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3-5-28 15:22:59
|
顯示全部樓層
北美4天連假即將結束,較詳細的相關票房數字與報導出爐,以下紅字部份是修正版本(包括一處玩命關頭6打錯的兩個字),若是已讀過樓上版本,沒有時間重看一次,看紅字部份即可。
週一(27日)是北美的戰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所以對於北美電影市場來說上週末是一個連續四天的檔期,是長達4個月的暑假檔中僅次於美國國慶的第二個重要檔期。先來看北美電影市場的整體表現,由於好萊塢今年一口氣推出三部大片同檔競爭,加上前三個週末上檔的大片仍有不錯的票房後勢,Deadline報導評估,這個四天連假檔期開出打破影史紀錄的3.17億美元營收,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報導則是3.14億美元,Variety報導僅指出是首次超過3億美元(The holiday weekend, which totaled more than $300 million for the first time ever)。根據Box Office Mojo(後面簡稱BOM)網站的資料,去年同期(5月25到28日)北美電影市場整體收入1.940億美元,去年同期只有一部大片星際戰警3 3D(MIB 3)上檔;這個四天連假檔期的影史最高票房紀錄是發生在2011年,根據BOM的資料當年5月27到30日北美電影市場開出2.768億美元的影史最高收入,Variety之前報導的數字則是2.96億美元。
至於三部大片的票房表現,玩命關頭6(Fast & Furious 6)不但是上週末北美與海外票房冠軍、這個系列電影最高首映票房、環球歷年北美與海外最高首映票房(It's also Universal's highes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pening weekend of all time.),也是今年目前為止第二高的北美與海外首映票房,僅次於鋼鐵人3(Iron Man 3),全球目前累計票房3.17億美元。該片也是最早訂下這個檔期的大片,上一集全球上片不到兩個月時(2011年6月下旬),環球就對外宣佈續集的上片檔期。華納則是晚了9個月(去年3月下旬),才安排醉後大丈夫3(The Hangover Part III)在同檔期上片。兩部強片同檔期對打,是好萊塢這幾天討論最多的話題,Deadline提到其他電影公司高層指出,這兩家公司互相瞪著對方,都表現出對自家電影很有信心的態度,沒有一方願意退出;THR的報導則提到,玩命關頭6主要受益於西班牙裔(Hispanics)觀眾,THR提到這個族群是北美最常前往戲院看片的觀眾,根據北美戲院出口民調顯示,本片觀眾有32%是西班牙裔(Hispanics, who made up 32 percent of the audience and are the most frequent moviegoers in the U.S.)。而也許是上一集的口碑不佳,也許是北美觀眾已厭倦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喜劇,醉後大丈夫3雖然臨時提早一天在北美上片,但預估該片5天票房大概只有玩命關頭6的4天票房的一半左右,這兩片都只有2D版本。這個檔期唯一的3D動畫大片森林戰士(Epic),雖然可望接收北美的家庭觀眾,但在票房表現上卻顯得相對弱勢,預估首映票房只能排名第四。
- 環球宣稱製作成本1.6億美元的玩命關頭6,週五在北美3658家戲院上映,週五首映日票房約3870萬美元(包括週四晚場與午夜場收入的650萬美元),週六票房約3150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2660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2322.8萬美元,首映週末三天(週五到週日)票房9679.1萬美元,首映週末四天(週五到週一)票房1.200億美元,比上一集少135家戲院(上集首映北美有3793家戲院),卻多出了約1757萬美元收入。本片首映四天票房,僅次於同檔期上映的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 At Worlds End,2007)的1.398億美元、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2008)的1.269億美元,以及X戰警:最後戰役(X-Men: The Last Stand,2006)的1.228億美元,是陣亡將士紀念日四天檔期的影史首映票房第四名,以今年這個檔期競爭激烈的程度來說,本片的表現可說是相當傑出,而且醉後大丈夫3基本上吸引的也是類似的男性觀眾。派拉蒙原本以為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可望開出4天一億美元的首映票房,但只有2D版本的本片達成且大幅超越派拉蒙設定的目標,並開創本系列電影首映票房紀錄、應該也會包括未來的最終票房與海外票房的新高紀錄。本片的影評與口碑也創下本系列電影目前為止的最佳表現,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網站新鮮度72%,觀眾口碑更高達95%,IMDB評價7.8,北美媒體慣用的CinemaScore,觀眾也給予A的評價,顯然本片的票房後勢將大有可為。以下是這個系列電影的票房、評價與口碑的相關資料,可以發現第一集通常是最好的定律完全不適用於這個系列,觀眾口碑也是愈來愈好。
