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轉自: post76.com ~ yazhou 版主作品參考
在模擬時代,對於訊源線材的要求非常高,器材使用的不同檔次或品牌的線材,出來的畫面或聲音效果都會有很大的差別。 這是因為模擬時代講究的是最大程度地確保信號傳輸的正確性而不受外界干擾,所以線材的優劣對信號傳輸的正確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一分價格一分貨,這在模擬時代就是金條玉律。
而進入數字時代,這條玉律幾乎瞬間就被打破。 那麼無疑 HDMI 線材便成為了眾多用戶爭相討論的焦點。 從原理上來看, HDMI 線材作為一條通用介質,傳輸的都是 0 或 1 的數字信號,無論線材優劣只要能傳輸數據,得到的結果就是一樣的。 咋一比較,進入數字時代線材真的已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了嗎? 那麼對於 HDMI 線材進行深入了解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專業知識。
眼圖 (Eye Diagram)

"眼圖" 是利用專業儀器測試線材傳輸性能時在取樣示波器 (Sampling Scope) 上可以觀察到的一種圖形。 由於測試得到的圖像比較像人眼,故成為 "眼圖"。 從眼圖上可以觀察碼間串擾和噪聲的影響,從而判斷系統傳輸系統的優劣程度。
眼圖是衡量 USB、網線等電纜穩定型和傳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眼圖的 "眼圖" 張開的大小反映著碼間串擾的強弱,“"眼圖" 張的越大,且眼圖越端正,表示碼間串擾越小; 反之,則表示碼間串擾越大。
門限值 (Threshold)
圖片轉自: http://www.cfaspace.com/news/view.asp?id=5348
門限制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術語,平時能在衛星電視接收機、數字機頂盒、網絡路由器等設備說明書中發現。 他是指保證機器正常穩定工作的最低信號強度和穩定度值。 信號強度在門限值之上,圖像信號便能接收正常且效果極佳;而信號強度低於門限值時,圖像會突然消失或出現馬賽克,圖像畫質不存在一個由好到差的漸變過程,俗稱“雪崩效應”。
誤碼率 (BER)

