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章最後由 3ckuma 於 2016-10-18 10:52 編輯
首先想先跟大家談一下我本身的發燒友經歷,我第一次接觸及研究耳機跟撥放器大約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候很喜歡看日本的動畫,也很喜歡聽日本的歌曲,於是為了想在戶外也能夠聽到奈奈或結依的歌聲,於是開始研究撥放器及耳機,當然學生當時沒太多錢,於是設定總預算約8000左右,播放機及耳機預算一半一半各4000元,在看了網路上許多論壇前輩的選購文章建議及在論壇發問選購上的問題,大約經過兩三個禮拜的研究,決定買了鐵三角的CKM系列及日系品牌Toshiba的播放機,這兩樣的價錢大約都在4000上下,直到現在我還是用這一套撥放設備,來擔任我戶外行動撥放的選擇,家裡我則是會用音響及擴大機來當任我音樂撥放的功能,平常在家會使用CD或者是數位串流系統,傳輸到擴大機,並透過音響來撥放,在家我可以用數位母帶,至少都是CD品質以上的在聽音樂,由於我聽音樂也快十年了,也蒐集了很多各式各樣的CD及各種數位檔案的母帶,由於母帶在台灣取得還是比較不方便,所以我都會習慣把CD轉成FLAC或WMA來撥放,也避免光碟的耗損。 不過由於Toshiba的撥放器不支援FLAC、APE等許多格式,大部分只好屈就轉成MP3 320的等級,再加上它只有4GB的空間,一直想找個好時機把他換掉,剛好這時看到FiiO X1-II的試聽活動,於是就來報名看看,與我舊的Toshiba撥放器想比,現在的撥放器進步有多大(同價格帶)。 那就開始來介紹FiiO X1-II拉 首先可以看到這是盒子的外觀。 可以看到有Hi-Res標誌,基本上這價位的撥放器能夠支援Hi-Res高解析音樂,算是打遍同價位的對手了。 旁邊還有防偽碼。 盒子背面。 接下來就要正式打開啦。 可以看到裡面有兩片保護貼、霧面保護殼、黑白保護貼各一片、入門指南一本、售後維修說明(WarrantyCard)。 接下來來跟我的元老級來看一下,基本上外觀樣子不會差很多,不過內在差滿多的,支援格式非常豐富。 兩台撥放器的背面。 接下來看到FiiO X1-II的按鍵配置,配備圓形觸控環及五大按鍵,另外螢幕為2吋,解析度為320*240,另外顏色有3種銀色、玫瑰金、黑色。 下方是3.5MM孔(支援line out)、micro usb、記憶卡插槽(最大可支援256GB記憶卡)。 頂部沒東西。 側邊有電源孔及音量上下鍵。 另一側邊沒東西。 正面最下方則是有LED燈號,重量為102g。 外面大太陽下,背光可能要開高一點,才會看得比較清楚。 另外盒裝附霧面保護殼。 來跟我出外御用耳機來合照一張。 多角度合照。 多角度合照。 多角度合照。 再來講到操作系統,首先先來看一下開完機後主要有五個選項,首先是音樂撥放。 然後是分類撥放。 瀏覽檔案。 撥放設定。 系統設定。 這是瀏覽檔案的樣子。 分類撥放可以依照歌手或專輯來選取歌曲。 撥放設定裡可以設定初始開機音量。 另外設定選項裡還可以設定背光時間。 背景亮度。 省電待機時間。 接下來是格式測試,FiiO X1-II支援現在的主流格式如APE、FLAC、WAV、WMA、ALAC、MP3。另外最大可支援到192kHz/32bit。 先大概介紹一下簡單的知識。 bit是指每一個取樣的波形使用多大的資料空間來儲存,愈大的空間可以儲存的資料量愈多,可以表現得愈細膩。 kHz指的是取樣的頻率,也就是單位時間內做多少次取樣,取樣次數愈多次,可以得到愈精緻的聲音變化。 我們測試樣本 24BIT搭配96kHz、192kHz、352.8kHz檔案來測試及其他44.1kHz或88.2kHz等來播放。 測試結果:除了352.8kHz的檔案不能播放以外,其他均可播放。 實驗結果,附上測試圖片
