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回覆: 1
收起左側

[精研評測] Starke Sound SUB5 超低音揚聲器:夫復何求,雷厲風行的8Hz深度衝擊!

[複製連結]

發表於 4 小時前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本文最後由 daniel0810 於 2025-10-15 03:28 PM 編輯

Starke Sound SUB5 超低音揚聲器:夫復何求,雷厲風行的8Hz深度衝擊!
FE330CA9-D1FB-45C3-BFF8-3E4342ED946C.jpg

前言:超低音在現代影音系統中的核心地位與SUB5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沉浸式影音體驗的構築上超低音揚聲器已然超越了傳統意義上「加強低音」的輔助角色,躍升為整個音場的基石與核心支柱。其性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電影音效的宏大真實感、空間氛圍的深邃層次,乃至於音樂重播的完整性與感染力。超低音揚聲器不僅負責傳遞低頻資訊,更肩負著讓音場「落地生根」、提供穩固基礎的重任,確保低頻在空間中精準傳遞,而非僅是單純的量感堆積。一支設計精良的超低音揚聲器,能夠讓整個音場的連貫性與沉浸感大幅提升,使聽者彷彿置身於音效所描繪的真實情境之中 。
43D41371-3509-4E46-B62C-281321B81CA7.jpg

繼來自錄音室,精準導向的雙12吋推挽Ken Kreisel DXD1000及雙15吋背對背Barefoot LFE15,內建6顆10吋單體,低頻下潛至8Hz,輸出峰值高達9000瓦,體重106公斤的上古巨獸Paradigm SUB 2之後,最近正式入駐丹爸視聽室的超低音揚聲器新成員是配備17吋單體,3000瓦連續輸出功率,峰值高達6000瓦,重達74.5公斤的Starke Sound SUB 5超低音揚聲器無疑立刻成為丹爸視聽室中絕對不可或缺的存在!要知道SUB 5可不是一般僅僅力大氣粗的超低音浩克,它在單體技術、擴大機功率及房間校正系統等關鍵層面展現的創新與突破使SUB5在提供磅礴影院衝擊力的同時,更帶來音樂重播所需的細膩質感與暫態響應。憑藉著StormAudio風暴處理器及Dirac Live ART,SUB 5在丹爸的視聽空間中竟與其他較小尺寸單體的超低音揚聲器配合得天衣無縫!
19DC1E25-89F0-48F1-A7A1-D56EFB6DD99B.jpg

Starke Sound 品牌溯源與設計哲學
要介紹SUB 5,我們先認識一下Starke Sound(史塔克聲學):

品牌創立與願景
Starke Sound Inc.,史塔克音響系統,於2009年在美國加州正式成立。這間音響設計製造公司由一群對高級音頻器材懷抱熱情的設計師、工程師與音樂愛好者共同創立 。Starke Sound致力於運用最精準先進的科技與最高的工業工藝標準,打造出市場上獨一無二、具備創新精神的音響產品 。這種對「高科技」「創新」的執著,不僅展現在產品聲音表現上,更延伸至其外觀設計與製造流程,追求一種未來感與極致性能的完美融合。


核心團隊與多領域專長
Starke Sound的成功,植根於其多元且專業的核心團隊。團隊成員背景涵蓋了音響產業的各個面向,包括來自音響工業的知名工程師Dan Wiggins、具備超過25年執業經驗與建築學位的工業和建築設計師Scott DeLoache(同時擔任設計總監),以及身兼行銷專家與電路設計師的Jimmy Quin。這種跨領域的專業整合,是Starke Sound能夠實現其「超越現有音箱限制」目標的關鍵。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的參與,確保了產品不僅在聲學表現上追求卓越,在外觀設計上也具備現代時尚感與獨特風格,打破了傳統音響器材的刻板印象 。同時,資深工程師的深厚技術背景則保證了聲學性能的極致追求。
1756137665793.jpg

