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01:32:55

新聞轉載~AVATAR票房有望創歷史之最逾18億美元入賬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28日10:21青年時報


僅用了6週時間,《阿凡達》便以18億4300萬美元的總入賬超越了《泰坦尼克號》保持12年之久的票房紀錄,成功登頂全球票房之最,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也將注定作為傳奇被寫入影史。

現在的全球票房榜上,前兩位全部由卡梅隆的影片佔據,而第三名《指環王3:王者歸來》(11.1億美元)距離《泰坦尼克號》還有7億美元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阿凡達》仍在全球火熱上映,業內人士預測,以現在的吸金速度,該片有望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票房超過20億美金的電影。

  狂歡時刻
 能否稱雄奧斯卡成為下個懸念
在《泰坦尼克號》高居影史票房首位的12年中,出現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如《指環王》三部曲、《加勒比海盜》、《黑闇騎士》等,但都沒能超過或者接近《泰坦尼克號》所創下的紀錄,如今這一紀錄被卡梅隆親手改寫,也締造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票房神話。

美國媒體對這一歷史時刻也紛紛發表評論文章,《綜藝》雜誌寫道:“今天,詹姆斯·卡梅隆再次征服了全球票房。”《帝國》雜誌也發表評論:“詹姆斯·卡梅隆的這部科幻鉅作已經超過其他任何電影,成為了最會賺錢的機器。”

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將於2月2日公佈,《洛杉磯時報》對此預測稱,“其中多數影片頂多換來一個'短暫'的勝利。幾乎每個奧斯卡預言家都會告訴你, 《阿凡達》是衝刺奧斯卡的'遠程影片'。”

  業內觀點
吸金速度超過了《泰坦尼克號》
對於《阿凡達》的票房神話,也有不少希望理智看待的聲音。有網友表示,按照通貨膨脹率計算,1939年《亂世佳人》4億美元的票房如今則可相當於6萬億美元,仍可穩坐影史第一的寶座。中影總局相關負責人賀文進接受采訪時表示:“《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其實沒有可比性,尤其是在中國影市這樣的現狀。”

賀文進認為,國外媒體時常將兩部影片進行對比,是因為國外影市十年來的發展不太大,中國內地影市的變化卻非常大,不僅銀幕增加了,影院也增加了,而美國影市增加的大都是3D和IMAX銀幕,他們的2D銀幕早已規模化。

賀文進還稱,就票價而言,十年前《泰坦尼克號》的票價是15元,十年後的今天《阿凡達》的票價最低為25元,還有高達百元的3D版本及IMAX-3D版本的票價,“十年之間,且不說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單說影片的發行方式,《阿凡達》這次除了傳統的2D版還多了3D版及IMAX-3D版,這與《泰坦尼克號》就更沒有可比性了。”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如果非要把兩部影片評個高低,唯有吸金速度有點說服力, 《阿凡達》在北美票房突破5億美元大關只用了32天,而《泰坦尼克號》用了98天。在中國內地,《阿凡達》上映3天就破億,而《泰坦尼克號》則花了近兩個多月的時間。

  新前景
 國內票房有望衝擊8億人民幣
對於《阿凡達》的票房前景,賀文進表示,從電影院的售票情況來看,《阿凡達》後勁非常可觀,內地的IMAX銀幕電影票已經被預定到了2月上旬,而該片的下檔期在2月底,個別城市將延續到3月初。至於票房,儘管已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但從目前定下的影片檔期來看,在沒有3D追兵的情況下,《阿凡達》仍有望衝擊8億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新高。
公映不到一個月,《阿凡達》全球票房就超過10億美元。沒錯,電影本身俱有極強的震撼力,但與此同時,你還要感謝好萊塢的電影製作。因為在眾多奇蹟的背後,掩藏的其實是一個成熟而係統的商業流程。

對於《阿凡達》來說,要完成這一整套流程,需要的是巨額投入和耐心,從雛形到最終出爐,《阿凡達》耗時14年,耗資5億美元。
看慣了國內電影快餐式的“高效快捷”,詹姆斯·卡梅隆的14年的等待、琢磨以及預熱,大手筆的規劃、投資以及營銷,足以讓人產生一種崇敬甚至是膜拜的情緒。

  難以置信的“阿凡達策略”
 5億成本,營銷花了1.5億
 融資階段
  卡梅隆主動承擔超支風險
《阿凡達》的投資成本約5億美元,堪稱史上最貴的電影。
在電影開拍前,卡梅隆還和福克斯簽署了一份成本控制協議——假如成本超過3億美元,卡梅隆將先讓出自己大部分的盈利分成,回收的資金將分付給福克斯和其他投資公司。
同時,卡梅隆和他的合作夥伴文斯·佩斯還為《阿凡達》的拍攝研發了一套全新數碼攝影系統,光這部分器材花費就高達1400萬美元。佩斯透露,提供這套攝影系統的器材公司將藉助《阿凡達》的影響力通過向其他電影製作者提供該器材收回這筆投入。將每一筆投入都盡可能化為未來長期的產出,成為《阿凡達》盈利模式的核心理念。

  製作階段
 48家頂級製作公司參與
《阿凡達》使用兩台索尼HDCF950 HD攝像機進行拍攝,這兩台攝影機猶如人的雙眼,可拍出不同角度的畫面。大導演卡梅隆不但親自掌鏡,其還特意為《阿凡達》創新性地開拓了虛擬攝像機拍攝,使自己直接看到計算機生成的角色並及時指導演員的表演。

