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5-28 14:12:07
|
顯示全部樓層
星期一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上週末的北美電影市場面臨一個四天連續假期。根據Deadline與Box Office Mojo(後面簡稱BOM)網站的最新消息,兩部在北美全面上片的電影,首映票房進入排行前10名。雖然Deadline新聞提到,終於可以看到一部新片攻佔票房排行冠軍,票房巨星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睽違三年半以來推出的新片MIB星際戰警3 3D(Men in Black 3,後面簡稱MIB3),終結了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想要蟬聯第四週冠軍之路,成為5月份的第二部北美票房冠軍電影。但是Deadline新聞更新版標題提出讓好萊塢極為憂心的疑問:「暑假黃金檔票房衰退?(Summer Slump?)」,因為MIB3的票房大不如預期,復仇者聯盟依舊強勢,不但幾乎吸乾北美電影市場5月份的動能,也讓其他新片票房不振。除了迪士尼之外,好萊塢六大中的四大(華納、派拉蒙、環球與Sony)先後推出的暑假檔大片,票房全部都不如預期,而且是非常不如預期。而北美電影市場在四天連假的整體收入,Deadline新聞預估只有1.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巨幅衰退32%。根據BOM的資料,去年同期(5月27到30日)整體收入達到2.76億美元。而MIB3在海外市場雖然同樣獲得上週的票房冠軍,但是收入比預期少了很多,史密斯的明星光環似乎蒙上了陰影。
MIB3週五在北美4248家戲院上映,週五首映日票房約1792.5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1944.5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763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5500萬美元,首映週末四天票房預估7000萬美元。本片的週四首映午夜場,Sony安排北美2233家戲院上映,但是收入只有155萬美元。去年同檔期上片的R級喜劇醉後大丈夫2(The Hangover Part 2,後面簡稱醉2),只有2D版但首映午夜場收入高達1040萬美元,連2009與2010年同檔期上映的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與慾望城市2(Sex and the City 2)都有超過300萬美元的首映午夜場票房。而以同期收入來比較,醉2去年首映週末三天收入8594.62萬美元,比有3D版同時上映的本片多了3000多萬美元,難怪Sony這一次沒有提供本片的3D票房佔有率,合理推測是因為票房數字難看。至於四天連假的收入,預估數字也一直在往下修正,Deadline新聞最早的版本預估,應該在八到九千萬美元之間,週五首映日票房開出後往下修正到7500萬美元,到了週六再度下修到7000萬美元,BOM之前預測8400萬美元,Sony則保守預測可望有8000萬美元。而醉2去年在北美的首映四天收入高達1.03億美元,當時北美有3615家戲院上映,比本片少了六百多家。BOM的票房預測提到,無論是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這個系列品牌、男主角史密斯或是3D,在海外市場仍極受歡迎(Will Smith, Men in Black and 3D are all huge overseas),但其他電影公司的高層在週五就告訴Deadline記者,本片無論是北美或是海外的票房,都比好萊塢原先預期的要差。另外,關於本片在北美的3D眼鏡付費爭議,週四的洛杉磯時報與彭博社(Bloomberg)的新聞都提到,Sony最後決定向戲院業者低頭,付錢買單。
本片由前兩集的原班人馬包括兩位男主角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以及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
),加上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主演。關於本片的消息,用「罄竹難書」來形容應不為過。本片是史密斯將近三年半以來唯一的新片,好萊塢大概都在看他的票房魅力是否消退,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則提到他的明星狀態(star status)不知是否禁得起這一次的考驗。而他在這三年半以來,不時傳出離婚、同志等負面傳聞(國外傳聞他與明星老婆在外面各玩各的,而且對象都是男的),本片拍攝期間還被媒體踢爆他拍片期間使用的超級大拖車,成為紐約市的超級大路霸(詳情請參閱本站3D立體影片資訊區的本片討論串,第二頁38與40樓的本人發言,以及第二頁39樓與第三頁41樓由Popo0121版主轉貼的照片)。而本片在前年11月開拍後不久,又因為史密斯對劇本不滿意,找來自己的人馬參與修改劇本,暫停拍攝將近四個月(Deadline新聞提到的6個星期應該是Sony給的說法),一直到去年3月底左右才恢復拍攝(詳情請參閱本站3D立體影片資訊區,本片討論串第二頁30與32樓的本人發言)。BOM的票房預測特稿說得好,「續集電影(票房)的成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前一集的(票房)成績(The success of sequels is usually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reception for the previous entry)」,10年前推出的第二集,成本比第一集多了5000萬美元,全球票房卻少了約1.4億美元,就是因為第二集的口碑與評價都不佳,也成為本片很大的包袱。而BOM週末票房新聞也提到,以本片的首映票房與第二集相比,在考慮到10年來票價通貨膨脹以及本片3D加收票價兩個因素的調整後(Adjusting for 10 years of ticket price inflation and 3D ticket prices),本片在北美首映的入場觀眾數量明顯低於第二集。(相關票房數字請參考下一段文字後面的列表)