玩命關頭(The Fast And The Furious,2001)製作成本38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4008.9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445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6275萬美元;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52%,觀眾口碑81%,IMDB的評價6.4。
玩命關頭2:飆風再起(2 Fast 2 Furious,2003)製作成本76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5047.24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271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091億美元;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36%,觀眾口碑59%,IMDB的評價5.4。
玩命關頭:東京甩尾(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Tokyo Drift,2006)製作成本8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2397.38萬美元(北美首映票房第三名,本系列中唯一未獲票房冠軍),北美最終票房6251.44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9595.38萬美元;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35%,觀眾口碑80%,IMDB的評價5.7。
玩命關頭4(Fast and Furious,2009)製作成本8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7095.05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550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2.081億美元;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27%,觀眾口碑76%,IMDB的評價6.5。
玩命關頭5(Fast 5,2011)製作成本1.25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8619.87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2.098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4.163億美元;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78%,觀眾口碑83%,IMDB的評價7.3。
至於海外市場,本片上週末在海外59個地區收入1.603億美元,海外目前累計票房1.97億美元,已經超過12年前第一集海外最終票房的三倍,上集的海外4.163億美元票房應該很快就會被超越,全球目前累計票房3.17億美元。Variety的報導提到,本片海外票房表現最好的地區是俄國(1780萬美元/上集在當地首映票房1174.17萬美元),墨西哥(714.83萬美元)、法國(1004.01萬美元)、德國(962.01萬美元)各別也都開出超過1000萬美元的首映三天票房(括號內是上集在當地的首映票房,Russia, contributed $17.8 million. Mexico, Germany and France followed, all grossing north of $10 million each in three days.)。環球提報的資料指出,本片在海外所有地區都是當地票房冠軍(The studio says it opened #1 in every territory)。另外,本片的IMAX版本只有海外地區才有(overseas-only IMAX),在海外59個放映廳收入超過200萬美元。
Deadline的報導特別強調,環球成功地做到其他電影公司做不到的事:讓一個成功的系列電影轉換類型(Universal did what no studio has ever dared to do: change the genre of a successful franchise.),由街頭飆車轉型為搶劫動作再到恐怖份子情節(successfully transition from street racing to heist action to terrorist plot);THR的報導也提到環球北美發行部總裁(Universal president of domestic distribution )Nikki Rocco指出:「這已經不再是一部飆車電影。它(現在)是一部有廣泛吸引力的動作片(This isn't just a car racing movie anymore. It's an action pic with broad appeal)。」根據北美戲院出口民調顯示,本片有32%觀眾是西班牙裔,49%觀眾是女性,43%觀眾年齡在25歲以下,環球高層提到的「廣泛吸引力(broad appeal)」的確可以從性別、年齡與族群上清楚看出,尤其是這個已有12年歷史的系列電影,25歲以下觀眾仍高達43%(並在CinemaScore給予本片A+的評價),遠高於已有近50年歷史的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的27%。事實上,若是再深入點觀察可以發現,環球所做的除了類型轉換,也為這個系列電影加入了007系列電影的三大賣點-大型動作場面、劇情走向國際化,以及異國風情(exotic)。前兩集都是發生在美國(第一集是洛杉磯,第二集主要在邁阿密),第三集則移師日本東京,雖然片中那場東京街頭狂飆、也就是本片片尾再度出現的那個場景,其實是在洛杉磯拍攝,然後用電腦修改背景(1967年的007第5集雷霆谷,主要場景也是在日本);第四集則以多明尼加的搶劫油罐車開場(1989年的007第16集殺人執照,與油罐車有關特技是片尾的高潮戲),另外墨西哥也是片中的重要場景;第五集則是完全移師到巴西里約熱內盧。
