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回覆: 0
收起左側

[器材鑑賞] Starke Sound M1+ C2 + W1 + Sub5/Sub1 超級結實與飽滿的聲音給人極度沉浸式的體驗

[複製連結]

發表於 3 小時前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最後由 漢怡國際 於 2025-9-15 03:16 PM 編輯

Starke Sound M1+ C2 + W1 + Sub5/Sub1 超級結實與飽滿的聲音給人極度沉浸式的體驗
全文轉自:新視聽365期-韓享良
CU3A1230.jpg

Starke Sound這個品牌筆者以前就接觸過,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品牌,該廠在喇叭的漆面工藝上相當講究,堅持採用高工序、高質感的工法,同時勇於大膽配色,例如深藍色、亮紅色,在高質感漆面的搭配下,幾乎能給人猶如法拉利超跑般的外觀質感。而在聲學設計上Starke也投入甚深,不惜花重本採用各種高級元件和技術,這些都讓Starke成為一個值得注目的品牌。而本次評測的這套新Halo系列更是不可錯過,因為2025年是Starke成立的第15週年,為了這個重要的時刻,該廠傾盡心力打造出新一代的旗艦喇叭,這就是新Halo系列,也等於是第三代的Halo系列。原廠表示,他們審視了整個喇叭產業的趨勢變化,才找出新世代喇叭的開發方向,同時檢視了該廠過去15年來的所有技術菁華,花了近五年時間,才開發出這個新Halo系列,所以無論是概念、設計、用料、外觀處理,都達到了Starke的新巔峰,而本次的評測也確實是很過癮的體驗。

全系列採用加大尺寸鈹高音
Halo系列內含五款喇叭,包括:M1書架式主喇叭、C2中央聲道喇叭、W1壁掛喇叭,以及兩款主動式超低音喇叭Sub5和Sub1,為了呈現出更好的聲音質感,全系列皆採用Diamaze28鈹高音。

相信有資歷的音響迷就知道,鈹(Beryllium)擁有優秀的聲學特性,是不少Hi-End喇叭會採用的振膜材料,而Halo系列則是列為標配,第三代最新版的Halo採用的還是加大尺寸的新設計,尺寸從前代的25mm加大為28mm,所以名為Diamaze28。如此設計之下,鈹高音能涵蓋更大的頻寬,而且能與中音做更好的銜接,而這也代表,它在相同音壓下需要的振幅更小,等於能減少失真。

除了振膜設計提升,高音後方還設計了所謂的「聲學迷宮式後腔」,能吸收高音運動的多餘背波能量,讓高音能有更清晰、低失真的表現。另外,高音前方還有設計複雜的導波器與面板結構,造型猶如鑽石切割面,除了好看之外,亦內含聲學作用,能控制高頻聲波的擴散,抑制箱體的繞射現象。而負責驅動振膜的磁鐵部分,則是採用了大尺寸的稀土磁鐵,能提高對高音的控制力。

結構複雜的中低音單體
在中低音部分,則是採用名為MaxCarbon65的碳纖維振膜單體,尺寸為6.5吋,它的設計很細膩,振膜是多層次的複合結構,從外到內共有4層,第1層為改性樹脂;第2層為碳纖維(日產);第3層為高阻尼泡棉(德產);第4層為Nomex(杜邦)材料。而在振膜中央還有做凸起設計,能大幅提升結構剛性,降低盆分裂的發生機率,讓振膜同時具備了高剛性、高阻尼等聲學特性於一身。

而在振膜後方,則是配置了強磁力的磁鐵系統,並採取大直徑(達到3吋)的短音圈,如此設計,不僅能強化中低頻出力,也能有效強化低頻延伸。以M1主喇叭來說,雖然是書架式設計,但廠方提供的低頻延伸能力可以達到33.5Hz (-3dB),非常優秀。

