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最後由 daniel0810 於 2025-8-14 11:16 PM 編輯
8000流明正「電影院」級的高級影像表現!Digital Projection E-Vision 10000i 4K+ RGB家用高對比鏡頭版頂級投影機試用
在影音世界裡打滾多年,我一直以來都是關於聲音的追尋 。花了無數時間與心力,在中置喇叭的擺位、環繞聲道的一致性、甚至是超低音單體的尺寸與數量上反覆琢磨,只為追求心目中聽覺得感動 。然而,隨著聲音的殿堂逐漸構築完整,另一個深沉的渴望便油然而生:影像。畢竟,家庭劇院的靈魂,一半是聲音,另一半,則是通往電影世界的另一扇窗 — 畫面。
當我們把對聲音的極致苛求,轉移到對影像的審視上,許多過去看似滿足的標準便瞬間崩塌。我們開始無法容忍色偏、不夠深邃的黑、以及動態模糊的細節。於是,追尋之旅就此展開。在這趟旅程中,在丹爸影音實驗室裡停留過那些家喻戶曉的大眾品牌:Optoma、Epson、JVC,現在,另一位重量級VIP駕到,來自於一個對許多人來說或許陌生,但在專業領域與頂級玩家圈中卻如雷貫耳的名字:Digital Projection (DP)。
Digital Projection
這個來自英國的品牌,不像消費市場的巨頭那樣名聞遐邇,但其實它專為那些對影像有著絕不妥協追求的客戶服務 。名單涵蓋了大型展演、醫療科研、指揮控制中心,乃至於最頂級的私人娛樂會所 。DP的品牌標語是「The Visionaries' Choice」(夢想家的選擇),這句話精準地描繪了它的定位:專為致力於創造和體驗極致視覺饗宴的夢想家而生 。DP像是一個精品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質和不妥協的工程理念行走江湖 。
影像的聖杯:一趟深入Digital Projection心臟的技術遊記
前言:追尋影像巔峰的旅程 — 初探Digital Projection
首先我們來探一探這個品牌的血脈與傳承,解開它與另一位產業巨人Barco的歷史,並最終將目光聚焦於其最新的革命性創作 — E-Vision 10000i 4K+ RGB投影機。我們將會像過去拆解音響器材一樣,把它一片片地拆解開來,從根本上理解,是什麼樣的技術與哲學,造就了這家公司在影像金字塔頂端的地位。
影像黎明:兩大DLP巨擘的史詩 — Digital Projection與Barco的崛起
在深入剖析DP的最新技術之前,我們必須先回到故事的開端。許多發燒友,包括提出這次探討主題的朋友,都對Digital Projection與另一家比利時巨頭Barco之間在光影中鑄就的偉大競賽 感到好奇。它們都是DLP技術浪潮中最早的兩位衝浪者,在平行的賽道上各自奔馳,共同定義了高階投影的疆界。
英倫先鋒 — Digital Projection的故事
Digital Projection的故事始於1987年,當時它還只是英國著名企業Rank Organisation旗下的一個部門 。然而,歷史的轉捩點發生在1989年,這個團隊發現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TI)正在研發的一項革命性技術 — 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他們敏銳地意識到,這項技術將徹底改變投影的未來。
懷抱著將此技術發揚光大的決心,DP的管理團隊在1996年毅然決然地進行了管理層收購,正式脫離Rank Organisation,成為一家獨立公司,專心致志地完成其POWER系列顯示系統的開發 。僅僅一年之後的1997年,Digital Projection就向世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全球第一台三片式DLP®投影機問世 。它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為大型場館和高階應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像亮度與色彩精準度。 這項開創性的成就,為DP贏得了無上的榮譽。1998年,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將兩座象徵工程技術最高榮譽的艾美獎®頒發給了DP,以表彰其在工程開發領域的傑出貢獻。時至今日,Digital Projection依然是史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投影機製造商 。這個事實,證明了它在業界無可撼動的創新先鋒地位。
