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2-2-25 11:29:08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 Hi-pass filter 英文字面的混淆, 若翻成 bass-cut filter 就清楚多了
見圖 , 75 Hz Hi-pass , 這個 75 Hz 頻率以下給它衰減掉 , 用 75 Hz bass-cut 翻譯會更貼切易懂
1. 對照喇叭規格, Youtube Bass sweep 兩者 以了解喇叭低頻能力極限
2. AVR measure 也會給建議值 Large or small 但比較粗略
3. 參考喜愛的聽感 決定 crossover (多聲道 建議統一由 AVR 分頻)
一般落地喇叭 可用 80 Hz (包括宅爸)
書架等 衛星小喇叭 則 150 Hz , e.g HTiB 固定用 150 Hz
用聽感作 window check 80~150 Hz
參考下例
主聲道夠強 (25~45k Hz) , subwoofer 也超強 (7 ~350 Hz)
宅爸發現 80 Hz 可以讓 2.1 or 2.0 聽感幾乎一致 甚難察覺 SW 有無開啟, 就決定 80 Hz 分頻
口味重怎麼辦 ? 若 SW 夠強 , 那麼低頻多餵一些給 SW , Xover 設到 100 Hz 以上
宅爸曾設到 150 Hz , 哈 ! 整個像 Disco pub 了
後置 SW (宅爸也是)
這時 phase control 就派上用場了 , 切掉各聲道輸出 , 僅保留中置 & SW
播放 pop music , 調整相位 讓 鼓點 or Bass 感覺就像 中置 SW 單一喇叭 為止
進階 (駐波管理)
凡空間必有低頻駐波, 即便完成上述步驟 , 分頻完美 , 相位完美
特定頻響還是過強 嗡嗡叫 稱為 Boomy sound, 不懂的人會說 低頻好有力 ! SW 好棒 ! 雷神就在我家 !
多數人一輩子沒聽過正確的低頻 因為不處理駐波
但這需要量測儀器, 校正軟體 .......... 有空再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