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5-10-16 09: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老片修復 國際上大放異彩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3282
記者張安蕎/專題報導
電影名家胡金銓一九七○年的作品《俠女》,透過國家電影中心修復,今年入選坎城國際影展「經典影片」單元,老電影以全新的數位版再次上映,不僅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更創造了新的電影產值,讓台灣文化得以推廣到全世界。
一部電影膠捲可能在放映中造成刮傷,加上時間的摧殘,常出現褪色、破損等現象,國家電影中心近年將《龍門客棧》、《俠女》等經典電影進行數位修復,相隔數十年,電影主角及劇組再度步上紅地毯,帶領觀眾重溫東方武俠世界。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修復組組長鍾國華表示,一部老片的版權費大約五千到一萬美元,重新修復後獲國際影展肯定,價碼立即漲至十倍以上,比許多台灣新片在國外賣得更好,甚至拷貝片被借到不夠用,而每年眾多媒體聚焦國際影展,更讓台灣的電影被世界看見,這就是老電影的價值。
不過,由於中心經費極其有限,只能從國片中具代表性的作品,建立片單依序修復,國民歌后鳳飛飛的第一部大銀幕電影《春寒》,去年罕見的透過群眾募資平台,於短短一個多月內,籌措到一百六十萬元修補完成,這也是全台灣第一部由歌迷捐款而修復成功的電影。
「電影每一次的播放都是再生,在那一刻,所有場景及人物都是真實的存在。」鍾國華回憶,有一次曾帶著修復完成的鎮館之寶、影星阮玲玉於一九三一年主演的默片《戀愛與義務》,回到阮玲玉的故鄉上海播映,那一天,工作人員打趣地問說,不曉得有沒有機會看到阮玲玉「顯靈」?
沒想到,現場真的出現穿著旗袍的美麗女子,而且還一次來了百來位!原來是上海的旗袍協會大動員,「那一天,我感覺又回到了老上海的年代,我們把阮玲玉修得漂漂亮亮,她一定也很高興!」這也是他從事電影典藏及修復工作廿年以來,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