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前言】
如果有在關注對岸品牌「瓦爾基里」的話,應該都知道其實這款 DX140 最早在 2023 年年底就已經有透露出消息了!不過關於風扇的調教一直沒有做到滿意,所以就一直擱置著沒上市~
途中也因為 Intel 的表現,拖到今年的五月才上市,其實我一直想要買來開箱體驗很久了,但礙於有其他工作要忙就沒放在心上,直到最近有朋友找我幫忙組新電腦,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她想要有能夠監看數據的小螢幕,但又考量到用水冷的風險!
於是看了看,要找帶有數位顯示或是螢幕的散熱器,同時效能又要不錯,本來考慮了九州風神的阿薩辛 4 VISION 版,但它的高度要 17.2 公分有點挑殼,加上凸起一塊不是很好看,而且價格破四千,還不如買水冷!
剛好我的腦中突然浮現出了 VK DX140 的畫面,我讓她看了一下,那就決定用這個吧!三千有找的價格還是可自定義的大螢幕,站在性價比與外觀的角度來看,還真的是蠻香的~

▲熟悉的包裝風格,依然是在目前市場上最具辨識度的設計!

▲這次選購的是黑色版的 LOKI 洛基,除此之外也有白色版本的 VALKYRIE 迷霧的二次元形象,據說未來還有可能推出紫色與白色搭配的梅林~

▲在規格的部分,最重要的尺寸高度是 167mm,採用豪華的八熱管回流焊工藝製成,在塔體的參數上標示的超級詳細,包含鰭片數量、厚度、間距甚至是底座尺寸都有列出~

▲打開的方式給人滿滿的儀式感,左右兩側打開掀背式設計,在閉合時是磁吸固定,搭配上整體外觀的 Cyber 塗裝,給人有種高級敞篷跑車的感覺~

▲最上層給了一張具有洛基二次元形象的薄油牛皮紙

▲左邊是散熱器本體,右手邊是相關配件,將所有扣具都整齊排列在透明盒子中,看了一目了然~

▲在 Intel 平台上採用的是金屬背板,也內附了一管散熱膏,據說這次在散熱膏上有做升級,比期之前用的道康寧 TC-5888,這次用的 GT-12B 能夠再提升一度左右的性能,在配件旁邊有附了一個簡易的 L 型螺絲起子,就算手上沒有工具也能進行拆裝相當方便!

▲安裝說明書的呈現上採用漫畫風格的形式呈現,相當用心~

▲接著往下看,配件下方是一個風扇,型號是 S12,轉速 800-2150 RPM,是一款採用 LCP 材質的性能扇!

▲這個風扇來頭不小,光是這單純一個風扇就要價 99 RMB,甚至還有更高轉速的 MAX 版,在風扇底下還有一盒配件~

▲由於風扇是整合了 PWM 與 ARGB,所以採用特規的 7-Pin 接口,需要搭配轉接線材才能正常使用,其他在配件盒裡面給的是各種二次元形象的人物小卡、風扇扣耳鐵絲、內置的 USB 2.0 轉 USB-A 的轉接線,這根線的玩法主要在於外掛螢幕或是當主機板的 USB 2.0 真的不夠用的話可以外接使用

▲盒子底部主要是紙板托著,上面周邊再搭配 EPE 珍珠棉防護,整體除了質感好的外盒之外,還會再搭配一層紙箱包裹著,主打一個不環保,讓人可以好好收藏的思路~

▲風扇雖然是帶有燈光的,但與常見的型式不一樣,並不是由扇葉透光,而是只有在邊框做了簡單的點綴,甚至 VK 還很細心的在串接口上附了一個保護套!

