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opo
收起左側

[美語片] HBO太平洋戰爭 資訊討論帖

[複製連結]

 樓主| 發表於 2010-3-23 21:34:0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蒂芬史匹柏已開始製作續集

儘管《太平洋戰爭》才剛開播,但鍾愛戰爭題材的史蒂芬史匹柏已開始謀劃下一步動作了。近日他接受了外媒的專訪,據他表示,在《太平洋戰爭》中未講完的故事,將會繼續講下去,並且已經開始製作。

Q:當你重新製作一部二戰片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讓新作和原來的電影看上去不一樣?

史蒂芬史匹柏:《太平洋戰爭》看上去就和《搶救雷恩大兵》不一樣。《諾曼第大空降》這部劇在視覺上讓人感覺灰暗有力,但《太平洋戰爭》中到處都是藍色的天空,士兵們不是在陰鬱的天氣中作戰,總的來說這是一場在藍天下進行的戰爭,炎熱並且乾燥。所以和《諾曼第大空降》相比較,《太平洋戰爭》中有更多鮮活的色彩。

Q:戰爭片中的戰鬥場景都很慘烈,拍攝這些場景會比士兵作戰簡單嗎?

史蒂芬史匹柏:不會。因為在面對戰爭場景的時候,我們的演員、導演都可以說是新人。我和湯姆參與過《搶救雷恩大兵》和《諾曼第大空降》的拍攝,我能想像 《太平洋戰爭》的演員和導演們面對的是怎樣一個困難、嚇人的任務。

Q:你們在製作的時候是否沒有完全照搬太平洋戰爭,也參考了一些其他的士兵的經歷?

史蒂芬史匹柏:我們拍攝戰爭片是想根據倖存者和老兵的經歷,展現人類的靈魂對於戰爭的回應。我不想以慘烈為標準來比較不同的戰爭,但人性在戰爭中會有相同的表現。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3 21:39:17 | 顯示全部樓層
請問
我只能看HBO
不知會不會減片啊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3 21: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西索 於 2010-3-23 21:39 發表
請問
我只能看HBO
不知會不會減片啊


放在周六 9點檔 應該會修剪一下 血腥的片段吧 不過這也是猜測啦

不然就只好 等待BD發行 或去看看搶鮮同步版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3 22: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谢谢楼主提供 来看看这部片子怎么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4 09: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剛看完第二集 , 繼續瓜島戰役 , 這次更慘烈 , 夜間被日軍空襲後斷頭斷腳的不少 ,

日軍的夜襲死傷更慘烈 , 美軍守軍的處境也更危險 , 所以台灣 HBO 把兩集一起播

正好可以說完這一段戰役故事 , 沒廣告 , 不中斷的連續播放才會精彩 .


這兩集看到有後製了好幾段強化篩落光影(上帝光)的效果 , 導演應該也想表達些什麼吧 ..

[ 本帖最後由 BlueSeed 於 2010-3-24 09:18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4 10:25:04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覺得HBO的自製影集都很有質感 很有看電影的感覺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4 11:29:07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時間為 台灣HBO各集 首播時間

重播時間 可以參考 更多播映時間




太平洋戰爭S1:01 4/03   9:00PM 放映時間:0 時 49 分

太平洋戰爭S1:02 4/03  10:00PM 放映時間:0 時 48 分

太平洋戰爭S1:03 4/10   9:00PM 放映時間:0 時 56 分

太平洋戰爭S1:04 4/17   9:00PM 放映時間:0 時 49 分

太平洋戰爭S1:05 4/24   9:00PM 放映時間:0 時 47 分



[ 本帖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0-3-24 11:33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5 11: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第二集觀眾人數為278.8萬

收視率1.0。加上重播集,觀眾人數大約為640萬。

怎麼感覺那麼慘 比較偏重於探討人心深處

難道阿杜仔胃口也被養大了嗎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6 09:35:17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戰爭》第一集中的歷史細節
轉貼作 者:踏雪無痕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以下文章中的地名人名 都未經修改 只有簡體轉換繁體

1、 瓜島登陸日為1942年8月7日,美軍登陸部隊達1萬人,而日軍之所以沒有抵抗,是因為島上日本守軍只有2800,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還是韓籍勞工,戰鬥部隊只有幾百人,而且還都在機場附近;同時日軍也根本沒料到美軍會突然開展登陸,所以在美軍登陸過程中未遇到抵抗。

