由於那張卡的設計生產廠商, 竟然是敝公司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所以我才開始再回頭看看這塊領域. 這時才赫然發現不少有趣的東西...

如果您有 600MB 的網路空間, 我可以傳一個 1080p60 的檔案給您參考.
KOBSS 發表於 2010-9-22 22:01

感謝您提供的資訊。

該張卡是僅能接受HDMI輸入端訊號轉換?或是亦接受其它格式檔案的轉換?
光看卡的PCB佈局,就知道不是適宜消費端的產品!肯定價值不斐!敝人已不從事該行業,沒辦
法提報申購啊!看看照片過乾癮就好~繼續用CPU軟壓~

住家是有架個私人FTP,但只有要使用時才會喚醒,對您傳檔時間選擇上可能會造成不便。或是
您願意傳到megaupload等免費空間?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26 17:23:52 | 顯示全部樓層
獲益良多,謝謝各位先進。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
身歷其境的聲音-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環繞綜合擴大機器評
臺南市郊StormAudio風暴/Ken Kreisel 8.4.4多聲道音效實驗場!
臺南市郊StormAudio風暴/K
臺南市郊StormAudio風暴/Ken Kreisel 8.4.4多聲道音效實驗場!
屏東劇院之霸燕旅宿風暴Ken Kreisel劇院DXD1000 X 3超低音3D堆疊/雙劇院設置核爆等級再進化!
屏東劇院之霸燕旅宿風暴Ke
屏東劇院之霸燕旅宿風暴/KK劇院DXD1000 X 3超低音3D堆疊/雙劇院
權威媒體Sound and vision評Starke Sound SW15 超低音
權威媒體Sound and vision
權威媒體Sound and vision評Starke Sound SW15 超低音全文譯自:
kaku217 未完成之客廳家庭劇院
kaku217 未完成之客廳家庭
小弟剛搬完家,上來分享一下小弟的家庭劇院,不過由於台北房子貴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