▲散熱器本體的包裝相當謹慎,四周都由紙板覆蓋著,打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超大螢幕!上面還貼有一層透明防刮膜

▲盒子底部還有兩個紙板襯托著散熱器本體,整體的設計相當可靠,基本上不用擔心會因為運輸的顛頗而有比薩斜塔的情況產生~

▲預先塗抹好了 16 宮格的散熱膏,並且用了塑膠蓋防護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典範,儘管在散熱器底座已經預先塗抹好了散熱膏,但在附件中還是願意再給一管,真的很貼心~

▲眼尖的朋友們應該可以看得出來,這八根熱管之中,有兩根特別粗壯!或許這就是散熱性能的關鍵之一,採用了六根 6mm 加上兩根 8mm 的複合熱管~

▲在塔頂的螢幕部分連接出了兩根線,一條 5V 3-Pin ARGB 的燈光線與主板通訊的 USB 2.0 傳輸線,塔體上也特別為這條線留了個專屬通道~

▲在塔體的中間其實還有個風扇,從兩側可以看得出來有額外用了護蓋擋住並用內六角螺絲鎖固,基本上只能從塔頂上方取出!

▲塔體中間的風扇也是採用特規接口,在安裝時要與側邊的風扇進行串接,但這都是後面才要進行的步驟,在安裝固定散熱器的時候需要把頂蓋與中間的風扇都拆掉才行!

▲頂上螢幕看起來大,不過實際上邊框巨大,尤其是上下的部分,所以才用一些裝飾與 LOGO 點綴,因此比起白色我會更推薦選擇黑色~

▲頂蓋部分採用磁吸方式固定,與之前的 R125 不同,不是採用 Pogo-Pin 的彈簧針的觸點式連接,而是更穩定的焊死接點連線,拆開後就能看到內部風扇了

▲沒有了頂蓋顯現出了滿滿的肉瘤,感覺 VK 應該能做個可替換的非螢幕的頂蓋配件在裡面,畢竟給了一條轉接線,應該就是為了外接螢幕的可能性,可惜目前看起來並沒有配件能替換頂蓋,有需要的話就得自己 DIY 用 3D 列印機來做!

▲塔體中間的風扇型號為 U135,轉速 800-200 RPM,據說就是因為這個風扇的調整與優化所以才一直推遲了上市時間,希望它的表現不會讓人失望!

▲雖然型號叫做 U135,但它是 14 公分的風扇,比較可惜的部分是因為礙於時間關係,後來再寫開箱文的時候才發現,沒試過其他市售的 14 公分風扇能不能正常放進去做個替換,這部分再請其他大佬補充了~

▲取出風扇後才能看到底下的固定螺絲,由於塔體的整體高度有 16.7 公分,一般螺絲起子可能長度還不見得能搆得到,此時內附的螺絲起子就非常好用了~

▲扣具的安裝體驗相當輕鬆,主機不一定要躺著,即便是立著安裝也沒什麼問題,這次搭配的 CPU 是 AMD 的 7900X,所以選購的版本是 AMD 優化版,另外也有 Intel 平台的優化版本,至於差異在哪、該如何選購?最後再來跟大家講~
依照國際慣例,簡單列出本次測試平台與設定參數:
測試環境:室溫 28 度,濕度 50% 左右
開箱主角:VK 瓦爾基里 DX140 黑色
機殼:Lian-Li 聯力 Vector V100 黑色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X
主機板:技嘉 B650 AORUS ELIT AX V2
記憶體:AGI 亞奇雷 UD858 16Gx2 DDR5-6000 CL30
顯示卡:技嘉 RTX 3080 EAGLE OC 10G
電源供應器:COUGAR GR850

▲其實整體的安裝難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只要風扇的線材方向放好,推到最下面其實不難找到,如果不想要去遮擋住記憶體的燈光效果,即便是不裝右側的 S12 風扇也可以,但是右側裸露出來的線材可能會有點醜

▲由於記憶體高度並不高,所以右側的風扇不會比螢幕還高,如果是無光記憶體的話基本上就不用擔心太高,從正面上來看大概只能夠展示出第四根記憶體的燈光效果

▲由於 DX140 並沒有做歪脖子的避讓設計,塔體本身的鰭片與熱管都是對稱的,所以在底下的部分會容易擋到顯卡,要特別注意主機板的第一個 PCIe x16 是不是在第二槽!

▲在開機後還沒有安裝驅動的情況下,預設就是比較單調的只顯示著 VK 自家的 LOGO

▲大螢幕的分辨率是 482 x 272,4.3 吋的 IPS 面板有著 178 度的廣視角,比例跟日常用的螢幕一樣是橫的 16:9,所以很適合放一些桌布之類的背景圖

▲軟體操作的部分就不多提了,但是該去哪裡下載比較值得說說,不建議到 valkyrie官網去找載點,過程會稍微有點複雜而且網頁也跑得比較慢,輸入:Myth.Cool 去搜尋基本上第一個網站就是了,這會更快更方便一些!