不妥協的影音體驗
市場上不乏專注於高音質的揚聲器,也充斥著追求大動態的影院喇叭,但鮮有產品能夠在兩者之間取得完美的平衡。故Starke Sound核心理念就是要打造出「能文能武」的產品,讓影院的聲音既能達到最高的品質,又能擁有極大的動態範圍 。為此,Starke Sound開發了專利的LMF(Perfect Magnetic Field)完美磁場技術。這項技術旨在確保單體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產生明顯的磁路失真,同時能夠顯著增加單體的動態表現 。這項技術的應用,使得Starke Sound的揚聲器能夠在大動態的影院環境中提供震撼的表現,同時也能在高音質的兩聲道中重現細膩、真實的音樂細節。Starke Sound認為,真正的沉浸式體驗不僅需要廣泛的頻率響應和極佳的動態範圍,更要求在大音量與小音量之間保持相同的音色一致性和低失真特性

HALO 系列的意義

Starke Sound SUB5是品牌旗艦HALO系列中的一員。HALO系列於2025年3月隆重登場,旨在慶祝Starke Sound成立15週年,並被譽為「打造未來聆聽新標準」的代表作 。HALO系列不僅集合了Starke Sound最新的科技與藝術工藝,更堅持100%自家生產,從開發到製造的每一個細節都注入了品牌對卓越品質的熱情與承諾 。SUB5作為HALO系列超低音揚聲器的旗艦產品,其設計與技術的革新,正是Starke Sound在追求極致音頻表現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1756136544802.jpg

超低音揚聲器設計的技術挑戰與限制
言歸正傳,相信無論是兩聲道或是多聲道的玩家都知道超低音揚聲器在系統中音著期展現低頻甚至是極低頻可以在聽上帶來的極大貢獻,但是超低音怎麼選?我們如何評估超低音揚聲器的品質?其實在追求極致低頻重播上,超低音揚聲器的設計面臨著多重嚴峻的技術挑戰與物理限制。這些挑戰直接影響著其性能、可靠度與成本:
1760511107611.jpg

長衝程與線性度
長衝程單體是實現深潛低頻與高聲壓輸出的關鍵,然而,這類設計常伴隨著線性失真與振膜變形的問題。特別是在電影中爆破、砲擊或是進入黑洞等低頻被大量強調使用的場景,當超低音揚聲器單體振膜進行大幅度往復運動時,其磁路系統、懸邊與彈波的非線性特性會導致聲音失真,影響低頻的純淨度與精準性。相反,短衝程單體雖然在線性度上表現較佳,卻難以實現足夠的空氣推動量,從而限制了深潛低頻的延伸能力和最大輸出如何在長衝程的同時保持極低的失真,是超低音設計的核心難題

材料剛性與阻尼
單體振膜的材料選擇至關重要。高剛性材料能夠確保振膜在大動態下不易變形,提供猛烈的低頻衝擊力,但往往缺乏良好的阻尼特性,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諧振,導致低頻細節的損失或聲音的「轟鳴感」。而高阻尼材料雖然能有效抑制諧振,卻又難以維持足夠的剛性,影響低頻的力道與瞬態響應。如何在剛性與阻尼之間取得平衡,是確保低頻既有衝擊力又富有細節的關鍵

功率與可靠性
超低音揚聲器需要極大的功率輸出以驅動大型單體並產生足夠音壓。然而,大功率輸出對擴大機的元件壽命、散熱管理和長期穩定性都是嚴峻考驗。高功率運作下,元件容易發熱、老化,甚至導致故障。此外,高性能超低音的維修與保養成本通常也較高,這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個潛在的負擔。

信號路徑損耗
在多顆超低音系統中,訊號的傳輸損耗是一個常見問題。傳統的類比串接方式,即使採用平衡連接,也可能因線材品質、連接點阻抗不匹配或電磁干擾等因素,導致訊號衰減、噪音引入或動態範圍受限,從而削弱整體低頻表現。這種損耗不僅影響音質,也限制了系統的擴充性與靈活性,使得多超低音系統的優勢無法完全發揮。

當然以上是以超低音本身體質為主,其他如聆聽空間、預算設置位置等就真的得因地制宜見仁見智了。

Starke Sound SUB5 的解決方案
面對上述技術挑戰,Starke Sound SUB5導入了一系列創新技術,旨在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實現超高動態、極低失真、零訊號損耗的低頻表現。

