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積極籌備中的007第24集,Variety有一則獨家新聞,雖然米高梅並不願意評論相關內容,但對於007電影的粉絲來說,報導內容仍有部份參考價值。 ?crop=0px%2C12px%2C4160px%2C2316px&resize=670%2C377
首先來看Variety這則報導的焦點,就是今年初以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2013)一片拿下英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的英國藉黑人男星奇維托艾吉歐佛(Chiwetel Ejiofor,特務間諜、2012),可能將在片中飾演壞人(villain)角色。報導提到,消息來源透露艾吉歐佛目前是飾演壞人角色的首選(the top choice to play the villain in the next installment in the Bond series),並強調他是飾演這個角色演員名單的領先者(he is the front-runner for the job),不過演出邀約尚未提出、而且還有檔期問題待協調(No offer has been made yet, and scheduling would still have to be worked out)。
報導還提到為了趕上明年11月6日的北美上片檔期,目前劇組方面計劃暑假開拍,相關選角正在開始熱身。報導提到男性觀眾較為關切的龐德女郎(Bond Girls)選角條件,劇組同時也在尋找一位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n),以及一位英國女性擔任新任龐德女郎(the studio also on the lookout for one Scandinavian and one British woman to play the new Bond girls)。所以這一集的007電影應該會比較『正常』一點,不但會有兩位龐德女郎,而且應該至少有一位很可能是金髮碧眼的美女,不會像空降危機(Skyfall,2012)給人的感覺好像當時已高齡78歲的茱蒂丹琪(Judi Dench),從戲份與在片中的重要性來說,才是真正的龐德女郎。
Variety的報導還提到,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已經確定將第四度飾演男主角,『佛地魔』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班維蕭(Ben Whishaw)、娜歐蜜哈里斯(Naomie Harris)也將重新回鍋,也就是將分別再度演出M、Q以及Moneypenny的角色,上一集空降危機的導演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也將繼續擔任導演,空降危機的主要編劇John Logan繼續為本片寫劇本,但相關內容則保密到家。
再回頭來看一下艾吉歐佛這個人選,如果他未來確定得以飾演本片中的壞人角色,那他將會是007電影42年以來第二位由黑人演員演出的壞人角色。Yaphet Kotto(異形、午夜狂奔)曾經在007第8集生死關頭(Live and Let Die,1973)中飾演壞人(見上圖),而且是犯罪首腦(mastermind)。007電影超過半世紀的歷史中,目前僅有生死關頭一片是由黑人演員飾演犯罪首腦,連犯罪集團的打手也都是黑人,主要原因與該片的設定有關(包括部份重要場景在紐約哈林區,以及一個虛構的黑人國家);至於黑人打手的角色其實也不多,大概只有第7集金剛鑽(Diamonds Are Forever,1971)以及第14集雷霆殺機(A View to a Kill ,1985)兩片,而且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打手,銀幕形象凌厲。如今『黑人地位大幅上升』,連美國總統都已經是黑人,劇組思考再度讓黑人在片中使壞,也會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每日郵報的報導內容可以分為幾點。首先,就是關於劇本的問題,這也是整則報導關注的核心。空降危機有三位編劇掛名,分別是John Logan(神鬼戰士、雨果的冒險)以及Neal Purvis & Robert Wade這個兩人編劇組。Purvis & Wade這個兩人組合從第19集縱橫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1999)開始連續擔任五集007的編劇,其中僅第20集誰與爭鋒(Die Another Day,2002)是只有這個兩人組掛名編劇,其他的三集都有另外一位編劇擔任主要編劇,包括縱橫天下的Bruce Feirstein(黃金眼、明日帝國)、第21集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2006)與第22集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2008)的Paul Haggis(衝擊效應、登峰造擊),以及空降危機的Logan。