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發新文
樓主: IVANSHAN
收起左側

[業界新聞] 漫畫版鋼鐵人將改由黑人青少女接手;創意委員會部份內幕;Sony宣佈與Marvel分享蜘蛛人;Marvel內幕:猶太高層,摳門...

[複製連結]

 樓主| 發表於 2014-7-28 01:11:41 | 顯示全部樓層
Marvel鋼鐵人(Iron Man,2008)第一集開始,連續推出的8部電影創造了超過6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Marvel在6年之間不但轉型為對於廣大觀眾來說,重要的真人演出(live-action)電影品牌,所有主要的電影公司、當然指的是好萊塢另外五大,也幾乎都在模仿Marvel建立系列電影的模式。Marvel最新大片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上片在即,該片被外界視為Marvel電影部門成立以來,風險最高的一部電影,最新一期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雜誌版有一則專文,以Marvel娛樂集團(Marvel Entertainment)執行長Isaac "Ike" Perlmutter為主題,順便也提到星際異攻隊。THR這則報導篇幅頗長,內容也有些凌亂,本人將報導中與Perlmutter有關的部份做了一個整理,建議有興趣的朋友最好先將本人在一樓與三樓的發言內容再看一次,然後再看下面的內容才會比較容易了解。

節儉或摳門?

THR報導的導言一開始就提到「Ike Perlmutter已經成為地方上(指好萊塢)最令人畏懼(以及節儉)的大亨之一(Ike Perlmutt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wn's most feared (and frugal) moguls.)。」至於他的節儉程度,一位曾經與他交過手的電影公司高層是這樣子形容的:「你為何需要一隻新的原子筆?(你手上)這隻筆裡還有2英吋的墨水!('Why do you need a new pencil? There's 2 inches left on that one!)」。THR的報導提到一些實例,當迪士尼併購Marvel的交易完成後,工作地點從東岸(曼哈頓)搬遷到西岸的Burbank(加州首府)時,Perlmutter拒絕將破舊的傢俱更新,因為他不想要改變(Marvel的工作)文化,消息來源如此透露(a source says Perlmutter declined to upgrade the company's worn furniture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to change the culture),也見證了他的摳門程度。我個人則是有點好奇那些傢俱到底用了多少年,以及到底有多破舊。

好萊塢的媒體招待會應該是無限量供應飲料與餐點,但是Perlmutter曾經抱怨為何記者會允許每位記者發給兩罐汽水,而不是只發一罐就好(Perlmutter once complained that journalists at a junket were allowed two sodas each instead of one)。2年多前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上片前的媒體招待會,就因為Perlmutter的節儉堅持,曾經發生飯店套房內的餐飲不足,導致記者到附近另外一個套房內偷拿餐飲,而那間套房是環球電影公司為五年之約(Five Year Engagement,這是DVD的片名,台灣未上片)舉辦媒體招待會的地點,所以消息來源應該可想而知,環球以及Comcast、環球的母公司兩邊的高層,大概也在當天就得知這件趣聞。Perlmutter的節儉層面也波及明星,為Marvel電影進行宣傳,明星搭乘交通工具僅能攜伴一人(Perlmutter allows actors traveling on Marvel business only a single companion.),也就是說已婚且有小孩的明星只能選擇將小孩留在家裡,或是自行支付小孩、可能還包括保姆的交通費用。(Comcast於2004年曾經開價541億美元,想要收購迪士尼集團,但因價碼太低,迪士尼沒有理會;迪士尼在2004年之後陸續收購Pixar、Marvel以及盧卡斯名下產業,Comcast若想要再收購,開價大概至少要超過千億美元才有可能進行得下去)

迪士尼王國內實質權力與影響力最大的人?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雖然)迪士尼擁有Marvel,但Perlmutter控制所有的預算,以及所有的行銷花費,控管程度到每一分錢(Disney owns Marvel, but Ike gets to control every budget and everything spent on marketing, down to the penny)」。Perlmutter於2009年將Marvel以超過40億美元的代價賣給迪士尼,但並不表示迪士尼就對於Marvel有完全的控制權,因為雙方的交易除了金錢之外還包括股權交換,所以這筆交易也使得Perlmutter得以成為迪士尼的大股東之一,在董事會握有佔關鍵位置的投票權。THR的報導就特別提到,「Perlmutter是持有迪士尼股份最多的幾位單獨持有人之一(Perlmutter is one of the top individual holders of Disney stock)」。在雙方的交易完成後,Perlmutter更進一步在迪士尼王國中,對於授權商品部門、電影部門,甚至包括現任迪士尼集團執行長Robert Iger的繼任人選,他都有重要的影響力。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曾經報導,Perlmutter要求旗下部門改用Marvel格式的電子表格(Marvel's format for spreadsheets),但部門財務長(CFO)Anne Gates只是因為一時猶豫不決而遭到斥罵。

我在三樓的發言中已經簡單提過Perlmutter的種族歧視問題,除了在鋼鐵人第一集中飾演羅德上校的泰倫斯霍華(Terrence Howard),在第二集被唐奇鐸(Don Cheadle)取代之外,還有曾經造成迪士尼公關災難、發生在屬於授權商品範圍的迪士尼消費產品部門(Disney's consumer products division),該部門內三位非洲裔美國女性向美國法院提出相關訴訟。THR的報導還提到,迪士尼消費商品部門的高層Andy Mooney於2011年離職,Perlmutter就是實際在幕後操控的主要力量。THR的報導對於這個部份在括號中提到,據說Perlmutter認為Mooney未將促銷焦點放在Marvel相關產品,並認為消費商品部門需要更積極。另外,迪士尼電影部門(Walt Disney Studios)總裁Rich Ross於2012年下台,我在一樓的發言曾經提過,THR的報導則提到Perlmutter其實是Ross下台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由這些事件可以看出,Perlmutter在迪士尼王國內的勢力龐大,連迪士尼現任的執行長Iger以及Ross的接任人選Alan Horn,對Perlmutter其實也是畏懼三分,因為無論是迪士尼集團執行長的職務,或是迪士尼電影總裁的職務,實際上都是迪士尼聘僱的高階經理人,與迪士尼有工作合約,迪士尼執行長要對董事會負責,電影部門總裁則要對執行長負責,而Perlmutter則是持股比例最高的董事會成員之一,即使Iger與Horn合約期滿下台,Perlmutter仍然是有實質影響力的董事會成員,除非發生意外。

Marvel的『猶太』高層

Marvel高層除了Perlmutter是猶太人以外,THR的報導還提到同時也是以色列老兵(Israeli army veteran)的Avi Arad(上圖),從90年代初期兩人共有的玩具公司時代開始就一直是事業夥伴。在多部Marvel漫畫改編電影中都可以看到Arad名字掛名製片或監製(executive producer),包括4部X戰警(X-Men)、5部蜘蛛人(Spider-Man)、3部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包括正在拍攝的那一部)、3部刀鋒戰士(Blade)...(族繁不及備載)等。兩個猶太人從Marvel董事會開始,一路帶領著Marvel渡過破產風暴、對抗重量級投資人Carl Icahn(應該是惡意收購,這位重量級投資人也曾與製作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的Lionsgate有類似惡意收購的股權糾紛)。在一連串商場上的戰爭後,Perlmutter於2005年就任Marvel娛樂集團的執行長,並開始計劃將自家漫畫拍攝成真人版電影。

Perlmutter不但是好萊塢最令人畏懼的大亨之一,THR的報導也提到他相當低調神秘,除了深居簡出之外,他與妻子Laura已有幾十年不接受記者訪問與拍照。目前在網路上能夠找到Perlmutter的照片大概只有一張,也就是本人三樓發言中轉貼的那張,是1985年拍攝的,當時他43歲,而現在則是72歲。而他低調的程度還可以從兩個地方反應出來,在迪士尼的官方網站上看不到他的大名(THR提到屬於迪士尼集團的Pixar與Lucasfilm的主管名字,都可以在迪士尼官網上查到);他大力推動將自家漫畫拍成的第一部電影鋼鐵人第一集舉行首映典禮時,據說他特意喬裝打扮出席(Perlmutter is said to have attended the Iron Man premiere in disguise),成功避免被媒體認出以及拍照,合理推測他當時應該沒有走紅地毯,這也是躲避媒體鎂光燈的方式之一。

關心Marvel電影發展的粉絲,大概都知道Marvel電影(Marvel Studios,Marvel娛樂旗下的分支機構)總裁Kevin Feige(上圖)。關於Marvel電影的創意決策(creative decision-making),THR報導提到Perlmutter相當大程度地信賴擅於溫言軟語(soft-spoken)的Feige,THR指稱Feige找到一種方式遷就他的老闆並得到他想要的。「Feige從來不會(對人)說『我想支付你(這個價碼),但是Perlmutter不讓我支付』(Kevin never says, 'I would pay you, but Ike won't let me)」,不具名的高層繼續表示,「(指Feige)會守住公司的界線,並永遠對Ike忠誠(He's kept to the company line — always loyal to Ike.)」。我想現年41歲的Feige大概只會對他的72歲老闆Perlmutter以及Perlmutter的人馬溫言軟語。不過,雖然Feige看似在Marvel大權在握,但實際上掌管Marvel創意委員會(the creative committee)的,是Perlmutter的長期合夥人(Perlmutter's longtime associate)Alan Fine,主要負責合約擬訂(dealmaking)的則是David Galluzzi,應該可以確定真正在Marvel娛樂掌權的高層都是猶太人。我不知道Feige是不是猶太人,THR提到他第一次進入Marvel電影的世界是在2000年上片的X戰警(第一集),他當時是為X戰警系列電影的女製片Lauren Shuler Donner工作,她是超人(Superman,1978)導演李察唐納(Richard Donner)的妻子,這部超人電影對於現在的漫畫改編電影有很大的影響。

最近才傳出預定一年後上片的蟻人(Ant-Man),原訂的編劇兼導演Edgar Wright,因為與Marvel在創意上發生衝突(creative clash)而請辭導演職務。THR報導提到,實際上「Marvel將導演視為執行者,將Marvel高層的想法拍出來(They view the director as executing their vision)」,而不是將導演的想法拍出來,所以Marvel要的導演必須是聽話型。身兼所有Marvel電影製片的Feige可說是事必躬親,或者說實際上他才是所有Marvel電影的太上導演,而不僅僅是掛名製片而已。據透露,Feige非常近距離地監控電影拍攝,而不是等著看看日報表就好,他經常出現在拍片現場『就像導演一樣地視察所有的鏡頭』(Another says Feige monitors filming so closely that rather than wait for dailies, he's often on set and "sees the takes as the directors see the takes.)。Wright並不是第一位因為與Marvel意見相左而走人(或實際上是被Feige給fired)的導演,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Thor:The Dark World,2013)原訂的導演Patty Jenkins、據說她是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中意的導演人選,但因為與Marvel意見不合而被fired。所以,粉絲應該不用指望未來會有像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或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這種份量的導演來執導Marvel電影。

Marvel電影的合約與鈔票

Marvel電影的演員合約,我在一樓與三樓的發言中已經提過關於主要角色的部份,THR這次的報導另外還提到非A咖明星、也就是在片中演出配角的演員,大概就是像在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以及神盾局幹員(Agents of S.H.I.E.L.D.)影集中都有出現的配角Maximiliano Hernandez(上圖)這一類的演員。「對於一些不屬於A咖的演員,他們的合約條款可能會緊縮(For some actors who aren't top-tier stars, the terms can be constricting.)」。「Marvel的人會擬出這些內容可笑的合約,(裡面會有)一個選項接著一個選項(They make these ridiculous deals with option after option)」,一位曾經與Marvel交涉過的消息來源解釋了後面那句話:然後Marvel會要求你在電影之後接拍相關的電視影集。如果你只是在影集中演出A角色,Marvel會要求你在電影版中客串一個鏡頭,並告訴你「現在你在第二個系列(電影)中有一個光輝的鏡頭(Now you'll appear in a glorified cameo in franchise two.)。」所以Marvel合約中的那些選項跨越了電影與電視,可能還有尚未曝光的部份。

