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最後由 daniel0810 於 2025-10-15 10:22 AM 編輯
掌握數位時脈:StormAudio 如何實現完美的聲音同步
全文轉自:StormAudio-BLOG
在數位音訊的世界裡,「精準」是一切的靈魂。你所聽見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每秒數千次的取樣——這些取樣必須在精確的時間點被讀取、傳輸與播放,這正是「時脈(clock)」的核心所在。而 StormAudio 對數位同步的處理方式,正是讓它在高階音訊領域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理解取樣與時脈
數位音訊建立在取樣率(Sampling Rate)的基礎上,例如 44.1 kHz、48 kHz 或高達 192 kHz。這些數值代表每秒取樣的次數,也就是類比聲波被「數位化」成一連串資料點的頻率。取樣率越高,保留的細節越多。然而,錄下聲音只是開始——要忠實重現它,還必須在播放時保持絕對的時間準確度。數位時脈的任務,就是告訴系統「什麼時候」要處理下一個取樣點,確保音訊流順暢、沒有扭曲或斷裂。
問題在於,時脈在現實中並不完美。只要有微小的波動——哪怕只有幾十億分之一秒——都可能造成時間誤差,這就是所謂的「抖動(Jitter)」。
抖動的挑戰
抖動並不會改變資料本身的內容,但會影響資料「被轉回聲音」的時間點。結果是:
• 聲音變得模糊、失去透明度與立體感
• 立體音場被削弱,空間定位變得不準確
• 對高階影院與錄音室而言,這種失真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時脈精準」成為還原真實聲音動態與深度的關鍵。穩定的時脈意味著每一個取樣都在該出現的瞬間被重建,重現錄音當下的空氣感與細節。
StormAudio 的非同步架構
StormAudio 的數位架構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在訊號「輸入」與「輸出」兩端皆採取非同步運作(Asynchronous Operation),也就是不跟隨外部訊號源的時脈,而是以內部的超穩定參考時脈重新取樣(Reclocking)。
無論你播放的是 CD 的 44.1 kHz 音樂、Blu-ray 的 48 kHz 影片音軌,還是 192 kHz 的高解析音訊,StormAudio 都會自動重新同步所有取樣頻率,確保輸出完全無抖動(jitter-free) 在輸出階段,訊號在送往 DAC、擴大機或 AoIP 網路端點前,會再次經過重整時脈。這第二層的處理,確保每一個聲道的輸出時間完全一致。
這帶來兩大優勢:
為何 StormAudio 採用 48 kHz 處理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採用更高的 96 kHz 或 192 kHz?
答案在於:StormAudio 選擇在「最關鍵的地方」達到最高準確度。
• 實際內容來源:約八成的電影、影集與串流音訊皆以 48 kHz 製作,許多標示 96 kHz 的檔案實際上只是升頻(upsampling)。
• 精確的低頻管理:低頻濾波、Dirac 房間校正與多重超低音對齊在 48 kHz 下更穩定、更有效。 • 源頭去抖動:透過非同步取樣率轉換(ASRC),StormAudio 將所有輸入重新對齊至內部時脈,動態範圍高達 144 dB。這種時間準確度的提升,對聲音品質的改善遠勝於單純延伸至 24 kHz 以上的頻寬。
因此,StormAudio 著重在時脈穩定性、抖動抑制與訊號精度三者的完美平衡。結果是可聽的清晰度提升、更大的動態範圍,以及極度穩定的沉浸音場。真正的音質,不在於追逐規格,而在於工程師對聲音的細膩控制。
對安裝者與使用者的重要意義
對系統整合商而言,StormAudio 的非同步設計意味著再也不用擔心訊源時脈品質不佳或設備間的同步衝突。所有來源、格式都能自動協調,大幅降低疑難排解的風險,也讓系統在面對未來數位標準的變化時依然能兼容無礙。
對最終用戶而言,收穫是立竿見影的: • 更乾淨、更細膩的聲音
• 所有聲道的定位與音場更穩定
• 完全沉浸的聽覺體驗,沒有隱藏的失真
StormAudio 用工程的嚴謹,讓聲音回歸「時間」的真實。因為在音樂與電影的宇宙裡,每一毫秒都決定了靈魂的準確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