進入21世紀,DP的發展路徑也充滿了戲劇性。1999年,它被急於擴展技術版圖的IMAX公司收購;但在2001年,原管理團隊又將公司從IMAX手中購回,重新掌握了發展的主導權 。此後,它在2002年與NEC達成戰略聯盟,共同開發、製造和銷售投影系統,並在同年展出了全球首款一體化的DLP電影投影機iS10 。2018年,它成為全球電子巨擘台達電(Delta)的聯營公司,獲得了更強大的全球供應鏈支持 。
縱觀其發展歷程,從2013年全球首款高亮度雷射投影機HIGHlite Laser,到2014年全球首款原生4K三片式雷射投影機INSIGHT Laser,再到2018年石破天驚的全球首款8K DLP®投影機,以及近年來備受讚譽的Satellite MLS模組化雷射系統,DP始終站在技術的「最前沿」(bleeding edge),不斷用一個又一個的「世界第一」來證明其存在的價值 。
精研小劇院也曾採用的3片式DLP HIGHlite 雷射投影機,正是Digital Projection的產品,此機的架構上採用雙雷射輸出,最高亮度實際更高達12000流明。(詳見:【無斷更新】精研新總部建構中,將採用Digital Projection 的3片式DLP HIGHlite 雷射新投影機、Christie 影廳專用喇叭) (出處: HD.Club 精研視務所)
比利時巨獸 — Barco的征途
與DP專注於DLP技術的精進不同,Barco於1934年在比利時成立,其名字是「Belgian American Radio Corporation」的縮寫,最初的業務是組裝收音機 。從收音機到電視機,再到專業廣播級監視器,Barco在顯示技術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底蘊。1979年,Barco首次踏入投影領域,為飛機開發陰極射線管(CRT)投影技術,這比DP的成立還要早了8年 。在整個80年代,它已成為IBM、Apple等電腦巨頭的主要投影技術供應商。當DLP技術在90年代興起時,經驗豐富的Barco也迅速將其納入自己的技術版圖,與LCD、LED等技術並行發展,應用於其多元化的專業市場 。
Barco真正的輝煌,是在數位電影(Digital Cinema)市場的制霸。從2002年推出其首款數位電影投影機DP50開始 ,Barco迅速成為全球電影院線的第一選擇。尤其在雷射光源時代,Barco更是市場的領導者,宣稱自己是「雷射公司」,至今已在全球出貨超過10萬台數位電影投影機,成為名副其實的行業巨獸 。
光影鑄就的競賽
Digital Projection和Barco之間的關係,像是一場持續了數十年的君子之爭。兩家公司都從德州儀器那裡獲得了DLP技術的授權,但隨後便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Barco 將其力量集中於規模龐大的全球電影院市場,致力於提供標準化、高穩定性、符合DCI規範的解決方案,成為了這個領域的王者 。Digital Projection 則選擇了一條更為精專的道路。它專注於那些對影像品質有著最極端、最特殊需求的領域,例如需要極致色彩還原的後期製作室、需要無縫拼接的博物館沉浸式體驗、以及我們發燒友所追求的頂級私人劇院 。可以說Barco定義了「電影院」的標準,而Digital Projection則不斷探索著「影像」的極限。他們聯手讓更高亮度、更高解析度、更廣色域的產品得以更快地從專業殿堂走入我們的生活,共同譜寫了DLP投影技術的壯麗史詩。
革命性的單晶片:E-Vision 10000i 4K+ RGB深度剖析