迪士尼方面不願透露Marvel電影對於迪士尼集團的貢獻,但是一位非迪士尼的高層表示,Marvel電影的獲利比其他電影公司的大片更高(a non-Disney executive says Marvel hits are more profitable than tentpoles at other studios),關鍵就在於Marvel與主演明星簽的合約(because of the company's deals with talent)。Marvel對於明星的片酬(upfront payment,可以稱為前金)與分紅(back end payment,可以稱為後謝)都很摳門,「他們沒有付出太多的後續票房分紅(they're not giving away a lot of their back end)」,唯一的例外就是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後面簡稱RDJ)。根據Deadline網站今年3月關於去年度16部賣座大片的收支分析系列報導,RDJ從鋼鐵人3(Iron Man 3,2013)全球12.154億美元票房中就收到7250萬美元的後謝分紅。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全球票房高達6.446億美元,但是男主角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的分紅只有1187萬美元。兩部大片雖然全球票房差了將近一倍,但是兩位主演明星的分紅差了幾倍,若是加上片酬前金,差距更大。

說到這裡,富比士(Forbes)前幾天選出的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這一年間最賺錢男演員,漢斯沃以3700萬美元名列第三,我個人是高度懷疑這個金額的可信度。在富比士統計的這個區間,漢斯沃僅有兩部電影上片,另外一部屬於獨立製片的決戰終點線(Rush),全球票房只有9024.76萬美元,他應該不會有什麼分紅可拿,而製作成本也僅3800萬美元,所以片酬應該不會超過500萬美元,他拍攝環球的公主與狩獵者(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2012)拿到500萬美元片酬,不過那是六大的片子,片酬較高是合理的,拍攝獨立製片鮮少有高片酬可拿。而本人在一樓與三樓的發言已經提過,他拍攝雷神索爾(Thor,2011)的片酬應該不會超過30萬美元,以Marvel的摳門程度來看,他拍攝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的片酬不太可能超過500萬美元,所以我不知道富比士是如何算出3700萬美元的數字,合理估計不會超過2000萬美元。至於RDJ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蘋果日報報導『他只靠《鋼鐵人3》片酬與分紅,就有22.5億元台幣入袋』,22.5億台幣是根據富比士報導的7500萬美元換算出來的,但蘋果報導的問題在於這個數字是不包括片酬的。富比士統計的區間是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鋼鐵人3是去年5月初在北美上片,海外則提前從4月中旬開始陸續上片,片酬(upfront payment,直譯是預付款)不可能拖到上片後才支付。

我在一樓與三樓的發言已經提到,RDJ拍攝復仇者聯盟包括片酬與分紅在內的進帳可能接近一億美元(個人猜測大概是1500+8000=9500萬美元左右),鋼鐵人3大概也可以讓他有接近一億美元的進帳(2000+7250=9250萬美元),對照漢斯汶拍攝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不會超過2000萬美元的進帳(個人推測可能不會超過1500萬美元),以Marvel高層一直以來的摳門態度,RDJ拍攝Marvel電影的進帳豐厚程度應該已經超過老闆的容忍度。前面提到的汽水、舊傢俱、記者會餐點、演員工作的交通費...,已經相當程度地反應出Marvel的猶太高層一直以來的節儉態度。星際異攻隊還沒有上片,Marvel已經宣佈續集的上片檔期;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北美首映週末後,Marvel也火速宣佈第三集上片檔期。鋼鐵人3已經在15個月前上片,但仍然沒有第四集的訊息,RDJ在娛樂週刊的訪問中提到Perlmutter的名字,應該已經在暗示下一部鋼鐵人電影應該會換人。THR的報導中有一句話:Marvel allows itself 24 to 36 months after each movie to exercise its option on actors for additional films.,意思是每部電影推出後,Marvel允許自己間隔24到36個月來行使選擇權,選擇演員演出追加的電影、指的應該是續集。不過,目前為止,在已經推出的8部電影中,Marvel還沒有對同一位演員經過超過一年才行使選擇權。所以,我還是重複我在前面提過的那句話:假若鋼鐵人/東尼史塔克換成別人來演,有多少觀眾會拒看?

Marvel對外授權拍攝電影保有同意權

關於Marvel將包括X戰警、驚奇四超人以及蜘蛛人在內的Marvel漫畫人物,授權給其他電影公司拍攝的部份,THR的報導也提到一件未來可能值得注意的地方。了解內情的人士透露,雖然這些重要角色已授權給福斯以及Sony/哥倫比亞,但是對於一些事項Marvel方面仍保有同意權,報導提到的事項包括劇本、服裝以及故事情節,只不過Marvel並未對福斯以及Sony/哥倫比亞實行類似目前在迪士尼內部的控制權(Insiders involved with those properties say Marvel has rights of approval on such matters as script, costume and storyline but does not seek to impose nearly the degree of control it does on its Disney films. )。所以,套用台灣流行的說法,Marvel目前是保留同意權。而雖然Arad在絕大多數福斯以及Sony/哥倫比亞拍攝的Marvel漫畫改編電影中掛名製片或監製,但與好萊塢六大有關的消息來源透露:「我從未看過Marvel人出現在X戰警的首映場合(I've never seen a Marvel person at one of the [X-Men] premieres.)。

由於最近傳出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提出總價約800億美元($80 billion total)的提案,想要收購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時代華納方面拒絕,並隨後在董事會章程中增加立即生效的條文,不允許小股東提案召開臨時董事會對於類似提案進行投票。但THR最新一期雜誌版另外有一則報導則提到,這個金額龐大的交易仍在檯面下發展中,THR有如此看法是因為時代華納執行長Jeff Bewkes近來陸續出售美國線上(AOL)、包括時代(TIME)雜誌在內的時代集團、華納有線電視(Warner Cable,賣給Comcast,Comcast是環球的母公司)。也就是說Bewkes已經在賣集團內的產業,並同時期望梅鐸提高價碼,THR推測大概至少要讓Bewkes可以因這筆龐大交易拿到上億美元,交易才有可能進行得下去。也許已經有宅男粉絲(fanboys)在異想交易成功,X戰警與驚奇四超人可望在大銀幕上出現在DC漫畫的世界,與超人(Superman)蝙蝠俠(Batman)...合作,但屆時Marvel就很可能會對於授權給其他公司拍攝的作品,要求施行同意權。也就是說,屆時Arad或Marvel派出的其他人可能不會只是掛名製片或監製而已,Marvel將不再保留同意權,並得以名正言順地把手伸入敵營。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雜誌版這則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how-marvel-became-envy-scourge-720363?utm_expid=19303748-94.i0sB5-TKRM20VvdgQrHjjg.0&utm_referrer=http%3A%2F%2Fwww.hollywoodreporter.com%2Fmovies%2Fnews%3Flatest_news%3D2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20 精幣 +20 收起 理由
popo + 2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0-8 08: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羅勃道尼是否會接演鋼鐵人4呢? 就聽他本人上TheEllenShow親自回答

(至於先前有傳出出除非梅爾吉勃遜擔任鋼鐵人4導演,小羅勃道尼才接演的事情,看起來應該是一個玩笑話題,但確是將鋼鐵人4發展中似乎做了一個先行預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0-9 00: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4-10-8 08:12
小羅勃道尼是否會接演鋼鐵人4呢? 就聽他本人上TheEllenShow親自回答

(至於先前有傳出出除非梅爾吉勃遜擔任 ...

這幾天有一些關於Marvel電影的新聞,這裡指的除了迪士尼/Marvel的電影之外,還包括電影拍攝權分別屬於福斯與Sony/哥倫比亞的X戰警(X-Men)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蜘蛛人(Spider-man),當然還有鋼鐵人4(Iron Man 4)。而這些新聞中,Marvel的猶太執行長Ike Perlmutter其實才是關鍵人物。

先來看鋼鐵人4的部份,我再重申一次,電影上片前為了行銷所說的場面話,聽聽就好,不要當真。由於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主演的大法官(The Judge)即將上片,該片是道尼夫婦所有的Team Downey製片公司參與製作,道尼的老婆大人Susan Downey掛名製片(Producer),道尼本人更兼任監製(Executive Producer ),所以道尼最近不斷在跑媒體宣傳行程,也對外放了不少話好搶佔媒體版面、或網站點閱率。道尼在接受Deadline所謂的獨家訪問時,提到他願意演出鋼鐵人4,前提是如果由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執導的話。類似的梗他又在美國的電台訪問時用了一次,這一次則是將老梅換成了Howard Stern,Stern是美國廣播界富爭議性的主持人。然後,他在今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主持人艾倫迪珍妮(Ellen DeGeneres)的節目上又被問到鋼鐵人4的問題,他語出驚人地表示:「我知道將會有更多的Marvel電影,他們也有很大的構想要做到最好...我們正在協商(另一部片)...(I know there's going to be more Marvel movies, and they have big ideas of how to do it best... We're in the middle of negotiations [for another one], blah blah blah.)」,迪珍妮再輕輕追問,道尼也只是含糊地回答Okay, yes... yes.。但到了大衛萊特曼(David Letterman)的節目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道尼終於承認:「根本沒有鋼鐵人4的計劃沒有鋼鐵人4的劇本,但他們真的有一個計劃而我想他們將會對外宣佈...他們對此非常神秘。就只有我倆知道,沒有(鋼鐵人4不會發生),但我將會與Marvel合作其他的作品。我仍然將會參與Marvel的作品,而且將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There's no plans for an Iron Man 4. There's no script for Iron Man 4, but they do have a plan and I think they're going to announce it...they've very secretive about it... Just between us, no [Iron Man 4 is not happening], but I'm going to do other stuff with Marvel. I'm still going to be involved with Marvel and there's gonna be plenty of fun stuff to happen.)。」老梅因為反猶太人言論,在猶太人控制的好萊塢成了過街老鼠,Marvel的猶太高層根本不可能接受他。至於他將與Marvel合作的其他作品,應該就只有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二、三集,而這在一年多前已經簽了約,但是只有這兩部而已。至於道尼其他的發言,目前看來媒體效果不錯,台灣不少媒體、網站都跟進轉載報導,大家都跟著道尼起鬨,等到大法官上片後又船過水無痕,一切回到原點。我只能說,如果道尼願意少拿點鈔票,例如片酬少個零、再加上分紅至少打對折(或是分紅的比例7%不變,但將百分比改成千分比),Marvel的猶太高層或許會考慮讓他繼續參與鋼鐵人4、甚至是再來一個三部曲。

接下來看與福斯有關的部份。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原著漫畫的作者Chris Claremont(見上圖),他最近在鳳凰城動漫大展(Phoenix Comic Con)作了以下的表示:「我必須很老實地說,根據我的了解,現在(Marvel漫畫的)X部門被禁止創作新的(變種人)角色(I have to say quite honestly as I understand it now the X department is forbidden to create new characters.)」,「這一切都因為新的角色都會變成福斯的財產(All because all new characters become the film property of Fox.)」,「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X戰警的(週邊)商品,因為,幹嘛幫福斯做行銷呢?(There will be no X-Men merchandising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because, why promote Fox material?)」最後一句話充分說明了為何觀眾在看完了X戰警:未來昔日之後,無法在市面上買到包括玩具在內的相關授權商品。