單體技術革新
SUB5首先導入了全新設計的17吋超大尺寸低音單體,並採用了Starke Sound獨家研發的Umbraxis™ 技術
FC1791DD-C4F8-46C1-8830-4764D380706C.jpg

磁路系統與低失真長衝程設計
SUB5採用了品牌史上最強悍、最重型的磁路系統,確保單體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產生明顯的磁路失真,同時能夠顯著增加單體的動態表現 。特製的高順性、高穩定性懸邊與彈波,精準控制單體的線性運動,即使在極高振膜偏移量下(業界領先的120mm峰對峰偏移能力 ),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失真,確保低頻的純淨度與精準性。
7BA84147-D64E-4579-BFF1-84D3062B49CE.jpg

Umbraxis™ 傘擎支撐結構
為了克服長衝程單體振膜變形的問題,Umbraxis™ 技術在振膜背面引入了類似雨傘骨架的支撐結構 。這種獨特的設計大幅提升了振膜在大動態下的剛性,同時維持了優異的阻尼特性,有效降低了振膜變形所引起的失真。這使得SUB5能夠兼顧超大動態輸出與極低失真低頻響應,提供既磅礴又細膩的低頻體驗。
2DC67B1A-35CA-4293-B3C3-BDDF62EFEB1F.jpg

電子技術突破
為確保SUB5能夠穩定、高效地輸出極致低頻,其內建的擴大機與電子元件均經過精心設計與嚴格篩選。

強大功率輸出與自行開發的擴大機模組
SUB5的擴大機額定功率高達3000W連續RMS,峰值功率更可達6000W 這強大的功率輸出結合Starke Sound自研的放大模組與Hypex線性電源,確保了在應對最嚴苛的低頻動態時,能夠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同時保持極高的效率和穩定性。

軍規級元件與模組化設計
SUB5的所有元器件均採用軍規級標準,確保其在各種電壓環境下都能長期穩定耐用,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可靠性。

數位技術優勢
Starke Sound在數位訊號處理與連接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突破,為多超低音系統的整合與優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性能。

AccuCal™ 精準智慧低頻管理技術
AccuCal™ 是Starke Sound為SUB5開發的一套頂尖房間校正系統 。
708D0157-1915-48A6-AF8F-275D9C1B2435.jpg

自動EQ
系統配備標配測試麥克風,結合FIR(有限脈衝響應)精確相位特性與IIR(無限脈衝響應)低延遲演算法,以及專為低頻設計的EQ模式,能夠自動優化房間的低頻響應,消除駐波與頻率不均勻性,使低頻聽感更加平坦、緊實且富有細節 。
57486259-8EFB-4707-9FF3-87D9FF253FBF.jpg

多超低音統控
AccuCal™ 允許設定一只Master超低音統控多只Slave超低音,也可實現多組Master/Slave分區獨立調整,再整合成一體化系統。這種極高的靈活性讓調音師能夠針對不同房間的聲學缺陷精準下手,實現最佳的低頻分佈與一致性。

手動EQ
對於追求極致精細調整的發燒友,AccuCal™ 提供了強大的手動EQ介面。在32段自動EQ的基礎上,用戶可以無限制地增加調節點位,且定義精確至1Hz;Q值(頻率帶寬)和增益(Gain)的調整精細度分別可達0.01 Octave和0.1dB 。這種前所未有的精細度,賦予了專業用戶極大的靈活性,能夠將低頻雕刻成專屬的聲音藝術品。在跟兩聲道的整合尤其好用!
9874B795-4DD2-416C-AF01-6896C1FBAAB5.jpg

DiBridge™ 數位橋™ 無損數位連接技術
Starke Sound首創的DiBridge™ 技術旨在解決多顆超低音系統中訊號傳輸損耗的問題 。它支援XLR、RCA類比輸入與AES/EBU數位輸入,並可無損轉換為通用的AES訊號進行連接 。最為關鍵的是,DiBridge™ 允許超低音之間採用數位菊輪鍊(daisy-chain)結構,即使多達10只超低音串接,訊號依然零損失,完美保持了動態與解析力 。未來更可升級支援AES67、Dante等專業音頻網路協定,進一步提升系統的靈活性與擴充性。