而本片則是由拉丁美洲開場,然後轉往歐洲的英國倫敦、西班牙等地,與007電影每一集都展現不同的異國風情相當類似。本片開場戲的兩輛車在山路狂飆,從隧道先後高速竄出,與007第22集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2008)的開場畫面非常類似,片中的動作場面愈玩愈大,也接近龐德電影動作場面的風格,可以想見這個系列電影在海外市場也愈來愈受歡迎。除了這幾個元素之外,過去007系列電影中,由武器大師Q所設計的各項精巧武器配件或機關(gadget),在本片中也開始出現(晶片槍、特殊設計的斜坡造型車),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由饒舌歌手路達克里斯(Chris "Ludacris" Bridges)在這個系列電影飾演的Tej一角,在本片中已經逐漸展現出轉型趨勢,他的轉型方向可能會讓這個角色在續集中成為這幫人的Q,觀察點是他在片中改裝的東西,在片尾的飛機高潮戲發揮了關鍵作用。而除了動作場面大幅升級,這個系列電影的劇情精彩程度上升,從第三集開始接手編劇職務的Chris Morgan絕對功不可沒,有心的觀眾應該可以發現,他從第三集開始就陸續埋了不少梗,從本片中還可以發現那些梗埋得很深,有些梗連接到第四集,也有些是連接到第三集,當然也有連接上一集的,當時在看前三集時,應該有不少觀眾沒想到那些梗下面還有層次,本片揭露程度可能還很有限,也難怪上集全球大賣之後,環球第一個簽約的就是Morgan。 - 醉後大丈夫3製作成本1.03億美元,週四在北美3555家戲院上映,週四首映日票房1178.94萬美元(包括週三晚場與午夜場收入的310萬美元),週五票房約1455萬美元,週六票房約1466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1256.5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944萬美元,首映週末三天票房4177.5萬美元;首映週末四天票房5121.5萬美元,比上一集首映前4天收入1.175億美元差了一大半;五天(週四到週一)累計票房總額6300.4萬美元,也是不到上一集上片前5天收入1.350億美元的一半。Variety的報導提到,本片根據市調(tracking)預估的首映五天票房在8000萬美元左右,目前看來顯然受到上一集口碑不佳很大影響,華納北美發行部總裁(Warners president of domestic distribution)Dan Fellman對媒體承認本片票房表現的確不如預期,對THR承認顯然本檔首選是玩命關頭6(Obviously, the first choice was Fast 6),但對Variety特別提到原本預期週六晚場票房會下跌,但沒想到反而上升1%。
本片的評價目前是這個系列電影中最差的一集,口碑也不如上一集,CinemaScore的觀眾評價僅有B(Variety的報導提到,18歲以下觀眾給予A的評價,本片在北美是R級,怎麼會有18歲以下觀眾?讓人好奇),第二集則有A-;爛蕃茄網站的新鮮度目前只有21%,觀眾評價則有88%,僅後者比上集表現好一些些,IMDB評價目前只有6.4,是三集中最差的。由於評價與口碑都表現不佳,本片首映週末三天票房比第一集還要差,且只有上一集的一半。上集口碑不佳顯然也影響到海外市場,海外觀眾對好萊塢續集電影的胃口通常很好,根據華納提報的資料,本片上週末同時在海外的英國(920萬美元,是當地票房冠軍,但上集當地首映收入1718.99萬美元)、澳洲(上集當地首映收入1208.93萬美元)與紐西蘭(上集當地首映收入105.96)三地上片(前兩個地區屬於好萊塢去年海外10大市場),華納提報在這三地共收入1900萬美元(上集在這三個地區總共收入3033.88萬美元,本片僅達成63%,也就是比上集少了37%),全球截至週一為止累計票房8220.4萬美元;本片本週末才要在包括德國、法國、巴西、義大利、西班牙...等32個市場上片(前三個地區屬於好萊塢去年海外10大市場)。以下是這個系列前兩集的票房、評價與口碑相關資料:
醉後大丈夫(The Hangover,2009)製作成本3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4497.93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2.773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901億美元;爛蕃茄新鮮度79%,觀眾評價87%,IMDB的評價7.8,都是這個系列表現最好的
醉後大丈夫2(The Hangover Part II,2011)製作成本80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8594.62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2.544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3.323億美元;爛蕃茄新鮮度34%,觀眾評價58%,IMDB的評價6.5。