電影拍攝權同樣屬於福斯的驚奇四超人,reboot的電影版將於明年8月7日上片,但是根據Bleeding Cool網站的報導,Marvel預計明年發行最後一期的漫畫,時間會在電影上片前幾個月。預計明年4月上市的645期漫畫,將會是一本比平常厚了三倍的triple-sized issue,Fantastic Fourever的標題諷刺性十足。根據報導,因為與福斯在相關權利的協商觸怒了Perlmutter,Marvel因而決定取消驚奇四超人漫畫的未來發行計劃,相關商品與授權商品計劃也跟著取消,連相關海報都從Marvel的辦公室消失,因為怕Perlmutter看到後會暴怒。而最後一期漫畫版是平常版本的三倍厚,中間顯然經過算計,因為如果按照平常頁數發行,最後一期可以拆成三本,最後一本的發行日期將會是明年6月,正好搭上電影版的上片前行銷活動,只能說Marvel的猶太高層真的很會計較。

至於蜘蛛人的部份,Sony/哥倫比亞reboot的兩部驚奇再起系列電影,影評、口碑、票房,尤其是購票觀眾數都是每況愈下,Sony已經將原訂2016年暑假推出的第三集延後兩年推出。前兩天又傳出蜘蛛人可能會加入迪士尼/Marvel的陣容,但是HitFix雖然做了相關報導,但執筆記者同時也承認他的報導內容未獲相關方面的確認,所以目前看來只能算是謠言。迪士尼收購Marvel後,隨後也與Sony簽約取得授權商品的銷售權,Sony若是真的願意與Marvel共同使用蜘蛛人,我不會說這對雙方都有好處,因為Sony受益的程度遠超過迪士尼/Marvel,尤其是在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的影評、口碑以及票房都大幅超過預期的情形下。星際異攻隊原本被認為有可能會重蹈綠光戰警(The Green Lantern,2011)的覆轍,但現在看來Marvel似乎被認為有點石成金的功力,蜘蛛人是否可以加入復仇者聯盟後續的電影版,在商業策略上的重要性已經隨著最近兩部電影受歡迎程度下滑而趨緩。星際異攻隊也證明了Marvel在全球電影市場已經是鑽石招牌,票房地位穩如泰山,道尼的重要性相對來說也跟著迅速下滑。我個人是認為,對於Marvel來說,道尼飾演的鋼鐵人還會出現在復仇者聯盟的兩部續集,所以觀眾還是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道尼飾演的東尼史塔克(Tony Stark),所以Marvel可以說並不急著發展鋼鐵人4,更何況Marvel還有很多漫畫人物正在規劃電影版。

以下是Bleeding Cool、Collider以及HitFix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bleedingcool.com/2014/10/07/chris-claremont-on-why-x-men-writers-arent-allowed-to-create-new-characters-now/

http://www.bleedingcool.com/2014/10/05/confirmed-fantastic-four-to-be-cancelled-in-2015-with-a-triple-sized-issue-645-as-january-kicks-off-fantastic-fourever/

http://collider.com/spider-man-marvel-cinematic-universe/

http://collider.com/marvel-fights-fox-cancels-fantastic-four/#more-364450

http://www.hitfix.com/motion-captured/marvels-making-big-plans-beyond-avengers-3-and-its-making-hollywood-crazy

評分

參與人數 2名聲 +30 精幣 +15 收起 理由
popo + 15 精品文章
clubaudition + 15 + 15 電影專家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0-14 10:50:19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後面簡稱RDJ)(可望)加入美國隊長3(Robert Downey Jr. to Join ‘Captain America 3′)」,這是Variety在台灣時間今天上午的一則號稱是獨家(EXCLUSIVE)的新聞,報導提到Marvel會將內戰(Civil War)的故事拍成電影,並將因此帶出Marvel電影世界的新階段。

這兩天有些事情要處理,所以以下只簡單提一下報導中與RDJ有關的部份,特別是老是『一廂情願』地期望RDJ演出鋼鐵人4的台灣媒體、包括網路報導可能會故意忽略Variety報導中提到的部份。

首先,請特別注意在內戰漫畫照片的後面單獨成立一段的報導:「但是RDJ回歸飾演鋼鐵人的交易幾乎不會發生(But the deal for Downey to return as Iron Man almost didn’t happen.)」。接下來的一段則提到,Marvel原本只想聘僱RDJ演出一個小角色,這個角色只需要工作三個星期,但是RDJ希望東尼史塔克(Tony Stark)的角色可以在片中佔有更多篇幅,而這將使他在銀幕上出現更多時間,自然地也會有更高的薪水。這觸怒了Marvel娛樂的執行長Ike Perlmutter,他下令編劇將鋼鐵人的角色從劇本中完全拿掉,根據了解內情的消息來源透露(Originally, Marvel wanted to hire Downey for a small role, which would have required just three weeks of work. But Downey wanted Stark to have a more substantial role in the film’s plot, which would give him more screen time and naturally a bigger payday. This angered Marvel Entertainment chief Ike Perlmutter, who ordered the screenwriters to write Iron Man out of the script entirely, according to sources with knowledge of the situation.)。雖然雙方的交易看起來已經死掉,但是Marvel電影部門的總裁Kevin Feige與RDJ在他所屬經紀公司CAA的往返折衝之下讓交易起死回生,目前雙方的洽談進行到最後階段(in final negotiations)。

其次,還是跟錢有關,這也是摳門的Perlmutter最為關切的。Vareity報導提到,RDJ光是拍攝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2012)就賺了5000萬美元,將會因為參與美國隊長3而進帳大概4000萬美元,消息來源透露,而且若是美國隊長3的全球票房超越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的7.14億美元,還會有額外的分紅(Downey, who earned $50 million for “The Avengers” alone, will collect around $40 million plus backend participation for “Captain America 3,” said sources, and will get an additional payout if “Captain America 3″ outperforms “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s” $714 million worldwide haul.)。這裡糾正一下Variety的報導,RDJ因為復仇者聯盟進帳5000萬美元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在該片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時所做的報導,THR的報導當時是提到RDJ可以因而拿到5000萬美元的票房分紅,這是不包括片酬在內的,而且該片最後的全球票房達到15億美元,所以若是加上片酬,RDJ因為該片的進帳應該接近一億美元。

最後,再提一下Vareity報導最後提到的,還是跟錢有關。報導提到,「消息來源透露,RDJ因為鋼鐵人三部曲、復仇者聯盟以及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2010)短暫露面一個鏡頭,進帳金額在2.5到3億美元之間(He’s reaped between $250 million and $300 million for the “Iron Man” trilogy, his role in “The Avengers” films, and a brief appearance in “The Incredible Hulk,” according to knowledgeable sources.)」,這個數字與我之前估計的很接近,也就是他拍攝鋼鐵人3與復仇者聯盟就進帳接近2億美元。而同一段的開頭也提到,「眾所周知,長期以來Marvel一直是一個難纏的談判者(Marvel has long been known as a tough negotiator)」。所以RDJ想要在Marvel多部仍在規劃中電影佔一席之地,除了大幅降價,別無他途,因為Perlmutter只關切錢,而且很顯然Perlmutter已經不想再花大錢請RDJ演出。

以下是Variety這則獨家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variety.com/2014/film/news/robert-downey-jr-to-join-captain-america-3-exclusive-1201312229/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0-14 11:1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鋼鐵人可以請 我去演,
片酬保證低,
請大牌太花錢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12-11 16:30:42 | 顯示全部樓層

Sony集團最近接連遭到駭客入侵,與Sony電影有關的一些內幕也經由駭客曝光相關人士的電子郵件,因而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話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後面簡稱WSJ)的報導提到,為了重新改造(revamp)蜘蛛人,Sony曾經考慮與迪士尼/Marvel合作,但最後卻是以破局收場。

根據WSJ的報導,Sony與迪士尼的高層在電子郵件中進行了廣泛的討論,WSJ在報導中提到的所謂高層人名包括Sony集團總裁兼執行長平井一夫(Kaz Hirai),以及迪士尼集團執行長Robert Iger,兩邊都是集團的執行長、也都是外界認為的最高層,看起來似乎很唬人、至少表現出好像很有說服力的樣子。

WSJ的報導也提到,Sony電影(Sony Pictures)的總裁Doug Belgrad告訴他的老闆、Sony電影娛樂(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SPE)的共同主席(co-chairman)Amy Pascal,Marvel有可能製作新的蜘蛛人三部曲,而「Sony仍然可以保留『創作上的控制、行銷以及發行等權力』「(Sony retains “creative control,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Pascal是平井一夫的下屬。

Pascal在另外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她的商業夥伴,Marvel想要讓蜘蛛人的角色出現在計劃中的美國隊長3(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電影中(Marvel wanted to include Spider-Man in its planned third “Captain America” movie)

WSJ報導的最後也提到,Sony與Marvel的談判最終仍然破局(The talks with Marvel eventually broke down),根據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Sony現在計劃自行製作蜘蛛人電影;As of late November,意思應該是指感恩節(11月27日)前,Sony高層計劃下個月召開『蜘蛛人高峰會』討論未來的拍片計畫(As of late November, executives were planning a “Spidey summit” for January to discuss future plans.)。WSJ的報導提到,正在發展中的相關計劃包括一個蜘蛛人喜劇動畫(an animated Spider-Man comedy),這個動畫將由樂高玩電影(The Lego Movie)以及龍虎少年隊(21 Jump Street,2012)系列電影的導演Chris Miller與Phil Lord雙人組擔任製作人,以及之前揭露的蜘蛛人漫畫中的壞人組合Sinister Six電影版等,後者已經預定了2016年11月11日的上片檔期,但在所謂的蜘蛛人高峰會後是否仍會產生變數,仍有待觀察。

WSJ整理駭客洩露相關電子郵件所作的報導所得到的結果,有在follow我前面發言的朋友應該完全不會感到意外。雖然報導提到Sony與迪士尼/Marvel雙方的討論,牽涉到兩大集團的執行長、也是兩大集團的最高層,但是很顯然忽略了另外兩個強勢存在的現實層面。關於這兩個現實面,首先當然是好萊塢六大之間的商業競爭,六大面對相同的全球市場規模,從明年的排片情形已經可以嗅出有史以來最濃厚的煙硝味,每個月都有至少一部億萬大製作上檔,而不是只有暑假的四個月而已,其中可能只有元月份除外,元月份的大片即刻救援3(Taken 3)製作成本不可能達到一億美元,前兩集加起來也只有7000萬美元。另外,更重要的當然是多數人都忽略了Marvel執行長Ike Perlmutter的影響力,Iger雖然是迪士尼的執行長,Marvel是迪士尼旗下一個分支,但是Iger只是被聘請來出任執行長,Perlmutter則是大股東,大股東不同意的事,執行長也莫可奈何。而我在前面已經提過,Perlmutter深知六大的商業競爭現實,寧願讓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的漫畫在明年4月停刊,電影製作權同樣屬於福斯的X戰警(X-Men)雖然沒有面臨停刊,但是卻完全沒有任何的週邊商品,Marvel不願意為了賺週邊商品的錢而直接或間接幫助福斯。同樣的邏輯,Marvel當然也會用在蜘蛛人身上,只不過大概就在迪士尼併購Marvel之後,曾經有報導指稱迪士尼取得了蜘蛛人週邊商品的銷售權利,顯然最近的兩部蜘蛛人電影雖然被Sony拍爛、我個人是認為愈拍愈爛,但是週邊商品仍有相當大的市場。Perlmutter在進駐迪士尼後,迪士尼消費商品部門(Disney's consumer products division)就劃歸為他的管轄範圍,顯然這位猶太大佬的確很有生意頭腦。

