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國一些媒體統計出今年暑假檔電影的票房,這些媒體統計的時間是從今年5月6日開始,一直到9月第一個週末的勞動節(Labor Day)4天長假結束為止。根據Entertainment Weekly的Inside Movies專欄(後面簡稱EW)的新聞,在這段為期約四個月的暑假檔,北美電影市場總共收入了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去年同期的收入是43.3億美元。根據美國戲院業者協會(NATO,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er Owners)的資料,今年暑假的買票觀眾人數為5.46億人次,比去年暑假的5.40億人次也是成長1%。
而相對於北美市場的頹勢,海外市場今年暑假則出現巨幅成長。EW的新聞提到,海外市場今年暑假收入了82億美元,比去年的58億美元成長了41%。EW的新聞提到,對41%的巨幅成長有所貢獻的地區,主要是中國、俄國與巴西這些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以及3D電影在海外、尤其是在前述幾個地區大受歡迎。EW以及紐約時報都提到,以今年暑假海外市場收入的巨額成長看來,「美國現在只是全世界票房的其中一個市場(America is now just another market in the worldwide box office.)。」
3D電影在北美市場崩盤,EW的新聞也提出他們憂慮的地方。EW的新聞指出,3D電影在海外市場吸金力仍強,但無法對美國的電影院業者有所幫助。EW的新聞提到,3D電影加收的3到5美元費用,絕大部份是到了電影公司以及3D投影機廠商的口袋,電影院業者仍要負擔大筆經費,這些費用包括將放映廳的設備轉換成數位3D投影機,以及日後的相關維護費用。EW的新聞提到,一個放映廳必須花費75000美元,才可以將設備轉換成3D模式。既然3D電影加收的費用,電影院業者拿不到,又要花大錢更換以及維護這些3D設備,加上今年暑假的趨勢是,願意花大錢看3D電影的觀眾大幅減少,EW的新聞提出的疑問是:「(美國的)電影院業者是否真的從3D技術上賺到更多的利潤,或者它(指3D電影的高票價)嚇走的觀眾比帶來的觀眾要多(are theater owners really earning more profit with 3-D technology, or is it scaring away more potential spenders than it's bringing in?)?」
從EW的新聞提出的疑問可以看出,今年暑假檔的3D電影之中,除了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Part 2,後面簡稱HP8)之外,其他的3D電影只有兩種下場,一個是看3D版的觀眾數大幅降低,甚至進一步影響到同一部電影的2D票房,另外一個是看3D版的觀眾比例很高,但是那部電影的票房卻很差,而HP8是唯一一部完全沒有受到影響的大片,無論是北美或是海外票房,都是系列八集電影中最高的。EW的新聞其實在暗示,去年由阿凡達(Avatar)帶動的電影院由2D升級成3D的熱潮,是否會大幅冷卻?
而EW的新聞沒有提到的是,好萊塢其實也在踩煞車,自從5月中旬傳出神鬼奇航:幽靈海(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後面簡稱神鬼4)的3D票房佔有率僅有46%,首映週末票房也大幅低於預期,被華爾街分析師指出3D傷害了神鬼4票房之後,一直到現在的三個多月期間,好萊塢大公司陸續傳出不少電影獲得開綠燈,可以開始籌拍、劇本寫好要找導演及選角或是預定檔期,但是這些電影幾乎沒有一部宣佈要拍成3D格式,除了前幾年早就宣佈只會推出3D電影的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大廠之外。熱愛3D電影的朋友應該憂心的是,明年仍有不少3D電影上映,至少暑假應該會有8部3D電影上映,但是2013年呢?而預定明年上映,原本宣稱將會拍成3D的電影,是否會臨時變卦只推2D版?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就至少有驚聲尖叫4(Scream 4),以及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兩部電影,原本宣稱要拍成3D版,但上片時只有2D版。
Marvel今年暑假有兩部3D電影上片,雷神索爾全球票房4.48億美元,北美票房1.81億美元,海外票房2.67億美元。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全球票房3.48億美元,北美票房1.73億美元,海外票房1.75億美元。雷神索爾在北美的3D票房佔有率(包括IMAX 3D在內)有60%,美國隊長北美的3D票房佔有率僅40%。而Marvel前兩部電影都只有2D版,鋼鐵人2的全球票房6.23億美元,北美票房3.12億美元,海外票房3.11億美元;鋼鐵人的全球票房5.85億美元,北美票房3.18億美元,海外票房2.66億美元。雷神索爾與美國隊長如果去除3D加收票價的效應之後,這兩部電影的北美票房加起來與鋼鐵人任何一集的北美票房是差不多的。至於海外票房的部份,其實也差不多是同樣的道理。而如果再考慮到拍片成本,雷神索爾花了1.5億美元,美國隊長花了1.4億美元,鋼鐵人2花了2億美元,鋼鐵人則花了1.4億美元。雷神索爾與美國隊長兩部電影加起來花了2.9億美元,比鋼鐵人2多了近一億美元,票房表現卻差不多,也難怪前一陣子會在Deadline看到那則新聞。Deadline的新聞標題是迪士尼裁撤Marvel宣傳部門,但是報導內文其實只有Marvel宣傳部門的主管全部被免職,也就是說Marvel的宣傳部門實質被裁撤,而明年的超人聯盟(或是復仇者聯盟)將由迪士尼來負責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