本片仍由前兩集的導演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繼續執導,在前兩集中飾演「瞎狼幫(The Wolfpack)」的三位男主角布萊德利古柏(Bradley Cooper)、查克葛里芬納奇(Zach Galifianakis)與艾德赫姆斯(Ed Helms)再度回鍋續演。為了讓這個系列電影的這幾位重要人物續攤,華納則是砸下重金,根據THR去年的報導,「瞎狼幫」這次每人可以拿到1500萬美元,外加票房分紅,THR報導提到他們演出第一集時的片酬都不到100萬美元。由於第一集狂賣,第二集增為每人500萬美元外加分紅,據說第二集的最後收入每人都有近2000萬美元。由於「瞎狼幫」以及導演與編劇都是好萊塢大型經紀公司CAA的客戶,所以基本上可說是由CAA出面與華納談本片的片酬。好萊塢大型經紀公司有時甚至可以與電影公司談整部電影的package,反正只要明星、導演、編劇都屬於同一家經紀公司,經紀公司可以自行組合case,然後再與好萊塢談合作。而由於4年前推出的第一集票房意外狂賣,華納開拍前並未與演員、導演簽續集的保障條款,因而後面兩集給予經紀公司可趁之機。而這大概也就是好萊塢經紀公司對Marvel的作法怨聲載道的原因,因為Marvel簽約不但價碼超低,而且一次都「綁」多部片約,經紀公司完全找不到操作空間。 -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週五票房約1000.1萬美元,週六票房約1442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1286.3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871.6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3728.4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4700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預估1.558億美元。派拉蒙原本預期在3D以及IMAX加收票價的幫助下,本片北美首映4天票房可望達到一億美元,但一直到第7天(5月22日週三)才突破一億美元;而本片目前在北美上片11天(截至週日為止),北美累計票房仍然落後僅有2D版本的上一集逾525萬美元,相對於僅有2D版本的玩命關頭6大幅超越派拉蒙的期望值(4天1億美元),而且全球上映5天累計票房已經超越3億美元(海外只有英國提早一週上片),3D有利於票房的迷思應該會讓派拉蒙高層重新省思。THR的報導提到,本片上週末在海外40個地區收入1310萬美元,海外目前累計票房1.021億美元,全球票房2.579億美元,同屬於好萊塢去年海外10大市場的中國與南韓將在本週末上片。
- 森林戰士(Epic)的製作成本9300萬美元,週五在北美3882家戲院上映,週五首映日票房約935萬美元,週六票房約1337.5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1077.5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910萬美元,首映週末三天票房3350萬美元,首映週末四天票房4260萬美元。根據Variety的報導,本片上週末在海外將近34個地區收入2320萬美元,海外目前累計票房4400萬美元(BOM網站的資料則是4290萬美元),全球累計票房8660萬美元。自從3月份的古魯家族之後,適合家庭觀眾的3D動畫出現2個月的斷層,本片雖然可望在另外兩部大片夾殺下,接收北美的家庭觀眾,但首映三天票房仍然後落後里約大冒險502萬美元。而本片在CinemaScore的觀眾評價是A(孩子們則是給予A+的評價,the 3D pic earned an A CinemaScore and coveted A+ among kids),顯然對本片的票房後勢應有幫助。本片是福斯旗下的藍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目前為止出品的第八部作品,也是非冰原歷險記(Ice Age)系列的第四部作品,目前看來,本片在北美的首映票房雖然是三部大片中相對較弱勢的,但首映票房仍然接近前三部非冰原歷險記系列電影的水準。本片目前在爛蕃茄的新鮮度63%,觀眾口碑72%,IMDB評價6.8,也都維持一定的水準,顯然藍天工作室的品牌已經逐漸站穩腳步。以下是藍天工作室非冰原歷險記系列電影的票房相關資料:
機器人歷險記(Robots,2005)製作成本7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3604.53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282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325億美元;爛蕃茄的新鮮度64%,觀眾口碑60%,IMDB評價6.3。(僅有2D版本)
荷頓奇遇記(Dr. Seuss' Horton Hears a Who,2008)製作成本85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4501.29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545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426億美元;爛蕃茄的新鮮度79%,觀眾口碑75%,IMDB評價6.9。(僅有2D版本)
里約大冒險(Rio,2011)製作成本9000萬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收入3922.59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436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3.410億美元;爛蕃茄的新鮮度72%,觀眾口碑72%,IMDB評價6.9。 - 鋼鐵人3(Iron Man 3)週五票房約511.3萬美元,週六票房約746.7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663.3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513.8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921.3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2435.1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3.724億美元。本片上週末在海外55個地區收入1740萬美元,海外目前累計收入7.748億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11.423億美元。