WSJ的報導也提到,一些宅男粉絲(fanboys)早就在叫囂,希望Marvel從Sony手中收回蜘蛛人。WSJ也接著提到,Sony最近推出的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獲得的粉絲反應是毀譽參半,票房也相當程度地低於預期(Sony’s last Spider-Man movie, “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eceived a mixed reaction from fans and modestly underperformed at the box office.)。在美國隊長3的內戰(Civil War)漫畫原著中,蜘蛛人的角色相當關鍵,再加上Sony製作的蜘蛛人電影雖然製作成本不斷飆升,但是品質卻呈現反比,這也是宅男粉絲希望Marvel收回蜘蛛人的原因,但顯然這些宅男粉絲都不是生活在現實世界。而Marvel目前的態度,看起來似乎是看衰Sony,不認為Sony未來可以再拍出類似舊版蜘蛛人前兩集的水準。而Marvel還有很多漫畫人物與題材可以使用,目前的計劃似乎也已經排得滿滿的,尤其是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的影評、口碑以及票房都超乎預期後,Marvel點石成金的功力得到全面認可,有沒有蜘蛛人對於Marvel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可能對於近年營運不佳的Sony來說,恢復蜘蛛人的吸金力才是當務之急。而Perlmutter雖然很不滿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對鈔票需索無度,但與其幫助競爭對手Sony,他顯然在Marvel電影(Marvel Studios)總裁Kevin Feige勸說後,決定付鈔票給道尼。

以下是華爾街日報這則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blogs.wsj.com/speakeasy/2014/12/09/sony-marvel-discussed-spider-man-movie-crossover/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5 收起 理由
popo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12-11 17: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電影與主角的關係真的無法切割,可能是一部好電影造就了一位巨星
也常見到一位巨星替一部鳥電影成就了可觀票房

至於誰拿多少分多少,真的很難有個一個定見
大家開心就好啦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2-11 22:25:36 | 顯示全部樓層

Marvel電影公司(Marvel Studios)Sony電影娛樂(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SPE)聯合宣佈將共同合作下一部蜘蛛人(Spider-Man)電影,這個消息大概是昨天全球娛樂新聞的最大頭條。這次雙方共同宣佈的相關細節其實不多,尤其是蜘蛛人將會先在哪一部電影出現,以及雙方合作的交換條件有哪些...等重要細節,外界完全無從得知。不過,根據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的部落格Heat Vision、Deadline以及Variety的報導,有幾件事大概可以確定,這次好萊塢兩大電影公司合作雖然不是史無前例,但一切都是為了鈔票是可以確定的,只不過雙方關切的鈔票來源不太相同。

先來看哪些事是確定的。首先,雙方將共同製作新的蜘蛛人電影,而去年底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根據駭客外洩的Sony內部e-mail報導提到的「Sony仍然可以保留『創作上的控制、行銷以及發行等權力』「(Sony retains “creative control,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這個部份確定成立,但新的蜘蛛人電影是由Sony完全出資製作,迪士尼/Marvel是否會共同投資或僅負責創意部份,相關細節目前仍不得而知。Marvel電影的總裁Kevin Feige,將與Amy Pascal共同擔任新蜘蛛人電影的製片。去年底的駭客連續攻擊造成整個Sony集團動盪不安,其中因大量e-mail外洩而形象大傷的高層Pascal,本月初的報導確定她將於5月辭去SPE的共同主席(co-chairman),以及SPE旗下電影集團主席(motion picture group)的職務,但同時她也與Sony簽訂了新的製片合約,其中包括新的蜘蛛人電影。代表Sony的Matt Tolmach以及代表Marvel的Avi Arad,則將擔任新蜘蛛人電影的監製(executive producer)。Deadline報導提到,Arad曾經幫助Marvel渡過90年代的破案風暴,這個部份我也在前面的發言中提過,這位猶太大佬在Marvel集團的位階比Feige還要高。Variety的內幕報導也提到,Arad是當初(Marvel破產期間)將蜘蛛人授權給Sony的人,X戰警(X-Men)也差不多在同時期由Arad授權給福斯。已經在之前五部蜘蛛人電影中掛名監製或製片的由Arad,再度在新蜘蛛人電影中掛名製片,也是對他當初授權Sony的一種補償。

其次,雖然這次的合作已經宣佈第一部蜘蛛人電影將於2017年7月28日上片,迪士尼/Marvel為此特地延後好幾部已預定上片檔期的Marvel電影時程,但THR與Deadline報導提到蜘蛛人角色將會先出現在Marvel電影中,Variety的報導相對謹慎,只提到非常可能會首先出現在美國隊長3(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一片中。但是關於這個部份,上個月中率先報導相關訊息的Latino Review(後面簡稱LR),提到「蜘蛛人會出現在復仇者聯盟3上集,因為蜘蛛人錯失了被納入美國隊長3的時機(I’m told we’ll see an MCU Spider-Man in Infinity Wars Part 1, as that was the next logical place to insert him after they missed the window to logically include him in Civil War)」。另外,三大影劇專業媒體也都提到,新的蜘蛛人角色將重新選角,這個部份在上個月的LR報導中早就已經提過。LR上個月中旬的那則報導可能有一半都是地雷、而且幾乎都是超級大地雷,我會在本文後半段透露相關內容。

第三,雖然Marvel與Sony這次合作的交換條例仍然不為外界所知,但是根據Variety與THR隨後發佈的內幕報導都提到一點,那就是週邊商品相關權利(merchandise rights)。Variety的報導提到迪士尼2011年就從Sony手中買下蜘蛛人商品的權利,THR的報導則提到週邊商品相關權利才是讓Sony願意與迪士尼分享蜘蛛人電影拍攝權的關鍵因素,因為去年的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花了超過4億美元拍攝、其中包括2億美元的全球行銷費用在內,全球票房卻只有7億美元出頭,不但是目前五部蜘蛛人電影中全球票房最低的,而且影評與口碑都很差,而Sony在少了週邊商品的大幅補貼後,耗費巨資拍攝的大片仍然虧損。加上Sony電影最近幾年缺乏賣座大片、尤其是缺乏賣座的系列電影(這也是魔鬼剋星3確定開拍,以及考慮將MIB星際戰警龍虎少年隊兩個系列混搭...等的背景因素之一),因而開始思考與Marvel分享蜘蛛人電影拍攝權。而Variety的報導也提到,Sony的困境也成了Feige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長期以來一直在想辦法要讓蜘蛛人加入復仇者聯盟的團隊(That may have been the last straw for Feige, who has long wanted to figure out a way to work Spider-Man into his films that feature Avengers),如今他的願望成真。另外,關於蜘蛛人商品的部份,Variety的報導引述了迪士尼集團執行長Bob Iger的談話,Iger的談話並沒有明言但暗示Sony自從2012年的reboot版本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推出之後,迪士尼所掌握的相關商品銷售利潤並不如預期豐厚。所以,可以明確地說,雙方這次合作雖然不符合Marvel執行長Ike Perlmutter的商業競爭思維,但大家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賺錢,而電影是撈錢列車的火車頭,火車頭的品質與後面加掛的撈錢車廂利潤息息相關。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2010)全球票房10.631億美元,週邊商品的銷售卻高達27億美元,這當然一方面是由於玩具總動員已經成為知名品牌,但該片的品質也是週邊商品熱賣的主要推動力,該片後來更以續集片(而且還是第三集)的姿態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而Perlmutter在Marvel與迪士尼的併購完成後,除了Marvel的業務以外,也要負責迪士尼銷售商品部門的運作,他一定很了解蜘蛛人商品銷售下滑的問題。所以,Sony關心的是票房收入下滑的問題,而迪士尼/Marvel關心的則是週邊商品的利潤。

最後,來提一下Latino Review(後面簡稱LR)上個月中旬的一則報導,先提醒讀者這則報導的原始內容有一大半都是地雷,而且幾乎都是與Marvel未來將推出大片的結局有關的超級大地雷,若是不想提前知情的朋友,就請看到這裡為止。而若是仍想繼續看下去的朋友,請小心服用,我已經盡了事先提醒的言責,受內傷概不負責。






LR上月中旬報導的標題MARVELOUS DA7E 78: The Fates of Cap, Thor and Spidey,意思是LR關於Marvel電影的第78期報導:美國隊長、雷神以及蜘蛛人(在未來電影中)的命運,這則報導當時已經提到:「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將不會參與未來任何一部蜘蛛人的合約(Garfield will not be part of any future Spider-Man deal)」,所以新的蜘蛛人又將要重新選角。LR過去曾經在玩命關頭6(Fast & Furious 6,2013)正式上片前幾個月,正確報導了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將會在結尾現身,而且相關畫面細節的文字也相當準確、包括韓哥車禍身亡的真正肇禍者等部份,顯然LR在好萊塢有可信度很高的消息來源。

LR這則幾乎到處都是地雷的報導,提到了Marvel第三階段(Phase 3)幾部大片的結尾,以下就逐句來看:

Avengers: Age of Ultron introduces a new group of Avengers lead by Captain America. Still think Hulk’s gonna be in space.,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將會介紹由美國隊長領導的一組人。而浩克gonna be in space這個部份其實有點含糊,在LR的這則報導中,有兩個角色都被記者用In space來形容未來在電影中的位置,意思比較偏向這兩個角色可能將會被邊緣化,因為被丟到太空中去了,而這兩個角色是浩克與鋼鐵人。

注意!!!下面開始有可能的超級大地雷,我不會用加黑加粗字體來標示地雷,以免有人不小心瞄到: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exposes that Bucky killed Howard Stark, Iron Man and Captain America fight, Tony Stark is discouraged (I’m vague on how he ends up at the moment), Black Panther is introduced, Crossbones kills Steve Rogers at the end of the film, giving us a nice big cliffhanger from Marvel Studios’ two most profitable characters (Iron Man and Captain America).,在預定明年暑假第一檔上片的美國隊長3一片結尾中,Bucky(也就是酷寒戰士)殺了霍華史塔克(Howard Stark),鋼鐵人與美國隊長對抗,東尼史塔克很洩氣(關於這個部份,LR的報導用括號說明記者對於這個角色在美國隊長3結局的下場很模糊),黑豹被介紹出場,Crossbones在片尾殺了Steve Rogers(也就是美國隊長),這些情節安排讓Marvel電影公司目前最有利可圖的兩個角色(鋼鐵人與美國隊長)有了最懸疑的高潮。在這些戲劇性強烈的安排後,LR記者提到因為已經很模糊地說明鋼鐵人的下場,所以記者相當確信在無法減輕鋼鐵人未來重新回歸的衝擊下,這個角色應該無法再出現在第三階段,所以鋼鐵人這個角色也被丟到太空中(Since I’m so vague on what happens to Iron Man, but I’m pretty sure he can’t be flitting in and out of other Phase 3 movies without reducing the impact of his future return, let’s just say he’ll also be in space.)。

But I do think Doctor Strange is on the short list for who will lead the New Avengers in Cap’s absence.,將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的Doctor Strange,在美國隊長缺席後的新復仇者聯盟領導人短名單中,LR記者相信他將會名列其中。順便提一下Deadline的報導,Sony原本也擁有Doctor Strange的電影拍攝權,Sony是從Savoy電影公司(Savoy Pictures,1992年成立,1997年解散)的破產程序中取得Doctor Strange拍攝權,但是由於一直沒有人發現Marvel的市場魅力,相關權利又回到Marvel手中。

Thor: Ragnarok will kill a lot of Asgardians, resurrect some of them, and Thor will end up in some sort of prison,雷神索爾3(Thor: Ragnarok)一片中將會殺了很多阿斯嘉人(Asgardian),復活一些阿斯嘉人,而索爾在結尾將會被關在galactic prison中。LR的報導提到索爾在第三集最後被關在某種監獄,然後在括號中提到那個監獄是galactic prison。

