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0-2-4 13:27:1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Yeh 於 2010-2-4 06:50 發表 
才20元手續費應該無法達到嚇阻亂訂票的功能吧?!
不取票? 不取票錢還是照扣不是嗎? (難道有戲院網路訂票只是訂位子不用先付錢??? 如果有, 那是戲院自己的問題)
而且只要是網路訂票, 不管是電影票還是火車票甚至是醫院 ...
看來這位網友真的是沒有用網路訂票看過電影,
以前每週都要看電影的我也曾爲這20元感到不滿,
剛看到這篇標題時我第一個念頭是想著"對~戲院坑人!消保官幹的好",
不過看完這篇報導,
我反而認為收20元其來有自, 而且相對合理,
但是重點是~對象錯誤!!!
網兄說到的剛好是網路訂電影票的重點,
戲院的網路訂票目前我用過的都是"只訂位子不用先付錢"(威秀, 美麗華, 喜滿客等, 但國賓例外後述)
選好位後先以信用卡做確認(不預扣款, 不去領票亦不扣款)
到了現場再以同張信用卡做正式刷卡扣款動作,
而位子保留到開演前30分鐘,
但我必須承認, 許多場次我不僅無法在開演30分鐘前趕到,
甚至有幾次是大片爆滿情況下, 先預訂了幾天後場次但最後沒去成的,
戲院為了這種風險(網路訂票訂滿但全沒人去),
收些手續費當保險也是無可厚非
如果要問說"票還可以賣給別人阿?"的問題時,
以我訂票的經驗來看,
因為網路訂票時無法享受原本戲院合作信用卡的優惠,
因此會網路訂票的都是爆滿型的大片,
(不須搶位的片用現場購票反而享有信用卡類似六折或買一送一的優惠)
而爆滿型的大片假設週末下午兩點去現場排隊,
可能買的都是六七點以後的場次, 太接近的如兩點半場次早就打上"滿座"
也不太有消費者會去詢問這種場次(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剩前三排"
因此到時有空位反而是可能的場景,
因此, 我認為收些手續費,
除了對其系統建置和窗口安排成本做些分攤外,
以保險的角度而言並無太惹人非議之處
但看完後發現重點卻是在"對象錯誤"這個問題上,
如果20元保險買的是這些訂了不去領票的風險,
那麼該轉嫁的應該是處罰這些人, 當作其不來取票的賠償損失,
但現在收手續費的對象卻是乖乖前往領票並花錢的人,
確實是情何以堪, 但這是純粹站在以20元買保險的角度而言
最後談到國賓,
國賓不收手續費不是因爲比較體貼消費者,
而是國賓入會費1000元可算是預防性懲罰的預付款,
訂了國賓的票而不去看,
錢是要從1000元中自動扣除的,
在下次補齊1000元差額前不可再網路訂票,
因此對國賓而言,
網路訂票就等同付了錢,
不來領票國賓並沒有任何損失,
也因此就買保險的角度而言, 國賓自然不應多收取20元手續費
以上的廢話連篇,
是以一個常買票看電影的消費者的角度來出發,
能看完整篇的網兄們請接受我的感謝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