產品規劃充滿概念
除了鈹高音、碳纖維中低音,和強勁磁鐵系統之外,我個人覺得Halo系列更值得讚許的,是喇叭的設計形式(或說產品規劃)非常值得讚許,它並非隨波逐流或依循業界慣例的套版設計,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成果。

首先,Halo系列以滿足家庭劇院音效為目標之一,自然應該追求聲音的連貫性和各聲道的銜接能力,為此,所有喇叭(超低音除外)都是配置一樣的鈹高音和碳纖維中音,設計與尺寸完全相同,追求最佳的聲音連貫性。例如壁掛式的W1,單體配置和左右M1聲道完全一致,就能達成絕佳的銜接,不像某些廠商會因為壁掛式產品就縮限聲學設計。而W1壁掛式的作法也可以降低對生活空間的妨礙,喜愛劇院音效的朋友,還可以因此配置更多衛星喇叭。

再來,我們常說,家庭劇院中角色最吃重的喇叭是中央聲道,因為它擔負了最重要的人聲和座位前方的音效衝擊力,但有不少廠商「重兩聲道、輕多聲道」,中央聲道做的很小支,往往就縮限了劇院的效果。而Halo系列不然,它的C2中央聲道是系列當中尺寸最大、單體數量最多的喇叭,確保了中央聲道能有強勁的聲音出力。

而Halo系列的設計目標不是只有家庭劇院,它還要能滿足兩聲道,為了讓兩聲道的聲音質感達到最好,左右聲道M1也有特別的設計。舉例來說,它的箱體並非一般喇叭常見的木板材,而是採用創新的骨架設計,正面與背板是鋁金屬厚板,內部以多根粗壯的金屬棒連接,形成非常穩固的結構,該廠稱之為Rogrid骨架設計。而單體是直接安裝於正面金屬板上,與木質箱體零接觸,等同能減少振動。

而M1雖然是書架式設計,但尺寸不小,深度很深(超過40cm),讓它有不小的箱內容積,再搭配大尺寸的低音反射管,讓它擁有不俗的低頻出力,而這也讓M1的重量達到13.7公斤。

而為了讓M1有更穩固的發聲基礎,Starke還為它開發了全鋁合金製的三點支撐大金屬腳架,它不僅尺寸與M1完美對應,擺上喇叭之後,還能在底部以螺絲鎖固,如此一來,不僅能達成低振動的三點支撐,同時還能最大程度抑制共振,就算播放大動態音樂,仍然能保持聲音的乾淨穩定,並減少音染。

所以說,M1雖然是書架式設計,但性能超越一般的書架式喇叭,有不錯的低頻出力。而只要安裝原廠腳架,還能有落地式喇叭般的氣派,同時腳架有優秀抑振效果,視覺上也很搶眼。而採取書架式設計則在擺位的選擇與調整上比落地式喇叭保留更多彈性。

然而,如果你還是想追求更多的低頻,那麼Halo系列的超低音就是最好的答案,因為這一切都在Starke設計師的構想之中。

左右聲道M1
●最大音壓: 112d B
●頻率響應能力(-3dB):33.5Hz~40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50- 500瓦
●阻抗:4歐姆
●靈敏度:89d B
● 單體:28m m鈹高音Diamaze28×1、6.5吋MaxCarbon65碳纖維中低音×1
●箱體設計:鍍鉻14層鋼琴烤漆&全鋁面板
●顏色選項:武士黑/月光白/瑪瑙紅●產品尺寸(H.W.D.):402×225×431mm(含網罩) ●重量:13.7公斤
12.png


環繞與後環繞聲道W1
●最大音壓:112dB
●頻率響應(-3dB):40Hz~40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50 -500瓦
●阻抗:4歐姆
●靈敏度:89dB
●單體:28mm鈹高音Diamaze28×1、6.5吋MaxCarbon65碳纖維中低音×1
●箱體設計:鍍鉻14層鋼琴烤漆&全鋁面板
●顏色選項:武士黑/月光白/瑪瑙紅●產品尺寸(H.W.D.):498×225×188mm(含腳墊,含網罩) ●重量:11.5公斤
   15.png