2、那場海戰是1942年 8月8日晚進行的薩沃島海戰,此戰美軍大敗,損失了4條重巡,另有1條重巡和2艘驅逐艦被重創,1000多名美海軍戰死;而日軍無一艘軍艦沉沒,只戰死 58人。(美海軍和美陸戰隊在太平洋戰爭的境遇是相反的,美陸戰隊在開戰初期打得挺順,但越到後面遇到的阻力越大;美海軍在戰爭初期比較背,但越到後面越 順)。

3、那場夜間的戰鬥是1942年8月21日淩晨爆發的泰納魯河口戰鬥(事實上美軍搞錯了,該地其實是伊魯河的河口,當地土著人稱伊魯 河為鱷魚溪,由於美軍把把真正的泰納魯河反而認成了伊魯河,因此此戰其實應為伊魯河河口戰鬥才對)。

4、泰納魯河口戰鬥日軍參戰部隊為一木支隊,兵力900,美軍參戰部隊算上防禦兵力和反擊兵力,約2000—3000;由於美軍在此前意外得知了日軍的主攻方向(首先是一支美軍偵察兵伏擊了一 木的巡邏隊,繳獲了一份日軍地圖並因此瞭解了日軍的可能發起進攻的方向;其次是一名親西方的當地土著在被日軍抓獲後設法逃回了美軍防線,提供了日軍的有關 情報),所以在日軍的必經之路上機槍火炮全部校正,工事加強,炮兵觀察員全部在一線待命,就等日軍上門。

5、影片中是黑夜中爆發戰鬥,很多朋友覺得拍夜戰不過癮,但沒辦法,歷史就是這樣。還有朋友質疑怎麼日軍都像發瘋一樣送死,其實不然,日軍的戰術核心就是滲透+ 夜戰,在前期的東南亞戰場這招屢屢成功,因此也就沒把瓜島美軍放在眼裡,還是就這麼進攻了,殊不知美軍此時無論在兵力、火力、情報搜集、準備工作等各方面早就占了優勢。影片中戰鬥時幾個細節把握得很到位,一是戰鬥圍繞在一條沙堤進行(日軍想通過這條沙堤沖過來,但是都被美軍的機槍掃倒),這是符合歷史的, 鱷魚溪的入海口其實是一個瀉湖,有一個環狀的沙堤,日軍要想跨過鱷魚溪進攻對岸的美軍,必須通過沙堤,因此也就在這裡死傷慘重(影片中到了白天可以看到日 軍在沙堤上死亡枕籍,那個自殺的日軍就在沙堤上);還有一個細節是美軍互相提醒日軍從側翼攻擊,這也是對的,因為一木支隊的進攻分為好幾波,主攻部隊是通 過沙堤的向心攻擊,還有一波是試圖涉水從沿海泅水繞到美軍側翼進行攻擊(這也就是影片中為什麼到了早上在海邊會有大批日軍屍體的原因)。

6、 到了白天,海中和海邊的屍體如前所述,並非是有些朋友所說的是被擊沉的日本軍艦上的死亡人員,而是一木支隊的部分試圖通過海邊繞道迂回攻擊的戰死人員。那 名自殺的日軍也是可考證的,歷史在泰納魯戰鬥接近尾聲時,美軍醫護人員曾試圖救治日軍傷患,但日軍卻拉響手雷與美軍同歸於盡,為此美軍下令對日軍傷患不予 救治,直接坦克碾過。不過影片中似乎此次戰鬥結束得稍快了些,事實上此戰要持續16個小時,到當天傍晚17:00才結束。此戰日軍戰死777人,美軍死 34,傷75。

7、其他幾個細節:影片中第一集的主角Robert Leckie是陸戰1團2營的機槍手,該營也正是參與泰納魯河口戰鬥的部隊;那個美軍喝日本啤酒的也是歷史上確有其事,當時美軍佔領機場後意外發現日軍留 下的幾十箱啤酒並好好享用了一番;陸戰7團是1942年9月18日登陸的,其中就有後來一戰成名的約翰-巴斯龍。

8、最後,此片是以三名陸 戰隊員為原型拍攝的,分別是陸戰1團2營的Robert Leckie(第一集的主角),陸戰5團3營的Eugene Sledge(第一集中那個得心臟病不能參戰的),陸戰7團1營的John Basilone(第一集中與父親告別的)。其中John Basilone是榮譽勳章獲得者,後來加入陸戰5師,在硫磺島戰役中戰死。Robert Leckie和Eugene Sledge都於2001年去世。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3-26 09:36:20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戰爭》第二集中的歷史細節

