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56|回覆: 2
收起左側

[票房] 暑假效應:18部大片沒把餅作大,市場吃不消;票房明星現斷層,大片同質性太高;史匹柏,盧卡斯預言好萊塢將內爆,票價狂飆?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3-9-5 17:58: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3-9-9 00:05 編輯

好萊塢暑假檔推出18部億萬成本大片,市場吃不消,至少四片票房垮掉;3D票房平均佔有率跌到32%的新低點,詳見本人一樓的發言。

票房明星折損,接班人仍未確定;好萊塢史無前例推出18部大片,但上片檔期太密集,且多屬於特效導向,同質性太高,詳見本人二樓的發言。

史匹柏與盧卡斯6月預言好萊塢電影公司將內爆,未來票價將大幅飆高,現實世界票價已在飆升,詳見本人三樓的發言。

就將它稱為暑假的紅木森林公園-太多的巨型加州紅木密集地種在一起。結果呢?彼此之間只有很少的陽光。(Call it the summer of the redwood forest -- too many giants planted closely together. The result? Very little sunlight in between.)。」大多數植物、應該包括加州紅木在內,生長期間都需要陽光,加州紅木若缺少陽光,應該很難長得巨大,而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將今年暑假檔電影市場比喻為紅木森林公園,這樣的比喻實在相當貼切。

根據Box Office Mojo(後面簡稱BOM)的報導,北美電影市場在長達四個月的暑假檔整體營收47.6億美元($4.76 billion)創下北美影史暑假檔票房最高的紀錄,不但比2012年同期成長11%,也比之前創下影史紀錄的2011年(44億美元)高出8%;若是按月來看,今年暑期檔的5、6、8月也分別創下北美影史新高紀錄,7月則是創下第二高的紀錄,僅次於2011年7月;整體電影票一共售出5.83億張,也是2007年以來的新高紀錄。大致上,這些紀錄是今年暑假檔讓好萊塢六大有面子的主要部份,可能也是唯一的部份。另外,BOM與THR的報導還提到,「美國觀眾選擇看3D版本(的比例)降到危機四伏的低點,讓戲院業者與電影公司同感憂心」,今年暑假檔電影的平均3D票房佔有率已經降到32%,並且已經有幾部大片跌破三成。

過度擁擠的2013年暑假檔(overcrowded summer of 2013)」,應該會是各家媒體(只看票房數字熱鬧的不專業媒體除外)在檢討今年暑假檔票房時,會提到的一個重要現象。今年暑假檔好萊塢一共推出了18部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含)的大製作,其中超過與接近2億美元(1.9億美元以上)的就有7部,前者比2012年多出5部(38.46%)、比2011年多出6部(50%),後者比2012年多出2部(40%),比2011年多出3部(75%);這18部大片之中,只有11部北美票房超過一億美元,而且未來不會再增加(雖然還有幾部仍在放映中)。還有,這18部大片幾乎完全集中在5到7月,8月只有一部。而全球票房垮掉的大片,今年至少有4部是已經確定的,另外有4部較晚上片、全球票房也接近垮掉(或者說是有垮掉的『潛力』、也就是會有不少虧損),2012年有3部、2011年則有2部全球票房垮掉。18部億萬大製作雖然讓北美暑假營收創下影史新高,但在好萊塢愈來愈依賴的「海外市場,並未有多數人期待的爆發性(發展)(foreign box office that isn't quite as explosive as many expected)」。BOM提到去年暑假票房前10名電影在海外累計收入48.5億美元($4.85 billion),但今年目前為止只有39.8億美元($3.98 billion),雖然有些電影仍有一些地區還沒有上片,BOM評估最終不會比42億美元($4.2 billion)超過太多。由這裡回頭看第一段提到的紅木森林比喻,就會發現THR的形容非常傳神。至於明年暑假檔,雖然目前仍未完全底定(好萊塢六大未來幾個月仍會進行微調,或是發生類似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的情形),但應該不會有超過15部億萬大製作上片。

THR的報導提到,「(雖然)3D電影在海外市場票房依舊強勢,但美國觀眾選擇看3D版本(的比例)降到危機四伏的低點,讓戲院業者與電影公司同感憂心(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3D also continues to be strong, but the number of U.S. moviegoers opting to see a film in 3D has fallen to a precarious low, worrying exhibitors and studios alike.)。」THR報導提到,暑假檔電影的平均3D票房佔有率(3D revenue for an average summer movie )由2011年的45%、2012年的40%,今年再降到32%,降幅明顯加大。BOM的報導解讀為,「(北美)觀眾終於以一種意味深長的方式來排拒3D電影(audiences finally rejected 3D in a meaningful way)」,暑假檔大片的3D票房佔有率不但大多低於四成,更有一些已經跌破三成,「7月下旬開始,大部份電影公司乾脆不再提報3D票房佔有率,而這個趨勢(指觀眾排拒3D電影)可能會持續下去(By late July, most studios were no longer reporting 3D shares at all, which is a trend that will likely continue indefinitely)。」BOM在這句話後面用括號補充提到,「當然,除了偶而出現的主流3D大片,例如(下個月將上片的)地心引力(Gravity)(except, of course, in the case of the occasional major 3D title like Gravity)」,BOM應該是認為偶然出現的3D大片,可能仍可吸引較多觀眾,但重點是偶然(occasional),因為過去幾年好萊塢推出太多3D電影,已經搞壞多數觀眾胃口(可能還有荷包),目前大概只有宅男粉絲仍然熱衷。

今年暑假檔好萊塢一共有14部電影同時有3D版本放映,其中大亨小傳3D票房佔有率僅33%、森林戰士、渦輪方程式、藍色小精靈2、飛機總動員以及波西傑克森:妖魔之海都未提報3D票房佔有率,但根據國外後來的報導,渦輪方程式只有27%(另外8部大片的3D票房佔有率,請參考後面的票房排行)。而就在暑假檔整體票房的相關結果出爐之後,3D放映設備主力廠商RealD的股價立刻下跌4%到7.71美元的歷史新低價位(all-time lows),Deadline的報導也提到,暑假檔「3D放映廳有幾個週末發生容量上的問題(there are few weekends where 3D screen capacity is an issue,意思應該就是3D放映廳人數太少,因為多數人選擇看2D版本)」,而且ReadD與北美前三大連鎖戲院Regal、 AMC以及喜滿客(Cinemark)的合約,也將在2018年底屆滿,意思就是RealD可能只剩下海外市場仍有開拓空間。

今年暑假檔電影的全球票房前10名,截至9月初為止分別是:


  • 鋼鐵人3(Iron Man 3)12.146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45%,其中包括IMAX 3D的9%。
  • 神偷奶爸2(Despicable Me 2)8.232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27%。
  • 玩命關頭6(Fast & Furious 6)7.875億美元。
  • 怪獸大學(Monsters University)7.152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31%。
  •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6.578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41%,其中包括IMAX 3D的12%,第二個週末滑落到35%。
  • 末日之戰(World War Z)5.323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34%。
  •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4.625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45%,其中包括IMAX 3D的16%。
  • 環太平洋(Pacific Rim)4.048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50%,其中包括IMAX的19%。
  • 金剛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3.587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3D票房佔有率30%。
  • 醉後大丈夫3(The Hangover Part Ⅲ)3.510億美元*。

北美地區暑假票房前10名電影,截至北美時間9月2日為止,按票房高低先後順序分別是:1.鋼鐵人3(4.088億美元)、2.神偷奶爸2(3.557億美元)、3.超人:鋼鐵英雄(2.907億美元)、4.怪獸大學(2.642億美元)、5.玩命關頭6(2.386億美元)、6.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2.284億美元)、7.末日之戰(2.006億美元)、8.麻辣嬌鋒(1.574億美元)、9.大亨小傳(1.448億美元)、10.厲陰宅(1.341億美元)。這個排名大概不會再變了,因為7月以後才上片的暑假檔大片,票房表現不佳或後勢疲軟的,在9月3日之後票房增加會相當有限,無力改變這個排名,而7月前上片的電影,9月3日之後已經開始邁入收盤期(準備下片,之後轉戰出租/零售/VOD市場),即使二度擴大上片增加的票房也相當有限,最多就是像末日之戰從接近2億美元一舉跨越2億美元大關。

海外市場暑假票房前10名電影,截至9月1日為止,,按票房高低先後順序分別是:1.鋼鐵人3(8.057億美元)、2.玩命關頭6(5.488億美元)、3.神偷奶爸2(4.675億美元)*、4.怪獸大學(4.509億美元)*、5.超人:鋼鐵英雄(3.670億美元)*、6.末日之戰(3.316億美元)*、7.環太平洋(3.044億美元)、8.醉後大丈夫3(2.388億美元)*、9.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2.340億美元)、10.金剛狼:武士之戰(2.304億美元)*。其中(有*記號的),神偷奶爸2仍有日本(中國還不確定)等地仍未上片;怪獸大學在日本與中國才剛上片一個多星期,票房仍有成長空間;超人:鋼鐵英雄上週末才在日本上片;末日之戰在日本第四個週末的票房尚入計入;環太平洋在中國(第五個週末)與日本(第四個週末)仍有末期票房收入仍未計入,但是金額應該不多;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仍有日本第二個週末的票房未計入,但金額應該最多幾百萬美元;醉後大丈夫3仍未在日本上片(中國應該不會上片);金剛狼:武士之戰尚未在日本、中國等地上片,另外有包括北美在內的不少地區仍在放映中,未來全球票房應該會超越環太平洋

根據Variety7月下旬報導提到的:「當今,(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例行性地花費超過4億美元來製作、並在全球行銷與發行他們的大製作電影(Today, studios routinely spend north of $400 million to produce, market and distribute their big-event films around the world.)」,基本上Variety的報導較適用於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的大片,超過1億美元、但不到2億美元的大片,包括行銷、發行在內的總經費大概會少個幾千萬美元,也就是說大概仍要3.5億美元左右。本人之前在寫「到底水世界(Waterworld,1995)是不是賠錢貨?」時,就已經提過一部電影的全球票房,電影公司大概只能收回不到45%,而這是18年前的數據,現在應該是扣掉中國的票房後,大概可以拿回接近45%,中國票房收入在2012年以後上片的則可拿回25%。所以,今年暑假檔的18部億萬大製作,全球票房在扣掉中國收入後若是無法超過3.5億美元,要收支平衡可能會有困難,除非未來的家庭娛樂產品(DVD/藍光/VOD...)與周邊商品銷售非常好、電視轉播收入(通常在電影上片後、DVD/藍光發行前賣出)也拿下高額權利金。所以,今年暑假全球票房前10名電影之中,大概只有鋼鐵人3、神偷奶爸2以及玩命關頭6是光靠全球戲院收入就已經賺錢,其他電影則要靠即將陸續發行的家庭娛樂產品...等後續收入的利潤補貼。而水世界的票房相關資料提到包括家庭娛樂、電視轉播...等後續收入,但這些收入通常都與戲院上片票房發展成正比,戲院若是賣不好,後續回收也不容易好,電視轉播權也很難賣出好價錢(賣座大片對大多數人較有吸引力)。畢竟像刺激一九九五(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這種戲院票房不佳,但DVD/藍光屬於長賣型的電影,是靠著長期的口碑累積,才在後續的家庭娛樂產品有長期而穩定的進帳,億萬大製作無法等那麼久來達到收支平衡。刺激一九九五製作成本2500萬美元,IMDB的資料顯示全球票房5850萬美元。

上一段提到只有三部大片光靠戲院收入就已經可以賺錢,這裡以鋼鐵人3的票房來試算。北美收入4.086億美元,迪士尼4月份與北美戲院業者談判,根據Variety報導達成的協議包括戲院收入可以分65%(好萊塢其他五大仍然只有50%),所以迪士尼從北美票房中可以拿到約2.656億美元;海外收入6.845億美元(不包括中國票房),以45%來計算就是約3.080億美元,中國收入的1.212億美元只能拿25%,也就是0.367億美元,總計迪士尼大概可以從全球戲院收入拿回6.103億美元。接下來是迪士尼的支出,製作成本2億美元,行銷費用以1.5億美元來計算(這應該是低估,國外報導提到獨行俠與環太平洋都要1.75億美元),男主角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的分紅5%、金額約0.607億美元;最後是根據將近3年前與派拉蒙的買斷合約,0.575億美元權利金以及票房收入9%、約合1.093億美元,最後剩下約0.328億美元,也就是戲院收入的利潤約3280萬美元。也許,實際情形的算法不同,例如實際製作與行銷成本高於前述數字,道尼的分紅比例也高於前述,另外還有會計、保險...等相關因素,但是迪士尼應該有賺錢(雖然完全不夠彌補獨行俠預估1.6到1.9億美元的大幅虧損)。

