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 |
發表於 2015-7-8 14:27:24
|
顯示全部樓層
【ASC專欄】《瘋狂麥斯》拍攝手記—讓電影燃起來需要在拍攝上下點手腳 (ASC美國攝影師雜誌)
作者:Simon Gray 此文由《美國攝影師雜誌》ASC授權,翻譯:貓滾滾,轉載來源影視工業網。 http://107cine.com/stream/66743/
《瘋狂麥斯1》於1979年首次在大銀幕亮相。該片由David Eggby(ACS)拍攝,影片設定在近未來的反烏托邦社會,描繪了警官Max Rockatansky(梅爾吉勃遜飾)在妻兒被殘暴的摩托車團掠走後的人性崩壞。隨後,1981年續集《瘋狂麥斯2》上映,該片由Dean Semler(ASC,ACS)拍攝,激情四溢,富有西部公路片風格。1985年的《瘋狂麥斯3》畫上了這個系列的終結,該片仍然由Semler拍攝。三十年後,Max(湯姆哈迪飾)在《瘋狂麥斯4:憤怒道》中再度回歸。
器材的選用
《憤怒道》由原三部曲的導演喬治·米勒接手,他還兼任了這部電影的劇本和聯合制片人。攝影師則是他的澳大利亞同胞約翰·西爾(ASC,ACS)。《憤怒道》最初打算用Paul Nichola設計的4K Dalsachip攝影機做3D拍攝。“我一直在測試和準備這些系統,直到某個週一早晨,喬治宣佈我們會拍攝2D再做3D後期轉換,”西爾回憶道。“我沒拍過數字電影,喬治問我想用什麼相機拍攝時,我回答,‘我一直都是潘那維申死忠粉,喬治——我去看看他們有什麼。’製片人兼第一助理導演P.J. Voeten俯身小聲說,‘Alexa。’所以我說,‘也許還有Alexa。’
《憤怒道》使用了四部Arri Alexa M及六部Alexa Plus。ArriRaw格式檔以Codex單元記錄,Log C ProRes4:4:4的備份檔案則以SxS卡記錄。劇組的攝影裝備中包含了10台Codex CDX-3010 Onboard錄影儀,4個傳輸站和30個512GB onboard資料包。
鏡頭組包括西爾最青睞的潘那維申Primo變焦頭——5個15-40mm T2.6鏡頭,2個17.5-75mm T2.3鏡頭,4個19-90mm T2.8鏡頭,2個24-275mm T2.8鏡頭,以及2個LWZ2 17.5-34mm T2.8變焦頭,2個LWZ1 27-68mm T2.8變焦頭,和2個2×extender鏡頭。定焦鏡頭只有四個“小鏡頭”,包括一個16mm T2和一個15mm T4——都是由潘那維申光學工程部副總裁Dan Sasaki使用舊元件和部件製作的。除了必要時採用的紅外濾鏡,鏡頭上沒有用到任何濾鏡。“我們帶了一套偏振鏡,但因為它們會改變膚色,而天空不是白色就是深深的藍色,所以它們都沒派上用場,”西爾指出。
通常2台Alexa Plus會與15-40mm或LWZ鏡頭一起裝在斯坦尼康上。而裝在Performance Filmworks的Edge搖臂上的Plus一般使用19-90mm或17.5-75mm鏡頭。其他Alexa Plus和Alexa M通常配有SmallHD onboard監視器。數台佳能EOS 5D Mark II和奧林巴斯OM-D及E-M5用來拍衝撞鏡頭,它們會由特技表演者操作,有時西爾也會進行操作。
第一攝影助手Ricky Schamburg和第二攝影助手/攝影機協調員Michelle Pizanis組建了一個國際攝製組。“Ricky與A機操作員Mark Goellnicht負責這些實際的事務,”西爾說。“Michelle非常棒;她跟我合作過幾部片子了。她從潘那維申南非請來一位前攝影機技師Neville Reid,他帶著自己的摩托來到納米比亞。他常常會熬夜修理東西並清理所有攝影機和附件,他對我們非常寶貴。”
拍攝時器材及攝影組的安排