Which brings us to May 4th, 2018 - Avengers: Infinity Wars Part 1. Here's what I understand: Steve Rogers is not in this movie. He is dead. Thor is not in this movie, he is imprisoned. Spider-Man IS in this movie, the Sony deal went through.這一段比較複雜,因為前面還有一段被我省略的文字提到:美國隊長死了,索爾被關起來了,但仍然會有復仇者聯盟(Cap’s dead, Thor’s gone, there are still Avengers),而這將會為預定2018年5月4日上片的復仇者聯盟3上集(Avengers: Infinity Wars Part 1)帶出一個新局面,但是Steve Rogers(美國隊長)不在這部電影中,因為他死了。索爾也不在這部電影中,因為他被關起來了。蜘蛛人會在這部電影中,因為與Sony的交易已經通過。

I don’t have the exact details nor a paper trail, but I’m told we’ll see an MCU Spider-Man in Infinity Wars Part 1, as that was the next logical place to insert him after they missed the window to logically include him in Civil War.,LR記者表示他目前沒有精確的細節或是書面線索,但他被告知蜘蛛人會出現在復仇者聯盟3上集,因為蜘蛛人錯失了被納入美國隊長3的時機。我個人相當認同後面這句話,因為與Sony的交易完成的太晚,美國隊長3已經排定明年5月初(北美檔期,海外應該會提前到4月中旬)上片,電影即將開拍,應該已經沒有時間修改劇本以容納蜘蛛人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為新的蜘蛛人重新選角,因為將接替加菲爾德的演員除了要獲得Marvel的認可,還要同時獲得Sony的同意,這個高難度的選角要在一、兩個月內完成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都很低。迪士尼/Marvel與Sony這兩大對於選角大概只有低薪這個部份有共識,Marvel從雷神索爾(Thor,2011)開始就一直維持低薪+低分紅的制度,Sony也差不多,加菲爾德2012年首次飾演蜘蛛人薪水只有50萬美元,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第一次主演蜘蛛人(Spider-Man,2002)起薪就有400萬美元,對照之下可以明顯發現好萊塢近年來對演員/明星在薪資上的的苛刻程度。

It’s sounding like Infinity War Part 1 will be the first true test of our New Avengers team (line-up still pending, but here are the potentials: Quicksilver, Scarlet Witch, Vision, Black Panther, Dr. Strange, Ant-Man, Wasp, Captain Marvel, Luke Cage, Daredevil, Iron Fist, Jewel/Power Woman, ANY of the New Inhumans, ANY of the classic Inhumans, ANY of the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and ANY Cosmic Marvel characters Guardians chooses to send to Earth...oh, and Spider-Man). However, Infinity Wars Part 1 won’t include any of our classic Phase 1 and 2 Avengers because…,所以復仇者聯盟3上集將會是新復仇者聯盟的第一個真正考驗,括號中則提到新復仇者聯盟陣容仍未底定,後面則是一連串可能被納入陣容的名單(那些Marvel人物的英文應該不太難,這裡就不再重複),包括蜘蛛人在內,但是復仇者聯盟前兩集、或者說是Marvel電影前兩階段中的成員全部不在名單內,因為...

...they’ll all return in Infinity Wars Part 2.,前兩階段或者說是前兩集復仇者聯盟的成員將會在復仇者聯盟3下集中全員回歸。

Yup, even freaking dead Steve Rogers it looks like.,即使是已經死亡的Steve Rogers(美國隊長)看起來也會回歸。

某種程度來說,LR爆的雷符合Marvel的商業考量,因為鋼鐵人的角色明顯被邊緣化,至少有愈來愈多的Marvel漫畫角色先後在電影版中現身之後,東尼史塔克的份量也跟著被稀釋,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的片酬加分紅應該可以cover愈來愈多飾演Marvel超級英雄(superhero)演員的片酬與分紅。至於實際上的情況仍在發展中,就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以下是Deadline、Variety、The Hollywood Reporter以及Latino Riview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deadline.com/2015/02/spider-man-marvel-kevin-feige-amy-pascal-producers-1201370228/

http://variety.com/2015/film/news/spider-man-marvel-sony-movies-1201429508/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at-vision/spider-man-swings-marvel-studios-772127

http://www.latino-review.com/news/marvelous-da7e-78-the-fates-of-cap-thor-and-spidey

http://variety.com/2015/film/news/why-sony-called-in-marvels-big-gun-to-reboot-spider-man-1201429540/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at-vision/marvel-deal-sony-opts-lease-772251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5 收起 理由
popo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2-11 22:42: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2-11 22:44 編輯

看了分析報導,猜測Marvel發布新聞槁上的那張圖片應該是有某種暗示?(懂漫畫的朋友應該都有猜到)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9-2 17: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時間週一傍晚,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有一則關於Marvel電影公司(Marvel Studios)的獨家新聞,迪士尼集團旗下的迪士尼電影公司(Walt Disney Studios)完成重組(reorganization),正式納入Marvel電影公司。THR報導指稱Marvel電影總裁(president)Kevin Feige(見下圖)已經從上週開始,直接向迪士尼電影主席(Chairman)Alan Horn報告。Deadline的跟進報導提到,這是Marvel電影公司於一年前從美國東岸的紐約搬遷到位於西岸加州的迪士尼片廠後,企業重整上的進一步動作。

THR報導提到,迪士尼發言人給媒體的聲明中指出「Marvel電影公司正在進行合乎邏輯的下一步,(也就是)與迪士尼電影公司整合,加入皮克斯(Pixar)以及盧卡斯電影(Lucasfilm),將(這三家公司)與電影有關的功能在Burbank(加州首府,迪士尼集團所在地)集合起來,總裁Kevin Feige與共同總裁Louis D’Esposito仍將共同領導Marvel電影,並向迪士尼電影主席Alan Horn報告(Marvel Studios is taking the next logical step in its integration with The Walt Disney Studios, joining Pixar and Lucasfilm in centralizing many of its film-related functions in Burbank, with Marvel Studios president Kevin Feige and co-president Louis D’Esposito continuing to lead the Marvel Studios team reporting to Walt Disney Studios Chairman Alan Horn)。」至於這項重整是代表Feige未來將更上一層樓,或是Horn地位不穩,THR以及跟進報導的Deadline與Variety都沒有提到。

至於Marvel鐵粉可能會關心的Marvel其他產品,THR報導提到包括電視集團、(漫畫)出版、動畫以及其他仍以紐約為基地的事業(Marvel's TV group, publishing, animation and other New York-based operations),仍由Marvel娛樂(Marvel Entertainment)執行長Isaac "Ike" Perlmutter負責管理。THR的報導用「惡名昭彰的微觀管理(infamously micromanaging)」來形容Perlmutter的管理風格,本人之前提到的Marvel電影記者會,每位記者只能在現場拿一罐飲料(不可以拿兩罐以上)充分說明了他的micromanage,連罐裝飲料這樣的小細節他都要管,已經不只是摳門而已。難怪這則報導一出,幾乎所有的跟進報導都提到,Feige終於擺脫(break free)了Perlmutter的微觀控制。THR的報導標題用的是Marvel Shake-Up: Film Chief Kevin Feige Breaks Free of CEO Ike Perlmutter,內文則是引用「了解內幕人士的說法指稱,Feige贏得了擺脫Perlmutter的機會,(後者)不止是控制狂,而且執迷於節省(One insider says Feige has earned the opportunity to break free from Perlmutter, who is not only controlling, but also obsessed with thrift.)」,因為Feige自從2007年被聘任為Marvel電影總裁以來,目前已推出的12部屬於Marvel電影世界(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後面簡稱MCU)的電影(包括環球發行的無敵浩克在內)全球累計票房接近90億美元(根據Box Office Mojo的資料,目前共89.287億美元,等蟻人在中國上片後很快就會突破90億美元)。Deadline與Vareity的報導則是用遠離(away)這個字眼(away from Marvel Entertainment CEO Isaac “Ike” Perlmutter,Deadline報導則是錯誤地將CEO寫成了COO)。

Perlmutter的「惡名昭彰(infamously)」,不僅僅是在迪士尼內部也在好萊塢,Collider的報導也提到了幾件事。美國隊長3: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的拍片計劃據說差點被Perlmutter喊停,因為他不想付大筆鈔票(片酬加上更多的票房分紅)給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是Feige的溫言軟語說服了他。Perlmutter也很憂慮與Sony電影簽約共享蜘蛛人的角色(Perlmutter is the one who was apprehensive about striking a deal with Sony Pictures to share the Spider-Man character.),雖然Collider的報導指稱Perlmutter是其中一個表示憂慮的人,但光是這一個人就構成極大的阻力。但是這個最新發展是否表示Marvel電影未來可以完全擺脫Perlmutter,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

迪士尼2009年併購Marvel娛樂集團之後,Perlmutter也因為併購案而成為迪士尼的大股東之一,無論是迪士尼集團的執行長Bob Iger或是電影部門主席Horn,都算是下屬,都要對董事會負責。而由於過去10年陸續併購皮克斯、Marvel以及盧卡斯電影(電影部份主要是星際大戰以印地安那瓊斯兩大系列),迪士尼內部其實是山頭林立。Marvel一系列電影目前是迪士尼內最大也最穩定的搖錢樹,2013年開始一年推出2部,2017年開始將一年推出3部電影,皮克斯則是一年平均只有一部,星際大戰系列目前的規劃也只有一年一部,規劃中的有6部,未來的印地安那瓊斯系列在搞定派拉蒙後,應該也會很快開始進行。所以,42歲的Feige在迪士尼電影部門的地位,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現年已72歲的Horn(見上圖),雖然去年5月THR報導提到他在迪士尼電影的工作合約已經延長到2018年,但是他的地位是否穩固是有疑問的。他是於2012年5月31日接任迪士尼電影主席,因為他的前任Rich Ross發生了兩大問題而下台。在Ross下台到Horn正式確定接掌的這段時間,Feige據說也曾經是接班人選之一。Ross的第一個問題是並非由他開綠燈通過開拍計劃的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2012),製作成本高達2.5億美元但全球票房都不佳,最終虧金額約2億美元,第二個問題是獨行俠(The Lone Ranger,2013)拍片波折不斷,製作成本經Ross要求降到2.15億美元後又節節上升到2.6億美元,Horn上任時還沒有拍完。而Horn也有類似的問題,他上任後雖然全力為獨行俠善後,但最終虧損金額也差不多在2億美元左右。今年暑假檔的明日世界(Tomorrowland),製作金額高達1.9億美元,最終虧損金額有可能會超過1.9億美元,而明日世界是在他的任內通過拍片計劃,Rich在3年多前為了不是自己放行的異星戰場下台,Horn能否逃過類似命運有待觀察。而且迪士尼目前是滿手大片,但是今年的票房表現卻不如環球。環球今年目前為止僅推出10部電影(不包括傳奇從華納帶來的兩部賠錢拖油瓶黑帽駭客與第七傳人),全球累計票房即將突破60億美元,創下單一電影公司的年度票房新高紀錄,而且今年還剩下將近4個月;北美市佔率接近三成,從來沒有一家好萊塢大片廠有如此高的市佔率;一年內就有三部電影加入全球票房10億美元俱樂部,也創下單一電影公司的新紀錄。迪士尼今年目前為止推出8部電影,北美市佔率還不到兩成,今年最賣座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雖然全球票房突破14億美元,但是北美票房比上一集少了1.65億美元,海外市場雖然比上集多了約4760萬美元,但是扣掉中國票房後,海外票房仍比上集少了約0.9億美元,顯然迪士尼在全球的行銷也出了問題。

最後,Marvel電影與電視的管理權分開,是否導致電視影集的世界與MCU分家,值得Marval鐵粉關切。兩季神盾局幹員與已推出一季的卡特幹員已經有點乏味,若是與MCU的連結更不明顯、甚至是毫無關聯,電視影集有可能「雞肋」化發展。神盾局幹員在ABC的收視率已經不到500萬人次,甚至不如已經播了10年的犯罪心理(仍有千萬人次),若是失去MCU的連結,收視率只會再下探。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Variety、Deadline以及Collider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marvel-shake-up-film-chief-819205

http://variety.com/2015/film/news/marvels-kevin-feige-will-now-report-to-disney-1201582465/

http://deadline.com/2015/08/marvel-studios-disney-alan-horn-1201511245/

http://collider.com/marvel-kevin-feige-now-reports-to-disney-has-more-control/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精幣 +2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9-2 21: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就以原文的報導以及IVANSHAN的整理報導,個人的認知來說Kevin Feige應該雖不能說是喜悅但也不至於不開心或是傷心吧?
怎麼會有網站媒體以並不開心,甚至感到沮喪來形容呢??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9-5 02:03:59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5-9-2 21:21
就以原文的報導以及IVANSHAN的整理報導,個人的認知來說Kevin Feige應該雖不能說是喜悅但也不至於不開心或 ...