圖片轉自: 誤碼率測試系統及相關表達圖
http://www.ck365.cn/tradeinfo/html/2007-11/5773323945.html
http://www.mcu123.com/news/Article/all/dc/200609/2133.html
誤碼率 (BER: bit error rate) 是衡量數據在固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度的指標。 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 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數碼傳輸雖然只有 0 和 1 兩種信號,但依然會有誤碼存在,通常規定音頻雙向傳輸的誤碼率應小於十億分之一。
網友線材風格正反論點
支持方 ~ 網友1 ...
不同品牌型號的 HDMI 線在音畫希捷上都會有點差別。 怪物、KIMBER、AQ、GOLDENSOUND 四個品牌的畫面就有四種風格。 HDMI 1.3 要傳輸音頻信號,這就跟玩數碼同軸線一樣,不同線的聲音也會有區別,尤其是對於自己熟悉的畫面,比分辯聲音更直觀容易的多。 如果看維也納金色大廳場景,不同線對於大廳那種金碧輝煌的感覺表現就各有差異。
支持方 ~ 網友2 ...
從平常所知的基本理論上是如此,但更微觀的層面呢? "線材無用論" 的爭論也不是今日才存在,到現在還是爭論得沒完沒了。 但實際又是存在,總不能這麼多認為有變化的人都是心理作怪吧?而作為一般玩家又不可能有很多種線材去試驗,所謂風格差異或者可以理解為由於材質不用導致對比度、彩色深淺和明暗度不同而造成的畫面感觀上的不同。
反對方 ~ 網友1 ...
我自己用的 1.5 米 HDMI 線連接高清播放器和雅馬哈 RX-V1800 功放,傳 1080p 的視頻和 LPCM 音軌,有一根線切換到 LPCM 音軌時就會出問題,先是聲音有雜音,然後死機,換了另一根線就沒問題。 我不是說效果,第一條線播 720p 視頻和普通音軌的時候都沒問題,播 1080 和高清音軌就不行。
反對方 ~ 網友2 ...
HDMI 傳輸的數字信號,只要沒有錯碼,0 就是 0,1 就是 1,不存在所謂的風格問題,這一點是明確的,只會存在如不能上 1080p、畫面有拉絲、馬賽克之類的因出現錯碼而產生的異常現象,風格之說傳輸無稽之談。
跟網絡一樣,無論是 100Mbps 還是 10Mbps 的傳輸速度,只要傳輸的文件沒有錯碼的話,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一模一樣的,同樣使用 100Mbps 帶寬傳輸的文件和 10Mbps 傳輸的文件,在內容上不會出現不一樣的問題吧?
因此,所謂 HDMI 線材的風格問題是可笑的,只有能合格傳輸或不能合格傳輸的分別,在沒有錯碼的情況下傳輸和接受方得到的內容是一模一樣的,所謂風格問題就是說傳輸中出現了錯碼,是不合格的線導致的。 如果是合格的線,那無論什麼品牌多少價格,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反對方 ~ 網友3 ...
我個人只同意誤碼率高低、門限、頻寬等說法,至於對畫面風格的影響,呵呵,估計 HDMI 接口設計人都不會同意,大多是廠商的攻心之術。
小知識 ...
HDMI 線到底有沒有版本區別?
HDMI 的版本區別只在於設備的輸入輸入端口,線材本身其實是沒有區別的,這事一個基本嘗試,但很多人卻不太明白,線材的區別值在於製作工藝、材料、長度等方面,本身並沒有版本區別。
HDMI 線的理論傳輸距離有多長?
在生產上,單條線最長大約可以達到 20 米 (內置信號放大器的類型除外),而在實際運用中,最長距離建議不要超過 10 至 15 米。
Q1: 哪些因素會影響到 HDMI 線材的傳輸質量? HDMI 線材傳輸的數字信號,
為什麼會有 HDMI 線材越好 (越貴),畫面和聲音效果越好的說法?
A: 影響線材傳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簡單歸納有以下三點 ...
1. 線芯的材質

圖片轉自: post76.com ~ yazhou 版主作品參考
比如用銅還是鍍鋅銅,或者金、銀等不同材質,線材可以達到的傳輸帶寬是不同的。
若帶寬不夠,雖然傳輸的是數字信號,但仍然會帶來雜訊、失真和不兼容等問題。
2. 屏蔽層
圖片轉自: post76.com ~ yazhou 版主作品參考
抗干擾能力,線材的鋁箔有厚薄之分,抗干擾能力太弱的對於信號傳輸也有影響。
3. HDMI 線材接口

圖片轉自: post76.com ~ yazhou 版主作品參考
壓合方式、焊接、鉚壓工藝的好壞也會影響到數據傳輸的正確性。
三個因素中,影響最大的是線芯的材質,大概占到 50%。 有些線之所以賣的貴, 就是因為
它用的材料和工藝比較好,可以保證線材傳輸數據時的帶寬,減少雜訊和不兼容性等問題。
Q2: 有些網友反應,一條線傳輸 720p 是沒有問題,輸出至 1080p 就出問題,這是為什麼?
另外,過長距離的傳輸,會使信號衰減嗎?
A: 線材質量不好,就會造成帶寬不穩定,當傳輸大數據量時,就容易出現問題。
至於創距離傳輸,只要線材質量合格,效果應該和一樣的,因為他們都傳輸的是數字信號。
總結觀念
關於線材的爭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同樣這也不是最後一次。 真理越辯越明,一個 HDMI 線,裡面的學問也有很大的。 有些問題,需要說清楚,比如線材有沒有版本區別,只有端口才有端口區別的問題;有些則牽涉到製作成本、工藝,如 HDMI 線芯材料、製作工藝與帶寬的影響; 還有一些問題,則有一點信之則靈,不信則無味道的感覺,比如 HDMI 線對視頻、音頻風格的影響。
所以往後大家再談線材問題時,除以個人喜好出發點談論外,亦希望可以多方面了解、探討,減少被商品打手或自己單一角度蒙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