既然是罄竹難書,就先來看可能第一個應該被點名負責的男主角史密斯。以首映週末三天票房來說,BOM的週末票房新聞提到,本片是史密斯個人的第三高首映票房紀錄,僅次於我是傳奇(I Am Legend,2007)與全民超人(Hancock,2008),但是這兩片都只有2D版本上映,顯然3D在北美的票房依舊處於崩盤態勢,連史密斯這位大明星都無法拉抬。另外,BOM的票房預測特稿提到,這位Fresh Prince(他在80年代時是Rap二人組DJ Jazzy Jeff and the Fresh Prince的一員,曾發行多張饒舌熱門單曲與專輯,90年代初轉進電視圈發展初期,仍使用Fresh Prince這個藝名),他在1996到2008年之間一共在12部北美票房超過一億美元的賣座大片掛頭牌,BOM提到阿湯哥(Tom Cruise)在同樣一段時間裡則有9部。BOM的說法其實有失公允,因為他在90年代時主演的4部票房大片,之中有2部他大概只能算是沾光(ID4星際終結者有好幾位明星戲份很重要,MIB星際戰警第一集是瓊斯獲得金像獎後的作品,瓊斯在當時的知名度仍在高峰期),另外的2部中有一部肯定賠錢(飆風戰警成本太高,全球票房不算理想),全民公敵也有金像獎影帝金哈克曼(Gene Hackman)與強沃特(Jon Voight)助陣,他基本上是於本世紀才逐漸被視為票房巨星。而12部北美票房破億電影,則是他目前為止所有的賣座大片,而且仔細檢視後可以發現,其中還包括史密斯僅擔任配音的夢工廠動畫鯊魚黑幫(Shark Tale,2004)。而阿湯哥的演藝生涯目前為止,一共有15部北美票房破億的賣座大片,阿湯哥目前為止尚未為動畫電影擔任過配音工作。另外,史密斯的12部電影中,全民公敵沒有在週末票房排行榜得過冠軍,阿湯哥的15部則是每一部都曾得過週末票房的冠軍。以下是史密斯的12部北美票房破億電影:
1.全民超人拍攝成本1.5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6260.38萬美元,北美票房2.27億美元,海外收入3.96億美元
2.我是傳奇拍攝成本1.5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7721.13萬美元,北美票房2.56億美元,海外收入3.28億美元
3.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2006)拍攝成本5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2654.17萬美元,北美票房1.63億美元,海外收入1.43億美元
4.全民情聖(Hitch,2005)拍攝成本70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4314.22萬美元,北美票房1.79億美元,海外收入1.88億美元
5.鯊魚黑幫(Shark Tale,2004)拍攝成本7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4760.46萬美元,北美票房1.6億美元,海外收入2.06億美元
6.機械公敵(I, Robot,2004)拍攝成本1.2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5217.98萬美元,北美票房1.44億美元,海外收入2.02億美元
7.絕地戰警2(Bad Boys II,2003)拍攝成本1.3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4652.25萬美元,北美票房1.38億美元,海外收入1.34億美元
8.MIB星際戰警2(Men In Black 2,2002)拍攝成本1.4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5214.87萬美元,北美票房1.9億美元,海外收入2.51億美元
9.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1999)拍攝成本1.7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2768.74萬美元,北美票房1.13億美元,海外收入1.08億美元
10.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1998)拍攝成本90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2003.85美元(週末票房排行最高名次是第二名),北美票房1.11億美元,海外收入1.39億美元
11.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1997)拍攝成本90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5106.84萬美元,北美票房2.5億美元,海外收入3.38億美元
12.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1996)拍攝成本7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5022.82萬美元,北美票房3.06億美元,海外收入5.11億美元