在釐清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後,我們的旅程終於來到了核心 — 眼前這台由E-Vision 10000i 4K+ RGB進化而來的家用DLP超級投影機。首先來介紹E-Vision 10000i 4K+ RGB,這是Digital Projection這位英倫先鋒累積了三十餘年功力的最新力作。宣告單板式DLP技術將要踏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 一個在色彩表現上,敢於挑戰過去只有昂貴許多的三板系統才能企及的領域。在它身上DP將其頂尖創新成果,濃縮於一個更緊湊、更易於整合的機身中。它的出現,讓那些追求極致影像但空間或預算受限的頂級玩家,看到了一絲新的曙光。
在深入了解它的三大核心技術之前,讓我們先對它的整體實力有一個宏觀的認識。首先,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光源技術:它採用了直射式RGB三色雷射(Direct RGB Laser)作為光源,徹底摒棄了傳統單晶片DLP投影機中常見的色輪或螢光粉輪 。這意味著從源頭上消除了色輪可能帶來的色彩分離(彩虹)效應,並實現前所未有的寬廣色域。
其次,它的亮度高達10,000 ISO流明(9,000 ANSI流明),足以在有環境光的複雜場景下依然投射出清晰、充滿活力的畫面 。它能呈現3840×2400的4K+解析度,並完整支援HDR高動態範圍內容 。更為關鍵的是,為了確保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最低的維護成本,它的整個光學引擎,從雷射光源到鏡頭,都採用了IP6x等級的完全密封設計,這使得它成為一台無需濾網、無懼灰塵侵擾的可靠夥伴 。
E-Vision 10000i 4K+ RGB規格表
顯示技術:1 x 0.8吋 HEP DMD™ (High Efficiency Pixel)
原生解析度:1920×1200 (WUXGA)
顯示解析度:3840×2400 (4K+) 透過四向像素位移技術
畫面比例:16:10
光源:直射式RGB雷射 (無螢光粉或色輪)
亮度:10,000 ISO 流明 / 9,000 ANSI 流明
動態對比度:10,000:1 (啟用Dynamic Black)
光源壽命:20,000 小時
視訊處理:Nexus晶片
色域空間:REC.2020
HDR支援:是 (格式自動偵測)
主要輸入介面:2x HDMI 2.0、2x DisplayPort 1.2、1x HDBaseT, 1x 12G-SDI
光學引擎:IP6x 等級密封 (無濾網設計)
尺寸 (長x寬x高):598×500×218 mm
重量:29.4 公斤
解構影像靈魂:三大核心技術深度詳解
規格表給了我們骨架,但現在市面上RGB三雷射的機種如雨後春筍般道出都是,到底DP這樣傳奇廠商為E-Vision 10000i 4K+ RGB導入了什麼符合DP追求影像極致的技術?現在,我們來深入探討這台投影機的心臟、大腦與血脈,理解那三個賦予它革命性畫質的核心技術:0.8吋HEP DMD晶片、Nexus影像處理平台,以及從ColorBoost+到直射式RGB雷射的光源進化。
一切影像都源於那塊小小的DMD晶片。E-Vision 10000i 4K+ RGB所搭載的,是德州儀器專為固態光源(如雷射)時代全新設計的0.8吋HEP DMD晶片 。這裡的「HEP」,是「High Efficiency Pixel」(高效能像素)的縮寫 ,而它的「高效能」並非空談,而是來自於實實在在的物理結構改良。
「高效能」的優勢所在
HEP DMD最關鍵的架構變革,在於增大了微鏡的偏轉角度 。想像一下,DMD晶片上有數百萬個微小的鏡子,每個鏡子代表一個像素。當需要顯示亮畫面時,鏡子偏轉,將光源的光線反射到鏡頭;當需要顯示暗畫面時,鏡子則偏轉到另一個角度,將光線偏離鏡頭。更大的偏轉角度帶來了兩個顯著的好處:
更高的光效率 – 在「亮」的狀態下,更大的角度意味著能更準確、更完整地將光線送入鏡頭,從而提升整體的亮度輸出 。
更高的原生對比度 – 在「暗」的狀態下,更大的角度能更徹底地將光線偏離鏡頭,減少漏光。這直接提升了畫面的原生對比度,讓我們能看到「更黑的黑」(blacker blacks)。
解密4K+ (3840×2400):從1920×1200晶片到超越UHD的解析度