《阿凡達》60%的畫面採用CG(Computer Graphics)動畫製作,40%的鏡頭由真人演出,真人演員僅37人,但打造該影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卻多達2000人,其中800個是特效人員。參與製作的公司有48家,分佈在美國、英國、新西蘭、日本、印度等全球各地。

  營銷階段
 電影檔期玩擋拆配合
《阿凡達》的成功,與其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大力度的巧妙營銷分不開。 《阿凡達》5億美元成本中,有1.5億美元用於此。

  高科技包裝
《阿凡達》的故事足夠簡單,甚至老套,但正是這種單純激發了人類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卡梅隆說:“立體電影的時代已經到來。”索尼、松下、IMAX、微軟、Adobe等知名公司的加盟,使得《阿凡達》集合了幾乎全部的先進技術。時長160分鐘的《阿凡達》,每幀畫面平均耗費4萬個人工小時。高科技,是《阿凡達》的優勢所在;更難得的是,它把這個優勢最大化——聚焦才最具有穿透力。

  全媒體營銷
在《阿凡達》上映之前的3個月,20世紀福克斯就在美國101家IMAX巨幕電影院及其他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8家電影院超過400塊銀幕上放映了約15分鐘的《阿凡達》精彩預告片。由於2D屏幕效果不如3D,福克斯甚至自掏腰包送票給觀眾,以希望更多人通過預告片了解該影片。
在院線反複播放預告片預熱市場的同時,福克斯還在其麾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黃金時段播放預告片,並在母公司新聞集團開設專門的《阿凡達》網頁。一時間,院線宣傳、路牌廣告,網站、論壇、博客、微博(http://t.sina.com.cn)……到處充斥著《阿凡達》的消息。

  超精準發行
正是因為提前確定了檔期和發行,電影公司可以精準地提前營銷。為了避免各個電影在檔期上撞車,福克斯將其他電影先行推出,以保證《阿凡達》擁有“獨家”時段。此外,為“掩護”《阿凡達》上映,福克斯還出動了“秘密武器”——《艾爾文與花栗鼠》續集。兩年前,該片第一部收穫北美票房2.17億美元。在《阿凡達》上映一周後上映的《艾爾文與花栗鼠》續集,既免於搶《阿凡達》的風頭,又能保證製作公司及時回收一筆現金。比之國產大片檔期的隨意性,海外超級大片部署周密的檔期安排,對於確保票房成功相當助益。

《瀟湘晨報》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01:35:20

新聞轉載~製片公司已經為《阿凡達2》開始僱用技術人員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28日10:37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北京時間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3D科幻史詩《阿凡達》(Avatar)於近日打破《泰坦尼克號》(Titanic)票房創造了新的影史紀錄,在金球獎上滿載而歸併有可能稱霸即將到來的奧斯卡。因此,拍攝一部續作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日前,有國外網站報導,製片公司正在為《阿凡達2》開始僱用技術人員。

據稱,考慮到該項目可能會有較長的製作週期,一些幕後技術人員已經簽署了3-5年的合約。雖然這一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確認,但從卡梅隆此前一直表示希望能為《阿凡達》拍攝續集,以及第一部作品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上取得的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等因素來看,福克斯公司如果不打算將續集提上日程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只是,不知道卡梅隆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將《阿凡達2》作為自己的下一個拍攝項目。

LEI/文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1-29 01:37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02:01:28

新聞轉載 ~《阿凡達》效應 《哈利波特》完結篇趕搭3D熱



〔自由時報訊〕 【1/28 15:38】

電影《阿凡達》大熱賣,宣告未來3D技術將會是電影業的「王道」。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宣布,未來兩集的《哈利波特》,將會以3D方式發行。

《阿凡達》在全球銷售12億5900萬美元票房,打破10年來由《鐵達尼號》霸佔的影史紀錄,電影院大排長龍外,3D版本更是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這樣的盛況也讓華納兄弟對於3D魔力驚嘆不已,馬上投入這個全球正夯的影史新里程碑,據悉,新片《超世紀封神榜》(Clash of the Titans) 已開始測試3D版本,效果令人相當滿意,而之後分為上下兩集《哈利波特》完結篇--《死神的聖物》,也將以3D版本發行。

由於目前2D電影轉換為3D的費用已經下降,每部電影只需多花500萬美元就可轉換為3D供觀眾體驗,因此華納也已經決定自行吸收製造3D眼鏡的1500萬美元費用。

而《哈利波特》影迷引頸期盼已久的完結篇《死神的聖物》,目前已確定會分為上下兩集,將在今年11月19日,和明年的7月15日上映。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02:04:15

新聞轉載~阿凡達夢幻場景 紐西蘭也有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電影「阿凡達」中,主角晚上走進森林,樹上垂下會發光的細絲令人目眩神迷。這種夢幻場景不只在虛構的潘朵拉星上才有,地球上也看得到同樣壯觀的景致。台大天文物理所教授孫維新和清大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李家維,周六將帶你體會特效以外的阿凡達。

「科學月刊」慶祝40周年,規畫200場科普演講,採免費入場,第一場「地球人的藍色憂鬱─來自阿凡達的啟示」由孫維新和李家維主講。人類有沒有可能真的找到一顆存在生命的「潘朵拉星球」?孫維新說,目前天文生物學者發現,約15%的恆星有行星系統,「出現外星生命的機會很大」。至於會不會像納美人那樣藍皮膚、長尾巴?孫維新說,不同的環境、溫度會產生不同的生命形態,「有無窮的想像空間」,重點是找到了我們該如何面對?