後面的內容也許可以回答版主大人的疑問。

關於Marvel電影公司(Marvel Studios)上週在經過企業內部重組,改為隸屬於迪士尼集團旗下的迪士尼電影公司(Walt Disney Studios)之後,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的部落格Heat Vision又有一則獨家內幕報導。雖然關於Marvel娛樂(Marvel Entertainment)的內部外界傳聞甚多,但顯然這批猶太人高層其實相當團結,外界很難一窺究竟,但THR這則報導的內容仍有不少參考價值。

首先,關於報導的第一個重點、也是目前已經被多家網路媒體跟進引述轉載的主要內容,就是Marvel電影總裁(president)Kevin Feige改向迪士尼電影主席(Chairman)Alan Horn報告的引爆點,有部份是為了美國隊長3: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的拍片預算爭議,THR的報導指稱這是來自多個消息來源透露(Multiple sources say that Feige's years of frustration came to a head in part over the making of the third installment of the Captain America franchise)。但THR也提到其他消息來源則是指稱,就只是要讓迪士尼集團內部的電影部門統一集中在位於加州首府Burbank的迪士尼片廠。而美國隊長3:內戰的預算暴漲是由於龐大的演員陣容,幾乎所有的Marvel大片主角都上場。「紐約(那邊)要求縮小規模(New York wanted to scale it down)」,縮小規模意思就是要降低預算。雖然THR報導沒有特別點名,很顯然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就是預算暴漲的關鍵,我在之前的多篇發言內容一再提及道尼對於鈔票的需索無度,讓在紐約的Marvel娛樂(Marvel Entertainment)執行長Isaac "Ike" Perlmutter甚為不快。

THR報導的第二個重點,與我在前面提過的Marvel創意委員會(the creative committee)有關。關於這個有點神秘的委員會,之前的報導著墨不多,這次報導則提到是「一個由Marvel(娛樂)旗下的各部門高層所組成(a group of execs from Marvel's various divisions)」,報導並提到了幾個人名,包括:


Alan Fine(上圖):他目前是Marvel娛樂的總裁(President),報導提到他是「Perlmutter的左右手(Perlmutter's right-hand man)」,Marvel目前推出的12部電影中,他從鋼鐵人2(Iron Man 2,2010)開始掛名監製(executive producer)。


Joe Quesada(上圖右):他目前是Marvel娛樂的營運長(COO),曾經是除了Stan Lee之外任期最長的Marvel漫畫總編輯(editor-in-chief,2000-2011),他並於2010年兼任創意總監(Chief Creative Officer),在卸下總編輯職務後,目前仍同時兼任營運長與創意總監職務。


Dan Buckley(上圖):他是於2003年時被任命為Marvel企業(Marvel Enterprises)發行人(Publisher),目前似乎仍然是發行人。


Brian Michael Bendis(上圖):目前是Marvel的特約作者,他的漫畫作品包括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X戰警(X-Men)的Uncanny X-Men系列、夜魔俠(Daredevil)...等。

這個創意委員會某種程度上,在歐美的Marvel粉絲間可說是惡名昭彰,蟻人(Ant-Man)原訂的編劇兼導演Edgar Wright決定走人,這個委員會據說是關鍵因素。Feige擺脫Perlmutter後,THR這則報導指「委員會將不會解散,但對於Marvel電影的影響力最多可能會(at best)有名無實(nominal)(the committee will not be disbanded, but its influence over the Marvel movies will be nominal at best.)」。Collider的跟進報導除了特別提到THR報導中的nominal at best的字眼,也引述birthmoviesdeath網站的報導指稱這個委員會在事件後已經解散。我個人對於birthmoviesdeath這類非專業網站的看法持非常保留的態度,而且at best的另外一個解釋是樂觀來說,一廂情願的成份很高。而且Perlmutter仍有電視集團、(漫畫)出版、動畫以及其他以紐約為基地的事業要管理,委員會因而解散的理由其實太薄弱。Collider跟進報導的記者提到的I wouldn’t be holding my breath for any major crossovers between the Marvel film and TV world in the near future.,意思是對於Marvel電影與電視影集未來的任何重大交匯,Collider記者不會屏息以待,也就是我在前面發言最後質疑的電視影集的世界與MCU可能分家這個部份。而THR的報導也提到,『為了(目前仍在製播的影集的)延續性,以及一些Marvel電影、電視、漫畫以及援權商品在專案與活動上的協調合作(for continuity purposes as som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s required for Marvel's film, TV, comic book and merchandising arms to capitalize on projects and events)』,Buckley與Quesada仍然會在委員會協助。

如同THR報導後面提到的,這次迪士尼內部的重整影響其實仍未明朗(the impact of the shake-up is not yet clear)。一位頂尖經紀人(top agent)質疑為何要改變?(Why would it change?),從鋼鐵人(Iron Man,2008)上片以來,7年12部電影已經證明Marvel/Perlmutter的管理是成功的,大家仍然想要參與Marvel的電影(It's proven to be successful, and everyone still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Marvel Universe.)。而另外一位頂尖經紀人則是希望,重整後談Marvel合約可以比較容易些,因為以前Marvel的演員合約是「聲名狼藉地強硬(notoriously tough)」。而在報導的最後一段,提到Marvel演員合約細節中的兩個例子。首先,一位曾經多次參與簽訂演出合約的經紀人提到,Marvel不支付merchandising royalties,也就是授權商品的特許使用費,指的應該就是牽涉到肖像權的權利金。Marvel的超級英雄(superhero)主角都有眾多商品會使用演員的肖像,顯然Marvel賣這些東西完全沒有付錢給相關演員,而前一段才提到這也屬於委員會的管理範圍。另外,Marvel的電影與電視影集時有交匯,所以會需要重複使用到之前的相關片段畫面,Marvel在合約中要求可以免費使用演員在之前作品中的3分鐘畫面(Marvel demands the right to use up to three minutes of an actor's performance from one movie for another),但好萊塢的行規較寬鬆的也只容許使用30秒(broader norm is 30 seconds),也就是超過30秒應該是要另外付費,只能說Marvel這批猶太人真的很會算。

Marvel電影這次的異動,影響的確仍在漫延發酵。Perlmutter不但是老江湖,也是迪士尼的大股東之一,後續發展值得繼續關注。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獨家內幕,以及Collider轉載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at-vision/marvels-civil-war-why-kevin-820147

http://collider.com/captain-america-3-budget-battles-kevin-feige-almost-quit-marvel/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5 收起 理由
popo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9-10 00:34:06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所謂的Marvel創意委員會(the creative committee),我想這應該只是媒體杜撰出來的名詞,實際上可能有這樣的編組,但並沒有這樣的名稱,也不會有委員會的組織章程,但這個編組應該是從Marvel影視作品還在發展劇本時期就開始管控,所以才會被媒體戲稱為創意委員會。

A咖導演逃離Marvel電影世界?

Digital Spy上個月下旬有一則分析報導,標題是「Marvel電影公司是否在尋找導演上遇上難題?為何A咖導演都逃離Marvel的電影世界?(Does Marvel Studios have a director problem? Why A-list filmmakers are fleeing the MCU)」,內容提到了雖然復仇者聯盟(Avengers,2012)創下Marvel電影的票房新高紀錄,但是導演兼編劇Joss Whedon拍攝續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時卻沒有預期順利。據說為了片中的農場戲(鷹眼的家),Whedon與委員會意見不合,Whedon希望片中有更多相對寧靜的場景,但是委員會則是希望為預定2017年11月上片的雷神索爾3(Thor: Ragnarok)預設伏筆。最近,Marvel在為預定2018年7月上片的Black Panther尋找導演時,首先與逐夢大道(Selma)的編劇兼導演阿娃杜威內(Ava DuVernay)初步協商,她當時是Marvel導演名單中的首位人選,最後卻因為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構想拍攝而退出協商。Digital Spy的分析明確點出Marvel電影目前遭遇難題的關鍵所在:「Marvel電影以往曾經吸引這些導演,但現在卻使他們更加疏離,因為每一部新Marvel電影只有50%是新片,另外的50%則要為未來3部Marvel電影預設伏筆(they're the kind of filmmakers Marvel used to attract and are now alienating by making every new release act as half Movie, half Setup For The Next Three Movies)

同一則分析也提到蟻人(Ant-Man)原訂的編劇兼導演Edgar Wright,去年5月決定棄守這個他參與發展8年的電影時,Wright當時曾經在他的推特(Twitter)帳號上貼了一張照片(見上圖),照片的說明只有一個字『自拍(Selfie)』,但是很快地又將照片從推特上撤除。這張照片實際上並不是Wright的自拍照,而是經過他的特殊處理-加上彩色的Cornetto冰淇淋,照片中的人其實是美國默片時代巨星兼導演Buster Keaton(1895-1966)。至於他手上拿著的Cornetto冰淇淋,Wright的粉絲應該都很熟悉,也就是Wright執導的「血與冰淇淋三部曲(3 Flavours Cornetto Trilogy,2004年的活人甡吃、2007年的終棘警探以及2013年的是芥末日/醉後末日)」。Wright在辭去蟻人導演兼編劇的消息曝光的同時,在推特貼出這張照片是有某種程度的意義。Keaton在1928年放棄獨立製片的自由,轉而為當時的好萊塢大片廠米高梅工作,他表示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所作過最糟糕的決定(the worst mistake of [his] career)」,因為他因而失去了創意上的控制(because of his loss of creative control)。所以,Wright在推特貼出這張照片,其實是反映了他的心聲,但很快又將照片從推特上撤除,可能是擔憂未來會因而失去在好萊塢發展的機會。

由於Wright的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在宅男粉絲(fanboys)間備受喜愛,因此他棄守蟻人也讓這個族群對Marvel並不諒解,委員會在fanboys間因而惡名昭彰。但顯然Marvel的新聞操作相當成功,藉由演員放話先後釋出美國隊長3: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的雙方陣營,以及綠巨人浩克將不會參與演出的消息,讓fanboys熱烈討論並仍然對Marvel未來電影高度期盼,淡化了新聞可能造成的傷害。但從前面提到的這些例子看來,這個委員會似乎不是在發展創意而是在扼殺創意。而可能有愈來愈多的導演不願意接拍Marvel電影,因為他(她)們實際上最多只有50%的發揮空間,更不要提Marvel電影總裁(president)Kevin Feige、他同時也兼任電影的製片、而且是大權在握的唯一一位製片,我在前面已經提過他可能才是所有Marvel電影的太上導演,他經常會在拍片現場監督,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導演還有多少空間是有很大疑問的。(Digital Spy的分析內容全文,請自行前往文末的網路連結閱讀)

