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6-1-4 08:27: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1-4 13:56 編輯
文章原文來自:美國攝影師工會,翻譯:貓滾滾,轉載自影視工業網。
《神鬼獵人》看點解析,還原第一手的拍攝現場
《神鬼獵人》是由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多執導的劇情片,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李奧納多為了接演《神鬼獵人》還特地推掉了主演《史帝夫賈伯斯》的機會。該片根據麥可彭克的小說改編,故事講述1820年代一名皮草獵人被熊所傷並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奇跡存活後開始復仇的故事。因為聯繫到了這個電影的操機員(就是真正扛著攝影機拍攝的工作人員),聊了聊這個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以及設置了什麼看點。
2014年4月,製片人James Skotchdopple(昵稱為Jimmy)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拍“一部不同尋常的電影”時,我的旅程便開始了。他說這是一部很獨特的1820年代背景的片子,時間從秋天一直延續到冬天,而且艾曼努爾盧貝茲基(墨西哥電影攝影師)想叫我加入。我當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和盧貝茲基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漫步在雲端》(1994)和《鳥籠》(1995)。Jimmy和盧貝茲基那時剛跟阿利安卓崗札雷《鳥人》,不過還沒上映。我知阿利安卓崗札雷之前的作品,不過我們從未見過面,能成為他新項目的一員讓我很興奮。本片籌畫始於2001年8月,製片人Akiva Goldsman獲得了麥可彭克未發表的小說《神鬼獵人》的劇本改編權,並由Dave Rabe寫作劇本。
確立風格
盧貝茲基和阿利安卓崗札跟我強調,這部片子的風格跟《鳥人》類似,每個鏡頭都要仔細編排並排練,用最少的剪輯講述故事。攝影機離對象非常近,經常以短焦距拍攝,以感受每個角色的恐懼和情感。我們只用了一台攝影機這是亞曆山德羅的標誌,而且沒用任何傳統攝影滑軌。自從電影學院畢業後,我還沒有拍過任何不用滑軌的片子,這對於體力是很大挑戰。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扮演本片主角HughGlass,一位受人尊敬的嚮導兼毛皮獵人,他帶領著一隊獵人,包括湯姆哈迪所扮演的角色,進入印第安人保留地進行年度狩獵。那裡是美國的邊境,環境很艱苦,我們也像片中的獵人一樣體驗了嚴酷的天氣,因為大部分場景是在加拿大的荒野拍攝的。
嚴酷,現實的環境
拍攝週期為80天,主要攝影卻花了9個月。攝影時間之所以這麼長是由於天氣寒冷,外景地偏遠,導演與攝影師只想用自然光拍攝,以獲得儘量真實的效果。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能夠拍攝,必須提前小心準備才行。在九月初和初冬時,我們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冒著大風雪開始了排練和測試。排練第一天就得穿著橡膠防水靴,在齊膝深的冰冷河水裡跋涉,雪還一直下。這個開場場景裡,Glass,他的兒子Hawk,還有獵人Bridger在水裡緩慢地行走,因為他們在遠處發現了一頭麋鹿。Glass只開了一槍就擊中了麋鹿。幾分鐘之內一隊印第安人就向下朝著營地走了。這個場景有大概兩百個演員扮演印第安人和毛皮獵人,幾十匹馬,以及大批的弓箭,步槍等等。這些都經過仔細的排練和編排,所以觀眾們會覺得自己身臨其境。
廣角鏡頭帶出的現實感
《神鬼獵人》使用的視覺語言和我習慣的很不同。我們使用的是廣角鏡頭從12mm到21mm,包括65mm等效。在廣角鏡頭裡,動作被誇張了,所以攝影機運動緩慢,優雅而準確。這些緩慢而刻意的行動會從極近特寫變為完美編排的廣角,美麗的視野,再回到特寫。本片的角色被強烈的情感所驅動,所以攝影機也應該是他們的情感延展。
廣角鏡頭可以展示有趣的角度,讓你感覺自己是角色的一部分,享受角色的全景個人鏡頭。我們已經習慣于大量特寫和極近特寫,但在現實中只會有廣角個人鏡頭。場景的規模和其中的土地以240:1的比例在片中還原。