有自動等化的超低音
現在為兩聲道系統搭配超低音喇叭已經是一種常見玩法,有不少廠商和玩家甚至邁向多超低音。因為採用超低音建構系統,不僅能保證低頻的充實度,還能在器材搭配與擺位上更具靈活度。不過有不少兩聲道玩家排斥超低音,怕無法完美駕馭,尤其在居家環境裡,受限於空間動線等問題,超低音未必可以擺在最佳位置上,超低音的加入有時候福禍難料。

而Starke在推出Halo系列的超低音時就已經將這些問題考慮進去,Sub1和Sub5超低音內部直接配置 AccuCal空間校正功能,你只要使用產品內附的測試麥克風,將之插於超低音的前面板,就能進行自動測試,並進行低頻響應校正,讓超低音的表現達到更佳狀態。這對兩聲道玩家來說是很好用的功能,因為能輕鬆降低空間環境的影響,也代表超低音喇叭的擺位更具彈性。

當然,自動校正等級有高下之分,廉價入門的校正功能很難讓兩聲道玩家滿意,為此,Starke不僅採用高精度的筆形測試麥克風,而且超低音內部配置了SHARP旗艦4系列DSP的處理晶片,有很高的運算效能。

而面對更挑剔或想自己調整的玩家,Sub5和Sub1還可以對應電腦版的AccuCal專用軟體,你只要讓超低音和筆電都在同一個區域,就能以Wi-Fi訊號相連接,就可以用電腦軟體來進行校正的工作。

完成之後,除了套用 AccuCal的處理結果之外,你也能進行手動進行EQ等化,而且AccuCal提供的調節點位多達15個,定義精確到1Hz,並開放Q值和Gain值的精細調整,精細度分別可達0.01 Octave和0.1dB,能玩到這麼細,不能說不夠Hi-End了吧。

重要特點
●        全系列採用Diamaze28鈹振膜高音
●        全系列採用MaxCarbon65碳纖維中低音
●        M1採用Rogrid結構金屬骨架
●        M1有專屬的三點支撐金屬腳架
●        中央聲道喇叭C2為大尺寸設計
●        Sub5超低音的極低頻延伸可達8Hz
●        超低音皆提供AccuCal自動校正功能
●        搭配AccuCal軟體,能進行15段手動EQ
●        DiBridge功能可串連超低音,訊號無損失
●        喇叭外觀採用14層鋼琴漆,光可鑑人

中央聲道C2
●最大音壓:115dB
●頻率響應(-3dB):33.5Hz~40kHz
●建議擴大機功率:80 -500瓦
●阻抗:4歐姆
●靈敏度:90dB
●單體:28mm鈹高音Diamaze28×1、6.5吋MaxCarbon65碳纖維中低音×2
●箱體設計:鍍鉻14層鋼琴烤漆&全鋁面板
● 顏色選項:武士黑/月光白/瑪瑙紅 ●產品尺寸(H.W.D.):258×770×431mm(含腳墊,含網罩) ●重量:23.4公斤
14.png

超低音SUB5
●單體:尺寸17吋,振膜後方採用Umbraxis支撐結構
●擴大機功率:連續RMS 3000W / 峰值功率6000W
●頻率響應:8Hz~250Hz(-3dB,半空間)
●最大音壓:130dB @ 40Hz~200Hz(典型房間,1公尺 )
●輸出入端子:RCA立體聲輸入、XLR立體聲輸入、XLR平衡輸出、AES數位輸入、AES數位輸出
●箱體設計:鍍鉻14層鋼琴烤漆&全鋁面板
●顏色選項:武士黑 ●產品尺寸(H.W.D.):540×510×625mm(含網罩和腳墊) ●重量:74.5公斤
13.png