其中空降危機是Logan受僱改寫Purvis & Wade兩人組寫好的劇本,目前看來第24集的情況將是反過來。每日郵報提到,這一次則是Purvis & Wade兩人組受僱重寫Logan寫好的劇本(The pair — who co-wrote five films for the franchise — have just been hired to re-write Logan's script and give it some 'punch'.),報導前面提到他們將為Logan的劇本「增添一些『活力』(give it some 'punch')」。至於『活力(punch)』的意思,報導後面有進一步的解釋。Purvis & Wade兩人組被要求'punch up' the script。『punch up』是英式口語的打架,意思顯然就是為Logan的劇本增加動作場面,這個部份開始引起我的興趣,第24集應該不會又是一部『劇情片』,謝天謝地。顯然,Logan的版本很可能又是類似空降危機的『劇情片』模式。
每日郵報的報導也引述了約翰克里斯(John Cleese,笨賊一籮筐)最近對007電影的批評,他認為最近的幾部007電影缺乏幽默(humourless)。在世界電影雜誌上關於克里斯的介紹,一開始就提到他是英國喜劇界的大師級人物。而他也曾在縱橫天下中飾演Q的助理R,並在誰與爭鋒一片中接手Q的工作。他最近在Radio Times的訪問中指出,票房收入中的很大部份來自亞洲地區的觀眾,他們就是為了看動作場面買票入場,但他認為這些動作場面都拍得太長,而亞洲觀眾也未能領會微妙的英式幽默。空降危機全球票房超過10億英鎊(£1?billion),但其中英國就貢獻了超過一億英鎊(Skyfall raked in more than £1?billion in global takings — £100?million-plus of that in the UK alone)。克里斯提到了幽默,報導也提到除了添加動作場面之外,Purvis & Wade兩人組也被要求在劇本中增加更多笑話作點綴(sprinkle in more gags),並突顯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飾演的龐德,與娜歐蜜哈里斯(Naomie Harris)飾演的Moneypenny之間機智風趣的對話(witty repartee),並聚焦在龐德與『佛地魔』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飾演的上司M之間的互動。
克雷格接演龐德之前的20集007電影,幽默成份一直不虞匱乏,就連動作場面都是幽默好玩的成份高於驚險刺激,這一點在第三任龐德羅傑摩爾爵士(Sir Roger Moore)演出的七集007電影中可說是經常可見。龐德與M的秘書Moneypenny之間不時參雜打情罵俏成份的幽默對話,也是前16集中的一項特色,大概只有莎士比亞劇演員(Shakespearean actors)出身的提摩西達頓(Timothy Dalton),在幽默的部份表現較不討喜,一般評論也多數認為達頓版的龐德比較嚴肅。最近20年的007電影,大概是從第五任龐德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開始,由於女權日益高漲以及女性地位大幅提昇,龐德與Moneypenny之間的對手戲有趨於乏味的走向,即使參雜打情罵俏的成份但笑果有限,克雷格接手演出的前兩集甚至沒有Moneypenny這個角色。
由於Purvis & Wade兩人組受命改寫劇本,所以報導提到原先預訂10月開拍,將會延後到12月(so filming won't begin till December)。報導也提到,曼德斯與劇組已經勘察了幾個可能的拍攝地點(Mendes and his team have already been on recces to possible locations)。之前傳聞的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n)籍龐德女郎(Bond Girls),報導也提到已經面談過少數幾位女演員與模特兒(a handful of Scandinavian actresses and models have been interviewed with a view to starring as Bond girls)。
關於無字天書這部電影,IMDB的資料其實很有趣。在李察基爾的資料上,可以發現一部英文片名是Phoenix(1983)的電影,Charles Lang應該就是梁修身,Betty Noonan當然就是貝蒂。但是在PCHome妮子的部落格上,有一張美國版的海報,英文片名則是War of the Wizards,李查基爾當然是掛頭牌。
先來補充每日郵報這則報導中提到的一些比較不敏感的內容。首先,是關於布洛費(Blofeld)這個名字,原著作者伊安佛萊明(Ian Fleming)是取材自他就讀伊頓公學(Eton College)時的同學Thomas Blofeld(The name of the villain was inspired by Thomas Blofeld, a schoolmate of Fleming at Eton.)。兩人在伊頓公學時的相處大概不甚融洽吧?!