轉貼作 者:踏雪無痕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以下文章中的地名人名 都未經修改 只有簡體轉換繁體

1、開頭的小規模戰鬥應該是1942年10月7日-9日間 的第二次馬塔尼考河戰鬥。馬塔尼考河位於美軍環形陣地的西面(第一集的鱷魚溪位於陣地東面,我們所熟知的血嶺位於陣地南面),在該河對岸當時有不少日軍集 結,給美軍陣地造成不少威脅。因此美軍於1942年9月23日渡河組織了第一次馬塔尼考河戰鬥,但此次戰鬥遭日軍埋伏而失敗。而1942年10月7日的攻 擊則取得了成功,重創了日軍第2師團的第4聯隊,美軍以傷亡約20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約700人。

2、登陸的美陸軍部隊是第164步兵團, 他們於1942年10月13日登陸。同時運上島的還有足夠陸戰1師60天之用的補給品和大量其他物資。此時瓜島上美軍總兵力達到23000多人,日軍此時 兵力也接近2萬,但裝備和補給無法和美軍相提並論。第164步兵團在後來的機場爭奪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影片中陸戰隊員“盜竊”陸軍補 給的事是真實的,當時164團剛剛登陸,幾架日軍轟炸機照例前來對機場進行轟炸;陸軍士兵急忙四散躲開尋找隱蔽,而習以為常的陸戰隊員料定日機不會對灘頭 物資實施攻擊,於是對陸軍兄弟的補給來了個順手牽羊。此時陸軍164團已經裝備了M1步槍,但不少陸戰隊員卻認為春田步槍(俗稱30步槍)更有準度而對M1不屑一顧,不過 仍有少數陸戰隊員偷拿了陸軍的M1嘗鮮。

4、164步兵團的登陸給瓜島的陸1師帶來了希望,但是就在1942年10月13日當夜,這些步兵 和陸戰隊員們一起品嘗了日軍對瓜島機場最猛烈的一次艦炮攻擊(即影片裡的那次夜間炮擊):兩艘日軍戰列艦共發射了918枚360毫米炮彈,炮擊持續了整整 80分鐘。此次炮擊給瓜島機場造成了極大損害,共有48架飛機被擊毀或擊傷,41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大量燃油被毀。

5、在戰前動員中,陸戰 7團1營的Puller中校(就是那個乾癟老頭)說日軍試圖從馬塔尼考河附近進攻,這是對的。當時美軍判斷日軍的進攻方向是陣地西面的馬塔尼考河,因為那 裡日軍部署有重炮和坦克部隊;而且日軍曾在此發起過數次小規模的攻擊,更讓美軍堅信這裡將是日軍的主攻方向。(事實上日軍的主攻方向是位於陣地南面的血嶺 地區,即1營的防區。)

6、動員中Puller提到的Hanneken的部隊其實是陸戰7團2營,Hanneken是營長,這支部隊當時正 從陣地南面調往位於陣地西部的馬塔尼考河一線增援陸戰5團以防止日軍從那裡進攻。影片裡提到的sector 3不是像字幕裡所說的是“三排”,而是指第三防區,即血嶺一帶的防區。當時美軍將瓜島分為5個防區,陸戰7團1營所防守的血嶺一線即位於第3防區。

7、 影片中提到的Briggs是指陸戰7團1營的一名排長Ralph Briggs,他當時帶領46個人在美軍主陣地前方建立了一個前哨站。在日軍攻擊機場那晚,Briggs的前哨站最先發現日軍的動向,但按兵不動,日軍在黑夜中也未發現他們。Briggs隨後和Puller聯繫(影片中有敘述),Puller要求所有火炮靜默,以保證Briggs等人安全撤回。最終 Briggs等46人有42人撤回美軍防線(其中一人直到2周後才逃回),有4人在途中被日軍發現而被殺。

[ 本帖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0-3-26 09:39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31 00:36:02 | 顯示全部樓層
等這個 太平洋戰爭 等好久了!

