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3-12-10 18:02:55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3-12-9 15:58 
溫子仁考慮3方案 續拍《玩命7》 http://tw.news.yahoo.com/%E6%BA% ... %BD7-213000731.html
中時電子報作 ...
「Lindelof大約是4月底左右看了派拉蒙自行剪接的72分鐘版本,前面提到Lindelof開始真正介入的部份,推測應該是在去年5月,由於Lindelof參與編劇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當時仍在宣傳期(6月初才要上片),他當時應該是兩頭都在忙(普羅米修斯除了有宣傳行程,同時還有由Lindelof主導的病毒式行銷陸續在網路上進行)。Lindelof於6月開始為本片的新結尾(也就是第三幕)工作,因為時間很趕加上已經拍好的鏡頭數量很多,他找來了本片的第四位編劇Drew Goddard(科洛弗檔案、詭屋)來幫忙。兩個人在派拉蒙的剪接平台(editing bay)工作,在剪接平台可以隨時調出本片已經拍好的所有片段(where they had access to all the World War Z footage),與剪接平台相通的另外一個房間,則有兩塊白板,他們在上面寫下可以與已經拍好的片段銜接的新素材。在派拉蒙以及小布的協助下,他們在剪接平台的工作大概持續了10天,然後兩人開始寫新的結尾。最後在去年7月4日的美國國慶前夕,他們交出了一份約60頁的劇本(這大概約等同於銀幕上一小時的份量)。而由這樣的工作模式細節看來,Lindelof提出的兩條路顯然全部都用上了,也就是原本作為第三幕的俄羅斯片段全部拿掉,重寫的第三幕內容則是依照第一條路的內容來寫,只是目前不清楚在布達佩斯的拍攝片段,是否仍有一些鏡頭被使用到。」
第一段內容是我在半年前寫末日之戰(World War Z)混亂拍攝幕後中,與重寫並補拍第三幕(third act)有關的一段內容。該片男主角兼製片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去年4月特別找編劇Damon Lindelof(普羅米修斯、電視影集Lost檔案)來,希望聽取Lindelof對於如何修改第三幕的意見。而版主大人提到的CNN報導的第一段導言:「保羅渥克之死,讓玩命關頭的製片們進入剪接室,想要從他們為第七集拍攝的畫面中,找出可以salvage的方式,一個接近劇組的消息來源告訴CNN記者(Paul Walker's death sent "Fast & Furious" producers to the editing room to find a way to salvage what they've shot for the franchise's seventh installment, a source close to the production told CNN.)。」這段導言也是CNN報導的重點,其中關鍵字salvage有搶救、打撈或廢物利用等意思,有趣的是這三個意思都很適合目前正處於停拍狀態的玩命關頭7(Fast & Furious 7)未來可能的發展。基本上這是本片未來發展的一個合理方向,若CNN的報導屬實,本片與末日之戰的幕後搶救工作有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剪接室將成為這個系列電影後續發展的第一個主戰場。
CNN的報導在第八段提到,『剪接師開始逐格檢閱渥克已經拍好的畫面,尋找可用來整併到重寫版劇本的鏡頭,(甚至)包括NG鏡頭在內(Editors began reviewing frame by frame what had already been shot with Walker, including outtakes, for footage that might be incorporated into a rewritten script)』。他們正在尋找有渥克演出的畫面,想要找出拼湊這些畫面的方式,「也許會用到電腦合成畫面(perhaps using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or CGI.)」,最後這句話大概是暗示,類似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在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2009)一片中出現的畫面,有可能成為本片未來處理渥克角色的方法之一。
