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在全球銷售12億5900萬美元票房,打破10年來由《鐵達尼號》霸佔的影史紀錄,電影院大排長龍外,3D版本更是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這樣的盛況也讓華納兄弟對於3D魔力驚嘆不已,馬上投入這個全球正夯的影史新里程碑,據悉,新片《超世紀封神榜》(Clash of the Titans) 已開始測試3D版本,效果令人相當滿意,而之後分為上下兩集《哈利波特》完結篇--《死神的聖物》,也將以3D版本發行。
木村拓哉主演的電影《宇宙戰艦大和號》在日本砸大錢宣傳,號稱是日本最新3D電影,不過他日前在廣播節目《What’s Up SMAP》中,卻透露最近看了詹姆斯克麥隆執導的3D大片《阿凡達》,感動到落淚。他說,剛開始對女主角巨大身材有點不適應,但愈看愈感動,當場掉淚,看完馬上傳簡訊向《大和號》導演山崎貴說:「阿凡達真的很厲害!」
以《阿凡達》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卡麥隆,在得獎致詞時引用電影裡的台詞說:「I see you.」,這句簡單的話其實是貫穿全片精神的「阿凡達密碼」。當這句話變成否定句時,人類不可能相互了解,更不會了解其他物種,個人情愛、人際溝通、世界和平都成為不可能,最大的悲劇甚至是種族屠殺、星球滅絕。
人類科技越來越發達,戰爭如同線上遊戲,只要按鍵就可啟動殺人機器,根本「看不到」實體敵人,可以毫不手軟。「I see you.」在電影裡的中文翻譯是「我感受到你」,它的意涵其實更豐富。See有「看到」、「了解」的意思,這是感性、理性兼具的動詞。女主角初見男主角時,譴責地球人「看不到」,意思是若眼睛看到、心靈不能了解,等於「看不到」。男主角傑克是一個在戰爭中兩腿皆殘的地球人,在地球上這樣一個被認為「殘廢」的人,在潘朵拉星球上卻能上天下地,因為他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及美好的大腦,隱喻的即是只有心靈、意志引導感官,才能真正「看到」,也才能自由行動。
關鍵就在「I see you.」,我們是否真正用心看到其他族群?看到他們世代崇敬的聖樹?電影中既像蒲公英又像水母的聖樹種子,讓人驚豔,象徵的就是他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宗教、文化,強權可以炸掉弱勢族群的聖樹,但毀不盡的是他們的種子、靈魂,他們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此所以美國的反恐戰爭儼然變成醒不過來的噩夢。在全球機場長年陷入幢幢黑影的恐怖疑雲時,許多美國人也開始深刻省思。
另一部喜劇電影「牙仙大帝」(The Tooth Fairy)雖然仍維持第四名位子,但擠下上週二、三名的科幻動作片「暗黑天使」(Legion)與「奪天書」(TheBook of Eli),看來小孩還是有左右票房的能力。
第五名至第10名則分別是,「奪天書」、「暗黑天使」(Legion)、「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鼠來寶2」(Alvin And The Chipmunks: The Squeakuel),與「愛找麻煩」(It’s Complicated)。
The Volume不僅能以極高的精度捕捉演員的動作和運動軌跡,《阿凡達》中很多動物的運動軌跡都用這個捕捉舞臺完成。例如為了記錄龍鳥的飛行軌跡,卡梅隆制作了很小的龍鳥模型,在模型的關鍵位置上打上標記點,然後卡梅隆舉著玩具龍鳥在攝影棚裏按照他希望的軌道“飛翔”,120個攝影機就記錄下了飛翔的軌跡,到後期合成中,CG生成的龍鳥就會按照這個軌跡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