史帝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6月中旬時預測「(電影業)最終會形成內爆-或是一次大崩盤。當三、四部,也許六部(半打)大製作電影的票房崩盤,此時『典範』將再度改變(and there's eventually going to be an implosion — or a big meltdown. There's going to be an implosion where three or four or maybe even a half-dozen megabudget movies are going to go crashing into the ground, and that's going to change the paradigm.)」。史匹柏的預測提出當時,暑假檔僅有一部大片(地球過後)的票房崩盤,沒想到7月(包括6月底上片的)就多出至少三部大片票房崩盤。而史匹柏與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當時提出的一些預言,包括未來一張電影票可能要價50美元...等,其實目前正在陸續發生、或至少是朝向這兩位大老的說法發展中。經過今年暑假檔的『震撼教育』,電影業的確就像盧卡斯與史匹柏兩位大老所言,現在正處於動盪的非常時期(the industry at an extraordinary time of upheaval)。而「根據華爾街的Cowen and Co.最近的統計,北美年度票房排行前12名的電影,總收入就佔了當年北美總票房的75%(The 12 top-grossing films each year make up about 75% of domestic ticket sales, according to a recent analyst report from Cowen and Co.)。」顯然,今年暑假檔18部大片數量的確是太多了,而且從全球票房表現來看,不但從7月4日的美國國慶檔期之後,北美觀眾就出現消化不良現象,海外市場也差不多是從7月就開始票房走緩。

明天的內容,將進一步探討今年暑假檔的擁擠狀況,以及好萊塢面臨的困境。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20 精幣 +20 收起 理由
popo + 2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13-9-6 17:32:2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萊塢折損兩大巨星,大片同質性太高且劇本單薄

好萊塢電影得以稱霸全球,除了強勢行銷以外,最主要靠的是大明星的魅力,以及一流水準的昂貴視覺特效大場面。大明星的部份,今年暑假至少有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星光受到大幅折損,而後者更是連續兩年各有一部大片票房垮掉(黑影家族與獨行俠);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聲勢仍然大致維持高檔。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上圖)聲勢則是再攀高點,顯然因此讓迪士尼以及摳門的Marvel最後不得不「忍痛」與他再簽兩部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的片約;瑪莉莎麥卡錫(Melissa McCarthy)已確定是當前的最「重量級笑彈」,她今年已有兩部北美票房破億作品,而成本最高的只有4300萬美元。

但除了巨星折損以外,好萊塢並沒有在暑假檔再培養出有票房實力的大明星,至少尚未獲得進一步驗證。雖然連續三部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看似讓馮迪索(Vin Diesel)重回巨星行列,但他演出其他電影的票房仍待考驗他的人氣恢復狀態,本週末將上片的超世紀戰警:闇黑對決(Riddick)可說是一大指標;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雖然因為演出超人角色而擁有了首部賣座大片,但難解的「超人魔咒」加上他在好萊塢演出其他電影的票房仍有待驗證,目前他的票房明星地位仍屬未定。去年開始在北美有連續三部票房破億大片的查寧塔圖(Channing Tatum),今年暑假掛頭牌演出的大片(白宮末日)票房垮掉,他的人氣指數考試暫時被『當掉』;萊恩雷諾斯(Ryan Reynolds)今年主演(降魔戰警)與配音(渦輪方程式)的兩部大片票房都垮掉,他2年前已經有一部大片(綠光戰警)垮掉,好萊塢應該不會再給他機會。查理漢納(Charlie Hunnam,上圖)沒有因為打怪獸(環太平洋)而成功從電視跨足電影,因為該片只吸引宅男粉絲(fanboys)與男孩,其他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大多興趣缺缺,但他明年有個非常好的機會,就是在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這是小說書名)電影版演出男主角Christian Grey,這部電影應該不會拍得那麼硬梆梆,而且絕對會同時吸引女性與男性觀眾、應該也包括宅男粉絲,雖然該片無疑將會是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

而今年的18部億萬大製作,有一半為了營造動作為主的大埸面與壯觀視覺效果,劇情除了需要拯救人類、地球、空軍一號、美國總統、未來的倫敦...等大規模『偉大』目標(鋼鐵人3、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超人:鋼鐵英雄、白宮末日),或是以末日後(Post-Apocalypse)為背景的題材(地球過後、末日之戰、環太平洋、降魔戰警、極樂世界)之外,連文藝片也砸大錢玩大型奢華場面與3D視覺效果(大亨小傳)。相形之下大部份電影的劇本顯得單薄(像是專為特效服務的劇本),而且同質性太高(當然宅男粉絲可以一一列舉相關細節以及異同之處,但是大部份只是想要娛樂一下的觀眾並不在意)。18部大片絕大多數都以炫目聲光效果為主,密集疲勞轟炸之下,也難怪觀眾在暑假過了一半之後,無論是觀影的胃口或是荷包(美國商務部上週五公佈,7月個人所得是4個月以來的最慢成長速度,並拖累個人支出成長,顯然已經反應在7月開始的北美電影市場),都逐漸開始吃不消,或者是對大同小異的情節與大場面感到厭煩(或麻痺),末日後場景開始在現實生活的好萊塢上演。這個末日後場景就是:4部大片票房垮掉,還有4部有垮掉『潛力』,而且好萊塢六大之中大概只有派拉蒙與福斯勉強算是逃過一劫(雖然夢工廠動畫票房可能垮掉,但福斯仍然有發行費用可以收),Sony的情況最慘(至少會垮兩部大片,高價買來的極樂世界目前看來可能會有虧損)。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雜誌版7月底一則報導的標題就是:「太多大製作:好萊塢生產的暑假檔大片出現危機(Too many tent-poles: Hollywood's homegrown summer movie crisis)」。

最麻煩的應該是,這些票房垮掉的大片,大部份都是好萊塢打算發展為系列電影,也就是未來可以拍攝續集、前傳或外傳的原創作品,但在檔期安排不當(也失準)觀眾接受度不高(或無法拓展觀眾群,例如環太平洋,4部票房垮掉的大片也大概都是)、缺乏吸引人的特色(或與其他賣座片太相似,例如降魔戰警)、沒有大明星或是掛頭牌明星重複過去的演出(例如環太平洋與獨行俠)...等因素下,大部份希望可以發展為系列電影的原創作品。票房不是垮掉就是不夠突出。而大賣的電影幾乎都是續集、前傳或番外篇,這也將使得好萊塢未來儘可能發展續集(或前傳)、或重拍已有高知名度的作品,但同時也會盯緊預算。THR最新一期雜誌版一則報導標題是:「暑假檔票房餘波:(好萊塢)電影公司對2億美元大製作的新恐懼(Summer Box Office Fallout: Studios' New Fear of the $200 Million Tentpole)」,內容提到雖然至少4部大片票房垮掉,好萊塢如何因應尚不明朗,多數仍在爭辯暑假上片策略的得失,但削減預算幾乎已成共識,報導提到的數據是可能會刪20%。THR提到因為導演J.J. Abrams不想到外地,星際爭霸戰前兩集都在加州拍攝,而這關係到2000萬美元(That was a $20 million issue.),派拉蒙將在續集上省錢,會到「稅務更友善地區(a more tax-friendly location)」拍攝,華納正在籌拍的超人:鋼鐵英雄續集,也是朝著這個方向進行。雖然已經確定導演、編劇與上片檔期,但神鬼奇航5(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5)尚未獲得迪士尼開綠燈(greenlighted)放行,因為獨行俠票房垮掉後,迪士尼仍在與製片Jerry Bruckheimer和強尼戴普談降低片酬與預算;華納/傳奇(Legendary)的環太平洋造價昂貴,但全球票房不如預期,傳奇可能為日後的大片訂下1.75億美元上限(Legendary likely would cap the budget at $175 million)。(下圖是THR報導所附的漫畫,顯示好萊塢六大高層對於核准大製作電影開拍已經開始視為畏途)