「消息來源透露,新版的布洛費將會如同早期版本一般的陰險,但是會更加複雜而較不會(像早期版本般的)裝腔作勢(Sources say the new Blofeld will be just as sinister as earlier incarnations but will b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less ‘campy’.)」
每日郵報也提到,布洛費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壞蛋之一,他的影響力可以在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系列電影中看到,片中的壞蛋邪惡博士(Dr. Evil)也有一隻貓Mr. Bigglesworth(見下面的左圖,右圖是007第5集雷霆谷中由Donald Pleasence飾演的布洛費)。
每日郵報最後也提到,本片實際上已經在奧地利展開前製作業(Pre-production work on ‘Bond 24’ has already started in Austria),而Eon製片公司的相關人士都不願回應報導內容。接下來要提到的是比較敏感的內容,對007第24集電影有高度期待、而且不想提前一年踩到劇情地雷的朋友,就請讀到這裡為止。我個人其實也是很後悔看了每日郵報這則報導,因為我認為下面的內容提前一年就告知劇情的引爆點,而且可能是最大的爆點。
每日郵報的報導提到,Eon製片公司預定於12月第一個星期召開的記者會,屆時除了將會正式宣佈相關的選角,其中包括宣佈Waltz將在片中飾演Franz Oberhauser、已故Hans Oberhauser的兒子。Hans Oberhauser生前是滑雪教練,他的舉止對龐德來說如同是父親般的長輩(a ski instructor who acted as a father figure to Bond)。但是好萊塢的消息來源透露、每日郵報報導特別提到這位人士要求匿名:「沃茲在下一部龐德電影中就是飾演布洛費(Christoph Waltz is playing Blofeld in the next Bond film.)。」資深的消息來源(senior sources)則是相信,記者會預定宣佈Oberhauser這個角色根本是雙重唬人(double bluff),第一重唬人指的是沃茲實際上飾演的就是布洛費,第二重指的則是在劇情中他是在唬弄龐德。這個資深消息來源透露的內容,已經嚴重牽涉到爆雷的程度,而且可能是整個劇情相當關鍵的部份,應該會是整個劇情衝突爆發的點,劇情張力在這裡將可能會推升到頂點。
與這個情況類似的,大概可以找到兩個例子。007第19集縱橫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1999),由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飾演的Elektra King在片中是以被害人家屬以及曾經是遭綁架肉票的身份出場,她在片子進行一大半後才曝露出真面目。但是,龐德在她掀開底牌前就已經起疑,可以說已經先埋下了伏筆,而直接受到傷害的則是龐德的上司M。另外一個更類似的例子,則是金像獎影后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見下圖),她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一片中飾演的角色,上片後大家才發現她在電影上片前一直在騙人,不但騙媒體記者也騙了觀眾,但她只是為了不讓整體劇情中最重大的梗提前曝光才騙人。而當她竟然在重要關頭捅了某人一刀時,觀眾應該也因此體會到劇情重大轉折帶來的強烈戲劇張力。從每日郵報報導內容看來,沃茲的角色性質應該會比較接近柯蒂亞而不是瑪索的角色,而Hans Oberhauser類似父親角色的設定,顯然也暗示他的兒子Franz與龐德的關係接近兄弟或是好哥們,而他也可能會在緊要關頭時捅龐德一刀,而不止是變臉而已。我在這裡用捅龐德一刀其實是象徵性的說法,屆時電影若沒有緊急修改劇本,可能會用其他更激烈的方式擺龐德一道。
如果,好奇的朋友已經看到這裡,希望可以看完就全部忘掉。我個人認為,除非電影再延後一年開拍,否則應該是沒有太多空間與時間來修改劇本,因為要修改這個部份牽涉的範圍太廣,有可能必須動到整個劇本。我想,下個月第一週將舉行的記者會將會是第一個觀察指標,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影迷最關心的演員卡司也沒有讓人失望,除了丹尼爾克雷格、雷夫范恩斯、班維蕭等人全員回歸之外,還找來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克里斯多夫沃茲、安德魯史考特和大衛鮑帝斯塔組成超堅強反派團。向來受到高度矚目及討論的龐德女郎則由義大利性感女神莫妮卡貝魯奇和法國氣質女星蕾雅瑟杜擔綱。導演山姆曼德斯也揭曉了由英國超跑車商艾斯頓馬汀為龐德量身打造的最新座騎Aston Martin D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