超低音SUB1
●單體:尺寸12.5吋,採用一體成型碳纖維夾層錐盆
●擴大機功率:連續 RMS 1000W / 峰值2000W
●頻率響應:18Hz~250Hz(-3dB,半空間)
●最大音壓:120dB @ 40Hz~200Hz(典型房間,1公尺)
●輸出入端子:RCA立體聲輸入、XLR立體聲平衡輸入、XLR平衡輸出、AES數位輸入、AES數位輸出
●箱體設計:鍍鉻14層鋼琴烤漆&全鋁面板
●顏色選項:武士黑/月光白/瑪瑙紅 ●產品尺寸(H.W.D.):417.9×380×508.5mm(含網罩、含腳墊) ●重量:28.1公斤

11.png   

劇院裡的低頻猛獸
而Sub5和Sub1除了可以融入兩聲道系統外,它們在家庭劇院中發揮,更是猛獸級一般的存在,尤其是Sub5,它配置了巨大的17吋振膜,搭配粗厚的懸邊,振膜的運動衝程達到驚人的120mm,動作起來的擺幅非常驚人。

而其內部,配置了Starke自研開發的功放模組,再結合Hypex線性電源,功率輸出能力高達驚人的RMS 3000瓦,請注意喔,這是「持續功率」,而非峰值,峰值功率可是能達到6000瓦呢!在如此設計之下,Sub5的最大音壓可以達驚人的130dB,極低頻延伸可達驚人的8Hz(-3dB),擁有非常兇猛的極低頻再生能力。

而如果這樣你還玩不夠,那麼Starke還為這些超低音設計了DiBridge功能,這是一種無損的數位傳輸連接技術,能夠連結多只超低音喇叭共同運作,創造出更強勁的低頻效果,而且訊號無損失。

當然啦,不可能人人都有能力追求到Sub5這種規格的超低音,所以同時期Starke也推出了較平價的Sub1,不過它並不入門,規格仍然相當高階,Sub1配置了12.5吋的低音單體,擴大機功率達到RMS 1000瓦 ,低頻能下潛至18Hz(-3dB),再加上AccuCal自動校正功能,與市面上多數其他競品相比,仍然是實力非常堅強的產品。

設計講究、不落俗套的M1
為了和其它劇院喇叭銜接,並且提供最多的搭配和使用彈性,Halo系列的最高階喇叭是採取書架式設計的M1,然後,Starke透過各種好料與細膩設計,讓它的性能超越尋常書架式喇叭。首先在單體部分,配置了加大尺寸的鈹高音Diamaze28,以及多層次複合材料組成的碳纖維振膜中低音MaxCarbon65。再來是箱體部分,M1不同於一般喇叭常見的木作箱體,其前後配置了厚重的鋁合金障板,並以多條金屬條前後相連,組成非常穩固的結構,該廠稱之為Rogrid結構設計。而為了讓M1能處於最佳發聲狀態,Starke還為它開發了專屬的腳座Stand 3S,它是三點支撐結構,細長的腳錐與底板都是鋁合金材料製作,能大幅抑制多餘振動的傳導,讓M1即使處於大音壓、大動態的狀態下,依然能保持安定的表現,同時還能讓M1呈現前衛優雅的落地式外觀。

最後不能不提的,就是Starke對於表面處理的堅持,這套新推出的Halo系列採取多達14層的鋼琴烤漆,達成厚實又光可鑑人的漂亮漆面,而M1是所有喇叭中最醒目、側板最寬厚者,它的高級漆面將能讓你看得賞心悅目,瑪瑙紅色版本更是可以給你法拉利超跑般的質感。
7.jpg

rogridtm.jpg

Sub 5 / Sub 1強悍的AccuCal自動校正功能
超低音喇叭用的好,能讓兩聲道或多聲道系統的效果大幅提升,然而,超低音也是最容易受到空間環境影響的器材,讓很多人無法輕鬆駕馭。而Sub 5 / Sub 1所提供的AccuCal自動校正功能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兩款超低音都配置了高精度的DSP處理晶片,與測試麥克風,能進行高精度的校正和處理。而執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懶人法,就是將麥克風插於超低音前面板,只要透過按壓和旋轉就能執行,隨後會發出三聲測試音,整個測試就完成了,過程很簡單。不過它的運算並不馬虎,為了保持高精度,運算都要大概十分鐘以上,而校正之後的改善相當明顯。