現在,我們來解答一個核心問題:一台原生解析度為1920×1200的DMD晶片,是如何呈現出3840×2400的4K+畫面的?這背後的功臣,就是德州儀器的四向XPR(eXpanded Pixel Resolution)像素位移技術。
其步驟如下:
接收與分解訊號:首先,投影機的處理器接收到一個完整的4K+(3840×2400,總計約920萬像素)的視訊訊號 。
高速刷新:處理器將這個高解析度訊號「分解」成四個獨立的1920×1200(約230萬像素)的子畫面。接著,DMD晶片上的微鏡以每秒240次(240Hz)的驚人速度,依序閃爍這四個子畫面 。
像素位移:在DMD晶片高速刷新的同時,一個位於光路中的精密光學致動器(XPR模組),會以同步的頻率,將整個畫面進行微小的物理位移。它會依序將畫面朝右下方、左下方、左上方移動一個像素的距離,最後回到原位 。
視覺整合:這一連串「刷新-位移」的循環,每秒鐘發生60次(240Hz/4=60Hz)。由於速度快到人類的眼睛和視覺暫留效應完全無法察覺單獨的子畫面,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將這四個在空間上略有偏移的230萬像素畫面,「整合」成一個單一、清晰、完整的920萬像素影像。
重要的是,這種技術並非「模擬」4K。它在螢幕上真實地投射出了超過830萬個獨立的像素點,完全符合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對於4K UHD解析度的定義 。
而這裡的「4K+」(3840×2400)更隱藏了一個值得發燒友玩味的細節。它的原生畫面比例是16:10,這是對其1920×1200原生晶片的忠實呈現 。這意味著在播放標準的16:9電影或電視內容時,畫面上下會有細微的黑邊;但對於16:10的內容(常見於電腦應用或部分IMAX格式影片),它則能提供一個比標準16:9 UHD (3840×2160) 更高的垂直畫面,這正是其獨特之處。
如果說DMD晶片是心臟,那麼Nexus電子平台就是這台投影機的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 。Digital Projection開發Nexus平台的戰略意圖非常清晰:將過去需要依賴昂貴的外部影像處理器才能實現的專業功能,直接整合到投影機的硬體核心之中。過去,要實現專業級的幾何校正、曲面投影或多機無縫融合,往往需要額外購置數萬甚至數十萬的第三方影像處理設備 。而Nexus平台的出現,意味著無論是購買旗艦級的TITAN系列,還是相對入門的E-Vision系列,用戶都能獲得同樣強大的核心處理引擎和先進的設定工具 。這大大降低了實現複雜投影應用的門檻和成本。
Nexus平台的強大之處:
統一且低延遲的架構:它將去交錯、縮放、幾何校正(warping)和邊緣融合(edge-blending)等所有關鍵的影像處理功能,全部整合在一顆單一的IC晶片中 。一體化的處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訊號在不同處理單元之間傳輸所造成的延遲(latency),這對於分秒必爭的遊戲體驗和即時互動應用非常重要。
專業級的內建幾何校正:Nexus內建了一個即時的幾何校正表生成器,可以處理從基礎的梯形校正、枕狀/桶狀變形,到複雜的牆角校正和多點網格校正等各種需求 。其高位元深度的邊緣融合處理能力,配合DP免費的Projector Controller II軟體,可以讓多台投影機拼接成一幅巨大且天衣無縫的影像 。
邁向未來的訊號與色彩管理:Nexus平台具備強大的前瞻性。它支援雙4K訊號輸入,並能進行獨立處理。它提供完整的10位元色彩處理能力,可呈現10.7億種色彩,並支援強大的七點色彩校正,以實現精準的色彩匹配 。它原生支援當今最高規格的HDR格式,包括基於PQ曲線的SMPTE ST2084和廣播級的HLG,確保了對UHD藍光等高品質訊源的完美兼容 。
- 最純粹的光:從ColorBoost+到直射式RGB雷射的色彩躍進
現在談最令人興奮的光源。「ColorBoost+ Red Laser」技術確實是DP的一項重要創新,但它與我們今天主角E-Vision 10000i 4K+ RGB所採用的技術,代表了兩個不同世代、存在著巨大性能鴻溝的解決方案。
