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5-2-11 22:25:36
|
顯示全部樓層

Marvel電影公司(Marvel Studios)與Sony電影娛樂(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SPE)聯合宣佈將共同合作下一部蜘蛛人(Spider-Man)電影,這個消息大概是昨天全球娛樂新聞的最大頭條。這次雙方共同宣佈的相關細節其實不多,尤其是蜘蛛人將會先在哪一部電影出現,以及雙方合作的交換條件有哪些...等重要細節,外界完全無從得知。不過,根據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的部落格Heat Vision、Deadline以及Variety的報導,有幾件事大概可以確定,這次好萊塢兩大電影公司合作雖然不是史無前例,但一切都是為了鈔票是可以確定的,只不過雙方關切的鈔票來源不太相同。
先來看哪些事是確定的。首先,雙方將共同製作新的蜘蛛人電影,而去年底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根據駭客外洩的Sony內部e-mail報導提到的「Sony仍然可以保留『創作上的控制、行銷以及發行等權力』「(Sony retains “creative control,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這個部份確定成立,但新的蜘蛛人電影是由Sony完全出資製作,迪士尼/Marvel是否會共同投資或僅負責創意部份,相關細節目前仍不得而知。Marvel電影的總裁Kevin Feige,將與Amy Pascal共同擔任新蜘蛛人電影的製片。去年底的駭客連續攻擊造成整個Sony集團動盪不安,其中因大量e-mail外洩而形象大傷的高層Pascal,本月初的報導確定她將於5月辭去SPE的共同主席(co-chairman),以及SPE旗下電影集團主席(motion picture group)的職務,但同時她也與Sony簽訂了新的製片合約,其中包括新的蜘蛛人電影。代表Sony的Matt Tolmach以及代表Marvel的Avi Arad,則將擔任新蜘蛛人電影的監製(executive producer)。Deadline報導提到,Arad曾經幫助Marvel渡過90年代的破案風暴,這個部份我也在前面的發言中提過,這位猶太大佬在Marvel集團的位階比Feige還要高。Variety的內幕報導也提到,Arad是當初(Marvel破產期間)將蜘蛛人授權給Sony的人,X戰警(X-Men)也差不多在同時期由Arad授權給福斯。已經在之前五部蜘蛛人電影中掛名監製或製片的由Arad,再度在新蜘蛛人電影中掛名製片,也是對他當初授權Sony的一種補償。
其次,雖然這次的合作已經宣佈第一部蜘蛛人電影將於2017年7月28日上片,迪士尼/Marvel為此特地延後好幾部已預定上片檔期的Marvel電影時程,但THR與Deadline報導提到蜘蛛人角色將會先出現在Marvel電影中,Variety的報導相對謹慎,只提到非常可能會首先出現在美國隊長3(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一片中。但是關於這個部份,上個月中率先報導相關訊息的Latino Review(後面簡稱LR),提到「蜘蛛人會出現在復仇者聯盟3上集,因為蜘蛛人錯失了被納入美國隊長3的時機(I’m told we’ll see an MCU Spider-Man in Infinity Wars Part 1, as that was the next logical place to insert him after they missed the window to logically include him in Civil War)」。另外,三大影劇專業媒體也都提到,新的蜘蛛人角色將重新選角,這個部份在上個月的LR報導中早就已經提過。LR上個月中旬的那則報導可能有一半都是地雷、而且幾乎都是超級大地雷,我會在本文後半段透露相關內容。
第三,雖然Marvel與Sony這次合作的交換條例仍然不為外界所知,但是根據Variety與THR隨後發佈的內幕報導都提到一點,那就是週邊商品相關權利(merchandise rights)。Variety的報導提到迪士尼2011年就從Sony手中買下蜘蛛人商品的權利,THR的報導則提到週邊商品相關權利才是讓Sony願意與迪士尼分享蜘蛛人電影拍攝權的關鍵因素,因為去年的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花了超過4億美元拍攝、其中包括2億美元的全球行銷費用在內,全球票房卻只有7億美元出頭,不但是目前五部蜘蛛人電影中全球票房最低的,而且影評與口碑都很差,而Sony在少了週邊商品的大幅補貼後,耗費巨資拍攝的大片仍然虧損。加上Sony電影最近幾年缺乏賣座大片、尤其是缺乏賣座的系列電影(這也是魔鬼剋星3確定開拍,以及考慮將MIB星際戰警與龍虎少年隊兩個系列混搭...等的背景因素之一),因而開始思考與Marvel分享蜘蛛人電影拍攝權。而Variety的報導也提到,Sony的困境也成了Feige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長期以來一直在想辦法要讓蜘蛛人加入復仇者聯盟的團隊(That may have been the last straw for Feige, who has long wanted to figure out a way to work Spider-Man into his films that feature Avengers),如今他的願望成真。另外,關於蜘蛛人商品的部份,Variety的報導引述了迪士尼集團執行長Bob Iger的談話,Iger的談話並沒有明言但暗示Sony自從2012年的reboot版本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推出之後,迪士尼所掌握的相關商品銷售利潤並不如預期豐厚。所以,可以明確地說,雙方這次合作雖然不符合Marvel執行長Ike Perlmutter的商業競爭思維,但大家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賺錢,而電影是撈錢列車的火車頭,火車頭的品質與後面加掛的撈錢車廂利潤息息相關。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2010)全球票房10.631億美元,週邊商品的銷售卻高達27億美元,這當然一方面是由於玩具總動員已經成為知名品牌,但該片的品質也是週邊商品熱賣的主要推動力,該片後來更以續集片(而且還是第三集)的姿態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而Perlmutter在Marvel與迪士尼的併購完成後,除了Marvel的業務以外,也要負責迪士尼銷售商品部門的運作,他一定很了解蜘蛛人商品銷售下滑的問題。所以,Sony關心的是票房收入下滑的問題,而迪士尼/Marvel關心的則是週邊商品的利潤。