首席律師David Galluzzi協助完全綁標

『但實際上掌管Marvel創意委員會(the creative committee)的,是Perlmutter的長期合夥人(Perlmutter's longtime associate)Alan Fine,主要負責合約擬訂(dealmaking)的則是David Galluzzi


這段文字是我在去年7月引述The Hollywood Reporter報導所寫的內容(全文請參考本串第二頁21樓的內容),關於這個神秘的創意委員會,我在樓上的發言中已經介紹了幾位重要成員,而且很顯然這個委員會的成員都是由Marvel娛樂(Marvel Entertainment)執行長Isaac "Ike" Perlmutter選擇任命、至少是經過他的認可。實際上或許並沒有正式任命,因為這個委員會應該只是一個任務編組,負責整合Marvel相關產品,包括電影、電視、出版、授權商品...等,經過將近10年的發展(我在前面提過Perlmutter於2005年就任Marvel集團執行長後,開始準備將Marvel漫畫拍成電影),可以說已經整合出一條鞭式的營運模式。目前好萊塢大製作的營運(或說是撈錢)模式,基本上就是以電影為撈錢列車的火車頭,後面加掛的搶錢車廂包括電視(影集、動畫以及影視作品在有線與無線電視的播映權銷售)、家庭娛樂(DVD、VOD、藍光...)、授權商品、主題樂園、遊戲(game)...等,而Marvel整合出的一條鞭模式顯然是『完全綁標』。

所以,這個編組應該不能算是創意委員會,因為它基本上應該是將撈錢列車作整體考量規劃。但是,由於Marvel的電影與電影之間互有連結,不同系列電影之間也有連結,連結範圍甚至還擴及不同的電視影集,可以說已經將不同的撈錢列車全部一起列入整體的考量規劃,『完全綁標』的複雜程度外界已經很難想像。而從Marvel目前的12部電影全球票房即將突破90億美元看來,Marvel如此複雜的規劃其實算是相當成功的,猶太人真的很會算。而從目前陸續曝光的內幕看來,『負責合約擬訂(dealmaking)的David Galluzzi』應該也是一個關鍵人物,他就算不是這個委員會的成員,至少也負責了部份關鍵工作。我在21樓的發言內容已經提過參與電影與電視影集演出的演員,主角與配角都各自有不同的複雜演出合約,主角演員會綁多部片約,配角演員綁約內容也會包括電影以及電視的演出。而我在樓上的發言內容又補充了兩個細節,也就是A咖演出超能英雄(superhero)主角,但拿不到授權商品特許使用費(merchandising royalties);在Marvel其他相關作品中的畫面在新片中使用超過30秒,也不會獲得額外的補償費用。如果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可以拿到復仇者聯盟以及鋼鐵人3(Iron Man 3,2013)兩片的授權商品特許使用費,合理推估他因為演出這兩片分別都可以拿到超過一億美元鈔票(包括片酬、分紅以及特許使用費),也就是加起來將會超過2億美元。但在Galluzzi協助或主導制定的『完全綁標』合約下,道尼拿不到應該相當豐厚的特許費(授權商品的銷售金額與利潤,可能遠超過電影票房,玩具總動員3全球票房10億美元,授權商品則賣了27億美元)。

Galluzzi目前是Marvel電影公司(Marvel Studios)的首席律師(chief counsel),根據Deadline創辦人Nikki Finke於2012年2月初的報導,他大概是2012年初成為首席律師。當時的報導重點是Marvel電影的營運長Tim Connors跳槽到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擔任營運長(只待了一年左右),Finke的報導指出Marvel安排Galluzzi接任Marvel電影營運長的職務,這個職務有部份工作同時由Rob Steffens分擔。Steffens是Marvel娛樂下面Operations And Planning部門的執行副總裁(EVP),以及Marvel電影公司的營運與財務總經理(General Manager of Operations And Finance)。而出身哈佛大學法學院的Galluzzi是於2005年開始為Marvel提供法律方面的服務,時間點正好是Perlmutter就任Marvel娛樂執行長並開始為拍攝電影作準備那一年。迪士尼於2009年併購Marvel時,他也是幫Marvel準備所有相關法律文件的律師之一,他在Marvel應該有相當的地位。委員會整個控管流程在法律規範方面,他應該是協助達到『完全綁標』的目標,不但替Marvel省了很多開支,同時也增加了很多的收入。上圖是去年3月,為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在當地的拍攝,他專程到南韓出席備忘錄簽訂儀式。站在南韓女星金秀賢(Claudia Kim或者是Kim Soo-hyun,她也參與該片的演出)旁邊那位就是Galluzzi,是照片中唯一的一位外國人。

Marvel電影真的完全脫離委員會控制?

最近的Marvel相關新聞,多數都是因為Feige改向迪士尼電影主席(Chairman)Alan Horn報告、也就是Marvel電影公司改隸屬於迪士尼電影公司而起。Feige是於2000年加入Marvel,福斯的X戰警(X-Men)三部曲、兩集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2005)以及兩部夜魔俠(daredevil,2003)系列電影,Sony的蜘蛛人(Spider-man)三部曲,新線(New Line)的刀鋒戰士3(Blade:Trinity,2004),加上兩部The Punisher都可以看到Feige代表Marvel掛名監製(executive producer)、共同製片(co-producer)等職稱,同時他也從鋼鐵人(Iron Man,2008)開始,為Marvel的12部電影擔任製片,而且從鋼鐵人2(Iron Man 2,2010)開始的10部電影,他都是唯一的製片,其他人都只有掛名監製,可見他在這些電影中的重要性,因為他實際上是這些電影的太上導演與實際操控者。他在Marvel這個體系已經15年了,15年不是一段短時間,雖然最近的報導認為是他與Perlmutter的關係生變,而且他也受不了委員會的干預。不過,他的工作合約顯然也是由Galluzzi所擬訂,包括他從2007年開始擔任鋼鐵人的製片開始,要逃離如來佛的掌控並非易事。

雖然這次的重組表面上看,似乎讓Feige得以脫離Perlmutter的管控,但不表示Marvel電影就可以完全擺脫委員會的設計。一方面畢竟委員會已行之有年,而且還與電視、授權商品、主題樂園...這些相關產品緊密掛鉤;另一方面,Galluzzi的『完全綁標』合約是否有漏洞可以鑽,應該是很大的疑問,在Perlmutter這個老江湖坐鎮下,我其實很懷疑迪士尼方面可以假重組之名,就這樣的拿走撈錢列車的火車頭。而且,要完全脫鉤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以賺錢為首要目標的迪士尼,應該也不會為了Feige就讓委員會行之有年的繁複設計破功。個人猜測,讓Horn代替Feige來面對Perlmutter以及委員會的控管,是可能的選項,畢竟明日世界(Tomorrowland)的巨額虧損是他的責任,而Marvel電影仍然是迪士尼集團重要的搖錢樹,『完全綁標』的設計顯然是成功的,迪士尼應該也不會去更動這樣的設計。或者說是讓Horn肩負起為Marvel電影尋找導演的工作,因為Feige已經黔驢技窮(無法再找到理由拐騙導演簽下Marvel嚴苛的合約),而Horn曾經在華納與福斯擔任過高層,在好萊塢有一定的聲望與人脈,應該可以勝任尋找導演的工作。而從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的新加入演員合約來看(超低薪而且沒有分紅),迪士尼顯然也從Marvel學了不少,而且條款可能更加惡劣。

http://www.digitalspy.co.uk/movies/feature/a664341/does-marvel-studios-have-a-director-problem-why-a-list-filmmakers-are-fleeing-the-mcu.html?rss#~pnLsxqdjoGUTNF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5 收起 理由
popo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6-7-7 00:55:31 | 顯示全部樓層

仍然在期待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再度演出鋼鐵人4(Iron Man 4)的朋友應該確定可以死心了,因為漫畫版的鋼鐵人即將變性,改由黑人青少女接班。

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的部落格Heat Vision,在美國國慶假期發佈了一則報導,開頭第一段的文字就是Say goodbye to Tony Stark.。第二段文字則是提到,預定今年秋季發行的Marvel NOW!系列漫畫,即將讓蕊蕊威廉斯(Riri Williams)接班鋼鐵人。威廉斯是一個天才青少女,她在麻省理工學院宿舍中組裝了她的版本的鋼鐵裝(Riri Williams — a teenage genius who built her own version of the Iron Man suit in a dorm room at MIT)。

第三段文字提到,威廉斯這個角色是在今年三月發行的Invincible Iron Man才首次登場,並且會在今年稍晚成為鋼鐵人角色的重新啟動版本,同時也是Marvel NOW!重新啟動版本的一部份(and will headline a relaunched version of the title later this year as part of the Marvel NOW! relaunch)。威廉斯是由這個系列漫畫作者Brian Michael Bendis所創造,他同時也是Miles Morales、也就是一半黑人加上一半拉丁血統的現任蜘蛛人的共同創作人,Morales是2011年才在漫畫中初登場(Created by series writer Brian Michael Bendis — who also co-created Miles Morales, the half-Black, half-Latino Spider-Man that debuted in 2011)。

第四段文字則是提到威廉斯成為鋼鐵人,其實是延續Marvel漫畫近年的換人趨勢(a trend for replacing)。這裡還提到了除了Morales的蜘蛛人之外,Sam Wilson於2014年成為第二位黑人美國隊長(Sam Wilson became Marvel's second black Captain America in 2014),同年Jane Foster接手雷神,後者在電影版中是由影后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飾演。

第五段文字則是提到,至於東尼史塔克(Tony Stark)的命運,已經揭露的10月號Civil War II的封面,暗示史塔克與Captain Marvel的爭鬥可能有不好的結局。最後一段的文字則是提到新系列的The Invincible Iron Man將於年底啟動。

看起來,道尼應該是早就知道,難怪傳聞福爾摩斯3又將啟動,原來是因為在最後兩部復仇者聯盟拍完後,道尼就不會再有機會賺Marvel的鈔票。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at-vision/tony-stark-be-replaced-by-908725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熱心助人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6-7-7 09:01: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7-7 09:28 編輯

漫畫才剛讓美國隊長黑了一下,現在又換鋼鐵人漫畫換人! 事情有那麼簡單嗎? 坐等看漫畫編劇後續的發展是否就是真的如此

轉貼自微博 Houson猴姆
噗~~漫威【漫畫】又造大新聞——鋼鐵俠換人!托尼·斯塔克退出,黑人女生Riri Williams將接班! 《時代》雜誌獨家曝光即將發行的全新系列《無敵鐵人》(All-New Invincible Iron Man)第1刊內容!封面也曝光了,日日拿著鋼鐵俠頭盔。根據設定,日日是個科學天才,15歲就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而且自己在宿舍裡研究出來做了套鐵人戰甲,這也引起了托尼的注意。編劇Brian Michael Bendis指出,日日的智商比托尼還高,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也造出了獨特的戰甲。而托尼退出也是大事件第二次內戰的一個影響。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內戰的結局就是托尼退休了?編劇Brian Michael Bendis對此表示,“很多人擔心是不是我已經劇透內戰的結局了?你所聽到的不代表你能總結出內戰2的結局,當然我們也不會劇透結局。”意即即​​使日日成為新的鋼鐵俠,並不代表這就是內戰的結局。他還說這也是整個故事的一條線索,尤其托尼幾乎同時經歷了戰爭機器死亡,公司垮掉和找到親生父母(《國際鐵人》第5期揭曉)三個重大事件,對於他而言壓力巨大,也無暇顧及復仇者事務。那麼托尼是否會回歸鋼鐵俠?這個就要看內戰2結束後會是什麼結果了。該漫畫將於秋季發行。 [doge][喵喵]PS:跟MCU漫威電影宇宙無關無關無關。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6-7-8 08: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7-8 09:05 編輯

小勞勃道尼 轉發推文 (BAMF/Bad Ass Mother Fucker 有狠角色的意味)
Snap3.jpg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6-7-12 14: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6-7-7 09:01
漫畫才剛讓美國隊長黑了一下,現在又換鋼鐵人漫畫換人! 事情有那麼簡單嗎? 坐等看漫畫編劇後續的發展是否就 ...