李家維在看阿凡達時,不時會將片中出現的生物聯想到地球各角落,看看有無相似的。

他說,潘朵拉星夜晚發光的森林場景,他親眼在紐西蘭南島的山洞中看過,也是同樣垂下會發光的細絲,只是發光的不是植物,而是蟲。

他不只要告訴聽眾地球上現在、過去,或未來可能出現電影中類似的生物,也將與聽眾一起想像,未來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演講將在周六下午兩點,福華文教會館舉行,由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主持。元智並同時進行網路直播:http://www.yzu.edu.tw。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1 18:16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02:42:42

新聞轉載~長沙晚報:為什麼我們的導演拍不出《阿凡達》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18日16:53長沙晚報

  好萊塢科幻3D大片《阿凡達》全球上映,被看作是“叫好又叫座”,觀眾叫好熱捧自不待言,但國內電影圈的導演、影評人等專業人士的議論和評價,卻頗為耐人尋味,他們感到這是“中國電影人的完敗”,“被震傻了”,是無語,是絕望……

在《阿凡達》這塊巨大的試金石面前,我們的中國導演和影評人,終於變得冷靜、理性和反省起來。對於我們的中國導演為什麼拍不出《阿凡達》,有的說是中國導演缺乏想像力,這是國產電影的通病;有的說是“技術上中國電影落後五十年,人性上中國電影落後五千年”;有的分析認為中國電影缺乏“純淨”情懷,躲避崇高;有的認為“我們為什麼缺藝術技術,為什麼缺情操,為什麼缺想像力,為什麼缺功夫?答案只有一個:缺精神自由”… …

其實,中國導演以及一些影視評論者對《阿凡達》的反應,應該說是冷靜、客觀的,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在《阿凡達》面前,我們中國的影人們,當然不能失去藝術的信心,更不能妄自菲薄,但是,面對這樣一部在製作技術、藝術表現、審美判斷和精神內涵上都異常具有特點的國外優秀影片,我們的電影人是應該去學習、研究,並找出我們的電影創作中的差距的。 《阿凡達》的進入我們的國內,是一次通過比照發現我們的電影藝術創作過程中問題的機會,沒有這樣一個契機,或許,我們的電影人、我們的影評人,還可能為我們的電影製作因為商業化、市場化所取得的虛假票房而沾沾自喜,我們的一些導演還可能自認為是電影大師或接受被人捧為電影大師而一味孤芳自賞,還可能以為電影藝術就是金錢的堆積,以所謂大投資、大製作、高科技手段來投觀眾之所好,還可能為一味“在扭曲陰暗扯淡的糾結的庸俗中奔走狂歡”而忘卻文化的義務、精神的職責……

我們該反思我們的電影理念,技術和思想誰是核心?電影是一種通過技術手段完成創作的大眾藝術形式,技術對電影藝術創作具有作用,但不是惟一的、起決定作用的,許多小製作低成本的電影優秀之作並不罕見,但它們都不缺乏人類普適價值、終極精神和永恆信念的表現。 《阿凡達》,技術一流,耗資巨大,被稱為“史上最貴的電影”,但正像評論者所說,在阿凡達的世界裡,最為核心的要素是對情感的追求、對善惡的褒貶和對忠誠正義的感動,沒有了這一切,《阿凡達》就沒有了靈魂,縱使是“8D”技術也枉然。

 我們該反思商業與藝術的關係。我們的電影人,並沒有處理好電影製作的商業性與藝術性的關係。強調電影的藝術性,便把自我封閉在小眾、圈子中,孤芳自賞;強調商業性,認為市場、票房就是一切,甚至如此荒誕、可悲地放言“我們都預言:未來10年,只講市場,不講人文,不講思想,中國電影一定是個比較好的時間段”。一位電影導演深有感觸地說: 《阿凡達》讓我很絕望,看了它我方明白,原來這麼些年中國電影跟好萊塢的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拉大了;我真的不是苛刻,但事實就是這樣,很多中國導演不是為觀眾在拍電影,甚至也不是為自己拍電影,他們只是在為錢拍電影……

 我們該反思我們的文化創造力。文化創造力與我們的生命、精神和靈魂滲透程度有關。 《阿凡達》十年磨一劍,耗時12年,它的巨大成功就是文化創造力的彰顯。提昇文化創造力,在這個靈魂探索的過程中,思想的內涵和美學的品位逐漸萌芽、摸索、發展而成型。這是藝術的真誠,也是藝術的敬畏。而“張藝謀財,趙本山寨,孫紅雷人”,則只能是使文化的創造力變得日益枯萎、蒼白……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15:02:40

原帖由 阿平 於 2010-1-29 13:21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成龍宣傳《大兵小將》:科麥隆是我的粉絲
2010年01月29日 河南商報

 商報訊(記者陳和生)成龍昨天宣傳自己的第99部電影《大兵小將》時表示,中國電影和外國電影拼票房沒意思,獲得承認才是主要的。
在《大兵小將》裡,成龍 ...