而由於劇本爭議所引起的暫停拍攝四個月,連帶引發的首要問題當然就是拍攝成本因而爆增。關於本片的拍攝成本,Sony對外宣稱2.25億美元,Deadline的新聞則是提到,好萊塢其他同業、也就是Sony的競爭對手(rival studios)則是評估高達3億美元,約等於或大幅超過前兩集製作成本的總合。而本片劇本修改期間引發的最大爭議,主要在於片中牽涉到的時光旅遊(time travel)情節相當複雜,若未經仔細佈局很容易發生bug,進而造成劇情前後邏輯出錯。不過,本片上片前國外的一些評價與反應還不算差,沒有引發很大的批評,連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網站的新鮮度(Tomatometer)也有68%。BOM的票房預測稿也提到,Sony近幾個月的宣傳,除了聚焦在回到過去(Back in Time)的主題之外,也強打布洛林在片中模仿瓊斯的演出(前者飾演後者的年輕版)。由於上一集口碑實在不佳,THR的新聞提到Sony在北美也瞄準兒童觀眾打廣告,因為孩子們大概都不記得(或是沒有看過)上一集,所以預期週六到週一這三天可能有更好的票房表現,不過以週六單日的票房看來,Sony的宣傳策略並沒有多大功效,週六票房只比週五增加8.5%而已。而以週五的首映日票房看來,有3D加收票價的幫助,卻只有1792.5萬美元的收入,比只有2D版的前兩集首映日票房都要差,第一集首映日收入1885.87萬美元,第二集則有1859.96萬美元,更不要提十幾年來北美電影票價已經漲過好幾次。
本片在海外市場提前自週三(5月23日)起陸續上片,Sony向媒體提報的上週海外收入約1.32億美元,加上北美的票房後,全球票房不到1.9億美元。Deadline上週的新聞提到,其他電影公司高層表示「很詭異,儘管海外市調反應很好,但澳洲、法國、南韓與德國的首映票房大多都不如超級戰艦或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despite great tracking internationally, their midweek openings in Australia, France, Korea, and Germany are mostly behind Battleship or John Carter. Weird.)」。而這四個地區都是好萊塢電影在海外的主要市場之一,Deadline記者緊接著寫到,「電影公司並不想聽到(媒體)談論他們的暑假檔大片時,在同一句話中出現這兩部電影的片名(超級戰艦與異星戰場都已被好萊塢公認是票房失敗作品,尤其是後者)(Those are two comps which no studio wants to hear in the same sentence with its summer blockbuster.)」。BOM的新聞預測,本片的海外票房可望超越第二集的2.51億美元,並可望接近第一集的3.38億美元。
而本片在海外地區的票房數字,BOM的新聞根據Sony提報的數字整理發現,目前是好萊塢電影在海外最大的三大市場-中國、俄國與日本,中國的1950萬美元是表現最好的地區,是好萊塢電影在當地首映票房的第七高(which ranks seventh all-time for a Hollywood movie there),俄國的1890萬美元居次,是好萊塢電影在當地首映票房的第六高(where its $18.9 million gross is the sixth-highest debut ever)。另外,BOM特別提到亞洲地區的票房表現相當強勢,其中包括南韓(850萬美元)、日本(800萬美元),BOM還特別提到台灣的330萬美元首映票房。BOM接著提到拉丁美洲也有不錯的首映票房,其中包括墨西哥(590萬美元)以及巴西(500萬美元)。澳洲的表現也不錯,首映收入520萬美元。不過,在歐洲地區的票房表現,THR形容是「顯著疲軟(notably soft)」,THR與BOM都將原因歸咎於天氣太好,民眾都出去玩而沒有進戲院看片,BOM則認為德國(570萬美元)與法國(560萬美元)的表現仍然不差,但是英國(500萬美元)、義大利(370萬美元)與西班牙(300萬美元)的表現就令人失望。
本片在海外上片初期,Sony特別向媒體提到俄國的票房。以本片在俄國與中國的票房看來,是比異星戰場的表現好一些,異星戰場在俄國首映收入1750萬美元,晚一週上片的中國首映收入1040萬美元。不過,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在這兩地的首映票房比復仇者聯盟要好。復仇者聯盟在這兩地的首映票房,中國收入1790萬美元,俄國則是1740萬美元。顯然,同樣牽涉到外星人的故事背景,本片的設定與故事比較可以讓這兩地的觀眾融入,復仇者聯盟太依賴漫畫中複雜的設定以及之前幾部電影舖的梗,卻完全沒有在電影劇情中多作解釋,顯然因此影響到在這兩個大市場的票房。
復仇者聯盟週五票房約968.4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1411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319.3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3698.7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450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5.23億美元。Deadline與BOM的新聞都提到,本片已於週六(第23天)在北美票房突破5億美元,打破了阿凡達(Avatar)保持的最快破5億(32天)美元的紀錄。BOM還提到,本片預計本週末將會超越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北美5.33億美元票房紀錄,成北美影史票房第三高。而受到MIB3海外大規模上片影響,本片上週在海外收入掉到2630萬美元,跌幅高達50%,海外累計收入達到7.81億美元,全球票房累計12.95億美元。BOM的新聞認為,本片的全球票房將會超越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的13.28億美元。不過,後者的海外票房高達9.47億美元,本片即使在日本於8月份上映後,海外收入累計要超過9億美元應該很困難。
超級戰艦(Battleship)週五票房約300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410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370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080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135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4330萬美元。BOM的週末票房新聞提到,本片在北美上映前10天總收入,還不如異星戰場的5322.72萬美元。