最近這一陣子眼睛無法看太久電腦螢幕,再加上愈來愈懶得寫與好萊塢電影有關的話題,所以,我在樓上的發言僅簡單扼要地將THR報導重點寫出來,最後只有再加上一小段個人看法。Marvel漫畫將知名角色陸續藉由大幅更改設定的方式換人,可能比熱愛迪士尼/Marvel電影的宅男粉絲(fanboys)預期的影響層面更為廣泛。

迪士尼/Marvel電影與漫畫的連結,遠比福斯或Sony電影的改編版本要更加緊密,所以,漫畫版本現在的發展絕對會影響到未來的迪士尼/Marvel電影劇情。Marvel娛樂(Marvel Entertainment)集團現在已經完全由執行長Isaac Perlmutter所掌控,由這些重要漫畫人物的設定改變看來,Perlmutter的意志很顯然已經完全展現在漫畫出版的內容。若是再考慮到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漫畫已停刊一年多,X戰警(X-Men)漫畫雖仍持續發行,相關作者卻早就被要求不得再創造新的變種人角色,Perlmutter的思考邏輯顯然是全面性的,他已經從迪士尼的立場考慮到電影(以及電視)、授權商品...等的商業發展前(錢)景以及商業競爭。迪士尼與福斯是商業競爭的對手,驚奇四超人與X戰警的電影拍攝權目前都在福斯手上,迪士尼/Marvel的影視產品幾乎完全無法使用,若是漫畫再創造新的變種人角色,可說是立即就成為福斯電影的『財產』。

雖然山姆雷米(Sam Raimi)版的舊版蜘蛛人(Spider-man)三部曲相當成功,若不是蜘蛛人:驚奇至起(The Amazing Spider-Man)系列票房、口碑與影評每況愈下,讓Sony高層束手無策,不得以只好與迪士尼/Marvel協商共享蜘蛛人/彼得帕克(Peter Parker)的相關權利。外界雖無從得知雙方協商的細節,但蜘蛛人可說是Marvel漫畫與電影世界最重要也最知名的資產,相關細節有可能包括迪士尼/Marvel日後可以使用蜘蛛人(Spider-man)的名號,一半黑人、一半拉丁血統的現任蜘蛛人Miles Morales日後才有機會登上大銀幕。Sony大約是在20年前左右獲得Marvel授權拍攝蜘蛛人電影,當時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曾經為Sony寫了一份大綱,舊版三部曲大致上都是依據這份大綱的設定來撰寫劇本。而雙方的授權合約範圍應該是以白人版的帕克、以及相關人物與壞人為主,不會包括Morales版的新蜘蛛人,因為這個角色是2011年才登場。我個人判斷,如果迪士尼/Marvel想拍攝Morales版的蜘蛛人電影,應該不會侵害到Sony的權利,唯一會發生問題的只有蜘蛛人的名號,因為Morales版的蜘蛛人電影片名以及劇情應該仍然會用到蜘蛛人的名號。所以,我猜測Sony與迪士尼合作明年暑假將上片的新蜘蛛人電影,在雙方的合作協議中除了Sony版蜘蛛人電影可以使用目前屬於迪士尼/Marvel的漫畫角色之外(據說小勞勃道尼將以鋼鐵人/東尼史塔克的身份現身),交換條件有可能包括同意讓迪士尼/Marvel在影視作品中使用蜘蛛人的名號,這或許才是Perlmutter同意與Sony協商的原因之一。

而我在28樓發言提到的所謂Marvel創意委員會(the creative committee)部份成員,其中就包括Brian Michael Bendis,也就是創造了黑人青少女版鋼鐵人,以及共同創造了一半黑人、一半拉丁血統蜘蛛人的作者。所以,無論Marvel的電影部門是否已確定改由迪士尼電影部門控管,迪士尼/Marvel電影仍然無法擺脫難纏的Perlmutter,因為他早就從源頭下手,將電影改編依據的原著漫畫大幅更動主要角色的設定。而無論是鋼鐵人在漫畫版即將改由黑人青少女接班,或是近年來陸續將美國隊長、雷神,甚至是蜘蛛人等知名的漫畫人物變性或改變以往白人設定的作法,除了呼應目前更加多元化的社會環境,在商業邏輯的思考上,其實也都很符合Perlmutter的性格。更改設定後的鋼鐵人必須換人,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只剩下兩部、有可能只有一部電影可以再撈一大票,迪士尼/Marvel可以再找廉價的年輕黑人女演員來接班,光是片酬就可以省下至少千萬美元,票房分紅可以省下更多倍,道尼拍Marvel電影的片酬加分紅,一部片就可以有接近一億美元收入的情況,在復仇者聯盟第三集上片後應該不會再發生。

雖然迪士尼今年的全球票房已經突破50億美元,比環球去年的紀錄(7月17日突破50億美元)還快了整整一週,但實際上現代人的娛樂方式已經愈來愈多元,到電影院看電影早已不再是大眾娛樂,即使是大製作的好萊塢電影也一樣。以今年目前為止的全球賣座冠軍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Civil War)來說,北美目前票房4.06億美元的數字看起來很漂亮,但今年目前為止北美平均票價8.58美元,該片的高票價產品包括IMAX、3D以及震動坐椅版(D-Box、MX-4D以及南韓發展的4DX)佔了相當比例,平均票價應該超過9美元,換算北美大約也只有最多4500萬人次購票入場,而北美目前人口約3.6億人(美國3.241億+加拿大0.362億),也就是說僅佔了不到13%的人口比例。根據台灣蘋果日報每週五的報導,最後一次看到該片的台灣票房約5.2億台幣左右,可以說首輪票房不會超過5.5億元,合理估計購票觀眾數不可能超過200萬,就算加上二輪的購票觀眾也不會超過200萬人,佔台灣人口的比例連9%都不到。至於日本的情況,由於該片尚未在日本上片,這裡可以用同樣是迪士尼動畫大片動物方城市(Zootopia)的票房表現來看,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6月下旬的日本票房報導有這麼這一段文字:Zootopia added another $2 million to take its total in the country to $66.9 million from 5.57 million admissions.,看起來該片是日本截至目前為止的今年度票房冠軍,6690萬美元至少是好萊塢電影在當地的賣座冠軍,但是購票人次僅有557萬人,日本目前人口1.26億人,也就是說連5%的人口比例都達不到,就算未來最終票房達到一億美元,購票觀眾數佔總人口的比例大概也只會有8%左右。由這些數字來看,進電影院看電影已經不再是平價的大眾娛樂,而從北美近年的情況更可發現,青少年進電影院的頻率仍偏低,而這個年齡層基本上屬於會看漫畫的階層。(註:日本當地的票房統計有兩種,一種是依票房金額統計,另外一種則是依購票人數統計)

4月中旬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inema Con,半官方的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發佈了2015年度票房相關統計數據。從MPAA每年都會發佈的相關數字中其實可以發現,北美的購票觀眾其實一直是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去年度仍有31%的民眾是根本不進電影院,雖然比2014年的33%好一些,但是有10%的民眾去年一整年只有買票進電影院看一次電影(這些人應該都是基督徒,只有看基督教電影),所以,可以說去年差不多有41%北美民眾其實是完全不進電影院的,對好萊塢砸了大錢拍的大片完全無感。而從年齡層的角度來看,12到17歲的青少年去年平均僅到戲院看了7.2部電影(the 12-17 age group went to the cinema 7.2 times on average in 2015),好萊塢近年在暑假檔推出的大片都至少有十幾部,迪士尼近年每年推出的大片也不止7、8部;The one age group showing a decline in terms of per capita attendance was 18-24.,18到24歲的族群是所有年齡層中唯一呈現負成長的族群,充分反映出年輕世代使用手機、平板...等屬於個人的裝置觀賞影片的趨勢,或者說是因為電影票愈來愈貴,網路、串流...等其他娛樂方式大幅分散年輕世代的注意,而12到17歲族群也將在最近幾年陸續邁入這個階段,這樣的趨勢應該仍會持續。所以,這或許就是Perlmutter從漫畫下手的原因之一,希望可以讓仍在看漫畫的青少年日後會繼續購票看電影版。

註:被鄉民廣泛使用的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就有一個北美年度平均票價的資訊,下面是這項資訊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其實可以參考,或許還可以用這些數據來推算賣座大片在北美的購票觀眾數。目前全球人口約74.357億人,但即使是星際大戰:原力覺醒這樣的超級賣座大片,全球購票觀眾數最多不會超過2.5億人次、其中北美大概就佔了一億出頭。

http://www.boxofficemojo.com/about/adjuster.htm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精幣 +2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6-12-29 10:54:48 | 顯示全部樓層
Marvel執行長(CEO)Ike Perlmutter極度罕見的被記者們捕捉到與川普在公開場合會面的照片

Ike Perlmutter在網路上在還沒有第二張照片之前的唯一照片
2585802_isaac-perlmutter_1.jpeg

這是第二張
rtrleight452169-h_2016.jpg

Reclusive Marvel CEO Ike Perlmutter Photographed in Public at Trump Event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 ... aphed-public-959632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6-12-29 23:23:11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6-12-29 10:54
Marvel執行長(CEO)Ike Perlmutter極度罕見的被記者們捕捉到與川普在公開場合會面的照片

Ike Perlmutter在 ...

這張照片完全不會讓我感到意外,畢竟Ike Perlmutter原本就是川普競選期間的大金主之一。

Deadline網站7月中旬就有一則報導提到,Ike是用老婆大人Laura的名義捐款給川普。Laura Perlmutter, the spouse of Marvel Entertainment main man Ike Perlmutter. Perlmutter has been a frequent and big Trump donor over the past year, including giving $1 million to Trump’s veterans fundraiser at the end of January是Deadline這則報導中的重點,這段文字提到Ike用Laura的名義在過去一年(這是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算)經常捐出大筆款項,其中包括今年1月捐了100萬美元給川普的退役軍人基金會。所以,11月對於Ike來說是『雙喜臨門』,川普當選,加上Marvel的大片Doctor Strange又大賣,Ike一定是太高興了,興奮過頭被拍到照片。不過,這張照片仍然有一副大墨鏡擋住半張臉。

http://deadline.com/2016/07/dona ... ox-news-1201787628/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5 收起 理由
popo + 5 熱心助人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HemmaBio器評ISP Elite 和 PA 8 :「一旦你聽過這聲音,就無法回頭」
HemmaBio器評ISP Elite 和
HemmaBio器評ISP Elite 和 PA 8 :「一旦你聽過這聲音,就無法回
Yamaha rx-v663為什麼每次啟動都有這個螢幕? 請益各位前輩們。 謝謝。
Yamaha rx-v663為什麼每次
一次家中的小朋友不知道碰到什麼..... 導致之後每次開機擴大機的
風暴StormAudio 家庭劇院巡禮 : 來自新加坡頂層公寓的聲音饗宴
風暴StormAudio 家庭劇院
風暴StormAudio 家庭劇院巡禮 : 來自新加坡頂層公寓的聲音饗宴
何止錦上添花!?Zidoo Neo Alpha的最佳Wingman - HD Fury Vrroom V3
何止錦上添花!?Zidoo Ne
何止錦上添花!?Zidoo Neo Alpha的最佳Wingman - HD Fury 8K VR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家庭劇院巡禮 "KazCorporation:為音樂愛好者實現家庭劇院夢想"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家庭劇院巡禮"KazCorporation:為音樂愛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