另一種是高階的手動法,就是可以啟動Sub 5 / Sub 1超低音的Wi-Fi連線功能,然後你可以在筆電上下載AccuCal專用軟體,只要筆電和超低音成功的以Wi-Fi連線,就能透過軟體啟動校正,之後能看到完整測試結果,包含實測曲線、目標曲線、校正後的結果等等,一目瞭然。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進行手動EQ調整,調整點多達15點,而且定義精確至1Hz,並開放Q值和Gain值的精細調整,精細度分別可達0.01 Octave和0.1dB,內行的高階玩家可以玩到非常細緻的程度。
8.jpg

22222.jpg

連分音器都追求最發燒設計
Halo系列的喇叭都是2音路設計,而Starke對於其中的分音器設計仍然採取非常發燒的作法,因為該廠在生產面有獨家優勢,Starke指出,他們有很高的自製率,標榜從開發到製造100%自家生產,透過這樣的方式能減少傳統供應鏈的層層剝削,讓消費者獲得最實惠的價格,更重要的是,能完全掌握技術與品質。

舉例來說,很多品牌因為使用外購單體,就需要透過高階或複雜的分音方式來強行修正,這種作法會導致相位失真與訊號損失。而Starke採用的是自家研發的單體,先天就能達成較妥適的搭配,所以就不需要複雜的分音線路設計,所以Starke優先採用一階分音,不僅能降低訊號損失,減少相位問題,還因為採用簡潔架構,能讓分音器選擇更高級元件,提升整體音質。

而這些元件也是Starke自行開發的,而且會和業界最頂尖型的型號進行反覆對比測試,以確保達到高級水準。而Halo系列用的都是好料,例如在電阻部分採用康銅、錳銅無感電阻。在電容部分用上了MKP金屬膜電容、銅箔電容、銅箔油浸電容 ...等等。而電感部分亦用上了錳芯電感、無氧銅空心電感、銅箔電感、銀箔電感...等等,從中就能看出Starke開發Halo系列的誠意十足。
STARKEO5280011 5 拷贝.png

讓人難以抽離的震撼體驗
接下來談測試心得。這次代理商對新的Halo系列信心滿滿,建議我們要為它搭配強悍的前端器材,尤其與自家Starke後級搭配會有很好效果,所以這次的組成非常豪華,喇叭是7.2系統。而前端搭配了Starke多聲道後級A3(驅動前方三聲道)和A8(驅動其他聲道)。再前端,則是StormAudio Core 16環繞處理前級。

也因為有了StormAudio Core 16,我們能執行Dirac Live大全套的測試與處理,當中就包含最高階的ART。在這樣的狀況下,能讓全套Halo近乎表現到極限,例如Sub5超低音的低頻曲線可以處理到非常平順的狀態,近乎完全沒有波谷和峰值,然後我們再套用StormAudio的目標曲線,讓系統呈現出更強悍有力的低頻效果和音場包圍感。

在這樣的搭配之下,Halo系列展現出了迷人的效果,而且有很多可以輕易辨識的優點。首先,如我前文所述,因為有大尺寸設計的中央聲道C2,讓這套劇院的人聲非常結實、而且有力量。這也確保了座位前方的音效很強勁,完全不虛軟。同時間,我們也能感受到鈹高音帶來的好處,就是能呈現很細膩的細節,兩相組合之下,人聲不僅有厚度,而且細節豐富,很有感染力。