主要外景攝影耗時五個月,在納米比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乾旱的國家完成。這期間正好是2012年南半球的冬季。在一段停滯後,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鏡頭組於2013年在澳大利亞拍攝。“納米比亞提供了種類繁多的沙漠景觀,充分滿足了喬治‘一絲綠色’都不能有的要求,”西爾解釋道。
雖然西爾覺得多攝影機拍攝大有優勢,不過,主要拍攝最初卻是單相機拍攝的——不僅是第一單元,而且還有動作單元,這相當出人意料。“用單相機拍攝動作片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但對於喬治而言不存在界限,”西爾解釋道。“他像其他許多人一樣認為相機在任何給定場景裡都有個絕佳去處。我想這可能也會在這部特別的電影裡湊效,因為喬治和動作部門總監以及特技指導Guy Norris花了十來年來珩磨電影的每一個方面,他用3500幀故事板證明了畫面有多細緻——比起劇本,我們更經常參照這些故事板(分鏡圖)。”
不過,隨著拍攝推進,西爾認為增加攝影機會為剪輯帶來有價值的鏡頭。“我覺得更多攝影機會比較好,可以得到用以放慢速度的過場或加快場景,捕捉恐怖的時刻等等,”他說。“喬治很理解我,於是增加了一部B機。然後,還有被稱為‘狗仔隊’的C機,比例是11:1,我們還會在可以時增加第四部機子。當規模和特技需要主單元和動作單元相結合時,我們會使用所有十部Alexa和十幾部衝撞相機,結果劇組人員就不太好統籌了——整整十天約1500號人會一起吃午飯,幾十部畫面和支援車輛會在沙漠開上5英里,然後調頭復位。”
另外,米勒特有的攝影方式是規定演員必須待在2.40:1的寬銀幕十字線的中心點。然而,這種方式對西爾也不陌生。“早前我拍過澳大利亞的電視節目,導演和我在一個快速剪輯的打鬥場面中將演員的眼睛定在畫面中心。觀眾的眼睛無需去尋找什麼;戰鬥就呈現在他們面前——咣,咣,咣,”西爾熱情地拍著桌子說道。“所以我很好奇喬治的想法。一開始這對於操作員而言很難。因為把一切都放在畫面中心,無需擔心畫框邊緣在發生什麼是與直覺相悖的。在主要攝影剛開頭那會兒操作員的構圖很漂亮,但喬治會大叫:‘把紅點點上他的鼻子,把紅點點上他的鼻子!’不過,作為操作員而言這是很好的一課,因為你應該時刻記住鏡頭的精華所在,鏡頭中最關鍵的時刻在哪兒。喬治的取景中心就是一切,所以剪輯展開速度很快,而且思路非常清晰。作為攝影師,我的信念就是我要幫助導演留住觀眾,我和導演要用盡一切辦法讓觀眾留下。”
關於光的使用
為了用ArriRaw獲得“正確”的曝光,西爾和數碼影像技術員Marc Jason Maierz在現場展開了認真討論,因為攝影師的測光表跟Maier的監視器上的讀數相當不同。“在我看來,Alexa的原生ASA更加接近400而不是800,”攝影師解釋說。“此外,Mark調整ArriRaw資料的波形,以確保捕獲到最多的資訊。我把測光表改到了400ASA,大部分問題似乎就解決了。”
為了避免進一步的複雜情況,攝影師讓燈光師Shaun Conway在DIT車裡分析曝光。西爾解釋說,“我告訴Shaun,‘這是你的未來伴侶,不是我的。你可以向我解釋為何Mark希望我把光圈設為8而不是5.6嗎?’在我的工作中設定曝光是如此重要,我不願把這份工作交給別人。我才試了兩三天不用測光表,就覺得自己像是身無寸縷的魯濱遜。但是,一旦知道所見即所得,我就沉沉睡去,這是我在拍攝膠片時從未享受過的奢侈。”
Maier補充道,“我要通過確保約翰錄製的ArriRaw資料曝光良好,從而讓他對數位格式建立信心。根據FilmLight應我們要求校正好的模擬毛片LUT,我們確立了數位曝光和單一光度的毛片(one-light workprint)之間的關係。這個LUT存在約翰的參考顯示器上,而iPad素材則有兩種渲染版本:Alexa Log C至Rec 709和毛片至模擬LUT。”