成龍以前的動作片我都會買票進場
坦白說他說的雖然實話
但是也太直接
很容易被國族主義瘋狂份子者攻擊
對岸受限高層關愛
導演的精神思想不自由
就永遠只能在武俠與歷史劇裡無線輪迴
或者是乾脆徹底擁抱低俗
只要有賺到錢就好

PS.昨天跑去西門日新 看第N次AVATAR 我看的是7:10分那場
人還是滿滿滿滿滿滿滿滿................(問了一下左右,原來大家都是來重看的XD)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1-29 15:05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15:17:39

新聞轉載~木村軋3D電影 看《阿凡達》飆淚

2010-01-29 [*]葉宜欣


木村拓哉主演的電影《宇宙戰艦大和號》在日本砸大錢宣傳,號稱是日本最新3D電影,不過他日前在廣播節目《What’s Up SMAP》中,卻透露最近看了詹姆斯克麥隆執導的3D大片《阿凡達》,感動到落淚。他說,剛開始對女主角巨大身材有點不適應,但愈看愈感動,當場掉淚,看完馬上傳簡訊向《大和號》導演山崎貴說:「阿凡達真的很厲害!」


新聞轉載~停播阿凡達 網民怪孔子
2010-01-29 旺報 [*]【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

     好萊塢電影《阿凡達》太紅引風波,繼大陸張家界祭出各項措施想搶下續集拍攝地引來各界嘩然後,官方又因強制停播《阿凡達》改映本土電影《孔子》,成為影迷眾矢之的。
     日前,大陸廣電總局全面停映好萊塢大片《阿凡達》2D版,改映本土電影《孔子》,稱此舉「符合市場規律」引來輿論撻伐。許多網民因不滿主管部門濫用行政權力干預市場,而掀起「反孔」浪潮,《孔子》不但未贏得預期票房,在口碑上也一敗塗地。
     媒體評論指出,「《孔子》可能開創大陸電影產業首個重大公關危機案例」。評論人士認為,適度保護本土電影本無可厚非,但以「一刀切」的方法令進口片「一廳不留」未免過度。
     而除了廣電總局因停播《阿凡達》引爭議,日前張家界將風景區中的「乾坤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也讓網民大為不滿,認為是逐利的「炒作」行為,更是市場經濟下「後電影經濟」的營銷手段。湖南省旅遊局局長楊光榮還為此出面緩頰,表示雖然張家界利用《阿凡達》的賣點不錯,但不宜隨意炒作,旅遊景點改名應慎重。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15:20:09

文章轉載~台灣的「阿凡達」 何時才出現

聯合報╱柴呈聞/動畫工作者(台北市)

當《阿凡達》票房在全球開出紅盤之際,可想而知是一陣阿凡達效應。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部電影,都要承認:它是個很成功的商品。對於影視工業而言,無疑是場革命的開始,同樣地也帶動了各種軟硬體產業的發展。 話說從皮克斯動畫展到《阿凡達》上映,從各大平面和電子媒體,甚至學界、業界及政府引發了一連串的探討和反省:台灣動畫界的發展到底怎麼了?這樣的檢討會改變或是曾改變過這個產業的什麼嗎?

媒體操作一時的話題,學界業界順勢作球,政府也就跟著口號殺球,最後每個人都以為這個行業在台灣是個有前景有希望的產業,而當我在和新認識的朋友自我介紹自己的工作時,他們抱以羨慕和崇拜的眼光。然而當局者都知道,這一切都只有三分鐘熱度。

我們不會認真以為:台灣動畫產業會因為這股風潮有起色。由此來看,我們其實是悲觀的一群人。台灣動畫產業如死水般的困境能夠支撐到現在,除了靠基層的動畫工作者一股熱情和夢想之外,我想沒有其它的原因,可以讓一群人願意做一分工時超長、待遇低又看不到前景和未來升遷的工作。

二○○六年,政府對數位內容產業宣布,將投入大量資金做為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當時從事這個產業的朋友都以為台灣的動畫產業將會起飛。時間一下就到了二○一○年,我看不出整個產業的結構和生態有什麼改變。

更甚者,隨著產業西進和全球經濟蕭條,情況只會更險惡而已。基層工作者仍然工作時間超長,待遇、職位和社會地位依然沒有提升,甚至需要跟對岸中國競爭。一旦年齡到了,熱血燃燒殆盡後,只剩下健康亮起紅燈的身體。有的人選擇投入教職,有的人乾脆轉行。

悲觀地想:這個產業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政府無論投入再多人力物力財力都沒有效用,因為無論是誰執政,從來不了解,也沒興趣想知道:對這個產業除了口號之外,要怎麼去改善整個環境。官員只看帳面數字,而學界業界只是在思考如何拿到更多政府的錢和支援。

雖然一切都是那麼糟糕,我們悲觀地看不見未來,但我們並不消極,面對這樣的環境,仍有人和我一樣相信可以做點什麼。

所以,感謝,我看到海角七號的起步,看到一部台灣自製的電影、後製作動畫在本土賣座,因此我們仍相信:能改變這一切的,或許不是業界大公司大老闆,不是大財團、大企業,更不是只會說空話的政府,而是我們自己。

台灣要在短時間追上好萊塢工業等級的動畫電影是完全不可能的,但還好我們還有希望,在燒完我們最後的熱情之前,希望能看到台灣影視動畫成為工業的那一刻,十年廿年也好,我們也有自己的《阿凡達》。


【2010/01/29 聯合報】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1 11:59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15:23:46