▲風扇的噪音表現是我比較關注的一個重點,所以先來個噪音測試,將聯力 V100 內的機殼風扇全都停轉,在塔散最低的 800 RPM 下測得的最低噪音是 37.6 分貝,以此每增加 10% 轉速來記錄噪音數據,製圖如下

▲放進機殼裡面的滿速狀態下僅有約 46.5 分貝,這個表現令我非常驚訝,在突破 2000 RPM 的高速狀態下算是相當安靜!整體噪音甜蜜點約落在 1500 RPM 左右,在日常遊戲使用下,CPU 負載不高仍然可以享有靜音體驗~

▲對於 VK 家的散熱能力沒什麼好質疑的,不過還是很好奇對於 7900X 來說可以壓制到多少的功耗?最後在一番調整之後,將全核心固定在 5.1 GHz,電壓 1.23V,單烤 FPU 約 200W 左右,結果如下

▲在滿速狀態下,這個 DX140 能夠壓制 200W 的 7900X,溫度 101 度,算是很極限了!由於 AMD Ryzen 7000 系的積熱較為嚴重,在日常使用下的待機溫度容易 50-60 度,對於噪音敏感的用戶來說,就適當的調整一下風扇曲線吧~

▲由於這次是幫朋友組裝的電腦,礙於時間關係就沒有做太多近一步的實測與對比了,還請大家見諒!這次是我是直接在蝦皮上的VK台灣原廠購買的,或許會因為匯差而跟從對岸入手有一點差價,但至少仍然在台灣能夠享有保固,並且出貨速度也很快~
「總結」
先從價格說起吧,我在蝦皮入手價為免運 2999,不過因為不是商城所以吃不太到優惠券,目前在京東搭配雙十一活動為免運 512 RMB,大約 2200 上下,這之間的價差換三年的保固以及運送時間,我覺得還是挺值得考慮的!
但是對比起同樣各家的旗艦雙塔大風冷來說,不用三千的價格能有這樣的包裝、規格以及螢幕的呈現已經很有性價比了,我也看了與其他競品的溫度對比,比起阿薩辛四或是貓頭鷹 D15 G2 能有更好的溫度,不過也更大聲,或許在同噪音的對比之下,相差都不大~
VK 家的散熱器我用過不少次,採用雙平台通用的固定螺柱系統,不用擔心因為平台不同而拿錯零件,同時也簡化了安裝流程,對於新手極其友好,就算主板直立著也可以輕鬆安裝,對於它的安裝體驗來說一直都很不錯,這可不是只有高階或旗艦級的產品才有的待遇,即便是入門級的塔散也享有同等規格!
再來是版本的選擇問題,有黑白兩款加上 AMD 與 Intel 平台的優化版本,一共有四種選擇但都是同樣價格,在顏色上因為螢幕有黑邊的關係,我會更推薦選擇黑色,看起來整體性更強,而白色就容易顯得突兀一些,這部分見仁見智~
而平台上的優化版本顧名思義,你是用什麼平台就買對應的版本,不過其中有個小眉角容我娓娓道來,在 AMD 平台的優化版本是底座採用純平底的設計,在 Intel 平台的優化版本是將底座做了微凸設計,適合 14th 以及更之前的平台,不過如果是新的 Ultra 200 系的 LGA 1851 的話,其實比起微凸更適合平底,所以反而要選 AMD 優化版!還有個例外就是有使用了防壓彎扣具的 Intel 平台,這時反而也要選 AMD 的平底版本才有好效果!
如果你真的看不懂不會選,那也可以在選購之前詢問 VK 的小編,相信他會給你最專業的建議以及最熱情的服務,那萬一要是真的選到不是對應的版本其實也不用太在意,就是最大散熱性能稍微差了一丟丟而已,日常使用下的表現基本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以上就是我對
【「擁有 4.3 吋 IPS 大螢幕的旗艦雙塔風冷散熱器!」
ValKyrie 瓦爾基里 VK DX140】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