憤怒道一開場就是高速運轉:Max被崇拜機器,瘋瘋癲癲的戰爭之子所捕獲,他們的統治者是不死之喬(Hugh Keays-Byrne飾,他在之前的Max系列中扮演過Toecutter)。喬是山城要塞的邪惡統治者,一個自吹自擂的半仙,他通過水和食物控制下級人民。喬還決心維持城塞的基因純度,為此他有五個妻子:Toast(Zoë Kravit 飾),Capable(Riley Keough飾),Splendid(Rosie Huntington-Whiteley飾),Dag(Abbey Lee飾)和Fragile(Courtney Eaton飾)。城塞是實際現場和擴展綠幕結合而成,該場景是在悉尼福克斯攝影棚拍攝的。西爾的基本照明前提是炙熱的陽光穿透黑暗的空間,而火光則增加溫暖的光芒。
在被戰爭之子掠走並紋身後,Max奮力掙脫,穿過山中的狹窄地道,試圖逃離迷宮般的城塞。“喬治希望用這個鏡頭組表現Max的恐懼和絕望,所以我用了隨機方向的組合光,與6K Par燈照射4\\\'x4\\\'鏡子,從下面提供光,”西爾回憶說。為了捕捉幾個哈迪的特寫,場務領班Adam Kuiper用了2.5K BLackmagic Cinema攝影機加上一個Tokina 11-16mm f2.8變焦鏡頭,裝在由Peter Barta操作的Movi支架上。這個Movi支架被綁在帶迷你彈簧搖臂的身體輓具上,上面加裝經過穩定的攝影機,Barta把整個支架綁在背上,跑在哈迪身前,讓攝影機正面拍攝哈迪。哈迪也穿過同一支架以捕捉不同的運動。
Max穿越車間時跳過了正在被改造的愛車Interceptor。Lightning Strike 8K Paparazzi Flash模擬了斷斷續續的焊接和磨床的火花。4K和6K HMI Par燈經由過頭Half Grid柔光布照亮這輛標誌性的車,提供了碩大的柔光,還有一盞4K Molebeam燈直射車輛。Max繼續飛跑並一頭紮進絞車房。在這裡,人們像倉鼠一樣蹬起絞車的巨輪,使絞車帶起巨大的平臺,提起用來收集供給的巨大卡車(即戰車)進入城堡的安全地帶。
西爾回憶說,“絞車房是最大的攝影棚現場。”兩個18K Arrimax加上¼CTO燈光膜照亮了兩部絞車,而較大的中央隔離帶則把光線分隔到兩部車上。為了模仿穿過岩石裂隙湧出的陽光,多盞18K燈被定向到攝影棚索具上懸掛的20\\\'x20\\\'Ultrabounce布上。多個12K Maxi- Brute燈朝著地板上的細布照射,為現場的結構提供頂光並為空間創造高度感。(悉尼燈光師Paul Johnstone管理這個現場和其他的攝影棚現場)。
特殊鏡頭拍攝解析:
應景的是,《憤怒道》的核心戲是一個瘋狂的追逐鏡頭組:城堡的高層成員——大將軍Furiosa(莎莉賽隆飾)和Max駕駛戰車,被大量造型稀奇古怪的車輛和魯莽粗暴的戰爭之子所追逐。在這期間,Furiosa將食物,武器和喬的妻子們(其中一位是孕婦)藏在卡車裡。電影幾乎一半時間都花在戰車周圍,有幾種不同類型的車輛裝備用來捕捉動作。為了使主單元和行動單元能同時使用戰車,劇組做了三台細節齊全的戰車。主單元用一台戰車與主演一起拍攝移動的車輛鏡頭組,此時戰車由特技駕駛員在定制的遠程驅動器駕駛艙裡控制;另一部戰車被用於在綠幕之前同步行駛,在車軸之下的氣囊系統會一直運行以創造模擬的旅行效果。部分車廂被安裝在一個命名為“降壓”的低裝載機上拍攝正面角度,而且它沒有罩;最後,移動中的戰車和許多其他車輛的特技鏡頭組是動作單元拍攝的。
根據所使用的戰車反覆運算,至少三四部Alexa M會配上Sasaki做的15mm和16mm鏡頭用於拍攝車廂內動作。“Daniel重新改變了鏡頭的焦點,將T5.6的超焦距變為從前景元素到9英尺,所以車廂裡的一切都會很清晰,”西爾道。為了從車廂天花板懸掛Alexa M,Kuiper改造了從美國哈肯遊艇用品公司弄來的軌道,蹦極和滑輪系統。“該軌道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沿著]x,y和z軸運行,”Kuiper解釋道。“相機操作員也可以把自己的相機從圖片車支架上扯下來,再直接移動到另一部車上。”