最後,來提一下Latino Review(後面簡稱LR)上個月中旬的一則報導,先提醒讀者這則報導的原始內容有一大半都是地雷,而且幾乎都是與Marvel未來將推出大片的結局有關的超級大地雷,若是不想提前知情的朋友,就請看到這裡為止。而若是仍想繼續看下去的朋友,請小心服用,我已經盡了事先提醒的言責,受內傷概不負責。
LR上月中旬報導的標題MARVELOUS DA7E 78: The Fates of Cap, Thor and Spidey,意思是LR關於Marvel電影的第78期報導:美國隊長、雷神以及蜘蛛人(在未來電影中)的命運,這則報導當時已經提到:「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將不會參與未來任何一部蜘蛛人的合約(Garfield will not be part of any future Spider-Man deal)」,所以新的蜘蛛人又將要重新選角。LR過去曾經在玩命關頭6(Fast & Furious 6,2013)正式上片前幾個月,正確報導了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將會在結尾現身,而且相關畫面細節的文字也相當準確、包括韓哥車禍身亡的真正肇禍者等部份,顯然LR在好萊塢有可信度很高的消息來源。
LR這則幾乎到處都是地雷的報導,提到了Marvel第三階段(Phase 3)幾部大片的結尾,以下就逐句來看:
Avengers: Age of Ultron introduces a new group of Avengers lead by Captain America. Still think Hulk’s gonna be in space.,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將會介紹由美國隊長領導的一組人。而浩克gonna be in space這個部份其實有點含糊,在LR的這則報導中,有兩個角色都被記者用In space來形容未來在電影中的位置,意思比較偏向這兩個角色可能將會被邊緣化,因為被丟到太空中去了,而這兩個角色是浩克與鋼鐵人。
注意!!!下面開始有可能的超級大地雷,我不會用加黑加粗字體來標示地雷,以免有人不小心瞄到: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exposes that Bucky killed Howard Stark, Iron Man and Captain America fight, Tony Stark is discouraged (I’m vague on how he ends up at the moment), Black Panther is introduced, Crossbones kills Steve Rogers at the end of the film, giving us a nice big cliffhanger from Marvel Studios’ two most profitable characters (Iron Man and Captain America).,在預定明年暑假第一檔上片的美國隊長3一片結尾中,Bucky(也就是酷寒戰士)殺了霍華史塔克(Howard Stark),鋼鐵人與美國隊長對抗,東尼史塔克很洩氣(關於這個部份,LR的報導用括號說明記者對於這個角色在美國隊長3結局的下場很模糊),黑豹被介紹出場,Crossbones在片尾殺了Steve Rogers(也就是美國隊長),這些情節安排讓Marvel電影公司目前最有利可圖的兩個角色(鋼鐵人與美國隊長)有了最懸疑的高潮。在這些戲劇性強烈的安排後,LR記者提到因為已經很模糊地說明鋼鐵人的下場,所以記者相當確信在無法減輕鋼鐵人未來重新回歸的衝擊下,這個角色應該無法再出現在第三階段,所以鋼鐵人這個角色也被丟到太空中(Since I’m so vague on what happens to Iron Man, but I’m pretty sure he can’t be flitting in and out of other Phase 3 movies without reducing the impact of his future return, let’s just say he’ll also be in space.)。
But I do think Doctor Strange is on the short list for who will lead the New Avengers in Cap’s absence.,將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的Doctor Strange,在美國隊長缺席後的新復仇者聯盟領導人短名單中,LR記者相信他將會名列其中。順便提一下Deadline的報導,Sony原本也擁有Doctor Strange的電影拍攝權,Sony是從Savoy電影公司(Savoy Pictures,1992年成立,1997年解散)的破產程序中取得Doctor Strange拍攝權,但是由於一直沒有人發現Marvel的市場魅力,相關權利又回到Marvel手中。
Thor: Ragnarok will kill a lot of Asgardians, resurrect some of them, and Thor will end up in some sort of prison,雷神索爾3(Thor: Ragnarok)一片中將會殺了很多阿斯嘉人(Asgardian),復活一些阿斯嘉人,而索爾在結尾將會被關在galactic prison中。LR的報導提到索爾在第三集最後被關在某種監獄,然後在括號中提到那個監獄是galactic prison。
