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6-2-19 19:27: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2-19 20:41 編輯
《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新與舊的世界 影評老大爺暗夜騎士 2016-02-19 18:03:21(大陸地區今天戲院上映)
十六年晃眼即過,《臥虎藏龍》幾乎打開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篇章,沒有《臥虎藏龍》或許就沒有張藝謀的《英雄》,沒有《英雄》,中國電影的商業化進程也會晚點。《臥虎藏龍2 》更像是一種懷舊,西方人視角下的老派武俠。李安拍第一部《臥虎藏龍》之時,正處在他人生崛起前的黎明,為了照顧西方觀影人士的口味,絞盡腦汁想台詞,既要符合英美語法,又要詮釋道家精神。以致於大多中國人去觀看這部大名鼎鼎的武俠片時,碰到了這輩子看武俠從沒有過的文化障礙,就是覺得怪怪的,總覺得說話哪裡有些不對。
不少中國小說的大牛們就喜歡從歐美文學裡找技巧,因此大家也看到中國當代很多小說對白的語法有點古怪,跟日常說話不太一樣,這是由西轉東的一個過程,而《臥虎藏龍》完全相反,是由東轉西的一個過程,除了這個以外,李安的第一部其他都是正常的,他描繪了古典倫理與禮制對人性的壓抑,故事充滿了淡淡的禪意與傷感。
到了《青冥寶劍》這裡,除了古怪的由東轉西的語法還存在,故事的訴求點已不再是倫理與人性,開始注重江湖道義與身份認同,幾個小人物出場不多,對白不長,但為了主旨明確的江湖道義逐一獻出自己的生命,在著墨不多的空隙,使整部電影變得豐富了起來。
《青冥寶劍》甚至是一部配角比主角出色的電影。
因為文藝作品最重要的不是講述情節,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幾個小人物承接了故事最重要的主題,用極短的時間幹完藍領的活兒還打出了MVP 的精神界境,實屬難得。
另外袁和平雖然出身武指,但片子整體上藝術上的質感還是不錯的,《青冥寶劍》裡的建築、美術、器具都是認真打磨過的,尤其是風景,新西蘭壯美的雪山冰湖,森林小徑給成片添色不少。似乎一直在各路電影大師身邊呆習慣了,袁和平對細節的要求還是較嚴格,他又是極擅長動作設計的,《青冥寶劍》的動作場面是近幾年較優秀的武俠戲,影片中有大量的夜戲,這種夜景打戲拍攝難度較大,依然做得紮實細緻。因為戴上3D 眼鏡,銀幕亮度會大大折損,夜戲又很多,大部分場景看起來很暗,所以影院需要調高放映燈泡的亮度,建議選擇觀看IMAX3D 版本。
但也因為武指出身,袁和平在電影裡對第一部里道家精神的意境是消散了,換來的是更濃郁的市井味的道義,第一部裡有李安點化,動作戲跟人物性格緊密相關,內斂而收發自如,《青冥寶劍》裡正派反派都沒能很好的傳承這個優點,反派從動作到行為都讓人感覺到簡單的粗暴,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袁和平是袁和平,李安是李安,你講你的禪機,我玩我的市井,大俗大雅本就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要打破李安先生的舊世界,袁先生自己擅長的武俠篇章才能徐徐展開,不破不立的勇氣還是可嘉。當然,影片的意境、主旨的高度肯定與第一部無法相提並論,這是毋庸置疑的。
故事裡兩位年青人的角色塑造,甚至比俞秀蓮跟孟思昭要更出彩,片子後期的步調有點著急,沒有留下足夠的空間去描繪孟思昭的性格與人生,前期慢條斯理緩緩佈局,反而使年青人的性格與心態的轉變看起來更順理成章,兩位年青人的演技還是不錯的。
總之,如果你要走進影院去欣賞這部《青冥寶劍》,請先調低一點期望值。西方觀眾的欣賞視角和思維,故事略為簡單,近十幾年看慣各種武俠電影的中國觀眾可能會覺得缺乏新意。
http://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4293025844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