第一步:理解ColorBoost+ Red Laser技術
首先,我們必須準確地理解ColorBoost+ Red Laser是什麼。這是一項應用於Digital Projection旗下雷射螢光粉(laser-phosphor)機型(如E-Vision 16000i WU、M-Vision系列和TITAN系列)的智慧型混合光源技術 。 傳統的雷射螢光粉投影機,通常只使用藍色雷射。一部分藍色雷射直接輸出,另一部分則激發一個旋轉的黃色螢光粉輪,從而產生黃光(後續再透過分色鏡分解出紅光和綠光)。這種方式成本較低,但缺點是紅色光的純度與強度不足,導致整體色域受限,通常只能勉強覆蓋Rec.709標準。
ColorBoost+ Red Laser技術的巧妙之處在於它在原有的藍色雷射+螢光粉輪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一組獨立的紅色雷射二極體 。這個「紅色增壓」的動作,極大地彌補了螢光粉技術在紅色表現上的缺陷。其結果是,搭載此技術的投影機能夠產生遠超Rec.709標準的色彩範圍,呈現出更飽和、更生動的畫面 。
第二步:直射式RGB雷射的量子跳躍
如果說ColorBoost+是一次聰明的改良,那麼E-Vision 10000i 4K+ RGB所採用的直射式RGB雷射(Direct RGB Laser)技術,則是徹底的革命。它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完全拋棄了螢光粉輪和色輪這兩個傳統部件 。
它的工作原理極為純粹:投影機內部裝有三組獨立的、高純度的雷射器,分別產生紅色(R)、綠色(G)和藍色(B)的光線。這三束最原始的純色光,經過合光系統後,直接被送往DMD晶片進行成像。
這種純粹性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優勢:
- 徹底消除色彩偽像:由於沒有了高速旋轉的色輪,那些對部分觀眾來說可能會造成視覺疲勞甚至頭暈的「彩虹效應」(color separation artifacts),從物理層面被根除了。這也意味著系統中少了一個機械運動部件,提升了長期運行的可靠性。
- 前所未有的寬廣色域:使用純粹的R、G、B三原色雷射,意味著投影機能夠調配出極其寬廣的色彩範圍。規格證實,E-Vision 10000i 4K+ RGB能夠完整覆蓋REC.2020色域空間 。我必須強調,REC.2020是UHD藍光和未來超高畫質視訊的終極色彩標準,它所包含的色彩數量遠遠超過了傳統的Rec.709標準。這種色彩體積(Color Volume)的巨大提升,是肉眼可見的,能帶來遠為真實、飽滿的視覺體驗。
- 與HEP DMD的完美協同:最後,我們再將這一切與之前討論的DMD晶片聯繫起來。HEP DMD晶片針對紅光效率進行了特別優化 ,這與直射式RGB光源中的純淨紅光雷射形成了完美的協同效應。兩者結合,使得這台單晶片投影機能夠呈現出過去被認為是「單晶片DLP®投影機無法企及」的、深邃而飽滿的紅色 。
總而言之,E-Vision 10000i 4K+ RGB的出現,將以往只有在數百萬級別的三片式RGB雷射電影機上才能看到的純淨色彩表現,成功地引入到一個體積更緊湊、更親民的單晶片平台上。對高階家庭劇院市場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產品。
最後,為了真正走入對播放效果近乎苛求的高階家庭視聽環境中,DP更毅然導入電影院最高等級的Sharp高對比鏡頭,使動態對比來到24000:1。雖然這樣一來原本10000流明的亮度來到8000流明,但在絕大多數的場合都絕對夠了。
開機:絕對的視覺震撼!
在丹爸影音實驗室中,當校正完成100% BT2020色準,在130寸,1.1增益的OS布幕上得到450尼特的實際觀賞亮度!這可是之前的3倍!首度看到的0.8吋DLP機種,再加上高對比鏡頭和Nexus處理晶片,如此高亮還帶來的24000:1的動態對比度,這畫質真是不簡單!老實說手機實拍真拍不出來BT2020的色域,也難免有色偏,只能做參考,實際畫面更棒!首先我們先來看暗景。在「捍衛戰士:獨行俠」中阿湯哥著裝和在駕駛艙中的畫面來看,本機也「黑」得非常有水準!
