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回覆: 1
收起左側

[精研家訪] 看得見的Hi-End好聲音!全台首例StormAudio風暴EVO/Dali/Burmester/Soulnote共生雙系統!

[複製連結]

發表於 1 小時前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最後由 daniel0810 於 2025-11-17 04:36 PM 編輯

看得見的Hi-End好聲音!全台首例StormAudio風暴EVO/Dali/Burmester/Soulnote共生雙系統!
6B9ACD86-772A-41C6-9BEC-2F6352F37599.jpg

歷經多套系統,身為資深音響發燒友的C董,趁著實踐公司招待所的建置計畫,將自己的音響喜好也加入規劃 - 一套32聲道,擁有全台唯一之217寸MicroLED螢幕的StormAudio風暴/StarkeSound P系列的極致劇院和一間專為兩聲道而設的專屬空間。C董的風暴32聲道MicroLED劇院早已有諸多媒體報導,其重裝火力,令人驚豔的影音效果不言而喻。(Prime AV新視聽雜誌專訪: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人家庭劇院!)
111731t9lac2hej2wegwtj.jpeg.thumb.jpg

而就在這風暴32聲道劇院的斜對面,擁有兩套自播放裝置、DAC、前級到後級皆完全獨立的兩聲道專屬房實力一樣不容小覷 -
S__27516952_0.jpg

系統A:
揚聲器 Dali Kore
後級 Burmester 909 MK5 mono mono
前級/DAC Burmester 077
音樂串流轉盤 Innous Zenith MK3
音樂串流 DAC Lampizator Horizon DAC
CD轉盤+DAC組合 Reimyo CDT-777 + DAP-999EX
CD播放機 Burmester 069
LP唱盤 Yuki AP-01
LP唱頭放大器 Soulnote E2
S__27516951_0.jpg

S__27516950_0.jpg

系統B
揚聲器 Burmester BA71
後級 Soulnote M3 mono mono
前級/DAC Soulnote P3
音樂串流轉盤 Soulnote Z3
CD播放機/DAC Soulnote S3
S__27516953_0.jpg

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線材及電源處理機制就不再贅述。如同C董的風暴劇院一般,這個兩聲道專用房間光是隔音/吸音/擴散等聲學處理也斥資數百萬,做好做滿,務求達成聲音的最佳狀態。C董對於聲音的愛好及求好心切如此可見一斑。從上述的器材陣容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間以除了各式音樂訊源,基本上是以C董依自己的喜好並加入已經擁有的各式器材打造出來,追求「類比」的兩聲道美聲的超級發燒房。

臆測而量測
幾次有幸造訪這件房間賞樂,在驚豔於其器材陣仗和每一件銘器的高水準演出同時,對於耳中聽到的聲音表現我有一些臆測。經同意後我對於該空間的系統進行了量測。兩對揚聲器不約而同地在50-90Hz都出現了以標準值0dB,超過10dB的多餘能量,故可以判定為因房間模式造成。而Dali Kore由於其放置位置及強大的能量輸出反而造成20-40Hz、100-200Hz之間近10dB的凹陷。
S__27516958.jpg

談量測數據
必須要說,通常 +/- 3dB 被視為可接受的平坦範圍,但到了+/- 10dB 的落差在聲學上就會一定程度地改變音色,甚至扭曲原本的錄音意圖了。
根據量測結果,
  • 50-90Hz 隆起 +10dB(極強的重低音/中低音)
  • 100-200Hz 凹陷 -10dB(極度缺乏上低音/人聲基頻)
  • 20-40Hz 凹陷 -10dB(缺乏極低頻)

S__27516962_0.jpg

這樣在音樂上對例如「爵士樂」與「人聲」的具體聽感會有什麼影響呢?
1. 爵士樂:
爵士樂非常依賴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的撥奏質感、薩克斯風的管味與鋼琴的共鳴。這種頻響曲線會造成「頭重腳輕且中空」的聽感:
  • 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變得「只有轟鳴,沒有線條」,Double Bass 的主要能量集中在 40Hz-200Hz。
  • 50-90Hz (+10dB) 會讓特定的幾個音符變得巨大、肥厚,產生駐波或轟鳴聲 (Boomy),缺乏撥弦的顆粒感。
  • 100-200Hz (-10dB) 卻又把琴弦的「牛筋味」和木頭琴身的共鳴切掉了。你會覺得低音提琴聽起來「虛」,只有沈悶的嗡嗡聲,卻沒有實體感。
  • 鼓組 (Drums) 變得奇怪:大鼓 (Kick) 的撞擊聲會過於突兀且生硬(因為 50-90Hz 太多),但小鼓 (Snare) 敲擊時會覺得像是敲在塑膠罐上,缺乏厚實的「波波」聲(因為 100-200Hz 太少)。
  • 空間感消失:20-40Hz (-10dB) 的缺失,會讓人感受不到現場錄音的空氣流動感或極低頻的震動,會感覺「規模感」變小了。