此場景的攝影機與燈光設置:Rictus Erectus(Nathan Jones飾)站在由Nux(尼古拉斯·霍爾特飾)駕駛的車上。
由澳大利亞公司Enttec提供的緊湊型LED燈條被安裝到戰車駕駛室內部。Conway指出,“當時,Enttec Aleph單元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小,最亮的LED。雖然也有較小的膠粘型燈條,但它的輸出不能滿足我們需要。所以我要了使用得最多的日光照明單位。”每個600mm長的單元都貼了減綠燈光膜和251擴散燈光膜,這些單元被安在車廂頂板以照亮在後座的妻子們,擋風玻璃上的多餘單元則照亮在前排座椅的人。這些LED也被垂直地連接到前門和後門之間的支柱上,為演員提供3/4後側光。拍攝駕駛室時的光圈是T5.6。
LED單元和兩個155瓦,60盞燈的Mini Doppio單元(由澳大利亞Outsight Lighting公司生產)被綁到車廂外的腳手架上透過視窗照進車廂,或在需要側面主光或補光時由攝影師手持拍攝。根據需要,背光由一盞阿萊M40提供。攝影師David Burr(ACS),司機Dean Bailey,搖臂操作員Mike Barnett和攝像師Brooks Guyer對於憤怒道的動作單元都是不可或缺的,動作單元用Edge搖臂和Alexa Plus相機拍攝了精細的特技鏡頭組,而二台定制的車輛則搭載Libra雲台和兩台Alexa Plus(一台安裝在前,一台安裝在後),一個特製的安裝Libra雲台或者Alexa M的“Ledge”支架,還有大量Technicolor CineStyle設置的佳能Canon 5D Mark II。這些5D攝影機至少可以棲身於Habbycam籠裡,這使得它們可以被裝在車輛的任何位置,包括在戰車下方安裝的短軌道上運行的Libra Head。“我們知道5D往往會被蓋過去,”Burr說,“但他們只需要6,8或12幀的剪接,就像第一部中常被人提起的那個抓人眼球的鏡頭,所以Alexa的圖像品質差異並不算大問題。“
Burr對於劇組的大量特技人員評價很高。“除了利用Edge之外,拍攝特技鏡頭組並沒有特別與眾不同,因為動作本身是如此美妙多樣,”他回憶說。一個鏡頭組有20名特技演員,為了從戰車上奪回不死喬的妻子,他們要登在20英尺,搖來擺去的棒子頂部從一部快速移動的車輛蕩到另一部之上。每部棒子車上都有駕駛員,一名攀登者和兩名表演者作為配重好讓棒子振盪。經過數月的排練,特技人員能夠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表演這個鏡頭組。這些動作由Edge搖臂和傳統相機走位拍攝,再以佳能和奧林巴斯相機“來添加一些刺激”。
動作單元場務領班J.P. Ridgeway和特技索具部門徵用一輛圖像車作為一個30英尺高,並在頂部帶平臺的三桁架塔的基座,Norris則操作由蹦極支持的Alexa M在車輛高速移動時拍攝。“Guy拍到了一些精彩鏡頭,就是鏡頭一定程度上有點飄,”Burr回憶道。“通過安裝在Edge懸掛臂上,經過穩定的Libra head,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並非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需要拍攝高角度時它是很不錯的裝備。”