這個場景,比在同樣視聽室裡之前看過的畫面都更加通透,既視感更強烈!高亮的優勢在這裡非常明確,而在觀影的過程中,也沒有「不夠黑」的感覺。
而310尼特亮度所演繹的光耀和日照背光,到整體畫面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到既視感,真的讓人大呼過癮!好萊塢大導演麥可貝總是喜歡在充滿金色陽光的地方拍攝電影。「劫命救護」也不例外。貫穿全劇的加州陽光讓整部片就像是被鍍了一層金一般。當觀賞這部片,建議發燒友們可以觀察這一份加州得天獨厚,而貝導又酷愛表現的「黃金畫面」。
在本片中更有許多的背光場景,貝導似乎要讓觀眾透過畫面感受刺眼炙熱的加州陽光。你知道嗎?家用版E-Vision 10000i 4K+ RGB做到了!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張實拍照看到這前一秒鐘女主角還在餐廳和同事說話,畫面顏色柔和自然。但在下一秒,她身後的耀眼的陽光洩了進來,叫人不敢逼視。這就是加州的陽光!
而高亮之下的2020色準和細緻的畫面表現更是讓人捨不得關機。這幾天造訪丹爸實驗室的來賓們當體驗本機演繹「大娛樂家」複雜的顏色和通透的高亮場景,及從未看過的服裝材質細節時,不時發出「哇⋯」的讚嘆聲!
在這一幕女主角身上毛衣的藍和前方小花羣十分養眼,立體感十足,那些花朵彷彿像3D一樣從畫面跳了出來!
在這個場景,從落地窗灑進屋內的滿室黃金感在DP的高亮度演繹下不只是染色,在現場可以感受畫面真實捕捉到「光」在浮空氣中的真實感。珍妮手中的玻璃杯反射著陽光,彷彿驕傲地訴說著這一刻她在全美巡迴演唱累積的無上榮耀。
在這一幕最後的演出,當卡萊爾和安相擁的剪影,400尼特帶來的才讓人體驗真正舞台聚光燈讓人震撼的光耀感,相較之下,之前看到100尼特的畫面就「溫柔」許多。讓人突然感嘆「知道是什麼」和「其實是什麼」之間的巨大差異!
而Nexus晶片的高速運算處理和單板DLP結合在一起,不只畫面澄淨銳利,更帶來截至目前丹爸在投影機上看過最棒的動態解析度!許多電影場景之前在其他品牌旗艦機種上播放難免產生(可能是畫面中多個物件移動速度不同,因計算或對焦速度不及而產生的)殘影,在本機上都看不到。例如在「捍衛戰士:獨行俠」最後4架F18聯合自海上出擊,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方高速飛行,之前我常常看到各台飛機的殘影,海面上的波浪更是鬼影幢幢;但本機播放同樣畫面,物件的輪廓非常清晰穩定,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飛機和波濤清清楚楚,老實說,這可是頭一遭!
面對高達400尼特的實際亮度,老實說丹爸自己也曾以為會感到不舒服,但是幾個小時看下來,很驚訝竟然完全不會,後來想想可能是以投影機硬體達成的高亮度反而在1.1增益布幕上並沒有造成「整體亮度」的提升。這可不是個人意見。「這絕對是我看過最棒的頂級DLP機種!」好幾位可以說是對投影機閱機無數的訪客,其中更不乏影像工作者,皆不約而同地說。
還會更棒!
影音器材的選擇,除了預算,更往往取決於用家的喜好以及環境條件,有時候,還要考慮家人的接受程度。「天時、地利、人和」都調和下引進的器材才是真正能在生活中帶來「享受」。這部Digital Projection E-Vision 10000i 4K+ RGB家用版其畫質表現目標不是為了要做一台「大電視」,也不是用來做「監看器」,它的目標是,是真正將最高亮、高畫質、高解析度的頂級「電影院」大畫面呈現在用家的眼前!而且,憑藉其高亮的優勢,這樣的電影院享受不需要在專用空間,環境不必強加黑化吸光,更無須嚴格遮光,對了,這部機器可是支援3D影片播放功能的喔,8000流明看3D可是超級過癮!即使只剩下一半亮度也綽綽有餘!
