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The Hollywood Reporter、Deadline...等專業影劇新聞網站都有一則報導提到美國的一項民調,由於2014年的北美電影市場整體收入比2013年下滑5%,購票觀眾數更創下19年來的新低紀錄,這項民調是統計出民眾不想去電影院看電影的10大理由,其中第一名就是票價太高(Ticket prices are too high),比例高達53%;第二名則是現在的電影已經不像以前一樣的有趣(Movies are not as interesting as they once were),比例也高達41%。老實說,前兩名真的是充分反應了我近年的看法,尤其是好萊塢大片愈來愈乏味化的傾向,等這些大片在出租店變成舊片後再租來看看就好,費用只要幾個拾塊銅板,比起電影院的票價(不包括外出看片通常必須在外用餐的花費)划算許多。第5名的理由:電影下片後很快就可以在家裡看到(Can see movies at home shortly after theatrical release),比例佔了24%,顯然這24%的民眾與我有同樣的看法。
這項統計的第四名則是寧願將錢花在其他活動(Prefer to spend money on other activities),比例則是29%,這點也符合我之前發言提過的,現在的娛樂活動愈來愈多樣化,去年的調查就發現美國的青少年並不太愛看電影,顯然他們多數認為電玩可能比電影更刺激,雖然好萊塢大片畫面愈來愈像電玩。這些青少年也許也認同第9名的理由:線上(網路)內容也一樣有娛樂性(Online content is equally entertaining),比例佔了13%。
另外,第6名寧願出去吃晚餐(Prefer going out to dinner)佔了19%,這一點大概同時符合以上兩段(花錢在其他活動,以及現在的電影沒有以前有趣)。經濟因素仍然是左右民眾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第7名的理由也反應了這點:沒有一年前那麼多的可支配收入(Don't have as much disposable income as a year ago),顯然有18%的民眾在最近一年的經濟狀況不佳,而第一名的票價太高顯然也部份反應了這個趨勢,也讓我很好奇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卻有愈來愈多的影城,生意有那麼好嗎?台灣現在真的有那麼多民眾願意經常花這麼多錢進戲院看電影嗎?
關於美國的這項民調,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以及Deadline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