2. 人聲:
因為 100-200Hz 是人聲厚度與溫暖感的關鍵區域,所以
  • 男聲 (Male Vocals)會變較年輕、單薄:成年男性的基頻通常落在 100Hz-150Hz 左右。這個頻段凹陷 10dB 意味著男歌手的嗓音會失去磁性與胸腔共鳴 (Chest Resonance)。像是一個原本厚實的男中音(如 Frank Sinatra 或陳奕迅)的聲音後縮、變得較乾扁、遙遠,缺乏感情與權威感。
  • *女聲 (Female Vocals)則是變尖銳、缺乏韻味:雖然女聲基頻較高,但 100-200Hz 仍然負責聲音的「肉感」與基礎支撐。女歌手如蔡琴或 Diana Krall的聲音會失去醇厚的韻味。由於低頻50-90Hz能量過大,背景樂器可能會蓋過人聲(Masking Effect),導致人聲聽起來雖然清晰但稍嫌刺耳(因為失去了下盤支撐,相對凸顯了高頻齒音)。

讓好器材唱出自己的好聲音!
上述的狀態當然不是這些一時之選的器材本身的問題!通常製作良好的器材實際聽起來不如預期最常見的原因都是「空間聲學」問題:
1. 駐波 (Room Mode): 房間的尺寸導致產生強烈共振。
2. 邊界干涉 (SBIR): 喇叭擺位距離後牆或側牆的特定距離,導致反射後的聲波和原本聲波互相抵消。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試圖調整喇叭擺位來改善頻段凹陷的問題(這通常比處理隆起更難),或是利用主動低頻陷阱來「吸收」多餘能量。但由於想要同時容納兩套系統,而且聆聽位置也已經確認,揚聲器擺放位置能更動的幅度有限(畢竟,「嗜好」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綁手綁腳);而以「吸收能量」的方式來處理駐波經嘗試後C董認為聲音聽起來偏「乾」而決定不採用。於是,我鼓起勇氣向C董建議在系統中加入風暴EVO數位多聲道處理器,保留原本兩聲道中自DAC以降的所有架構,在完全不妥協其兩聲道器材音質的前提下,透過Dirac Live ART的主動降噪機制「取消」造成聲音劣化的駐波及SBIR,讓Dali Kore和Burmester BA71不受空間影響唱出其聲音的「原汁原味」。
S__27516955_0.jpg

「試試看囉!」
C董也好奇想知道眼前這兩套Hi-End系統的「原汁原味」是什麼樣的聲音?而且,當以「類比」作為架構思維的系統,當經過數位聲學處理之後聲音是否劣化?
S__27516957.jpg

實驗開始!
怎麼做?在擁有超級設置彈性的風暴處理器中,我們設置了兩套可以任意切換的4.0「組態(preset)」- 一套以Dali Kore作為左右聲道,Burmester BA71為環繞聲道;另一套則是以Burmester BA71作為左右聲道,Dali Kore為環繞聲道並分別進行Dirac ART量測處理。在設定ART時,在以Dali Kore作為左右聲道的組態中,用Burmester BA71作為對Kcore進行聲學處理的「支援揚聲器(support speakers)」;而在以Burmester BA71作為左右聲道的組態中,Dali Kore作為對BA71進行聲學處理的支援揚聲器。另外,在原本房間已盡可能執行聲學處理,自300-400hz以上的發聲頻段都呈現對稱而且沒有明顯突波或頻段低消的狀況,為了最大程度展現器材和空間特性的原汁原味,兩套系統在400Hz以上便不進行額外處理。
43E9837F-05B0-475F-8B2D-5180671C7760.jpg

D0B6937B-3C11-4E0E-9D57-64945B68AEEB.jpg

當播放音樂時風暴音場選擇「Native」(原生)模式,此時當然環繞聲音不會播放音樂,但是該執行的ART降噪功能卻完全不打折扣!不僅如此,既然風暴的位置在DAC之前,所有訊源都會先接進風暴EVO後才進入DAC,風暴儼然成為本系統中的「訊源切換器」。也就是說,原本在這個房間裡的A系統和B系統的訊源和揚聲器是完全獨立的,換句話說原本要用A系統的Dali Kore來聽Soulnote的串流機是沒辦法的。但現在因為風暴EVO的加入,Dali Kore和Burmester BA71可以任意播放房間內所有訊源,而任何訊源也都可以指定由Kore或是BA71來演繹,切換就在彈指之間!只需在手機或平板的APP裡指定「訊源」和依不同揚聲器量身訂製的「組態」即可。聽到這個方便讓C董當場眼睛為之一亮!
S__27516940_0.jpg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聲音大家一起來驗收!