0.8吋HEP DMD晶片、Nexus影像處理平台,以及從ColorBoost+到直射式RGB雷射的光源進化,擁有如此超強的硬體架構,Digital Projection E-Vision 10000i 4K+ RGB家用版有好些韌體的設計細項和功能尚待完善,在顏色調整的彈性和SDR/HDR的自動轉換也待加入,但是既然現在研發總部在台灣,台灣負責此專案研發人員們在聆聽用家需求之後也正ˇ第一時間積極進行修正!這部機器將會在丹爸視聽室停留上好一段時間,歡迎有興趣體驗E-Vision 10000i 4K+ RGB的影音發燒友們和丹爸約時間來視聽室玩喔!
8,000 Lumens of True “Cinema-Class” Visual Excellence!
Digital Projection E-Vision 10000i 4K+ RGB – High-Contrast Lens Edition for Home Theater Evaluation Having spent decades immersed in the world of AV, my personal journey has long been centered around the pursuit of perfect sound. Countless hours and effort went into fine-tuning the placement of my center channel, aligning surround channels for seamless envelopment, and experimenting with subwoofer driver sizes and quantities—all to capture that elusive emotional impact in audio.
But once the sonic temple was nearly complete, a new longing began to grow: the pursuit of ultimate image quality. In a true home theater, sound is half of the soul—picture is the other half, the window that opens into the cinematic universe.
When you take the same obsessive standards we apply to sound and turn them toward video, many “acceptable” visuals suddenly feel inadequate. Color shifts, shallow blacks, and motion blur become unacceptable. Thus began my quest. Along this journey—through the lineup of well-known consumer brands like Optoma, Epson, and JVC—another heavyweight arrived at my lab. It’s a name perhaps unfamiliar to casual consumers, but in professional and ultra-high-end circles, it’s legendary: Digital Projection (DP).
Digital ProjectionFounded in the UK, Digital Projection doesn’t chase mass-market recognition. Instead, it caters to clients who demand absolute, uncompromising image performance. Their clientele spans massive live-event venues, medical research facilities, mission-critical control rooms, and the most exclusive private cinemas.
DP’s brand motto—“The Visionaries’ Choice”—is no marketing fluff. It reflects a brand built for those who seek to create and experience visual perfection. Much like a luxury atelier, DP thrives on elite craftsmanship, engineering excellence, and refusal to compromise.
The Holy Grail of Imaging – A Technical Journey into the Heart of Digital ProjectionThe Dawn of DLP Titans – Digital Projection vs. BarcoBefore diving into DP’s latest technology, it’s worth revisiting a storied rivalry. Digital Projection and Belgian giant Barco are two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adopters of Texas Instruments’ DLP technology. Each carved its own path—Barco becoming a dominant force in global commercial cinema, and DP mastering specialist markets demanding extreme color fidelity, seamless multi-projection, and ultra-premium private theaters.
The DP StoryDP’s roots trace back to 1987 as part of the UK’s Rank Organisation. In 1989, they identified a r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at Texas Instruments—the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and recognized its potential to redefine projection.
By 1996, DP’s management executed a buyout, becoming independent and launching the POWER Series display systems. Just a year later, in 1997, DP debuted the world’s first 3-chip DLP® projector, delivering unprecedented brightness and color precision for large venues.
This breakthrough earned DP two Engineering Emmy® Awards in 1998—making them the first and only projector manufacturer to receive such honors. Their trajectory since has been marked by industry “firsts”: 2013 – First high-brightness laser projector (HIGHlite Laser) 2014 – First native 4K 3-chip laser projector (INSIGHT Laser) 2018 – First 8K DLP® projector Recent years – Satellite MLS modular laser systems
The Belgian Powerhouse – BarcoFounded in 1934, Barco started in radios, evolved to televisions and broadcast monitors, and entered projection in 1979 via CRT-based flight simulators. By the early 2000s, Barco dominated digital cinema, claiming over 100,000 laser cinema projector installations worldwide.
