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0-8-4 10:45:59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時報下面這篇報導,裡面提到的「星艦迷航」,在台灣的正式中文片名應該是「星際爭霸戰」;另外,內文提到的導演韋登(Joss Whedon),就是2012年Marvel暑假檔大片The Avengers的編劇兼導演。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 ... /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22010080400049,00.html
好萊塢名導表態反3D
2010-08-04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自從電影「阿凡達」將3D熱潮推向高點後,好萊塢片商開始一窩蜂趕製3D新片,但在3D電影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好萊塢導演圈開始出現些許反對聲浪,並表示部分電影還是適合以2D形式呈現。
紐約時報報導,未來2年內好萊塢片商預計上檔的3D新片就有將近60部,其中包括「奪魂鋸7」等強檔電影。然而,片商盲目追求3D特效吸引票房的態度近日也成為討論焦點,且網路上甚至開始流傳「如果電影拍不好就拍成3D」的玩笑話。
不只部分觀眾逐漸意識到3D電影氾濫,不少好萊塢名導近日出席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Comic-Con International)時也表態反對3D電影。去年以2D版「星艦迷航」創下3.85億美元全球票房的導演阿柏蘭思(J. J. Abrams)就在會場表示:「戴上3D眼鏡只會讓畫面更加模糊。」
即將上映的驚悚片「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暫譯)導演韋登(Joss Whedon)也反對製片商米高梅(MGM)將其轉換成3D版。他表示:「我們希望這部電影會是眾多3D片中唯一一部2D驚悚片。」
好萊塢3D電影在「阿凡達」與「魔鏡夢遊」接連創下驚人票房後迅速席捲全球,也使電影院被迫升級播放設備以符合3D需求。今年底前,全美電影院估計將新增5,000個數位電影銀幕,約占全美電影銀幕總數的12.5%。
儘管3D電影無論在製作成本、技術需求與後製過程上都比2D更費時費力,但由於3D電影票價通常也比2D電影貴3到5美元,且票房成績也比一般高出20%,因此片商依舊趨之若鶩。
然而,部分導演卻認為3D電影實際拍攝工程浩大,且目前多數3D攝影機都未經實地測試,不見得能應付特技演出或複雜場景需求。倘若將2D電影直接轉換成3D形式又會犧牲藝術呈現效果,因此不少導演對3D電影仍抱持保守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