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展期:2011.10.29-2012.01.29
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一樓
週二至週日09: 30至17: 30、每週六延長開放至20: 30。
國際演講會
時間:2011.10.29(六)14: 30-17: 30
地點:北美館地下樓視聽室
引言:高千惠/旅美藝評家、客座策展人
講題:「裸體公民」艾未未。主講:貝 嶺/美籍華裔作家
講題:艾未未的當代藝術。主講:馮博一/中國獨立策展人
首次在華人地區大型個展,明登場
歷經兩年多的策畫,台北市立美術館10月29日至明年1月19日推出《艾未未‧缺席》特展,這也是大陸藝術家艾未未首次在華人地區策畫的大型個展,共展出21組件作品。為了這次展出,他更創作以1200輛自行車構成的最新作品〈永久自行車〉,象徵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進行式,作品讓人震撼,也傳達他的創作理念。 艾未未的創作特色,是將現成物品的使用功能與邏輯思考,加以拆解、重新組織成為不可置疑的新載體。21組件作品包括15件以陶瓷、大理石、古木器、腳踏車等不同媒材的物件與裝置,兩組影像創作〈失手〉與〈透視學─天安門〉,三組錄像影片〈長安街〉、〈北京:二環路〉與〈北京:三環路〉。
譚盾、馮小剛等藝術家也成鏡頭下主角
像是作品〈葡萄〉使用32張清朝板凳相互扣住串成葡萄的形體;〈兩條腿在牆上的桌子〉、〈三條腿的桌子〉也都是取材自清朝家具,破壞再拼裝成為似桌非桌的器材形狀,以牆面為支撐點,裝置為另類的雕塑物件。〈Through〉則是把舊廟宇的梁柱、桌子等建築架構,重新裝置成多變的抽象造型,產生與空間環境的對話可能性。 還有一組共100張的攝影作品同樣吸睛,其中75張是艾未未在1983至1993年旅居紐約東村時,隨機拍攝的人事物地;還有1993年後居住北京東村藝術社區時記錄的社會文化景像,陳凱歌、譚盾、姜文、馮小剛、謝德慶等藝術家也成了他鏡頭下的主角。
永久自行車迷陣,象徵中國環境變遷
艾未未的作品也傳達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關懷。為了台北的展出,他以1200輛自行車組裝而成的最新作品〈永久自行車〉,要在北美館內挑高10公尺的展廳呈現,製造出層層疊疊的迷陣空間,猶如具傳輸動能的抽象造形,象徵著中國社會環境邁向變遷中的進行式。
北美館發言人盧立偉形容,〈永久自行車〉是大規模的藝術裝置,也是很特別的創作,會讓參觀民眾震撼。至於另一件巨型裝置〈十二生肖〉青銅獸首也同樣受到矚目,這件作品是艾未未受紐約市政府邀請創作的首件大型公共藝術案,也會帶給民眾莫大的視覺衝擊。

〈失手〉是一組三聯作的攝影作品,艾未未雙手端一個漢代古陶甕,以分解動作,呈現摔碎漢代陶罐的過程。(影像輸出,200 x 190 cm x 3pcs,1995,版權所有:艾未未)。北美館/提供

喜歡古物的艾未未將工業用顏料澆灑在陶罐上,舊品新彩具衝突感。 (新石器時代陶罐5000-3000 BC、工業用顏料,2011,版權所有:艾未未)。
北美館/提供

艾未未將人們平常接觸的食物、味覺轉換成純粹的視覺作品,讓人莞爾。(西瓜:瓷、直徑38cm,2006,版權所有:艾未未)。
北美館/提供
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http://www.tfam.muse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