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之前電影剛上片時,我在置頂的艋舺專題中發表了一點心得,最近稍微做了點整理,
再加上第二篇感想一起發了這篇文,稱不上是影評,只不過是敝人一點心得。

《艋舺》
二月五日看完艋舺,下午場300個座位的電影院人滿到第一排。原本很擔心會只是一部完全商業走向,
沒有內容的空洞話題作品;我只能說這是近年來繼李安、魏德盛這些打出漂亮票房的導演之後,國片再
一次的向上提昇,,終於又讓人再次的對台灣電影燃起希望。
影片前段的打架場面透過一鏡到底的方式,攝影師在演員的動作間,鏡頭流轉去補捉畫面,以這樣的方式
帶出五個角色的性格別有創意。看完後真的很感動,整部片劇情的起承轉合、爆點、留白、收尾都讓人
驚豔。
隨著影片我也跌落那追憶中再也不會回來的1980年代。豆導所刻劃的不光是他記憶裡的青春歲月,也是
所有五六年級生曾共有的那個熟悉卻早已遠離的泛黃年代。
自以為是的青春走到最後被現實狠狠的重擊,爭強鬥狠的腥風血雨下沒有人是贏家。
青春不是無敵,無敵的是殘酷的成人世界。
最重要的是這部片讓你在走出戲院之後,還會思考劇情內容以及和尚內心的那種矛盾。
艋舺不光是一部所謂的商業電影,導演在商業與藝術之間抓到了一個平衡點。(這是以往台灣導演繼李安之後,所最欠缺的)
當然不能說是完美,但是看得出來所有工作人員真的很努力,這是一部真的很用心拍的電影,在編導、演
員、劇本、美術、錄音、攝影、剪接、動作各方面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

《艋 舺》和尚的情愫暗流
*******有捏慎入*******
豆導對於和尚的性向用較含蓄的方式處理,這是劇情的合理性。
片中的時間點是1986年,在那個年代同性戀仍是很忌諱的字眼,更何況和尚還是個黑幫成員。當時壓抑的
同志不可能出櫃;也不可能對所謂的黑幫繼承人還是個異男表達自己的愛意。
所以在艋舺裡,這部份的情愫就只有靠演員的眼神舉止來補強。
像是舞廳的那場戲,和尚看著志龍摟著女友跳舞時,一臉怨懟的表情喝悶酒,已經看得出端倪;劇情中段
蚊子等人到妓院時,蚊子的一段口白其實也暗喻了和尚的性取向與一般人不同。
一直到最後和尚看到崩潰的志龍,才把自己對志龍壓抑的心意以一句”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一把眼
淚一把鼻涕的表達出來,這已經是他處在身不由己的環境中,對自己愛的人所能擠出最直接最坦白的一句
話了。
有些愛好腐情節的觀眾覺得劇情中和尚感情的篇幅太少,其實這還是跟艋舺的主軸設定有關。劇組將本片
歸類於青春動作片,然後環境設定在黑幫;重心擺在敘述太子幫的男性情誼以及從少年涉入成人世界後的
夢想變質與幻滅。
當然同志情感也可以是其中青春的一部份;只是在已經設定好的主軸下,如果加重這方面的劇情,整部電
影的劇情走向會變得分枝過多。電影不是連續劇,劇情時間上的分配相形之下更為重要,在一部電影有限
的時間裡如果要再表現更多厚重的同志情感,只會讓本片原有的主題失焦及邊緣化以致於喧賓奪主,然後
招來艋舺只是想在片型上討好各類族群的批評而已。
艋舺在劇情走向及段落時間的分配上,我認為豆導的掌握是精準的,也顛覆了我心中原本認為他是個粗枝
大葉的人的印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