今年暑假檔的大片太多,票房垮掉的也太多,後面就來看最近三年暑假檔有哪些億萬大製作:(括號內英文片名後面是該片的製作成本,外加上億美元起跳的行銷費用)

2013年18部大片有11部集中在5、6月:

今年5月有7部,包括鋼鐵人3(Iron Man 3,2億美元)、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華納宣稱1.05億美元)、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1.9億美元)、玩命關頭6(Fast & Furious 6,1.6億美元)、醉後大丈夫3(The Hangover Part Ⅲ,1.03億美元)、森林戰士(Epic,1億美元)、地球過後(After Earth,1.3億美元),6月有4部,包括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2.25億美元)、怪獸大學(Monsters University,2億美元)、末日之戰(World War Z,派拉蒙宣稱1.9億美元)、白宮末日(White House Down,1.5億美元),7月有6部,包括獨行俠(The Lone Ranger,迪士尼宣稱2.15億美元)、環太平洋(Pacific Rim,1.8到2.2億美元之間)、渦輪方程式(Turbo,1.35億美元)、降魔戰警(R.I.P.D.,1.3億美元)、金剛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1.2億美元)、藍色小精靈2(The Smurfs 2,1.05億美元),8月僅有極樂世界(Elysium,製作成本不詳,但Sony以1.15億美元取得全球發行權)一部,另外波西傑克森:妖魔之海(Percy Jackson: Sea of Monsters,9000萬美元)的成本規模接近億元。

總計今年暑假檔有18部億萬大製作,其中超過2億美元(含)的有4部(鋼鐵人3、超人:鋼鐵英雄、怪獸大學、獨行俠),接近2億美元的也有3部(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末日之戰、環太平洋)。全球票房垮掉的至少有四部(獨行俠、地球過後、白宮末日、降魔戰警),環太平洋(其他電影公司評估將虧損5000萬到1億美元)、極樂世界(全球票房可能不會到3億美元,Sony至少需要4、5億美元才會收支平衡)、藍色小精靈2(全球票房能否突破3億美元要看中國市場,但全球票房應該會比上集少2.5億美元,若後續收入不佳Sony應該會虧損,預定2015年上片的第三集還要拍嗎?)、渦輪方程式(目前全球票房1.54億美元,但大部份的歐洲地區還未上片,未來也許可以接近3億美元,但無論如何都會是夢工廠自製動畫近10年來全球票房最差的一部,而且將是連續兩年都有作品產生不少虧損)接近垮掉。製作成本不到一億美元、但票房開出紅盤的電影有5部,包括:神偷奶爸2(Despicable Me 2,7600萬美元)全球票房已突破8億美元、厲陰宅(The Conjuring,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已突破2億美元、麻辣嬌鋒(The Heat,4300萬美元)全球票房已突破2億美元、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7500萬美元)全球票房已突破3億美元、全家就是米家(We're the Millers,3700萬美元)北美票房已突破一億美元(海外地區仍在陸續上片中)。另外還有兩部票房未破一億美元的小製作,成本最低的國定殺戮日(Purge,300萬美元)北美票房6447.31萬美元、海外目前累計2007.89萬美元並仍在陸續上片之中;白宮第一管家(Lee Daniels' The Butler,2500萬美元)是今年目前為止唯一一部北美票房三連霸的電影,北美截至9月2日為止收入7946.63萬美元,海外尚未開始上片。

2012年13部大片有8部集中在5、6月:

2012年5月有4部,包括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2.2億美元)、黑影家族(Dark Shadows,1.75到1.5億美元)、超級戰艦(Battleship,2.09億美元)、MIB星際戰警3 3D(MIB 3,2.25億美元),6月有4部,包括公主與狩獵者(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1.7億美元)、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1.45億美元)、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1.3億美元)、勇敢傳說(Brave,1.85億美元),7月僅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2.3億美元)、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5億美元)2部8月則有3部,包括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1.25億美元)、神鬼認證4(The Bourne Legacy,1.25億美元),以及浴血任務2(The Expendables 2,1億美元),另外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Ice Age: Continental Drift,9500萬美元)的成本規模接近億元。

總計2012年暑假檔有13部億萬大製作,其中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的有5部(復仇者聯盟、超級戰艦、MIB星際戰警3 3D、蜘蛛人:驚奇再起、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全球票房垮掉的則有黑影家族、超級戰艦、攔截記憶碼。製作成本不到一億美元、但票房開出紅盤的電影有4部,包括: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1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368億美元,舞棍俱樂部(Magic Mike,700萬美元)全球票房1.672億美元,熊麻吉(Ted,5000萬美元/環球以6900萬美元取得全球發行權)全球票房5.494億美元,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全球票房8.772億美元。

2011年12部大片有7部集中在5、6月:

2011年5月有3部,包括雷神索爾(Thor,1.5億美元)、神鬼奇航:幽靈海(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2.5億美元)、功夫熊貓2(Kung Fu Panda 2,1.5億美元),6月有4部,包括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1.6億美元)、綠光戰警(Green Lantern,2億美元)、Cars 2:世界大賽(Cars 2,2億美元)、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1.95億美元),7月有4部,包括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1.25億美元)、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1.4億美元)、星際飆客(Cowboys & Aliens,1.63億美元)、藍色小精靈(The Smurfs,1.1億美元),8月沒有億萬大製作,但有成本規模接近的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9300萬美元),以及王者之劍3D(Conan the Barbarian,9000萬美元)。另外,玩命關頭5(Fast Five,1.25億美元)北美4月底上片,海外多於5月初開始上片,在全球大部份電影市場都與雷神索爾同時競爭,也可以列入2011年暑假檔大片。

