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bio0955
收起左側

[美語片] The Dark Knight Trilogy(黑暗騎士三部曲)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1-12-7 00:40:59 | 顯示全部樓層
IVANSHAN 發表於 2011-12-6 13:40
此片不會全部以IMAX攝影機拍攝,而是大部份以IMAX攝影機拍攝,以IMAX攝影機拍攝的比例,會比黑暗騎士多, ...

所以官方新聞稿是有問題的
僅供參考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8 14: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1-12-8 18:49 編輯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已經展開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 campaign),首波行銷丟出來的是兩頁文件的副本。根據這兩頁文件副本的內容看來,與即將搭配IMAX版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一起播放的TDKR的IMAX版開場戲(prologue)的內容,應該有一定的關連。

Play List的報導提到,所謂的病毒式行銷是從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開始的,劇組會不定時在網路上丟出與劇情有關的一點線索(clue)或暗示(suggestion),讓網友自行去拼湊。這兩頁文件副本,是由Empire與Wired兩家網站最先收到,並在兩家網站發佈新聞,但是新聞內容都沒有提到TDKR,也沒有提到與TDKR有關,顯然他們拿到了應該是獨家的內容,卻不太了解是與什麼電影有關的獨家。反而是其他跟進轉載報導的媒體,包括Collider、Play List、Comic Book Movie等網站的新聞,指出了與TDKR可能的關連。

這兩頁文件副本是關於一位俄國的核子物理學家(nuclear physicist)Leonid Pavel博士(Dr. Leonid Pavel)的CIA檔案。文件的第一頁註明了Pavel博士的出生年月日、身高、體重、頭髮與眼睛的顏色...等資料,現況(status)則是:失蹤(missing)。在下半頁的文字說明可以發現,不少部份被完全塗黑處理,呼應了文件上蓋的「機密(confidential)」戳印,但在可讀的部份仍然可以發現,Pavel博士的專長是燃料循環技術與反應裝置(或翻譯為反應爐)設計(fuel-cycle technology and reactor design),他是在俄國境內的核子設施(nuclear facility)內被人發現失蹤。文字說明還提到,美國是在三年前的IEEE座談會中,因為Pavel博士的演講而注意到這號人物。上個星期,一位可能是Pavel博士同事的喬治亞人士聯絡美國駐喬治亞大使館,尋求安排Pavel博士得到美國的政治庇護。***(這個部份被完全塗黑,可能是美國情報單位的人)想要直接接獲Pavel博士,但未能成功。最後提到,Pavel博士已經被美國列為高度優先(high-priority)對象。

第二頁文件副本的內容,是名字被完全塗黑的CIA當地分駐所主管(CIA Station Chief)與***(這個部份也被完全塗黑)的民兵部隊(*** militia)的對話內容抄本(transcript),後者可能就是了解Pavel博士行蹤的匿名人士,或者是獲得授權與美方接觸的中間人。對話裡提到,Pavel博士非常想要到美國,他有安全上的顧慮而且非常恐懼,因為他被不明人士跟蹤。***在第二頁後面的對話中開價300萬美元,把Pavel博士交給美國。

Collider網站的跟進報導提到,這兩頁文件副本的內容在網路上曝光後,在Coming Soon網站跟進報導的網頁,有讀者反應文件副本上的照片是演員Alon Aboutboul。看完這兩頁文件副本的重要內容後,可以回頭去看一下,本人之前曾兩度發言(分別在本討論串第22頁432與438樓),內容提到國外媒體報導關於TDKR的IMAX版開場戲兩種內容完全不同的情節描述。在本人第22頁432樓的發言中提到的,根據Superhero Hype網站討論區一位匿稱為Rocketman網友的轉述內容,目前看來可能比較接近TDKR開場戲的內容。以下轉貼Rocketman網友轉述中,與Alon Aboutboul有關的內容:

在開場戲中,還會出現一位由Alon Aboutboul飾演、不知名的瘋狂科學家。他在Bane身上進行了多項恐怖的實驗。文字版中指稱他基本上創造了Bane,而他也製造了一個末日裝置(Doomsday device)。Rocketman提到,他未獲告知這個末日裝置是什麼東西,但是將會在電影中看到這個裝置。假如這份文字版的內容是真的,那這個部份所透露的,可能是指忍者大師重回高譚市,繼續八年前未完成的工作--摧毀高譚市,而這個末日裝置,可能與蝙蝠俠:開戰時刻片尾那個裝在高架捷運上的裝置,目標相同但是功用不同。

而那個末日裝置,依據Pavel博士的專長來判斷,國外媒體跟進轉載報導提到,應該可以推測是一個核子彈。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的提示,Popo0121版主在本討論串第19頁363樓以及第21頁402樓所轉貼的拍攝現場照片中,已經可以看到這個末日裝置的照片,當時Popo0121版主在圖說指稱是Bane的爆裂裝置。而根據Popo0121版主在本討論串第21頁402樓所轉貼的拍攝現場照片看來,這個東西出現在華爾街的拍攝現場,看起來似乎是Bane想要從華爾街引爆這個核彈,也暗示了佔領華爾街的經濟議題,有可能是TDKR想要暗喻的劇情主線之一。

以下是Collider與Play List這則新聞的網路連結,兩則新聞也都附上了這兩頁文件副本的圖檔,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Popo0121版主有空的話,也麻煩轉貼,多謝!

http://collider.com/the-dark-kni ... 131043/#more-131043

http://blogs.indiewire.com/thepl ... r-who-is-mysterious

the-dark-knight-rises-alon-aboutboul.jpg

the-dark-knight-rises-cia-alon-aboutboul-1.jpg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5 精幣 +10 收起 理由
popo + 5 + 10 熱心助人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9 00:03:29 | 顯示全部樓層
Comic Book Movie(後面簡稱CBM)網站有一則新聞,提到DC漫畫的元老級人物Jerry Robinson昨夜(應該是指12月7日深夜)在睡夢中去世,享年89歲。

這裡是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的討論串,可能有人好奇Robinson先生與這部電影有什麼關聯?在CBM的新聞提到,Robinson先生與Bob Kane以及Bill Finger,都是蝙蝠俠漫畫長達七十幾年歷史中,在漫畫創作上的重要關鍵人物。CBM的新聞特別提到,蝙蝠俠漫畫中一些重要角色,包括羅賓(Robin)、小丑(The Joker)、雙面人(Two-Face)以及布魯斯韋恩的老管家阿福(Alfred),他都是參與創造的人。CBM的新聞還提到,Robinson先生於2004年進入了漫畫名人堂(Comic Book Hall of Fame)。

TDKR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續集,小丑與雙面人的角色,豐富了黑暗騎士的情節,雙面人的部份可能還會在TDKR被當成一個催化劑;阿福的角色更是貫通諾蘭版的蝙蝠俠三部曲,Robinson先生參與創作了這些精彩的角色,希望Robinson先生一路好走!

以下是Comic Book Movie網站相關新聞的網路連結,裡面並附上了洛杉磯時報的部落格Hero Complex記者,去年訪問Robinson先生的影音檔,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與觀賞。

http://www.comicbookmovie.com/fa ... rants/news/?a=50870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9 08:5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又有新文件釋出? 以及倒數計時網站??

darkkightrisses-cia-bulletin-2-12-8.jpg
http://operationearlybird.com/
Snap1.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9 14: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雖然要到明年7月20日(這是北美的上片日期,海外其他地區屆時有可能會提前幾天上片)才要正式上片,但顯然TDKR的劇組已經展開密集的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 campaign)。繼不到48小時前在網路上拋出兩頁文件的副本後,又有一頁文件副本被丟在網路上,而且這一次還伴隨著一個內容神秘的網址,這個網址在台灣時間明天(12月10日)凌晨2時之前,網頁內容只有一個倒數計時器,顯然相關內容要到明天凌晨2時之後才會揭曉。看起來,在TDKR的IMAX版開場戲(prologue)即將於下週末搭配IMAX膠捲版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一起播放前,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內容被丟到網路上。