大獨裁者落難記(The Dictator)週五票房約278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331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351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960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115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4330萬美元。本片上週在海外29個地區再度增加1180萬美元的收入,海外累計票房達到5030萬美元。
重返車諾比:鬼城實錄(Chernobyl Diaries)週五在北美家2433戲院上映,週五首映日票房約354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38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208萬美元,首映週末三天票房800萬美元,首映週末四天票房預估1150萬美元。本片是由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第二集起中文片名改為鬼入鏡)的編劇兼導演Oren Peli擔任製片兼編劇的作品,以此類低成本走向的恐怖片來說,這樣的票房可說是恰如其分,沒有很差但也沒有很好。
黑影家族(Dark Shadows)週五票房約206.5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80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265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751.5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95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6500萬美元。本片上週在海外53個地區增加了1310萬美元的收入,海外累計票房達到1.06億美元。BOM的新聞提到,雖然本片仍有墨西哥與巴西將於下個月上映,但全球票房要超過2億美元應該不可能(out of the question)。
What to Expect When You're Expecting週五票房約223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64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228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715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90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2400萬美元。
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週五票房約166.5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245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223.5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635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90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1790萬美元。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週五票房約59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85.1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75.9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275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27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3.95億美元。
Think Like a Man週五票房約39.5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54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46.5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40萬美元,週末四天票房預估200萬美元,累計票房預估總額8890萬美元。
以下是Deadline與Box Office Mojo相關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2/05/ ... -to-1-3m-midnights/
http://www.boxofficemojo.com/news/?id=3448&p=.htm
http://www.boxofficemojo.com/news/?id=3450&p=.htm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