所以,2011年可以說有12部億萬大製作,其中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含)的只有3部(神鬼奇航:幽靈海、綠光戰警、Cars 2:世界大賽),另外變形金剛3接近2億美元全球票房垮掉的則有綠光戰警、星際飆客;王者之劍3D的全球票房也垮掉了,但因其成本不到一億美元而不算在內。製作成本不到一億美元、但票房開出紅盤的電影有7部,包括: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3250萬美元)全球票房2.884億美元,超級8(Super 8,5000萬美元)全球票房2.599億美元,姊妹(The Help,2500萬美元)全球票房2.116億美元,霸凌女教師(Bad Teacher,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2.161億美元,老闆不是人(Horrible Bosses,3500萬美元)全球票房2.096億美元,醉後大丈夫2(The Hangover Part Ⅱ,8000萬美元)全球票房5.868億美元,猩球崛起全球票房4.818億美元。

由前兩年經驗明顯可以看出今年檔期安排不當

在比較2011年開始連續三年的億萬大製作數量與上片檔期後,我想就算是不懂檔期安排的一般觀眾應該也可以很明顯看出,今年大片過度集中在5、6月,超過或接近2億美元的7部當中只有2部在7月上片,結果2片(獨行俠、環太平洋)都預估將有不少虧損。如同時代(Time)雜誌7月上旬一則標題為「季節性失調症:暑假檔大片疲乏(Seasonal Disorder: Summer-Blockbuster Fatigue)」報導所提到的,長達四個月的北美暑假檔,要對這麼多部大片持續「維持興奮狀態,對任何人來說,實在是太長、太長的一段時期(And that's just far, far too long a period for anyone to stay as excited.)」結果就是,大概過了美國國慶檔期後,觀眾開始疲乏,票房也開始疲軟。華爾街Cowen & Co.分析師Doug Creutz於5月份對紐約時報表示:「所有電影公司(應該是指好萊塢六大)判斷大事件電影會是比較好的生意(All the studios have decided that big-event movies are a better business)」。大事件電影(big-event movies)在這裡指的就是會創造大量話題的好萊塢大製作,能帶動大量話題就是大事件。但是「當大家都如此判斷,就發生問題。回顧影史,曾經有段時間某些策略行得通,而,那只是暫時性的,經濟會因此變得更好。然後,利潤在(過多的類似策略)競爭下逐漸消失。所以(狀況)再度發生,因為供過於求(When everyone decides that, it's a problem. Look at the history of motion pictures. There have been time periods when certain strategies worked, and, temporarily, the economics got better. Then the profits got competed away. So here we are again. There's a glut.)。」好萊塢顯然想要將餅作大,但沒有考慮到經濟問題(例如我在前面稍微提到7月份美國個人所得與支出成長都減緩),金融風暴發生近5年,全球經濟仍然不佳,好萊塢超量推出那麼多大片,也難怪觀眾在兩個月後就開始消化不良。

若是從細節來看,好萊塢在暑假檔通常是每個週末安排一部大片,檔期則是先搶先贏,若是有兩部大片同時上檔,通常兩片的目標觀眾不同,彼此比較不會互相影響。例如去年6月8日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普羅米修斯同一天上片,前者是以家庭觀眾為主的普級電影,後者則是以成年觀眾為主的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恐怖片;功夫熊貓2醉後大丈夫2都選在2011年5月26日上片,前者是以家庭觀眾為主的普級片,後者則是以成年觀眾為主的R級喜劇,由這兩個例子來看,屬性不同的大片同一天上片,不太會發生搶觀眾的問題。而今年的問題主要是從5月24日開始,因為27日(週一)是北美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所以是一個四天連假的檔期,可以說是北美暑假檔中僅次於美國國慶的好檔期。結果,玩命關頭6醉後大丈夫3以及森林戰士三部大片都選擇這個檔期上片,雖然森林戰士是以家庭觀眾為主的動畫,醉後大丈夫3仍然是R級喜劇,但後者與玩命關頭6都是以男性觀眾為主要目標,結果就是醉後大丈夫3無論是北美、海外或全球票房都只有玩命關頭6的一半不到,而且比前兩集的票房差了很多,森林戰士也受到間接傷害,成為兩強相爭下的犧牲品。

森林戰士其實也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今年暑假檔的動畫作品數量也太多,而且其中兩部屬於系列電影(怪獸大學神偷奶爸2)都很強勢,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北美的家庭觀眾預算有限,但大多已經將優先觀賞的目標鎖定在兩部系列電影。而這個情形等到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渦輪方程式上片時更加明顯,該片是今年暑假第四部推出的動畫,與前兩部系列大片在不到一個月內先後上片,推出之時前三部動畫作品已經累計收入超過6.2億美元,家庭觀眾的市場已經完全飽和。以去年來說,去年暑假檔的三部動畫-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2.163億美元)、勇敢傳說(2.372億美元)以及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1.613億美元),北美總票房也不過6.148億美元(包括9月初暑假結束後的收入在內),最後上片的渦輪方程式當然會吃大虧。
而動畫電影不過是今年暑假檔的縮影,因為扣掉3部動畫後,剩下的15部億萬大片大多都由昂貴特效導向,好萊塢已經陷入特效導向大製作的惡性循環(a vicious cycle of special effects-driven blockbusters)。衛報(The Guardian)上週的報導引述Peter Bart的說法:「(已經)是一場撲克牌賭局,參賽者(主要指好萊塢六大)一直在加碼。他們停不下來(It's a poker game and everyone keeps raising the bets. They can't stop themselves)」。Bart曾經於六、七十年代在米高梅與派拉蒙擔任高層職位,目前則在Variety工作,他指出當年製作的大亨小傳(勞勃瑞福1974年主演的那一部)花了800萬美元拍攝,考量通貨膨脹因素換算為現在的幣值也只有3700萬美元,但今年的3D新版卻花了1.28億美元。華納宣稱扣除稅務優惠後約1.05億美元。他認為這樣的情形不會改變,他表示:「我想唯一會改變的事是強尼戴普不會再演出那種類型的角色(I think the only thing that will change is that Johnny Depp won't play that type of character again)。」

好萊塢今年暑假顯然已經嘗到花大錢不一定會有同等回收的苦果,但花大錢拍攝大製作的腳步卻很難停下來。好萊塢未來會如何走下去,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史帝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兩位影壇大老6月中旬的一席談話,預言了可能的發展方向,不但可能與作為消費者的觀眾息息相關,而且目前似乎正朝他們預言的方向在逐步靠近,這些部份請參考明天發佈的兩位大老談話較詳細內容。

