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4-2-5 14:04: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片能否開拍,主要應該是看Sony打算如何發展未來幾年的電影版圖。
Sony去年暑假檔的四部億萬大製作地球過後(After Earth)、白宮末日(White House Down)、藍色小精靈2(The Smurfs 2),以及極樂世界(Elysium),除了藍色小精靈2之外沒有一部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而藍色小精靈2的全球票房不到3.5億美元,比上集少了超過2.1億美元,所以四部大製作都是賠錢貨。Sony去年暑假有賺到錢的,大概只有兩部喜劇大明星世界末日(This Is the End)以及亞當等大人2(Grown Ups 2)。而這也導致一連串仍在發生中的行動,而這些行動是由去年11月感恩節前夕Sony召開的投資人會議所引發。
在與投資人的會議後,Sony決定2016年前縮減2.5億美元的花費(plans to cut $250M in costs),並將Sony電影娛樂(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的發展重心由電影轉到電視(shifts focus from movies to TV)。而這兩大重點引發的骨牌效應至今仍在持續進行,其中包括Sony電影技術(Sony Pictures Technology,SPT)、家庭娛樂部門(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行銷部門(marketing department)以及公關部門的高層陸續異動,其中農曆春節前一週傳出SPT是整個部門被Sony電影娛樂吸收(absorbs)、也就是整個部門被裁撤,不但SPT總裁Chris Cookson被裁掉,另外還有據說不到50個人(under 50)也要捲舖蓋走人。SPT整個部門被裁撤,影響範圍包括Sony電影的視覺特效子公司Imageworks、相信這家子公司也是本片拍攝的重要技術支援部門。
再回頭看與本片有關的部份,第五集惡靈古堡:天譴日(Resident Evil:Retribution, 2012)製作成本6500萬美元,北美票房4234.55萬美元,海外票房1.978億美元,全球2.401億美元;第四集惡靈古堡IV:陰陽界(Resident Evil Afterlife,2010)製作成本6000萬美元,北美票房6012.85萬美元,海外票房2.360億美元,全球2.962億美元。很明顯,上集製作成本比第四集多出500萬美元,全球票房卻反而少了5600萬美元,若是考慮到製作成本都不包括全球日益昂貴的行銷費用,我個人認為再加上後續的DVD/藍光/數位(包括付費下載、VOD...等在內)以及電視播映權加上週邊商品的銷售分帳,Sony應該仍有賺頭,但是續集的票房通常都與前一集的口碑有連動關係,上集的口碑明顯不佳(這大概就是票房比第四集差的主要原因,影評就不用提了,因為這類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影評不太會影響票房),第六集要如何再拍下去,Sony高層方面顯然已經思考過。絕命終結站5(Final Destination 5,2011)應該就是一面鏡子,由於第四集口碑太差,第五集雖然品質有明顯進步,但全球票房仍然少了近3000萬美元(1.578億美元VS.1.861億美元),華納就沒有再繼續推動第六集的籌拍。
所以,這個系列電影基本上能夠拍到第五集已經是奇蹟,現在Sony面臨近一年來在商業上的大幅挫敗,導致發展重心轉變,本片顯然在Sony未來的電影發展名單上不會被列入優先順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