為了確認鈹高音的性能,我們特別播放了多聲道古典樂和音樂片,發現確實能呈現小提琴的那種纖細度,質感優於一般的劇院派喇叭。例如電影部分,我們也播放了玩家很熟悉的「大娛樂家」瑞典夜鶯唱歌那段,人聲果然也是清新而細緻,而且能表現很細微的現場空間感,表現力不俗。

然而,更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套系統的中低頻表現能力,當17吋的Sub5在低頻完美輸出的狀態下(低頻響應曲線沒有凹陷),能呈現出超級強勁的能量感,以及極低的低頻延伸能力,當低頻能量來襲時(例如炸彈爆炸或火箭升空音效),低頻不是只有「捲褲管」的程度而已,我連兩側手臂皮膚和頭皮都能感受到震波能量,你就知道這樣的震撼力有多強大了。

而有Sub5這樣厲害的超低音助力,能讓所有喇叭、所有方位的能量感都大幅增加,因為它等於銜接了所有衛星喇叭的低頻下段。舉例來說,「悍衛戰士:獨行俠」中的F18戰機飛行時,整個引擎的氣浪聲與戰機的型體感就是比尋常劇院系統更強大,而且不要以為這時的低頻能量是過頭的喔,因為在ART的主動空間校正之後,空間裡的駐波與多餘能量都被消除殆盡,呈現出來的都是結結實實、凝聚成形的音效,不僅型體感清晰、龐大、能量強勁,而且非常結實,這種結實力與凝聚力是這次評測最令我著迷的感受,戰機、卡車、拳腳相擊的音效聽起來都是勢不可擋。

而這種力量的結實度加上鈹高音的細節表現能力,讓這套系統擁有出色的感染力,不需要特別誇張的片段,一樣能讓人聽得起雞皮疙瘩。例如「噤界:入侵日」片頭女主角準備上巴士那段,我就聽到了超級優秀的街道現場感,大量細膩音效充斥於座位環境四周,而且每一種音效都有力量,不是「只有聲音而已」。例如疾馳而過的悍馬車,喧叫的警鳴聲,頭上飛過的直升機螺旋漿聲,都讓人真的感覺如臨現場,而且注意力完全無法分神離開。而之後的外星人入侵、人群奔逃、車輛被撞飛...等驚悚音效,更是讓人的感官神經完全聚精會神,徹底融入片中導演營造的緊張氛圍。

這種力度,這種感染力,這種沉入電影音效不可自拔的效果,不就是劇院玩家們所想要追求的嗎?如此效果值得我們給予「最佳推薦」的肯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StormAudio ISP Evo 評測:結合二聲道high-end音響與頂級多聲道系統的超完美解決方案
StormAudio ISP Evo 評測
StormAudio ISP Evo 評測:結合二聲道high-end音響與頂級多聲道
Starke Sound M1+ C2 + W1 + Sub5/Sub1 超級結實與飽滿的聲音給人極度沉浸式的體驗
Starke Sound M1+ C2 + W1
Starke Sound M1+ C2 + W1 + Sub5/Sub1 超級結實與飽滿的聲音給
StormAudio風暴MK3 16再進化!Hi-End全號角揚聲器聯手dCS Rossini帶來精緻恢宏影院之聲 Part2!
StormAudio風暴MK3 16再進
StormAudio風暴MK3 16再進化!Hi-End全號角揚聲器聯手dCS Rossin
絕對有感的杜比視界!Optoma UHR90DV丹爸影音實驗室體驗後感   - 這個價位!這般規格!這等畫質!實力足以挑戰業界巨人的投影機大衛王!
絕對有感的杜比視界!Opto
絕對有感的杜比視界!Optoma UHR90DV丹爸影音實驗室體驗後感 -
風暴MK3 16 AES/EBU聯手T+A PSD 3100HV!聲音美味再升級~
風暴MK3 16 AES/EBU聯手T+
風暴MK3 16 AES/EBU聯手T+A PSD 3100HV!聲音美味再升級~ 系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