新聞轉載~阿凡達造勢 3D電視今年進客廳

【Upaper╱記者黃仕揚】


電影阿凡達全球票房亮眼,這股3D旋風讓液晶電視大廠加快3D電視量產的腳步,韓系大廠三星昨宣布正式量產3D電視面板,而SONY的3D電視今年也可望上市。

3D顯像技術讓消費者體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隨著3D面板投入量產,勢必帶動3D電視零售價向下修正,加上3D相關影視環境陸續到位,這讓業者對3D電視前景充滿期待。 根據市調公司Display Search指出,3D電視銷售量從今年起呈現倍數成長,全球銷量也將從去年的20萬台,成長至2018年的6400萬台。

而目前三星生產LCD與LED40吋、46吋、55吋全螢幕3D電視相容性面板,只需使用3D主動交互式眼鏡,就能顯現3D動態影像,但台灣確切上市時間尚未公布。 至於SONY先前在資訊月展場上,就已經搶先展出3D電視,並開放民眾體驗,業者表示,今年就會看到3D電視走入家庭中。

【2010/01/29 Upaper】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1 12:54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1-29 17:45:23

新聞轉載~阿凡達掀動畫熱 學者:台灣無就業市場 @阿猴@


【1/24 19:54】〔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電影《阿凡達》掀起全球3D動畫風潮,而近年來皮克斯、宮崎峻等動畫電影的大賣,也讓許多學子再度對動畫製作科系產生興趣,不過台藝大動畫系教授林珮淳卻對台灣業界感到悲觀,坦言「台灣根本沒有動畫就業市場,但大學卻拚命成立動畫系。」

針對台灣目前動畫市場的窘境,世新大學多媒體系講師黃俊榮表示,事實上在台灣很多學生畢業後,才會發現台灣的動畫產業,根本是「低薪資、高工時」,也大膽地表示,「台灣的環境根本不適合有理想的學生發展。」

從2002年到2010年,全台共有70多個動畫相關科系,學者也提醒在這樣不樂觀的大環境下,台灣的多媒體動畫學系恐有「泡沫化」的趨勢。黃俊榮解釋,所謂「動畫師」代表的是最底層的技術人員,但還要有模組師、燈光師、動作模擬師、貼圖師、圖層設計師、環境美術師等,分工非常細之外,動畫中每一個細節都是很大學問。

林珮淳則是建議,動畫製造的能力,最終仍是要靠實務來累積經驗,學校能教的有限,而台灣廠商往往為了省錢,常把工作外包到中國,根本不給學生機會成長。因此她也建議相關科系的學子們,如果真的有興趣朝此方向發展,或許能夠透過出國,來找尋自己的天空。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3 00:07 編輯 ]

angil920214 發表於 2010-1-30 17:02:27

分別觀賞完2D及3D,小弟建議有這種3D電影應該先行觀看2D......,為什麼呢??

1.2D畫面較明亮.細節清楚    3D畫面較暗-應是配戴立體眼鏡使然
2.2D   字幕適中,因以往觀賞電影經驗並無不同   3D   字幕有分2D.3D 兩種   會故意跟畫面中3D物件分開    所以字幕並不 在同一個位置   
3.3D 觀賞舒適度個影廳參差不齊   眼鏡大小.以及畫面拖影......等

所以還是建議先看完2D,在看3D   以免劇情還沒了解,就先判它死刑~!!!

alzard1031 發表於 2010-1-30 19:26:08

劃時代的神作!

西索 發表於 2010-1-31 23:28:36

文章轉載~阿凡達密碼:人類相處 首須相互「看到」


【聯合報╱社論】

剛剛創下史上最賣座電影的《阿凡達》,在網上引發種族爭議,有人痛批結局又是白人成為救世主這種老梗。其實,在戲中,白人救世主早已被藍色納美人同化,若僅憑他的出身即仍認定他是白人,反而是一種血統決定論,沒有真正「看到」。

以《阿凡達》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卡麥隆,在得獎致詞時引用電影裡的台詞說:「I see you.」,這句簡單的話其實是貫穿全片精神的「阿凡達密碼」。當這句話變成否定句時,人類不可能相互了解,更不會了解其他物種,個人情愛、人際溝通、世界和平都成為不可能,最大的悲劇甚至是種族屠殺、星球滅絕。   

人類科技越來越發達,戰爭如同線上遊戲,只要按鍵就可啟動殺人機器,根本「看不到」實體敵人,可以毫不手軟。「I see you.」在電影裡的中文翻譯是「我感受到你」,它的意涵其實更豐富。See有「看到」、「了解」的意思,這是感性、理性兼具的動詞。女主角初見男主角時,譴責地球人「看不到」,意思是若眼睛看到、心靈不能了解,等於「看不到」。男主角傑克是一個在戰爭中兩腿皆殘的地球人,在地球上這樣一個被認為「殘廢」的人,在潘朵拉星球上卻能上天下地,因為他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及美好的大腦,隱喻的即是只有心靈、意志引導感官,才能真正「看到」,也才能自由行動。

與其說《阿凡達》有白人優越感,不如說是白人懺悔錄。白人在這部電影裡,除了男主角及幾位科學家外,整體被塑造成貪婪、弱智、殘暴,不就是這幾年美國老大哥給人的刻板印象嗎?而決策者在準備發動滅族戰爭時,還冷血的在指揮中心玩高爾夫,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美國五角大廈。白人男主角在片中出身特種部隊,戰爭使他癱瘓,這不也是美國的擬人化?過去的歷史不可逆,《阿凡達》計畫卻讓這個白人有了全新的身心,他不僅救贖自己,也阻擋白人霸權再次為了掠奪資源在另一顆星球種族屠殺。   