「哇⋯聲音跑到耳朵後面來了!」
以Francin Thirteen「Queen Mary」開聲不過10秒,C董驚呼。經過風暴EVO的處理,同樣的器材演繹出完全不同以往的音場、細節、層次和活生感!試驗當場不僅C董本人,也是因為好奇,精研國際呂文元導演、Focal大稻埕店長Adam,WADAX總代理蔡先生也同時到場見證。幾經AB試聽確認,兩套系統的本色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S__27516960_0.jpg

Dali Kore帶來的就是寬鬆與自然, 有種「不費吹灰之力」的輕鬆感。即便在像「Make Us Storger」這樣的大低頻、大動態下,聲音依然保持從容不迫。而且它不刻意強調銳利的線條,而是呈現出一種有機、連貫而且溫潤的聲音,這讓Dali在聽大規模交響樂時有一種獨特的流暢聽感。Dominique Fils-Aime’的「Feeling Good」女聲中頻帶著 DALI 特有的豐潤情感,但帶著迷人的解析度。當我們聆聽老鷹合唱團Hell Freezes Over「Hotel California」,身為Dali旗艦揚聲器,發聲下潛可達20Hz以下的Kore更帶來全頻段的權威感,低頻下潛極深且具有包覆感,不是那種硬梆梆的打擊感,其豐沛的能量更像是海浪那樣一波波湧來!
S__27516956_0.jpg

而體型較小,發聲頻段在35Hz開始緩降的Burmester BA71也帶來屬於自己的好聲音。得益於前後氣動高音,BA71 的高頻延伸極佳,帶有一種貴氣的光澤感。演繹Sara Bareilles的「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鋼琴的琴鍵一彈下去就可以聽到華麗、飄逸的空氣感與泛音。另外讓人驚喜的是,在風暴EVO加入後,不再受聆聽空間限制的BA71竟能創造3D 舞台感!揚聲器後方的高音將音場的深度拉開,帶來有一種「脫箱感」,讓人彷彿置身於更大的音樂廳中。BA71的聲音線條非常清晰、乾淨,而且速度超快,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當播放先前幾首強調低頻表現的曲目,BA71的低頻結實、快速且衝擊力強,與 DALI 的寬鬆鋪底迥然不同。
S__27516963.jpg

能怎麼唱,就該這麼聽!
當設置風暴EVO時並沒有將原本的「純類比」的架構拆除,在現場我們得以在是否有風暴EVO加入及ART是否介入等前端條件反覆聆聽比較。對於幾位來賓而言,答案很明顯,大家一致投票給由風暴EVO主導,駐波及SBIR被移除使發聲頻段被完整表現的聲音 。無論訊源是什麼,兩套以不同DAC、前後級和揚聲器所組成的聲音皆能展現環肥燕瘦,各自有各自的美,大夥聽得清楚明白,心曠神怡。
S__27516941_0.jpg

當然,身為資深發燒友的C董身旁不乏「基本教義派」的「類比」本格派發燒玩家朋友,堅持容不下DRC在系統中,那也無妨。本系統的前級/DAC輸入接口完整,切回來就行了。以最低限度來說,對C董而言,風暴EVO的加入,不是帶入消去法,而更是多一種播放方式,多一項器材資源的整合手法,多一個探索器材與音樂聲音的面向,讓長久以來聽音響的嗜好更加有趣,讓聲音越聽越有戲。
S__27516944_0.jpg

對丹爸來說,當然是榮幸參與在以風暴EVO操控兩套Hi-End系統為各自帶來其聲音本色的革命性全台第一例中^_^
S__27516948_0.jpg


 樓主| 發表於 1 小時前 | 顯示全部樓層
全台首例!革命性的設置!還原系統原始好聲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看得見的Hi-End好聲音!全台首例StormAudio風暴EVO/Dali/Burmester/Soulnote共生雙系統!
看得見的Hi-End好聲音!全
看得見的Hi-End好聲音!全台首例StormAudio風暴EVO/Dali/Burmest
南臺灣藝文之都的B&W Nautilus鸚鵡螺/StormAudio風暴7.2.1.6多聲道視聽室開箱!
南臺灣藝文之都的B&W Naut
南臺灣藝文之都的B&W Nautilus鸚鵡螺/StormAudio風暴7.2.1.6多聲
Optoma UHR90DV 三雷射 4K 劇院投影機 :  DolbyVision全面支援! 超乎你的對於投影機的想像
Optoma UHR90DV 三雷射 4K
Optoma UHR90DV 三雷射 4K 劇院投影機 : DolbyVision全面支援
25年專業劇院路終遇驚喜美麗新天地 - 新店李師傅Storm Audio風暴Core16客廳5.4.6開箱!
25年專業劇院路終遇驚喜美
25年專業劇院路終遇驚喜美麗新天地 - 新店李師傅Storm Audio風暴
Barefoot Sound—Footprint® Gen2 洛杉磯聆聽派對
Barefoot Sound—Footprin
Barefoot Sound—Footprint® Gen2 洛杉磯Listening Party 一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