PS:昨天發言內容中關於鋼鐵人3的票房試算內容有誤,昨天的版本海外票房忘記扣除中國收入,導致中國票房重複以不同比例計算,剛才已修改昨天發言的相關內容。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9-7 15: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在前天的發言最後提到,史帝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兩位好萊塢大老6月中旬時的預測,當時的報導多聚焦於盧卡斯提到未來一張電影票可能要價50美元。如今,好萊塢在今年最重要的暑假檔,至少有四部大片票房垮掉,最近一個多月國外電影專業媒體包括Variety、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甚至是時代(Time)雜誌、衛報(The Guardian)...等在相關檢討報導中,都不約而同提到(或很難避免不提到)兩位大老的談話內容。兩位大老當時究竟說了些什麼?以下是其中與電影業有關的重點(那個座談會是以娛樂業的未來為主題,除了電影以外還有提到其他的娛樂型式,例如:電視、網路、Game...等)。

史匹柏:電影公司將會內爆;電影票可能至少50美元

關於兩位大老的相關談話,THR報導標題是:「史帝芬史匹柏預測電影業將會發生『內爆』(Steven Spielberg Predicts 'Implosion' of Film Industry)」,Variety的標題則是:「喬治盧卡斯與史帝芬史匹柏:(大型)電影公司將會內爆;隨選視訊是未來(George Lucas & Steven Spielberg: Studios Will Implode; VOD Is the Future)」。他們是於今年6月中旬出席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的一場座談會,座談會目的一方面是慶祝南加大影藝學院的互動媒體大樓(Interactive Media building)開幕,另一方面配合大樓啟用舉辦以娛樂業的未來(the future of entertainment)為主題的座談會,兩位大老在會中發表了他們對電影業的一些看法與預期。Variety的報導提到,「他們就是想賺錢(They're  going for the gold)」,這是盧卡斯對於電影公司、指的當然主要是好萊塢六大的看法,「但這並非永遠行得通。結果就是他們(指電影公司)不斷窄化目光焦點。觀眾將會感到厭倦。他們(指電影公司)則將會不知道要怎麼做(But that isn't going to work forever. And as a result they're getting narrower and narrower in their focus. People are going to get tired of it.They're not going to know how to do anything else.)。」果然,觀眾在他們的談話後不久(6月底白宮末日上片時),就開始對好萊塢億萬大製作感到疲乏。

THR的報導中提到,史匹柏表示:「你大概只要花7美元就可以看林肯(Lincoln,2012),(但未來)可能要花25美元才看得到下一部鋼鐵人(you're gonna have to pay $25 for the next Iron Man, you're probably only going to have to pay $7 to see Lincoln.)」。史匹柏的說法可能還不算語出驚人,盧卡斯更進一步預測:「最後戲院數量將會減少,更大的戲院有更多的好東西。屆時(去戲院)看電影(一張票)將會花50美元、或100美元、或150美元,就像百老匯(舞台劇)目前的票價,或是看一場足球賽(的票價)(看電影)將會成為很昂貴的事...(一部電影)將會在電影院上映一年,就像現在百老匯的表演一樣。而那將會被稱為『電影』業(You're going to end up with fewer theaters, bigger theaters with a lot of nice things. Going to the movies will cost 50 bucks or 100 or 150 bucks, like what Broadway costs today, or a football game. It'll be an expensive thing. … (The movies) will sit in the theaters for a year, like a Broadway show does. That will be called the 'movie' business.)。」THR報導也提到,盧卡斯同意史匹柏的看法,認為電影業「大規模的變化正在進行(that massive changes are afoot)」,並認為戲院業某種程度會轉變為類似百老匯的模式(film exhibition morphing somewhat into a Broadway play model),也就是前面提到一部電影將在戲院上映一年,電影票價將會飆得更高。史匹柏回憶當年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在北美的戲院上映了一年四個月。

好萊塢寧願花2.5億美元拍一部片,而不是拍好幾部片

THR的報導提到盧卡斯與史匹柏對南加大電影學院的學生表示,電影業現在正處於動盪的非常時期(the industry at an extraordinary time of upheaval),即使是被證明有才華的人都發現要讓電影在戲院上映變得更加困難,年輕導演提出的一些構想,會被(電影公司)認為太邊緣化而不適合拍成電影(are too fringe-y for the movies,或者,其實是不會賺錢)。Variety報導提到,史匹柏認為由於現在有很多種不同的娛樂型式都在爭取消費者,電影公司將寧願花2.5億美元拍一部電影,而不願意用同樣金額製作好幾部較個人化(personal)、或古怪(quirky)的電影。史匹柏認為「那是很大的危機,最終會(對電影業)形成內爆-或是一次大崩盤。當三、四部,也許六部(半打)大製作電影的票房崩盤,此時『典範』將再度改變(That's the big danger, and there's eventually going to be an implosion — or a big meltdown. There's going to be an implosion where three or four or maybe even a half-dozen megabudget movies are going to go crashing into the ground, and that's going to change the paradigm.)」史匹柏在這裡提到的典範改變,我想他的意思應該就是「環境劇變(Paradigm Shift,按字面直譯是典範轉移,但環境劇變應該是較適合的翻譯)」,電影業的環境起了大變化,要繼續賺錢就必須尋找新的典範(或說是模式/model)。

盧卡斯則預測:「未來大製作在大銀幕上映,而這些電影將會花掉很多費用製作。至於其他(指不是大製作的電影)則將會在小螢幕。這幾乎已經是現在的模式。林肯與Red Tails(2012)差一點進不了戲院。意思就是,史帝芬史匹柏與喬治盧卡斯無法讓他們的電影在戲院上片(There'll be big movies on a big screen, and it'll cost them a lot of money. Everything else will be on a small screen. It's almost that way now. 'Lincoln' and 'Red Tails' barely got into theaters. You're talking about Steven Spielberg and George Lucas can't get their movies into theaters.)。」在THR的報導中,盧卡斯表示:「(一部電影)通往戲院的路真的愈來愈窄(The pathway to get into theaters is really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史匹柏也補充提到,為了讓林肯可以在戲院上片,他必須(與其他人)共同擁有(co-own)一家電影公司(指夢工廠)。