關鍵就在「I see you.」,我們是否真正用心看到其他族群?看到他們世代崇敬的聖樹?電影中既像蒲公英又像水母的聖樹種子,讓人驚豔,象徵的就是他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宗教、文化,強權可以炸掉弱勢族群的聖樹,但毀不盡的是他們的種子、靈魂,他們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此所以美國的反恐戰爭儼然變成醒不過來的噩夢。在全球機場長年陷入幢幢黑影的恐怖疑雲時,許多美國人也開始深刻省思。   

《阿凡達》裡,納美人用原始弓箭對抗地球人高科技的戰爭機器,這是一場明顯不對稱的戰爭;地球人認為他們只是「驅逐」納美人,但武器不對稱,造成最後死亡比例不對稱,這就是種族屠殺,這就是種族滅絕,《阿凡達》暴露的是白人開發史上血腥的一頁又一頁。

但是,《阿凡達》畢竟仍是一部卡通片,拿弓箭的納美人最後打敗地球人;真實世界裡,納美人被滅族的危境卻依然充斥地球許多角落,那些都不是3D電影的情節,而是血淋淋的人類殺戮進行式。   

《阿凡達》用彼世的美麗讓你看到此世的醜惡,用喜劇的虛假讓你看到悲哀的真實;而從虛擬世界回到現實世界後,讓人尤為悵惘,有人稱它為「阿凡達憂鬱」。

「I see you.」,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就能超越族群,超越國界,超越一切人文障礙;《阿凡達》給了所有出現相處難題的人間一帖解藥,只要真能用心靈「看到對方」,就有理解與慈悲,就有希望與和平。



【2010/01/31 聯合報】@ http://udn.com/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1-31 23:36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2-1 11:55:34

新聞轉載~穩守票房寶座 阿凡達蟬聯七週北美冠軍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洛杉磯31日專電)

橫掃全球的3D科幻電影「阿凡達」,本週再度登上北美地區週末票房冠軍寶座。更讓電影公司開心的是,票房收入僅小滑14%,後續票房仍然可期。

甫登上史上最賣座電影的「阿凡達」(Avatar),本週再以3000萬美元票房,蟬聯連續七週冠軍寶座,北美地區累計票房接近6億美元,全球則是寫下近20億美元的歷史紀錄。

許久未出新片的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離開螢幕8年後,再度推出的「驚爆萬惡城」(Edge ofDarkness),首映就以1712萬美元記錄,拿下第二名,也讓近來因為酒駕、離婚,形象大受衝擊的梅伯,稍稍扳回點顏面。

同樣首度上映的新片「羅馬不可思議」(When inRome),儘管男女主角名不見經傳,但因為趕上情人節熱潮,仍以1206萬美元,拿下票房賣座第三名。

另一部喜劇電影「牙仙大帝」(The Tooth Fairy)雖然仍維持第四名位子,但擠下上週二、三名的科幻動作片「暗黑天使」(Legion)與「奪天書」(TheBook of Eli),看來小孩還是有左右票房的能力。

第五名至第10名則分別是,「奪天書」、「暗黑天使」(Legion)、「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鼠來寶2」(Alvin And The Chipmunks: The Squeakuel),與「愛找麻煩」(It’s Complicated)。


新聞轉載~《阿凡達》全球狂攬20億美元繼續創造歷史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2月01日17:21法制晚報


 本報訊(記者喻德術)好萊塢3D巨制《阿凡達》繼續凱歌高奏,全球票房至今已突破20億美元,不斷刷新著它自己創造的票房紀錄。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北美最新一起票房排行榜出爐,上映第七週的《阿凡達》以3000萬美元的成績力壓梅爾·吉布森的新片《黑暗邊緣》(1712萬美元),繼續穩坐冠軍位置。在七連冠的大好形勢下,其全美總票房達到5.94億美元,離《泰坦尼克號》6.01億美元的票房紀錄近在咫尺。

而在全球其它國家和地區,《阿凡達》也繼續勢如破竹。截至今日凌晨,其海外總票房已經達到14.45億美元,加上北美地區的5.94億美元,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20億美元,將10多年前《泰坦尼克號》創下的18.43億美元票房紀錄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在中國,《阿凡達》繼續熱賣。據院線粗略統計,目前票房已經逼近8億人民幣大關,同樣不斷刷新著它自己創造的各種紀錄。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1 18:06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2-1 12:05:58

崔愫欣的BLOG 電影「阿凡達」的環境啟示

http://souhim.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html

品嘗阿凡達的另一種滋味…民意論壇意見評論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398113.shtml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2 13:56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2-1 14:14:49

新聞轉載~好萊塢拍科幻片 北市沒場地

中時新聞資料庫【林佩怡/台北報導】

  電影《阿凡達》開紅盤,大陸以「阿凡達之旅」號召遊客,電影成為促進觀光最佳方式。反觀台灣卻因沒片場,讓好萊塢大片來台拍片陷入膠著,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饒紫娟感嘆,政府應重視電影產業。