CNN報導的第九段則提到,編劇正在考慮要如何重寫來結束渥克在片中的角色歐康納(Brian O'Conner),『如果歐康納是死於街頭飆車、就像這個系列電影的關鍵元素(指飆車)一樣,可能會觸怒渥克的粉絲(If O'Conner is killed off while street racing -- a key element in each film -- Walker's fans could be offended.)。』,而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環球以及包括馮迪索在內的劇組人員最近開始發現,渥克因為這個系列電影在全球擁有的粉絲遠比想像中要多,這也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環球面臨的困境之一。所以,這也使得CNN報導的第10段內容,顯得可行性不高。CNN的第10段內容提到,「在沒有創意方面的解答下,製片們可能被迫放棄,然後在沒有渥克的角色的情形下從頭再來(Without a creative answer, producers could be forced to start over without Walker's character)」,環球明年的暑假大片因此延誤已經是必然的,但沒有渥克後的新版本也可能會少了渥克粉絲的支持、渥克的粉絲一定會想要看看他生命中最後幾個月拍了什麼畫面,相關看法已經在社群網站傳開,而這對於票房的影響應該會讓環球思考再三。
我在前面的發言中提到,環球電影的總裁Donna Langley對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記者表示已經拍好一半(We have half a movie shot),CNN記者的消息來源則更進一步指出,本片三個月前在喬治亞州的首府亞特蘭大開拍,原本在感恩節過後、也就是車禍發生後的週一要在亞特蘭大恢復拍攝工作,但「已經進度落後,而且只完成了大約50%的進度(was already behind schedule and only about 50% completed)」。50%與Langley的說法一致,進度落後的部份則是首次傳出,不過,由於本片原本已經安排明年7月11日的上片檔期,進度落後的可能性很大。
CNN報導的最後幾段提到,環球高層已經於上週三飛到亞特蘭大,與製片以及劇組人員討論未來發展的可行性。保險問題也在CNN的報導中簡略提到,但是沒有我在前面引述The Hollywood Reporter報導那麼詳細。由於關於本片未來的最後解決方案短期內不太可能提出,所以消息來源透露劇組的薪水是付到上週五為止,之後他們大概就會離開亞特蘭大。至於原本規劃要到杜拜拍攝的計劃,也已經喊停。
既然剪接室已經成為這個系列電影後續發展的第一個主戰場,我在第一段引述的內容,看起來好像Lindelof與Goddard兩人在剪接室工作了一個月就交出第三幕的劇本,但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首先,Lindelof被小布找來工作後,去年4月底左右先看了派拉蒙請剪接師剪的72分鐘版本,然後再要求看其他被剪掉的畫面,不過不清楚他當時是否看到那些畫面。然後,他與劇組一些相關人士談話後,花了一些時間將他的想法寫出來給派拉蒙以及劇組高層並進行討論,一直到6月派拉蒙才拍板定案,Lindelof與Goddard兩人開始在剪接室奮戰。而本片的情形完全不同,因為本片已經有一個可行且定案的劇本,現在是因為渥克死亡必須改寫劇本,與末日之戰只改寫第三幕的份量是完全不同的,至於正式上片版本發現連前面兩幕也有新加入的片段可以暫時略過,因為加入的戲份其實很少。其次,末日之戰當時已經拍了半年,基本上差不多有一整部電影份量的畫面存放在剪接室,本片則只拍了50%,畫面的份量完全不同。而CNN的報導沒有提到一點,那就是渥克在前三集(四、五、六集)、甚至有可能連10年前的一、二集中拍好但沒有使用的畫面,環球目前是否也列入考慮,若是連這些畫面也包括在目前的剪接室工作內,加上重寫劇本所需要的時間,有可能到了明年7月11日的原訂上片檔期,本片都還沒有開始恢復拍攝。
至於中國時報的報導,我還是用前面提過的那句話,本片後續處理「牽涉到的層面相當廣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版面不夠,就乾脆不要刊登,國內紙媒的問題大概都差不多,尤其是電影相關新聞。至於溫子仁(James Wan)在機場因為被記者堵到所做的發言,我個人認為看看就好,不必當真,畢竟本片是他第一次拍攝好萊塢億萬大製作,他在劇組中的地位必須等到本片上片並且大賣後,才會更穩固。
最後順便提一個題外話,Goddard最近剛接下夜魔俠(Daredevil)電視版的工作。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