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8-30 16:46:41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外兼具的DTS
dts的外在情勢大好,本身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dts不採用多年來業界慣用的sound-on-film格式,
而改用影像與聲音分開紀錄的sound-on-disc系統,
但這並不是什麼創新的技術,
早在1929年第一部有聲電影上映時
當時使用的Vitaphone聲音系統,
就是影音分離的sound-on-disc格式,
看似嶄新的手法,實際上走的是復古風,
改良被人遺忘的傳統古法,加以發揚光大。
dts有五個20-20kHz的全頻寬聲道,
一個80Hz以下的低頻效果聲道,動態範圍96dB,
使用APT-X100的壓縮編碼技術,
APT:Audio Processing Technology,
將數位音效紀錄在唯讀光碟CD-ROM上,
如此一來,記載容量大增,壓縮比就只有4:1,
遠遠勝過Dolby Digital那10:1的壓縮比。
但是採用CD-ROM的方法也非dts首創,
1988年IMAX電影推出的Sonic-DDP系統,
就率先將影片聲音紀錄在唯讀光碟上。
dts電影除了全新的數位音效之外,
膠捲上依然保有備用的類比光學音軌,
dts stereo或是Dolby stereo,
在影片畫面和光學音軌之間的空隙,
只需要記載對應的時間碼,
這樣就可以影音同步放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