  著名好萊塢演員、曾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Clint Eastwood(克林伊斯威特),作品包括《殺無赦》、《荒野大鏢客》、《來自硫磺島的信》,去年十月底透過製片向北市府接洽,表示有意到台北拍科幻動作片,需要一個大片廠,饒紫娟說,無奈北市沒有大片場,只好協助他們到外縣市勘景。

  饒紫娟表示,東京、曼谷、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都極力爭取Clint Eastwood,但台灣沒製片廠,遭遇層層阻礙,反觀大陸製片環境好,已邁向東方好萊塢模式發展。

  饒紫娟說,台灣電影與其他文創產業相較,只要投入資金與人力,很容易看到成效,政府重視電影產業的速度太慢,現在電影人才大量西進大陸,政府應該正視這些問題。

  吸引國外來台拍片「錢」景驚人,饒紫娟說,德國某公司原本預計到台灣拍片五天,後來對花蓮的海景驚為天人,決定延長滯台時間,卅天至五十天的拍攝期,光是製片組就創造兩千五百萬的經濟效益。

西索 發表於 2010-2-1 18:27:04

原帖由 阿平 於 2010-2-1 18:22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阿凡達的票房表現實在非常驚人鼓掌=

目前國外論壇已經在討論最終下片能否達到30億美金的可能性?

不知大家覺得阿凡達下片時的票房會賣到幾億美金呢? ...

20億已經很恐怖8-X
30億不是不可能
前提是只要放映夠久.....(保守估計,放映超過3各月應該可以達到)

(我自己都已經看過5次,這輩子還沒有重複看過電影這麼多次,
唯一重看的只有當年鐵達尼,也只不過2次@阿猴@ )

接下來的科幻片怎麼吃的下去....通通可以免了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1 18:28 編輯 ]

tbwy2004 發表於 2010-2-1 22:53:55

原帖由 西索 於 2010-2-1 18:27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20億已經很恐怖8-X
30億不是不可能
前提是只要放映夠久.....(保守估計,放映超過3各月應該可以達到)

(我自己都已經看過5次,這輩子還沒有重複看過電影這麼多次,
唯一重看的只有當年鐵達尼,也只不過2次@阿猴@ )

接 ...


挖,看五次了,佩服佩服,我第二次都還沒有時間去看..日新imax 19:xx那場都沒好位子了..農曆年後再來看好了~~

西索 發表於 2010-2-2 00:53:39

文章轉載~阿凡達被剪掉的「炒飯」高潮! 超爆笑限制級版搶先示範=))

2010/01/28 00:05
特約記者史傑克/綜合報導

看過《阿凡達》的人,應該都心知肚明吧,納美人「炒飯」想要達到高潮的話,怎麼可能會用到身體的下半部咧,肯定是要靠他們的馬尾啊!導演柯麥隆說,實際情況得等到DVD上市時,才會一目瞭然,不必,咱們這兒給您「一炒不露」的動畫版,讓大夥兒搶先瞧見這難得一見的畫面!(精采影片如下):-B



哇哈哈,實在有夠精采的,難怪女主角柔伊珊達娜(Zoe Saldana)會說,她跟男主角在拍這場激情鏡頭的時候,總是爆笑不已,想來,應該是有超乎想像的安排吧,呵呵呵。

不過說實在的,納美人不管跟誰心靈感應,總愛拿出他們後腦杓的長長馬尾,來「交流」一下,所以說囉,當碰到人生大事「愛愛」的時候,應該更需要好好利用這條重要馬尾吧,否則柯麥隆的想像力,就輸給這一群動畫版惡搞高手太多囉〜〜=;

http://www.nownews.com/2010/01/28/952-2563789.htm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2 01:10 編輯 ]

西索 發表於 2010-2-2 11:55:18

新聞轉載~新技術影響:劇本可天馬行空演員飯碗危險

2010年02月01日 09:12:18  來源:錢江晚報


《阿凡達》中60%的畫面是電腦CG做的,片中的納威人更是全CG制作;電影中的幾乎所有場面,都是由真人表演和電腦生成的CG合成的,而觀眾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這些東西全是“假的”,尤其是納威人,他們的喜怒哀樂、舉手投足都和真人無異。如此逼真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


   從CG技術引入影視、動漫作品開始,動作捕捉技術就應運而生了,很多觀眾對這個技術已經不陌生,幾乎所有影視/動畫中的CG場面都會用到這種技術。

    傳統的動作捕捉技術在生成動畫後,大部分動作是不夠細致自然的,需要動畫師後期調整,以便讓CG人物的動作顯得更流暢。   

    不過卡梅隆為了拍攝《阿凡達》,全面升級了動作捕捉技術。因為他的理念是要盡可能地讓演員的表演被100%傳遞到電腦裏去。“演員不能只是給人物配音,然後讓動畫師去花兩年的時間完成其余的工作。

   我要讓真人表演被準確地表現出來。”卡梅隆說。並且,他希望能像監控實拍一樣控制虛擬場景的拍攝。      

   為了達到以上效果,讓我們看看卡梅隆做了哪些技術革新。



The Volume 大型動作捕捉舞臺     首先,為了更精確地捕捉演員的動作和空間位置,卡梅隆在加利福尼亞的Playa Vista架設了一個表演捕捉舞臺(被稱為The Volume)。在這個攝影棚周邊的架子上設置了一套120個攝像機構成的網狀矩陣;在攝影棚的地板上,也根據攝影機的位置標上了記號。這些攝像機能以亞毫米級的精準度將演員的動作和位置信息捕捉下來。      