四月三日還連播兩集勒! 期待這禮拜六的到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31 18:54:2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集看1080p的,很好看,期待果然不負眾望,好戲大家都要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4-1 21: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洋戰爭》第三集中的歷史細節

轉貼作 者:踏雪無痕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以下文章中的地名人名 都未經修改 只有簡體轉換繁體


1, 陸戰1師在瓜島戰役結束後前往澳大利亞進行休整。但他們的起始地並不是影片所指的墨爾本,而是北方的布里斯班。但是布里斯班的蚊子太多,而剛從瓜島返回的 陸戰1師有不少瘧疾病人(在瓜島戰役中該師先後有7500名陸戰隊員得瘧疾),因此陸戰1師請求換一個稍南面氣候涼爽蚊蟲不多的城市。然而當時悉尼早已經 被美國陸軍和海軍士兵佔據,陸戰隊員不得不轉向墨爾本。

2,影片中萊基的部隊駐紮地是一個板球場,歷史上也確實是如此。當時陸戰1師的4個 團的駐紮地分別是:陸戰1團駐紮於墨爾本板球場(又稱墨菲營);陸戰5團駐紮于羅維爾營;陸戰7團駐紮于馬薩山的巴爾康比營;陸戰11團駐紮于巴拉雷特。

3, 巴斯隆被授予榮譽勳章那段,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感興趣和巴斯隆一起進場的是誰。大家可以把影片拉到21:25,那後面三個人中的最右邊無疑是巴斯隆;他左邊 那個高個的年紀有些大的胖子,其實是陸戰1師第1突擊營的指揮官埃迪森,此人由於在1942年9月的血嶺戰鬥中率領部下頑強擊退了川口支隊的進攻,也被授 予榮譽勳章;在埃迪森左邊那個年輕的瘦子,也不是醬油角色,而是陸戰7團2營的一名排長米切爾-帕戈,他在1942年10月的機場爭奪戰中率領部下奪回了 一座被日軍攻佔的山嶺,也被授予榮譽勳章。所以這下大家都明白了,這個頒獎儀式上有三名陸戰隊員被授予榮譽勳章,而站在這三人前喊話的可能是陸戰1師負責 典禮的官員,那個講話並給三人授獎的不是別人,正是陸戰1師的指揮官范德格裡夫特。而范帥本人後來也因為瓜島戰役中的卓越指揮而獲得了榮譽勳章。這次頒獎 儀式舉行於1943年5月21日,地點是陸戰7團駐紮地馬薩山附近。

4,影片中美軍和澳大利亞軍人在酒吧裡發生鬥毆事件,這在當時相當普 遍。美國大兵的軍容、制服、薪水都遠超過澳州大兵。而且美國大兵普遍出手闊綽,能歌善舞,待人禮貌(尤其是對女孩的母親,儘管女孩的父親總是持懷疑態 度),加上“澳大利亞救護者”的頭銜,自然使得美國大兵在墨爾本大受歡迎。舉一個小例子,有個澳大利亞的賣報男童某日遇到了一個美國兵,美國兵一甩手就是 兩個先令(24個便士),拿過一分報紙(一份報紙其實只要2便士,男童的薪水是賣12份報紙得1便士)看了幾分鐘,又把嶄新的報紙還給了男童。而美國大兵 上澳洲女孩家時,總是帶上鮮花和大包的食品、服裝和香煙,乘計程車都是把錢直接扔給司機而不帶找的。而美國兵如此受歡迎自然讓澳洲大兵不高興了,尤其是當 澳大利亞第9步兵師從北非戰場回國後(這可是參加過阿拉曼戰役的虎師),街頭巷尾和酒吧裡隨時可見雙方的衝突。

5,美國大兵駐軍海外讓人總 免不了討論他們的軍紀。其實總的說來,陸戰隊員的軍紀在澳大利亞還是可以的,雖然夜不歸宿的傢伙不少,和澳洲猛男群毆也不少見,但是在陸戰1師駐紮在墨爾 本期間,該城未發生過一起嚴重的傷亡事件。而駐紮在布里斯班的美國陸軍可就牛多了,發生過將澳大利亞士兵當街打死的事件!而感覺美國陸軍從來都是差次不齊 的,同樣在墨爾本,陸戰隊員駐紮時總體還算可以,可是在此前陸軍駐紮該城時,發生過著名的“列昂斯基案”;列昂斯基是一名美國陸軍士兵,他于1942年5 月駐紮墨爾本期間殘忍殺害了三名澳大利亞婦女,他也因此被判處絞刑。而美國陸軍似乎在二戰期間惹的麻煩不少,整個二戰中共有141名美國陸軍士兵由於在海 外犯強姦、殺人等嚴重罪行而被判處死刑;而相比之下,海軍和陸戰隊別說二戰,甚至自1849年之後就無一人被判死刑的!