這種全面的連接選項,在家用超低音中極為罕見,特別是數位AES輸入/輸出,在多顆超低音的串聯時追求最高音質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和訊號完整性,這與其DiBridge™技術相輔相成。
  • 線路輸入:RCA立體聲(左&右)。
  • 平衡輸入:XLR立體聲(左&右)。
  • 平衡輸出:XLR 。
  • 數位輸入:AES 。
  • 數位輸出:AES 。
EEE4E154-9A11-4E6B-BD41-1CC691C8560C.jpg

箱體結構與材質用料
SUB5採用密閉式箱體設計,這通常意味著更為精準的瞬態響應和更低的群延遲,對於音樂性表現尤為有利。箱體外觀採用了Starke Sound獨特的TrueChrome™鋼琴烤漆工藝,這是一種耗時的14層塗裝工藝,旨在提供奢華的光澤和經久不新的質感 。面板則採用全鋁材質,不僅提升了產品的視覺質感,也為單體提供了穩固的安裝基礎,進一步降低了箱體共振。顏色為沉穩的「武士黑」。
84043DDF-0A9C-4B27-80C3-A63F7261983D.jpg

量測數據與性能分析
對任何高端超低音揚聲器而言,客觀的量測數據是評估其性能的黃金標準。Starke Sound SUB5的官方數據揭示了其在低頻重播領域的強大實力。
4D8DFC55-CAE6-4306-9DD8-7A5AC90BEF89.jpg

頻率響應曲線分析
SUB5的頻率響應標稱範圍為8Hz至250Hz(-3dB,半空間)。8Hz的下潛能力,對於超低音而言是一個極為罕見的數字,能確實達到這個數字的超低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目前在丹爸房間中的另一顆巨獸Paradidm Signature Sub2也是少數擁有這樣的實力的超低音機種)。這意味著SUB5能夠重現人耳幾乎無法直接感知,但能通過身體感受到的極低頻頻段。在電影音效中,如地震、爆炸、飛船引擎聲等,這些超低頻資訊是營造真實感和衝擊力的關鍵。當超低音能夠忠實重現這些頻率時,觀眾不僅聽到聲音,更能「感受到」聲音的能量,獲得更身臨其境的體驗。

SPL輸出能力
SUB5的最大SPL輸出(1米)達到131dB 。這是一個極高的聲壓級,足以讓其在大型聽音空間中提供參考級的影院體驗。與Starke Sound較早期的SW-15型號相比,SW-15在4800立方英尺的房間中,10Hz至50Hz範圍內平均SPL為104dB 。
SV_0324_Starke Sound SW15 - FrontNo Grill.jpg

在典型房間環境下,SUB5在40Hz至200Hz範圍內可達到130dB的聲壓級(SPL)輸出(1米)。這表明在最常規的低頻範圍內,SUB5能夠輕鬆應對高動態需求,提供充足的能量儲備。而更為關鍵的是,即使在挑戰性極高的10Hz頻率下,SUB5在半空間(1米)仍能輸出高達101dB的SPL (甚至有資料指出,在10Hz時可達到120dB的驚人輸出 )。許多超低音在極低頻段的輸出能力急劇下降,而SUB5則無疑在此展現了其單體設計和擴大機功率的優勢。

失真控制
Starke Sound宣稱SUB5能夠產生「無失真」的低頻 。這項聲明基於其專利的LMF(Perfect Magnetic Field)完美磁場技術,該技術旨在確保單體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產生明顯的磁路失真 。在超低音領域,高聲壓級輸出往往伴隨著失真增加,尤其是在單體達到其物理極限時。LMF技術的目標是維持單體在大幅度偏移下的線性度,從而保證低頻的純淨度。這對於音樂重播的精準性至關重要,因為失真會模糊低音的細節與瞬態,影響音樂的質感。對於影院應用,低失真則能確保爆炸聲、引擎聲等效果的清晰與層次感,而非混濁不清。SUB5對「無失真」的強調及其技術原理,揭示了其在音質純淨度上的高標準

