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12-28 23:46:02
|
顯示全部樓層
暢銷偵探小說改編為電影,比較重要的是改編過程如何用電影的手法,以簡單幾個畫面或幾句對白,來精確、扼要地交代小說中峰迴路轉的情節,既可以讓觀眾跟著劇情發展、一步步跟著男主角的抽絲剝繭,而了解背後複雜的陰謀,神隱任務算是成功的做到了。
去年得知李查德(Lee Child)的暢銷小說完美嫌犯(One Shot)要搬上大銀幕後,就去買了小說來看。曾經以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1994)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的克里斯多夫麥奎瑞(Christopher McQuarrie),這一次負責改編劇本並兼任導演,導演的部份中規中矩,劇本改編的部份,與原著大概比較可以發現,不愧是得過獎的編劇,他基本上完整保留了整個陰謀的部份,精簡部份細節與人物。像是小說中有的替死鬼的妹妹、女主角的調查員、齊克的二把手...等一些配角,在電影版被刪除,與這些人物相關的劇情細節,也在不影響陰謀呈現的情況下精簡。
本片是李查德以傑克李奇(Jack Reacher)為主角所寫的18本小說(第18本預定明年出版)中的第九本,英文片名在半年前由One Shot改為男主角的名字。由於派拉蒙母公司Viacom的執行長前幾個月曾經表示,本片日後可望發展為系列電影(反正小說有十幾本可以用),所以本片也肩負了將男主角介紹給觀眾的責任,若是多數觀眾買帳(也就是票房讓電影公司有利可圖),口碑與評價也有一定的水準,就可以繼續再將李奇的其他故事拍成電影。而本片也的確在開頭的案件發生之後,利用交叉剪接的方式,一方面用檢察官與警探的對話,另一方面以完全沒有對白的鏡頭,交代阿湯哥飾演的李奇如何得知消息、如何趕到當地...等細節,將小說中大概分散在好幾頁中的細節,清楚扼要的交代出來,並讓男、女主角正式登場。而隨著劇情的發展,更一步一步慢慢地向觀眾介紹李奇的思考與辦案方式。
本片的劇情節奏相當沈穩,一步一步將整個陰謀的細節、同時也是李奇觀察整件案子的切入點,透露給觀眾。而由於本片是好萊塢的商業電影,若是完全依照原著來拍攝,本片的片長應該會是長達三小時的劇情片,完全沒有任何飛車追逐,以及如同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系列電影般刺激驚險的動作。麥奎瑞也許是為了增加片中的動作元素,將小說中一場應該是在李奇暫時居住的旅館房間附近巷弄的你追我躲,改為飛車追逐,但是從商業考量的角度來說,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書迷也許不滿意,但是一般觀眾、尤其是想進戲院娛樂的觀眾,應該相當能夠接受。不過,我想本片應該比較適合成年觀眾,比較想看無腦動作片的年輕觀眾,接受度有可能不太高。
至於從阿湯哥的選角定案後,書迷與媒體一直在炒作的阿湯哥體型的爭議。老實說,小說與電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媒介,電影有電影的表現方式。一般觀眾若是沒有看過小說,相信阿湯哥用演技配合導演的拍攝方式,已經成功塑造出電影版的李奇。本片是李查德小說第一次改編成電影,而且是由好萊塢拍攝,第一部電影想要在全球的商業上獲得成功,有大明星擔綱是絕對必要的。而若是依照小說中的設定,好萊塢現役可以扛票房的大明星,可以說完全找不到演技有一定水準的適合人選。
今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門到台北辦事,順便與朋友在國賓大廳看早場,10時左右到了戲院門口嚇了一跳,竟然有兩條人龍(大概有十幾個人,旁邊還有一些人是在等負責排隊的朋友),顯然阿湯哥仍然是有號召力。進了場之後,回頭看了一下整間戲院,發現大概呈現半滿狀態,以非假日的週五早場來說,應該可以算是盛況了。
最後,提一下宰康特尼(Jai Courtney),也就是本片所有重要配角中第一個出場的(槍手),即將於春節檔上片的終極警探5:跨國救援(A Good Day to Die Hard),他在片中飾演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的兒子,應該是片中的第二男主角。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