盧卡斯的LucasFilm製作的Red Tails(2012,上圖),是以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黑人飛行員為故事核心,製作成本5800萬美元,在好萊塢僅能算是中型製作,由福斯發行於去年1月20日在北美上片,首映週末以1878.21萬美元拿下票房亞軍,最終票房4987.63萬美元,Box Office Mojo網站沒有海外票房的詳細資料,只有提到英國與克羅埃西亞兩地收入加起來不到50萬美元。而當盧卡斯在抱怨把Red Tails弄到戲院上片有多困難時,史匹柏則開玩笑表示:「我的林肯比你的Red Tails有更多觀眾(買票進場)(I got more people into 'Lincoln' than you got into 'Red Tails')」。林肯的製作成本也僅有6500萬美元,但北美最終票房1.822億美元,海外也有9308.54萬美元。而Red Tails在戲院上片的困難度,想必讓盧卡斯對好萊塢現在的環境大感沮喪,他於去年10月突然宣佈將名下所有產業、包括星際大戰(Star Wars)相關權利全部賣給迪士尼,真正的理由應該與當前好萊塢環境變得詭譎有直接關係。而且從私生活來看,盧卡斯把所有產業賣掉之後,今年6月就與Mellody Hobson結婚,兩個人的女兒也在上個月初誕生,顯然在不用煩惱事業之後,精子跟著恢復活力,「原力也因為這一個(女兒)而變得更強!(The Force is strong with this one!,這是Huffington Post相關報導的開頭第一段內容)」。

知名導演與好萊塢絕緣,或轉往電視界發展

至於史匹柏在前面提到較個人化或古怪的電影,盧卡斯與史匹柏認為未來會轉型為隨選視訊(video-on-demand,簡稱VOD),也就是轉移到網路。近年已經有一些獨立製片,在北美戲院上片的同時,也在包括iTune在內的VOD線上服務同時上線,讓消費者可以在自己的iPad、電腦...,甚至是手機上觀賞,而盧卡斯稱為「網路電視(Internet television)」,也會是未來的電影業。而史匹柏在提到他執導的林肯差一點進不了戲院時,還提到林肯差一點就要變成HBO的電視電影。實際上好萊塢的拜金風氣,已經展現在一些導演的待遇上,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大概已經有18年沒有拍過好萊塢六大的電影(1995年的賭國風雲之後,他的導演作品都是獨立製片,只不過六大會協助發行部份作品);也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史帝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天人交戰、性,謊言,錄影帶),則是已經轉往電視界並已經完成一部HBO電視電影Behind the Candelabra(下圖),該片已獲艾美(Emmy)獎15項提名,兩位男主角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麥特戴蒙(Matt Damon),更雙雙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索德柏今年曾對紐約雜誌記者表示他的看法:「(好萊塢)已經肯定變得相當糟糕,說穿了就是有錢人(指金主,也就是好萊塢六大)決定他們可以在廚房放屁(It's become absolutely horrible the way the people with the money decide they can fart in the kitchen, to put it bluntly)。」索德柏的這段話應該充份反應好萊塢只會向錢看,對導演完全不尊重,日後想要看有創意的電影,可能必須到獨立製片或電視圈搜尋。


一張票50美元起跳?現在已經有25美元一張票

兩位大老的談話內容,雖然只是他們對電影業未來可能走向的看法,但其實已經有部份是正在發生,或說是現實生活中正在朝向他們說的方向在發展。除了前面提到好導演很早就與六大絕緣,或是已經轉往電視界發展,就以當時國外媒體主要報導重點提到的未來一張電影票可能要價50美元來說,末日之戰(World War Z)就曾經在上片前推出一張要價50美元的所謂Mega ticket(見下圖),內容包含比正式上片提前兩天(6月19日,正式上片是21日)觀賞3D版本的電影票一張、RealD的特製3D眼鏡、海報、爆米花以及未來優先下載HD版本電影。Variety於7月初報導,據說Mega ticket只賣出約6萬美元,也就是大約1200張票。雖然50美元一張的Mega ticket現在賣不好,但不表示未來不會普及。全球部份地區、包括日本、台灣在內已經在推動之中的,除了行之有年的3D與IMA尤其是3D版本)之外,現在已經陸續有國賓的D-Box以及所謂的4DX,都比正常票價要貴很多,國賓的D-Box要610元台幣(約20美元多一些),4DX也要550元台幣(兩者都是3D電影全票票價)。

THR在4月份報導日本名古屋的一家影城,將從鋼鐵人3(Iron Man 3)開始在部份放映廳使用4DX設備時,提到「『在正常票價之外(on top of the regular ticket price)』,(觀眾)將付出13美元(1300日幣)的加收票價(premium)觀賞3D版本,10美元的加收票價觀賞2D版本。2012年在日本的電影平均票價是12.5美元(who will pay a $13 (1,300 yen) premium for 3D versions and $10 for 2D films, on top of the regular ticket price. Average admission price in Japan in 2012 was $12.50)。」而所謂的正常票價,「2012年在日本的電影平均票價是12.5美元」,名古屋這家配備了4DX設備的戲院基本票價絕對高於12.5美元這個平均票價。所以,3D版本至少25.5美元(約760元台幣)2D版本至少也要22.5美元(約670台幣),已經差不多是50美元(約1500元台幣)的一半。IMAX的3D版本在台灣的全票票價大概在400到420元台幣之間,可以想像IMAX若是也引進類似的玩意兒,一張票也許會在六、七百元台幣上下。所以,不用像史匹柏說的要等到下一部鋼鐵人,現在已經有25美元一張的電影票。

而無論是D-Box或是4DX,都只是在戲院座椅上玩花樣,這個部份當然另外有廠商在經營,當然好萊塢六大也會介入分油水(好萊塢六大的大片應該會在拷貝上加裝給D-Box或4DX使用的控制碼,連部份電影的藍光都已經附有D-Box功能,給在家中裝設D-Box座椅的消費者使用,若是沒有分錢給片商,應該不可能在拷貝上加裝控制碼),而這些廠商當然不會只是想要向戲院業者促銷幾張椅子那麼簡單。注意盧卡斯前面提到的這句話:「最後戲院數量將會減少,更大的戲院有更多的『好東西』屆時(去戲院)看電影(一張票)將會花50美元、或100美元、或150美元,就像百老匯(舞台劇)目前的票價,或是看一場足球賽(的票價)。(看電影)將會成為很昂貴的事...(一部電影)將會在電影院上映一年,就像現在百老匯的表演一樣。而那將會被稱為『電影』業。」這些特殊功能的椅子當然屬於這些『好東西』之一,現在戲院業者連換音響系統或放映系統,都會找藉口加收票價。秀泰加裝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響系統,一張票要多加60元;西門國賓大廳幾年前就針對數位版本一張票要加收20元,現在除了加裝杜比全景聲,而且廣告中還提到會改裝為所謂的「國賓巨幕(ATX)」,屆時不知道一張票準備收多少錢?