Which brings us to May 4th, 2018 - Avengers: Infinity Wars Part 1. Here's what I understand: Steve Rogers is not in this movie. He is dead. Thor is not in this movie, he is imprisoned. Spider-Man IS in this movie, the Sony deal went through.這一段比較複雜,因為前面還有一段被我省略的文字提到:美國隊長死了,索爾被關起來了,但仍然會有復仇者聯盟(Cap’s dead, Thor’s gone, there are still Avengers),而這將會為預定2018年5月4日上片的復仇者聯盟3上集(Avengers: Infinity Wars Part 1)帶出一個新局面,但是Steve Rogers(美國隊長)不在這部電影中,因為他死了。索爾也不在這部電影中,因為他被關起來了。蜘蛛人會在這部電影中,因為與Sony的交易已經通過。
I don’t have the exact details nor a paper trail, but I’m told we’ll see an MCU Spider-Man in Infinity Wars Part 1, as that was the next logical place to insert him after they missed the window to logically include him in Civil War.,LR記者表示他目前沒有精確的細節或是書面線索,但他被告知蜘蛛人會出現在復仇者聯盟3上集,因為蜘蛛人錯失了被納入美國隊長3的時機。我個人相當認同後面這句話,因為與Sony的交易完成的太晚,美國隊長3已經排定明年5月初(北美檔期,海外應該會提前到4月中旬)上片,電影即將開拍,應該已經沒有時間修改劇本以容納蜘蛛人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為新的蜘蛛人重新選角,因為將接替加菲爾德的演員除了要獲得Marvel的認可,還要同時獲得Sony的同意,這個高難度的選角要在一、兩個月內完成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都很低。迪士尼/Marvel與Sony這兩大對於選角大概只有低薪這個部份有共識,Marvel從雷神索爾(Thor,2011)開始就一直維持低薪+低分紅的制度,Sony也差不多,加菲爾德2012年首次飾演蜘蛛人薪水只有50萬美元,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第一次主演蜘蛛人(Spider-Man,2002)起薪就有400萬美元,對照之下可以明顯發現好萊塢近年來對演員/明星在薪資上的的苛刻程度。
It’s sounding like Infinity War Part 1 will be the first true test of our New Avengers team (line-up still pending, but here are the potentials: Quicksilver, Scarlet Witch, Vision, Black Panther, Dr. Strange, Ant-Man, Wasp, Captain Marvel, Luke Cage, Daredevil, Iron Fist, Jewel/Power Woman, ANY of the New Inhumans, ANY of the classic Inhumans, ANY of the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and ANY Cosmic Marvel characters Guardians chooses to send to Earth...oh, and Spider-Man). However, Infinity Wars Part 1 won’t include any of our classic Phase 1 and 2 Avengers because…,所以復仇者聯盟3上集將會是新復仇者聯盟的第一個真正考驗,括號中則提到新復仇者聯盟陣容仍未底定,後面則是一連串可能被納入陣容的名單(那些Marvel人物的英文應該不太難,這裡就不再重複),包括蜘蛛人在內,但是復仇者聯盟前兩集、或者說是Marvel電影前兩階段中的成員全部不在名單內,因為...
...they’ll all return in Infinity Wars Part 2.,前兩階段或者說是前兩集復仇者聯盟的成員將會在復仇者聯盟3下集中全員回歸。
Yup, even freaking dead Steve Rogers it looks like.,即使是已經死亡的Steve Rogers(美國隊長)看起來也會回歸。
某種程度來說,LR爆的雷符合Marvel的商業考量,因為鋼鐵人的角色明顯被邊緣化,至少有愈來愈多的Marvel漫畫角色先後在電影版中現身之後,東尼史塔克的份量也跟著被稀釋,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的片酬加分紅應該可以cover愈來愈多飾演Marvel超級英雄(superhero)演員的片酬與分紅。至於實際上的情況仍在發展中,就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以下是Deadline、Variety、The Hollywood Reporter以及Latino Riview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deadline.com/2015/02/spider-man-marvel-kevin-feige-amy-pascal-producers-1201370228/
http://variety.com/2015/film/news/spider-man-marvel-sony-movies-1201429508/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at-vision/spider-man-swings-marvel-studios-772127
http://www.latino-review.com/news/marvelous-da7e-78-the-fates-of-cap-thor-and-spidey
http://variety.com/2015/film/news/why-sony-called-in-marvels-big-gun-to-reboot-spider-man-1201429540/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at-vision/marvel-deal-sony-opts-lease-772251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