6,當然,陸戰隊員 在墨爾本畢竟是做休整而不是單純吃喝玩樂。訓練是必不可少的。1943年1月剛到墨爾本時,陸戰隊員以重整編制和鼓舞士氣為主;從3月底開始,開始進行小 部隊間的戰術訓練;4-6月間,所有人都攜帶新裝備開始了包括登陸、野外求生等高強度訓練;到了夏天,美軍對陸戰1師的狀況進行考評,認為其裝備精良、士 氣高昂,75%的士兵是富有經驗的老兵,平均年齡比陸軍部隊要低,綜合來看,該師戰鬥力已經調整到最佳狀態。美軍認為,此時的陸戰1師如果參與持續戰鬥, 該狀態將維持2個月;如果期間有休整和輪換,則該狀態將維持半年。

7,在此階段陸戰隊員也開始大批換裝,最顯著的是在1943年4月M1步 槍開始全面替換在瓜島戰場使用的春田步槍;此外還有三件裝備開始全新登場,一是M4A1坦克,它將替換M3A1輕型坦克,這批M4A1坦克於1943年5 月抵達墨爾本;二是LVT-2水牛兩栖登陸車,它在LVT-1的基礎上做了改進,將在格羅斯特角的戰鬥中一試身手;三是叢林吊床,在潮濕的叢林中這種吊床 將很好地抵禦濕氣和蚊蟲。當然也少不了影片結尾中陸戰隊員們換上的新式的迷彩軍服,新款軍服與舊軍服相比更具有隱蔽性,而且更能夠防蚊蟲和荊棘。該款軍服 於1943年中期開始裝備突擊部隊和偵察部隊,1943年下半年開始裝備步兵。1943年11月的塔拉瓦戰役和其後的格羅斯特戰役中,美軍已經著此軍服參 戰。

8,陸戰1師於8月底開始陸續離開墨爾本,主力部隊于9月-10月間離開。他們將先前往幾個小島適應叢林生活,然後投入“硬幣行動”, 目標是位於新不列顛的格羅斯特角。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2 10:59: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opo0121 於 2010-3-24 11:29 發表 以下時間為 台灣HBO各集 首播時間重播時間 可以參考 更多播映時間太平洋戰爭S1:01 4/03   9:00PM 放映時間:0 時 49 分 太平洋戰爭S1:02 4/03  10:00PM 放映時間:0 時 48 分太平洋戰爭S1:03 4/10   9:00PM  ...

昨天看了HBOHD未來一週的EPG

如果4/3(六)錯過了,未來一週“每天”都有安排重播歐~~~
比較有印象的是:
4/4(日) 7:00PM~9:00PM
4/5(一) 10:00PM~12:00PM

其實有時候一天重播不只一次(像首播隔天凌晨就有第一次重播),只是我只注意自己能收看的時段而已。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3 20:57:3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醒一下

HBO還有五分鐘就要開播哩

大家快準備喔

網路上看過的就算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4-3 22:14:27 | 顯示全部樓層
技巧性

刪減了一些血腥及看似不重要的畫面

很明顯的第一集 日本兵那一段就避開玩弄的鏡頭

不知道HBO HD是否一樣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3 22:27:09 | 顯示全部樓層
喵了一下就不看了
16:9切成4:3
修剪的不少
一些較壟長的片段都有剪
為一的優點大概只有字幕吧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3 23: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opo0121 於 2010-4-3 22:14 發表
技巧性

刪減了一些血腥及看似不重要的畫面

很明顯的第一集 日本兵那一段就避開玩弄的鏡頭

不知道HBO HD是否一樣


應該是一樣,因為100分中的片子,大概只撥了95分鐘。
不過HBOHD的畫質不錯,音效用PIIX聽起來還滿有Fu的(當然跟真的音軌還是差很多)。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3 23:24: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tomadsl 於 2010-4-3 22:27 發表
喵了一下就不看了
16:9切成4:3
修剪的不少
一些較壟長的片段都有剪
為一的優點大概只有字幕吧


HBOHD播的是16:9的...多花點錢就為了這個,哈!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4 00:03:0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80# 的帖子

為了此影集  昨天特別申請加裝 HBO HD
看來格外有震撼力

到片尾訪問劇中本人時
我在HD台跟CABLE台來回切換
感覺是同步播出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屢獲殊榮的 Habitech 體驗中心仰賴 StormAudio 打造震撼人心的音效體驗
屢獲殊榮的 Habitech 體驗
屢獲殊榮的 Habitech 體驗中心仰賴 StormAudio 打造震撼人心的音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Starke Sound P 11.6.6.7超級劇院落成!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Starke Sound P 11.6.6.7超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02!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器材組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6 + AES/EBU搭Burmester DAC雙系統成軍!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