瞬態響應與音樂性
雖然量測數據主要集中於頻率響應和SPL輸出,但Starke Sound「能文能武」的設計哲學和對「失真特性」的重視,直接指向了SUB5在瞬態響應和音樂性方面的優異表現。密閉式箱體設計通常能提供更為迅速、緊實的低頻,有助於精準重現音樂中的鼓點、貝斯線條等快速變化的低頻資訊。LMF技術對失真控制的強調,則保證了低音的純淨與細節,使音樂中的低頻部分不會顯得臃腫或拖沓,而是清晰、富有彈性。這與丹爸影音實驗室對「高品質」多聲道音樂播放的追求不謀而合,我認為超低音不僅要能提供震撼的影院效果,更要能在音樂重播中呈現平衡、一致且富有質感的低頻表現 。
10454D09-90D2-470D-876F-274C436E183C.jpg

SUB5讓系統更抵玩!
隨著SUB5加入陣容,丹爸的超低音來到了6支之譜,除了一支PSA雙15吋純粹執行ART外,Paradigm SUB2、KK DXD1000、Barefoot LFE15和StarkeSound SUB5都是實際在低頻產生尚貢獻的器材。因為擺位的限制,SUB5除在70Hz以下擁有絕佳的量測曲線外,在70Hz以上的量測曲線並不好。但這並不影響SUB5在系統中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丹爸更因此而實驗了"超低音拼接"的超低音調整手法。

SUB5的到來,讓在丹爸空間中原本因以較小單體10吋至15吋組成的陣容而帶出之快、狠、準、乾淨的低頻特性再加入了「厚」、「沉」的特質。但可貴的是竟然完全沒有妥協先前丹爸苦心經營的超低音口味。而且由於SUB5的設置位置在近聆聽位置左後並且高於頭部,吹頭髮、麻頭皮、麻臉等等體感在播放如「一代宗師」、「賽道狂人」、「獨行俠」甚至是低頻大考盤的「星際效應」等影片經常出現,好不過癮!特別是像「星際效應」這樣擁有"大低頻"的影片,SUB5憑藉其17吋的單體面積,滿滿將低頻灌滿在丹爸實驗室的空間中,感受密度之高前所未有。


當用兩聲道檢視,SUB5卻完全不會拖慢其他超低音的速度,原本以為SUB5的"8Hz"產生能力會造成聽音樂時的聽感失衡,但是丹爸與一群發燒友一同聆聽確認,大家一致認為SUB5加入系統使得低頻的聽起來更舒適,音樂的底盤更扎實。更蒙提當播放像「Wish You Were Gay」、「HA HA」、或是「Make Us Strong」這樣的電子舞曲類的充滿超低超猛人工低頻的音樂,SUB5的加入使得原本的系統如虎添翼,感覺丹爸視聽室都要炸開了,但是聽在耳朵裡卻非常舒服!


「低頻」調整的心得雜記:
目標曲線不一定直接等於實際聽感!
以20Hz-100Hz的增益值而言,在較小空間「+4 dB」帶來的低頻能量與密度在較大空間可能需要到「+10 dB」方能帶來相同的體驗。

目標曲線的導入結果必須以現場實際聽感檢視收貨!

「超低音擺位之不完美」與「體感強度」營造
73107E03-3136-4620-9C9C-E896B8437C06.jpg

在最近進行的「超低音揚聲器拼接」試驗中,透過將「量測值不完美」的數枚超低音之「最佳可用頻段」結合,確實可以透過「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的機制,讓超低音們「輕鬆」成就理想目標曲線。各超低音只負責在其所在位置的最佳發聲頻段,工作量大幅減低,更不容易失真,低頻表現聽起來更輕鬆自然。不過,經營家庭劇院的醍醐味的「體感」也可能隨之打折扣。