上面測試的都是FLAC,下面來測試其他種類的。例如常見的MP3 44.1kHz/16bit。 一旦檔案具備Hi-Res標準就可以看到相關標誌。WAV88.2kHz/24bit 下一首WAV 48kHz/24bit 下一首WAV 192kHz/24bit 平常領聽曲目類型及獲取來源 如前言所講,我成為發燒友的經歷是從ACG開始慢慢一步一步走到現在,讓我認識爵士、古典、台灣老歌等等其他類型的音樂,所以ACG是我一切的起點,所以每年出國去日本玩時,我就會到當地的動漫接去逛逛,如東京秋葉原或中野。大阪的日本橋。去購買ACG的CD,邊看邊逛邊買是我去日本很大的樂趣,時常耗掉半天是很正常的,除了ACG音樂以外,也會去看日本或德國壓制的片子。 買回來之後我就會進行轉檔,然後數位化保存,至於CD就會放進倉庫妥善保存。 這不用講了,有年紀的動漫迷都知道這一部。 這是我去圓山拿到的,北部資源跟展覽真的比較多。 KEF的50周年紀念CD。 USHER的測試片,裡面有幾首也是我時常跟別人交流音響時拿來撥放的片子。 實際撥放與體驗 由於FiiO X1-II支援記憶卡擴充,於是我特地準備一張全新的Sandisk 16GB U1記憶卡給FiiO X1-II來作使用。 再來我的御用耳機陪伴我無數歲月的鐵三角耳機CKM-70 ,推薦音量為30-35 。 另外我也準備了其他耳機來試聽看看FiiO X1-II對於搭配耳罩式耳機的感覺如何,準備的型號是ATH-M50x。 這一款耳機,建議音量約調整至 45- 50左右。 第三號選手DENON AH-D320。 這一款耳機,建議音量約調整至 35-40 左右。 第四號選手美國牌子的耳機,不過由於聲音跟我喜歡的味道不搭,所以當參考,聽ACG不太適合。 好的音樂當然要配上一杯咖啡或蛋糕一起搭配享用啦。 體驗感受 由於我原本的撥放器年代比較久遠,兩個比較上,實際感受上差滿多的,為什麼這樣講呢?首先是支援格式上的問題,舊的撥放器常聽的格式是MP3,而FiiO X1-II我都是使用FLAC或WAV等格式撥放,跟我在家用音響聽的時候會比較接近,首先先說一下最明顯的感受是聲音的純淨度增加,搭配女毒類的耳機聽起來會顯得更甘甜,再來是細節,平常在外,用的是一樣的耳機、一樣的歌曲,只有換了一台撥放器,當然用的是FLAC格式的音樂,整個細節變多了,讓聲音豐富了起來,仔細聽可以聽到各個樂器發出的聲音,跟原本的撥放器比較起來差異非常大。 首先先來個ACG神曲鳥之詩,這首可以算是ACG界的三大神曲之一,也有人叫它ACG界的國歌,不管怎麼稱呼,這首歌在ACG歌曲的歷史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當然這部動畫也非常好看,讓人每次看每次都會落淚的一部經典動畫。 試聽歌曲:鳥之詩 主唱:Lia 格式:FLAC 聽後感:Lia聲音甜美好聽,各個聲音分明,不會混在一起,用耳機也沒有皇帝位或擺位的問題要解決,基本上訊源、耳機、撥放器這三個對了,就什麼都對了,就放心去聽啦。
試聽歌曲: だんご大家族 主唱:茶太 格式:FLAC 聽後感:這首歌我個人覺得就是要聽那個感覺,再加上茶太的女毒的聲音,如果你跟我依樣看過這一部動畫,你就了解到這就是人生啊,這部動畫傳達了家的感覺,這首歌簡單有如孩童純真般的情感在裡面,可以讓人在外觀上或形式上,內外都能感受到他的震撼。
試聽歌曲: You Raise Me Up 專輯: USHER的測試片 格式:FLAC 聽後感:這首歌一開始我不是聽英文版,我會認識這首歌是從日文版開始,之後再聽到英文版本,這首歌滿多歌手都有翻唱,滿推薦大家沒聽過的可以去聽看看,聽完會有一種”再起”的力量,不論是日文版或是英文版本,都是我很喜歡跟著唱著。
藍芽撥放 把藍芽擺在最後介紹是有原因的,因為我認為藍芽只能算是一種為了方便而捨棄音質的一種聆聽方式,如果要聽到完整音樂享受,我覺得還是走有線模式會比較好,我不管在家或是在外的配置也都是走有線去聆聽音樂,不過功能多一點也不錯,有時藍芽還是挺方便的。 開始搜尋。 就會找到藍芽裝置,點選並配對。 就會連接完成。 就會看到妳的藍芽裝置名稱出現在上面。 就可以開始撥放你所喜歡的音樂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Hi-Res的音樂檔案都不能撥放。 測試許多高音質檔案格式都不能撥放,最大可撥放格式約48kHz/16bit左右。 在體驗約一個多禮拜,我通勤或者是假日跑去咖啡廳喝咖啡看雜誌時都會戴上FiiOX1-II來使用,這台FiiO X1-II與我上一台撥放器買的價位差不多,不過實力差很多,支援眾多格式、記憶體擴充、電量1800mAh、micro usb充電(我上一台是mini usb)、外型好看紮實、選取歌曲快速(圓形觸控轉盤),又是Hi-Res播放機,價位上更是預算有限者的好夥伴。 有人要推薦其他好聽的歌曲給我,我也很歡迎的,希望以後可以跟大家多多討論,不論是音樂歌曲或者是撥放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