以故事發生順序拍攝
本片是以故事發生順序拍攝, 阿利安卓崗札雷的導演風格就是要維持自然的故事節奏。於是,角色就會隨著故事進展變老,外表發生變化。劇組沒有遺漏任何細節,包括拍攝場景所需的最佳自然光時間。我們這麼強調合適的時間是因為機會難得,必須在壓力之下執行計畫。想要重拍也很難,因為每個部門都要承受在準確時間執行任務的壓力。這讓人害怕,也令人開心,因為要在有限時間內與這麼多移動的部分一起拍攝如此難得的場景。
作為故事元素的天氣
天氣也是片中很重要的敘事元素,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挑戰。去年九月份,在卡加利(加拿大)拍攝時下過兩三場暴風雪;十月份我們去了英屬哥倫比亞的斯闊米什,在當年的雨季拍攝那三周都在冰冷的雨水,飄著筏子和小船的河面上拍攝,常常要花功夫來調試設備;十一月末回到卡加利,我們迎接了大雪與低溫,對精神和身體都是很大考驗。那一天的中心話題是每個人穿了幾層衣服,靴子是哪兒弄的?到了2015年初,溫度在上升,雪也融化的很快,所以我們必須找別的地方來拍攝最後的冬天場景。按阿利安卓崗札雷預想,最後的戰鬥應該發生在被雪厚厚覆蓋的高崖之中的河流現場。勘景人員去了南半球很多次,最終選擇了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我們在那待了兩周,帶去了大部分劇組人員,也有補充阿根廷當地人。那可真是世界盡頭的宏偉勝地啊。
攝影機及設備
我們原計劃通過變形鏡頭拍攝膠片35mm和65mm在低光照下則使用Alexa數位攝影機。隨著拍攝推進,Alexa ST,Alexa M和Alexa65mm,Zeiss Master Prime定焦頭和16mm萊卡鏡頭變成了我們愛用的裝備。到了十二月,我們已經完全拋棄膠片了。數位攝影機為我們提供了優質圖像,也能夠應對嚴酷的天氣狀況。
本片的主要裝備有Telescope搖臂,一台斯坦尼康以及一部手持攝影機。我們用Alexa M拍攝手持部分。本片是單攝影機視角,以三種模式(手持,斯坦尼康,搖臂)拍攝的,由此創造了無縫的節奏和語言。能夠四處移動攝影機給阿利安卓崗札雷提供了很大自由,讓他能夠拍攝單個的,精心編排的動作,以捕獲場景動作。這變成了我們的風格標誌。
劇組人員
我們和所有部門進行排練以拍好這些鏡頭。滑軌領班Ryan Monro在Techno搖臂的前端工作。場務領班Ray Garcia做了非常精細的的編排以使得Techno搖臂出現在最困難的位置。大部分外景地離道路都很遠,因此必須把設備背上山,或通過雪橇和雪地摩托運輸過去。有一次,他用好幾條飛索把Techno搖臂帶過茂密的樹林,穿過峽谷,運到多石的山坡。Ray也協調Biscuit支架和Edge搖臂的使用。
我最愛的鏡頭
我最愛的鏡頭之一是Glass發現一個夥伴被槍擊中而死。他發現謀殺同時聽到身後的山峰傳來雷鳴般的巨響。這極具震撼力的一幕沒有使用任何CGI。這個鏡頭要成功可不容易:直升機向山峰空投炸藥,觸發雪崩時攝影機和萊昂納多必須幾乎同時反應。這對於萊昂納多是個情感非常豐沛的鏡頭,也是技術性非常強的鏡頭,因為時間控制必須非常精確。從炸彈拋下到聽到聲音,觸發雪崩為止有一定延遲。第一副導演Scott Robinson必須完美地提示萊昂納多,我則必須注意萊昂納多的動作和時間把握。這個鏡頭很了不起,令人緊張到頭皮發麻——因為我們務必一次順利通過。結果每個人的工作都很完美。當表演和技術融合到一起,就創造了非常出色的電影。
挑戰與合作
阿利安卓崗札雷和盧貝茲基共事了很久,經常交換想法。盧貝茲基給阿利安卓崗札雷的作品帶來了樂趣和驅動力,這讓身為操作員的我也很興奮,我很快就沉迷於這種電影製作風格。亞曆山德羅懷著極豐富的感情和極強韌的心性,他會非常細緻地向劇組成員描述他的幻想,讓我們敢於做到以前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十分尊重他們的天分以及他們對於我的技能的挑戰。和盧貝茲基以及 阿利安卓崗札雷合作是我的職業生涯中最棒的經歷之一。
使用設備
Alexa XT,Alexa M,Alexa65mm
Panavision 65mm
鏡頭
Zeiss Master Primes 12,12,16,18mm
Leica Prime 16mm
Arri 65mm Primes 28mm, 42mm
http://107cine.com/stream/73045/
艾曼努爾盧貝茲基作品集錦 The Cinematography Of Emmanuel Lubezk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