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91|回覆: 0
收起左側

[業界新聞] 李烈經驗談/國片想成功 創新第一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1-8-16 08:55: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經濟日報╱鄭秋霜】2011.08.15 03:40 am

6526337-2627352.jpg
圖/經濟日報提供
今夏多部國片上映,「國片正夯」趨勢似正成形。新聞局特別舉辦「暑假看國片」記者會,共同造勢。
《翻滾吧!阿信》監製李烈在2006、2007年左右,就「嗅」出國片再起的跡象,主因之一是看國片的人口回來了。她以數據為證,台灣電影年產值約50億元到70億元,過去台灣觀眾不看台灣電影,國片在2003年前的產值占比不到1%;但經過這幾年努力把觀眾找回來,國片產值在2008年(《海角七號》上映那年)曾占總產值的12%。她說:「市場還有88%的空間可以拓展,我們在12%基礎上,有無可能再增加個10%?」

她也發現,許多導演過去只拍自己想拍的,但經過市場一再否定後,已試著用不同方法說故事,在這些改變下,台灣電影變好看,題材多元,創作能量提升,因此,台灣電影重新再起,主因是電影人求生存、不得不開新路後努力改變而來的。

大陸市場崛起,很多人看到電影的經濟效益,讓想投資電影的創投業者增加。李烈發現很多人想投資電影,看到的是大陸市場,而那其實有難度,因此,不如先把台灣本土市場做好,把餅做大,且要有市場愈大時愈需要有好的質感的認知,不要粗製濫造,「想賺錢的同時,也要想品質。」

李烈認為,國片成功要素就是創新,每次都要不同,才會被看見,但先決條件是要有好看的故事。不過,台灣電影人才有隱憂,因為台灣電影產業鏈不完整,技術工作人員流失,電視演員夠、但電影演員缺,而「最缺的是製片和編劇,最不缺的是導演」,只因導演往往是一部戲的光環,大家都想當導演,但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導演的特質。

從演員轉型當製片,李烈見證過早年台灣電影被亞洲各地市場搶著要的榮景,也經歷過台灣電影沒人要的谷底,主因是粗製濫拍、惡性競爭。她直言:「我對電影有使命感,不是只為賺錢。今天台灣電影終於有一點成績,但這成績是很脆弱的,要讓剛萌芽的電影工業不要輕易毀掉,麻煩歷史不要重演!」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HemmaBio器評ISP Elite 和 PA 8 :「一旦你聽過這聲音,就無法回頭」
HemmaBio器評ISP Elite 和
HemmaBio器評ISP Elite 和 PA 8 :「一旦你聽過這聲音,就無法回
Yamaha rx-v663為什麼每次啟動都有這個螢幕? 請益各位前輩們。 謝謝。
Yamaha rx-v663為什麼每次
一次家中的小朋友不知道碰到什麼..... 導致之後每次開機擴大機的
風暴StormAudio 家庭劇院巡禮 : 來自新加坡頂層公寓的聲音饗宴
風暴StormAudio 家庭劇院
風暴StormAudio 家庭劇院巡禮 : 來自新加坡頂層公寓的聲音饗宴
何止錦上添花!?Zidoo Neo Alpha的最佳Wingman - HD Fury Vrroom V3
何止錦上添花!?Zidoo Ne
何止錦上添花!?Zidoo Neo Alpha的最佳Wingman - HD Fury 8K VR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家庭劇院巡禮 "KazCorporation:為音樂愛好者實現家庭劇院夢想"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家庭劇院巡禮"KazCorporation:為音樂愛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