-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週五票房約396萬美元,週六票房約512.5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453.5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340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362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1702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1.177億美元。本片上週末在海外50個地區收入2410萬美元,是上週末海外票房亞軍,目前在海外累計收入8520萬美元,全球累計票房2.029億美元。
- 由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與瑞絲薇絲朋(Reese Witherspoon)主演的獨立製片Mud,上週末在北美的上映規模又縮小到712家戲院,但名次不降反而小升一名,週末三天票房192.8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242.7萬美元(BOM網站仍然沒有四天連假的個別日票房數據),累計票房總額1503.4萬美元。
- 古魯家族(The Croods)週五票房約27萬美元,週六票房約50.5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44.5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39.5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22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161.5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預估1.796億美元。根據BOM的資料,本片目前在海外累計票房3.834億美元,全球目前累計票房5.630億美元。THR的中國票房報導特別提到,本片在中國的票房上片六週以來一直維持一定水準的後勢(DreamWorks' family-friendly animation maintains its momentum in the sixth week of its run.),這種票房成長緩慢但持久的成功模式(the latest blockbuster's slow but long-burning success)已經在改變當地影迷與官方的看法。本片上週(5月19到26日)在當地仍有510萬美元(3130萬人民幣)的收入,當地自4月13日上片以來,累計票房5080萬美元(3.115億人民幣)。
- 棒球電影42週五票房約30.5萬美元,週六票房約51.5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45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33.7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127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160.7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9141.1萬美元。
- 遺落戰境(Oblivion)週五票房約24.3萬美元,週六票房約32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28.6萬美元,週一票房預估25.3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84萬美元,四天連假票房109.3萬美元,累計票房總額8755.8萬美元。
以下是Deadline、The Hollywood Reporter與Variety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3/05/crowded-memorial-weekend-kick-off-hangover-iii-opens-to-hot-3-1m-late-shows/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box-office-report-fast-6-558856
http://variety.com/2013/film/news/fast-and-furious-6-shows-off-franchises-mettle-1200488267/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hina-box-office-american-dreams-558734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