   The Volume不僅能以極高的精度捕捉演員的動作和運動軌跡,《阿凡達》中很多動物的運動軌跡都用這個捕捉舞臺完成。例如為了記錄龍鳥的飛行軌跡,卡梅隆制作了很小的龍鳥模型,在模型的關鍵位置上打上標記點,然後卡梅隆舉著玩具龍鳥在攝影棚裏按照他希望的軌道“飛翔”,120個攝影機就記錄下了飛翔的軌跡,到後期合成中,CG生成的龍鳥就會按照這個軌跡運動。

Simul-Cam協同捕捉係統   
   由于卡梅隆的The Volume捕捉精度十分高,因此給100%傳遞真人表演確立了硬件基礎。接下來,120個攝影機拍攝到的數據將傳輸到一個軟件係統中,該係統能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實時地生成一個分辨率比較低的CG畫面。這個CG畫面包含了CG生成的虛擬人物和環境(也就是CG生成的潘多拉星球)。雖然這個CG畫面是很粗糙的,但足以讓導演通過虛擬攝影機實時監控表演的效果。這個係統就叫做Simul-Cam。



新技術四:表情捕捉技術,細致入微     《阿凡達》中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技術就是讓CG人物的表情達到真人水準。在以往的CG電影裏,人類角色的外形被造得再逼真,一旦她/他開口講話,一顰一笑,便會馬上露出馬腳。10年前的全CG電影《最終幻想》就是如此,盡管其中女主角的幾百萬根頭發都被一一做出來,人物造型以假亂真,但她僵硬的表情仍然讓觀眾一眼看穿其CG本質。   

   在《阿凡達》以前,《指環王》也曾經成功地制作出全CG角色Gollum。Gollum也採用了十分高超的表情捕捉技術。      

    但Gollum的表情捕捉仍然不完美,在後期制作中,動畫師要花大量的精力逐幀調整它的表情。另外,Gollum的形象與人類相差仍然比較遠,而《阿凡達》中的納威人,除了鼻子,其他部分和人臉幾乎一致,能否讓納威人表現出真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決定了這個電影的成敗。   

   《阿凡達》中,卡梅隆發明了一種頭盔,上面固定有一個攝像機,伸在演員面前2.5英寸處。演員臉上畫有許多綠點,用來給攝像機提供追蹤參考點。攝像機記錄下演員面部最微妙的表情變化,將數據合成到電腦中的虛擬角色。而通過虛擬攝像機傳遞給導演的監控畫面,隨時可以達到達到面部特寫級別的精度。   

    如此一來,演員最細微的表情變化都被準確地傳遞給電腦生成的藍色納威人,他們因此變得栩栩如生!

《阿凡達》讓電影人看到了什麼?這部劃時代的影片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它讓純CG電影取代真人電影成為了可能。在《阿凡達》以前,由于動作捕捉技術精度不高,表情捕捉技術不成熟,使得CG人物難以替代真人。《阿凡達》以後,這個局面將被改變。而CG電影將全盤改變電影制作和觀賞模式。

    首先,創作劇本的人可以讓想象力無盡馳騁。由于全盤虛擬,所以真正達到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境界。卡梅隆用了12年才拍出《阿凡達》,但他做成這個技術後,用不了多久就能拍出續集,而且成本將大大降低;他以後的導演們也可以利用這些現成的技術拍攝以前無法完成的劇本。      

    其次,對于一個純CG電影,導演不用再為演員的外形和氣質操心了。想拍《西遊記》嗎?孫悟空、豬八戒的樣子可以隨意設定,演員再也不用每天花一個上午的時間化粧,渾身貼上毛,或者戴一個厚重的豬頭面具了。六小齡童發福了,長皺紋了都不要緊,只要他動作夠靈活,表情夠豐富,他依然可以扮演“美猴王”!      

    于是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演員的門檻。長得什麼樣,身材好不好,是否年輕根本不重要了,因為演員全都退居幕後了。他們需要提供的僅僅是聲音、動作、表情。   

    但它也同時大大提高了表演的門檻,演員不得不終日穿著動作捕捉緊身衣,在什麼都沒有的大綠屏前對著空氣裝模作樣。看來未來的演員都是實力派。偶像派?省省吧,你們不可能長得比電腦CG人更完美。      

    觀眾欣賞電影的思維方式也會轉變。由于大部分演員退居幕後,可能將導致虛擬偶像的誕生。也就是說,未來的追星者們可能追捧的是CG“明星”。當然,現代社會裏也有類似的追捧,例如對動漫人物的崇拜。   

    當然真人演員仍然會被崇拜,畢竟CG人物還是需要真人演員來注入靈魂的。這就好比在動漫業超級發達的日本,為動畫配音的CV們都是明星一樣。此外仍然會有一些電影讓真人演員上屏幕,物以稀為貴嘛。   

    還有可能由此產生廣泛的基于肖像版權的交易。例如,某個導演想用安吉麗娜·茱麗的形象來作為影片的女主角,可是朱莉姐姐那時候已經年老色衰了,所以只好用CG做的“假朱莉”代替,于是就要支付給真朱莉相應的“肖像版稅”……

(撰稿 記者 鄭琳)

[ 本帖最後由 西索 於 2010-2-2 12:07 編輯 ]
頁: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查看完整版本: 2022/09/23 Avatar(阿凡達)3D 4K HDR 重返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