好萊塢大製作未來將屬於利基市場?

至於百老匯(Broadway)的票價,以Broadway.com網站可以查到的資料來說,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1939)的前傳Wicked(環球正在籌拍電影版),一張票76美元起跳;曾經拍成電影的芝加哥(Chicago),一張票92美元起跳;今年秋天即將開拍電影版的Jersey Boys(見上圖,將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大部份重要角色的選角已經完成,而且大多都是直接在百老匯找現成人選),一張票接近130美元起跳。前面列舉的都是目前在百老匯的熱門音樂劇(musical),而所謂的起跳價是比較不太熱門的劇院、可能是最差座位的票價。關於兩位大老談話的報導,國外曾提到這個名詞:「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或翻譯為分眾市場)」,這樣的市場是屬於有特殊需求的較小眾市場,雖然小眾但是他們可以(或願意)負擔較高的票價,而內容供應商也願意花較多的錢來製作,但是相對的也必須要持續運作(也就是上演)較長的時間,才可以達到收支平衡或是創造較高的利潤,這也就是盧卡斯提到的「(一部電影)將會在電影院上映一年,就像現在百老匯的表演一樣」,特別是在娛樂型式愈來愈多樣化的現在,電視、網路、Game...其實都在與電影業爭奪消費者(觀眾),這也就是北美電影院觀眾逐年減少的原因之一。

以今年暑假檔的大片環太平洋(Pacific Rim)來說,就是利基市場的最佳範例,因為這部拍攝成本加上行銷費用接近4億美元的昂貴製作,最終只吸引宅男粉絲(Fanboys)與男孩觀眾,其他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幾乎完全不感興趣,而宅男粉絲重複消費(也就是到戲院看好幾次)對該片票房有極大貢獻,但最後全球票房只比4億美元多一些些。THR於7月底發行的雜誌版報導提到,對手電影公司(rival studio)了解內幕的人士透露,環太平洋大概會造成傳奇(Legendary)與華納虧損5000萬到一億美元(could lose $50 million to $100 million for Legendary and Warners),這個虧損金額已經估算到日後發行DVD/藍光/VOD...等家庭娛樂產品以及電視轉播權利金等後續收入。就像我之前在寫「到底水世界(Waterworld,1995)是不是賠錢貨?」時,提到後續收入的高低與電影票房有直接關係,環太平洋全球只有中國、南韓以及台灣算是大賣,俄國票房只能算不錯而已,好萊塢去年度海外十大市場的英國、法國、德國、澳洲、日本、巴西的票房都不太出色,在今年前8個月當地累計票房幾乎無法擠進當地的前25名,家庭娛樂產品不太可能賣得太好。至於全球票房第一的中國,應該不會有人寄望正版影音產品會在當地狂賣,會狂賣的應該只有盜版或山寨版,片商是無法從中獲利的。而且,那些重複觀賞的觀眾,無論去戲院看了幾次,藍光發片時應該只會買一份(或是頂多鐵盒版與送公仔的版本各買一份),也就是家庭娛樂產品的銷售與戲院票房不一定會成正比。但若是一張票50美元發生在現在,環太平洋的全球票房應該可以接近10億美元,因為宅男粉絲應該會選擇看票價最貴的版本,50美元一張票應該至少會包括D-Box或4DX、3D、IMAX或其他巨型銀幕,以及一些尚未開始推廣或仍在發展中的『好東西』。而在電影院上映一年,也表示應該一年內不會發行家庭娛樂產品,宅男粉絲有更多時間可以去戲院重複觀賞。

當然,前一段內容多數只是根據兩位老大的預言所作的推測,但是兩位大老的預言與目前的好萊塢情勢對照來看,是有可能在未來發生。而無論是3D、IMAX或其他巨型銀幕、D-Box或4DX、杜比全景聲...等,都是近年來好萊塢、相關設備廠商以及戲院業者正在陸續向全球推廣的,消費者就像溫水煮青蛙,目前的剛開始階段只是感到好奇而可能對價位無感,但是由於好萊塢大製作的製作費用已經發展到臨界點,大幅上漲很容易,小幅調降實務上會有困難,頂多就是到提供稅務優惠的地方拍攝,省個一、二千萬,或二、三千萬美元,對於兩億美元起跳的大型製作,也只省了一成左右。當然,今年暑假檔過度豐盛的「滿漢全席」,讓觀眾的胃處於過度飽和狀態,整體票房不如預期,好萊塢目前仍在療傷止痛,處於檢討狀態,未來會如何發展,沒有人可以確定,大家只能靜觀其變。

以下是Box Office Mojo、The Hollywood Reporter、時代(Time)雜誌、衛報(The Guardian)以及Variety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boxofficemojo.com/news/?id=3722&p=.htm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summer-box-office-wrap-flops-619390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summer-box-office-bombs-studios-619389

http://business.time.com/2013/07/18/for-movie-industry-an-epic-summer-for-blockbuster-flops/

http://entertainment.time.com/2013/07/08/seasonal-disorder-summer-blockbuster-fatigue/

http://www.theguardian.com/film/2013/aug/30/hollywood-summer-blockbuster-failure-box-office

http://variety.com/2013/digital/news/lucas-spielberg-on-future-of-entertainment-1200496241/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steven-spielberg-predicts-implosion-film-567604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家庭劇院巡禮 "KazCorporation:為音樂愛好者實現家庭劇院夢想"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
風暴StormAudio/Goldmund家庭劇院巡禮"KazCorporation:為音樂愛
風暴StormAudio 4.6r0韌體釋出囉!
風暴StormAudio 4.6r0韌體
風暴StormAudio 4.6r0韌體釋出囉! 新功能和增強功能 系統控
劇毒!DIVA EX-7/EX-mini賢昆仲相汝以沫Hi-End音響網路交換器體驗心得分享
劇毒!DIVA EX-7/EX-mini
劇毒!DIVA EX-7/EX-mini賢昆仲相汝以沫Hi-End音響網路交換器體
TechRadar器評:Paradigm Signature Sub 2  - 「史上最強大的主動式超低音揚聲器」
TechRadar器評:Paradigm
TechRadar器評:Paradigm Signature Sub 2 - 「史上最強大的主
hometheaterhifi.com器評 : StormAudio的ISP Core 16多聲道劇院處理前級與PA 16 MK十六聲道後級擴大機
hometheaterhifi.com器評
hometheaterhifi.com器評 : StormAudio的ISP Core 16多聲道劇院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