在一個從高到低角度拍攝正在接近的車隊的場景中,一台支持無線控制Librahead(由Burr操作)的GF-6搖臂被放到納米比亞沙漠中一個特製的洞裡。這個洞是混凝土基座與加強版的磚塊搭建的。當車隊接近時,攝像機起始位置還高於15英尺——車隊以Gigahorse為首——這是一輛雙車身的1959年凱迪拉克車,加兩個機械增壓502 V8引擎,立於怪物般的卡車底盤之上。通過混凝土牆上的小洞,Dynex電纜與GF6的線連接,通過地下管道連到約50英尺外的支架,那裡連接的平臺滑軌停在25英尺的快速軌道上。在適當的時候,動作單元場工Brett McDowell將滑軌向前進,將搖臂稍微降低到地平線以下,然後這個鏡頭以攝影機仰望車輛呼嘯而過而結束。
當在納米比亞海岸為期三周的夜景要改為日景,西爾就需要逆直覺而思考。“視效人員總在外景地拍攝劇照,然後擺弄圖像,”攝影師回憶道。“有一天,視覺特效總監安德魯·傑克遜給我看他拍的片子,說這能為即將到來的以日代夜派上用場。我覺得圖像看著挺不錯,沒料到安德魯說這是在大中午拍的,過曝兩檔並且不壓制高光,他希望我把整個鏡頭組都這麼處理——好吧,對於一輩子都在做相反之事的人來說這還真是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傑克遜解釋說,如果鏡頭組曝光過度而不裁剪高光,就可以為暗色調的卡車和服裝保留足夠空間,因為圖像已經在後期被拉低以有選擇地調出陰影區,沒有任何數碼噪點或人工痕跡。
後期調色
“結果並不像‘普通’的以日代夜,”西爾說。“但在《憤怒道》的世界裡,只要觀眾覺得前面幾個鏡頭是夜晚,這就會奏效。在製作過程中,有幾個美國攝影師打電話給我問,‘約翰尼,我們聽說你用數字在拍以日代夜,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回答說,‘靠過度曝光,’結果他們把我都掛了。”
調色是用悉尼Kennedy Miller Mitchell製作中心的FilmLightBaselight系統完成的。高級調色師Eric Whipp在影片上映一年多之前就已加入。“《憤怒道》的最終外觀類似於圖畫小說,”Whipp解釋道。“由於圖像需要大量處理,因此儘早看到調色過的視覺特效特別重要。以日代夜的鏡頭組也需要大量繁瑣細緻的遮罩工作。”
納米比亞沙漠的顏色和藝術指導限定的棕色和米色的色調讓Whipp受到了挑戰。“納米比亞沙漠的沙礫在現實中更接近灰色,但我們將其調為更加豐富的金色會補充人物和車輛,創造強有力的,畫一般的外觀。除此之外,影片中唯一的主要顏色是藍色的天空,這我們倒很樂意接受。然而在某些場景,我們特地避開藍色的天空,甚至添加暴風雨的天空來使視覺效果有所突破。”
鑒於兩個主要外景地的不同氣候模式——一個是離斯瓦科普蒙德的製作中心僅僅半個小時車程的海灘,另外一個是內陸納米布沙漠——西爾最初頗為關心光線方向和品質的連續性。“大西洋的本格拉洋流沿納米比亞海岸順流而下,因此上午和下午都會起大霧,跟加州的海相層霧很像,”攝影師解釋說。“但是內陸除了冬天時常會有沙塵暴,整天陽光普照。”
“我會在海岸的白色帶霧天空下拍攝,Davey Burr的動作單元則在內陸的明亮陽光下拍攝,我們的素材還必須交切,”西爾繼續。“照明連續性的挑戰在於懂得你可以獲得什麼,而不是無法獲得什麼——看到動作展開的速度,驚人的特技和特效,還有漸進的調色,觀眾才沒空去解析照明連續性哪裡不一致。我整整四十年都在擔心光線連續性,沒想到現在卻跟喬治一樣自信滿滿,沒有後顧之憂。”
技術規格
2.40:1
數位拍攝
Arri Alexa Plus, Alexa M;
Canon EOS 5D Mark II;
Olympus OM-D E-M5;
Blackmagic Cinema;
Nikon D800
Panavision Primo, LWZ,
定制定焦鏡頭; Canon L-系列;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