在以往多炮整合的機制中,每一支超低音通常是以在分頻點「完整」(例如20Hz-120Hz)的頻段輸出加入整合。要在本身量測曲線不完美的前提下在指定基準音壓企及目標曲線,往往在低頻管理的機制中會經過「提高輸出再行削波」的過程。而「提高輸出」對於超低音揚聲器就是「增加機械運動量」,對於環境來說就是「增加空氣推動量」,對於在場聽眾來說就是「體感加量」。在現代許多系統對於聲音的操作與期待已經不僅限於「耳內按摩」,更希望達成「全身按摩」之效,也成為建構自家劇院之醍醐味。而上述「來自於不完美超低音之體感」的經營可以是「值得玩味但需謹慎服用」的處方,而且也必須注意失真。不可諱言,此舉勢必對環境造成的壓力更大,對超低音揚聲器帶來的負荷更重,隔壁鄰居的怨懟也會更深 LoL

玩聽感,玩體感,玩家聆聽環境不同,品味不同,對聲音理解不同,擁有器材不同,對「體驗期望值」更是各人不一!體驗不止於聲音,聲音也不限於低頻,玩家都能該努力調理出自己喜歡的好聲音!
5D6A2E6E-01CD-4917-92F1-B9C6311A9E4F.jpg

結論:SUB5是頂級玩家絕不可錯過的超低音!
為了滿足更大的容積,發出更大的音壓,達到更深沈的低頻,成就更低的失真,完美表現低頻目標曲線,超低音揚聲器必須更強大!SUB5不僅做工用料內外兼修,連接與控制更是數位類比兼備,17吋Umbraxis™單體,領先業界的120mm峰對峰偏移能力,驚人的8Hz低頻下潛,在極低頻段(如10Hz)仍能維持101dB甚至120dB的強勁輸出,3000W RMS/6000W峰值的充沛擴大機功率,以及自研放大模組與Hypex線性電源、軍規級元件,結合FIR和IIR演算法的EQAccuCal™精準智慧低頻管理技術,再加上多超低音連接優化的DiBridge™數位橋接技術,最後還加上TrueChrome™14層鋼琴烤漆與全鋁面板的精湛工藝 ,聲音既沉又快,穩定而且暫態極佳,低頻層次細節極為豐富更不脫泥帶水,老實說,我想不到對於超低音揚聲器我還有什麼要求,對於低頻的我已經夫復何求,至此丹爸影音實驗室的超低音揚聲器尋覓之路也在心滿意足中畫下休止符。
A02541DE-E104-47E7-9981-FE6D153F0D97.jpg

SUB5的具體尺寸與重量
  • 不含網罩、不含支腳:高510mm x 寬510mm x 深550mm
  • 含網罩、含支腳:高540mm x 寬510mm x 深625.5mm
  • 重量為74.5公斤


 樓主| 發表於 3 小時前 | 顯示全部樓層
真的不用再加下去,心滿意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掌握數位時脈:StormAudio 如何實現完美的聲音同步
掌握數位時脈:StormAudio
掌握數位時脈:StormAudio 如何實現完美的聲音同步 全文轉自:St
寬敞,明亮,面面俱到!新竹Storm Audio風暴/Ken Kreisel為全家人打造的8.2.2.4雙中置客廳劇院溫馨開箱~
寬敞,明亮,面面俱到!新
寬敞,明亮,面面俱到!新竹Storm Audio風暴/Ken Kreisel為全家
升級的選擇:我與 Barefoot Footprint 02 的相遇—Producer Dan
升級的選擇:我與 Barefoo
升級的選擇:我與 Barefoot Sound Footprint 02 的相遇—Produce
StormAudio ISR Fusion 20:力量、精準與聽覺新典範—Thrillcat Cinema Lab
StormAudio ISR Fusion 20
StormAudio ISR Fusion 20:力量、精準與聽覺新典範—Thrillcat
DIRAC Live ART made EASY: Safe and SOUND!  Dirac Live ART簡單上手指南
DIRAC Live ART made EASY
DIRAC Live ART made EASY: Safe and SOUND! - Dirac Live ART簡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