Where Barco standardized cinema-grade DCI projection, Digital Projection pushed the envelope of what’s possible for bespoke, high-fidelity visual applications.
A Revolutionary Single-Chip – The E-Vision 10000i 4K+ RGBDP’s latest creation, the E-Vision 10000i 4K+ RGB, condenses over three decades of engineering mastery into a compact, integrator-friendly chassis. It redefines what’s achievable with single-chip DLP®—offering color purity once reserved for million-dollar 3-chip RGB laser systems.
Headline SpecsDisplay Tech: 1 × 0.8″ HEP DMD™ (High Efficiency Pixel) Native Resolution: 1920 × 1200 (WUXGA) Displayed Resolution: 3840 × 2400 (4K+) via 4-way pixel shift Aspect Ratio: 16:10 Light Source: Direct RGB laser (no phosphor wheel or color wheel) Brightness: 10,000 ISO lumens / 9,000 ANSI lumens Dynamic Contrast: Up to 10,000:1 (24,000:1 with high-contrast lens) Light Source Life: 20,000 hours Processor: Nexus platform Color Gamut: 100% Rec.2020 HDR: Yes (auto-detects formats) Inputs: 2 × HDMI 2.0, 2 × DisplayPort 1.2, 1 × HDBaseT, 1 × 12G-SDI Optical Engine: IP6X sealed (filterless) Size: 598 × 500 × 218 mm Weight: 29.4 kg
Three Core Technologies Behind the Magic1. 0.8″ HEP DMD™ – A New Era for Single-ChipTI’s High Efficiency Pixel architecture increases mirror tilt angle, improving light efficiency and native contrast. Combined with DP’s engineering, it delivers blacker blacks and higher peak brightness from the same laser power.
2. Nexus Processing – The BrainIntegrated warping, edge-blending, scaling, HDR tone mapping, and 10-bit color handling—all without the need for expensive external processors. Ideal for curved screens, multi-projector blends, and demanding installations.
3. Direct RGB Laser – Pure Light, No CompromiseUnlike laser-phosphor systems, this projector uses three discrete high-purity RGB lasers, merged optically and sent directly to the DMD. Benefits: Zero rainbow artifacts (no color wheel) 100% Rec.2020 coverage Exceptional color volume and saturation Enhanced red performance synergizing with HEP DMD design
High-Contrast Lens EditionFor elite home cinema use, DP fitted a cinema-grade Sharp high-contrast lens, boosting dynamic contrast from 10,000:1 to 24,000:1. The trade-off: brightness reduces from 10,000 lumens to 8,000 lumens—still more than enough for large screens.
In the Lab – First ImpressionsAt Dan’s AV Lab, with BT.2020 calibration at 100% accuracy on a 130″, 1.1-gain OS screen, measured brightness reached 450 nits—three times brighter than my previous setups. However, blacks in Top Gun: Maverick cockpit shots were deep and convincing, without sacrificing shadow detail.
In sunlit scenes (Ambulance), the California golden-hour glow was dazzling—nearly blinding in backlit shots, perfectly replicating Michael Bay’s signature visual style.
In The Greatest Showman, the Rec.2020 color fidelity rendered fabric textures and set details with almost 3D-like presence. Golden shafts of light felt physically tangible, glassware sparkled, and stage spotlights hit with visceral intensity—at 400 nits, it was a night-and-day difference compared to 100-nit systems.
Bottom line: The E-Vision 10000i 4K+ RGB High-Contrast Edition is a game-changing single-chip RGB laser projector that brings the purity,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of professional cinema into a package optimized for ultra-high-end home theaters. With true Rec.2020 color, immense light output, and DP’s legendary engineering, it sets a new benchmark for what single-chip DLP can achi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