最新的這一頁文件副本,顯然依舊與Leonid Pavel博士(Dr. Leonid Pavel)有關。這份內容大約有三分之二都被塗黑處理的文件,顯然與上次被洩露的兩頁文件副本一樣,屬於機密文件,而且仍然是一份CIA的內部文件。根據可供讀取的內容看來,這是一封CIA想要營救(或是交換)Pavel博士行動的說明文件。發文人(或單位)、文末署名人(與單位)以及收文人(或單位),全部被塗黑。文件內容再度提到300萬美元的營救(或交換)代價,並特別交代希望整個行動要避免成為國際事件(international incident),以及因而導致隨之而來的後座力(subsequent blowback)。在這份文件中,還可以發現負責執行整個行動的單位代號是FO439,並將會有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s)支援。在文件中提到這個行動是Operation 98H1,行動代號則是Operation Early Bird。(其他與Pavel博士有關的內容,請參考本人第23頁454樓的發言內容)

上一次的文件副本,是直接丟給Empire與Wired兩家網站。這一次則是透過TDKR在推特(Twitter)網站的帳號Fire Rises,於台灣時間今天凌晨三、四點左右釋出文件副本。Slah Film網站的報導猜測,Early Bird是否表示預定下週末在戲院發佈的首支正式版預告片,即將在網路上公佈。

以下是Slash Film與Cinama Blend網站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相關文件內容,Popo0121版主已經在樓上轉貼。

http://www.slashfilm.com/dark-kn ... eration-early-bird/

http://www.cinemablend.com/new/D ... Document-28259.html

以下是則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在推特的網址:

https://twitter.com/thefirerises

以下則是預定台灣時間明天凌晨2時才會公佈內容的Operation Early Bird網址:

http://www.operationearlybird.com/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0 00:21:56 | 顯示全部樓層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在展開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 campaign)的同時,於台灣時間12月9日上午,在好萊塢Universal Citywalk戲院的IMAX放映廳,至少有兩場的IMAX版開場戲(prologue)的試映,其中第二場是對媒體記者放映這段長度約七分鐘、下週末將搭配IMAX版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後面簡稱MI4)播放的開場戲,已經有部份國外媒體發佈了相關報導,由於華納事先強力要求,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有報導透露開場戲的細節。以下內容,綜合了Collider、Slash Film以及Entertainment Weekly的Inside Movies專欄(後面簡稱EW)報導的重點:

首先,雖然還沒有看到媒體透露細節,但是EW的報導提到:「介紹Bane出場的戲幾乎完全發生在飛機上(introduction to Bane takes place almost entirely in the air)」了,有在持續關注這個討論串的朋友,應該記憶猶新,本人上週才在本討論串第22頁438樓介紹了國外的傳言,而該則傳言內容吻合EW報導的描述。

在Collider的報導中則提到,TDKR的開場戲長度大約六分鐘演完之後,可以在剪接片段中看到蝙蝠俠(Batman)、Bane、貓女(Catwoman)、演員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 Levitt),以及一些很棒的新武器與車輛(some awesome new weapons and vehicles)。由此可以看出,整個開場戲應該有七分鐘左右,最後一分鐘就是在開場戲之後,電影後面一些畫面的剪接,就像四年前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開場戲一樣。

這一次的開場戲媒體試映,除了導演諾蘭之外,在場的還有製片Charles Roven、諾蘭的編劇弟弟同時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Jonathan Nolan,以及諾蘭的老婆同時也是本片的製片Emma Thomas。記者們在看完這七分鐘的片段後,也紛紛向這些人提問。當然會有人問到未來TDKR完成剪輯後,會有多少長度的段落是IMAX格式。Slash Film的報導、同時也被當作報導的標題,諾蘭本人的回答是「可能會有50分鐘左右(likely have around 50 minutes)」,這裡順便提一下,Slash Film的報導也提到MI4的IMAX片段有23分鐘;EW的記者也有專訪諾蘭,諾蘭給的答案則是「我還沒有剪輯TDKR(只完成了開場戲的剪輯與後製),所以我不知道確實的(IMAX)片段長度,但是我想我們會在45到50分鐘的範圍內(I haven't cut [the rest of The Dark Knight Rises] yet, so I don't know the exact running time, but I think we'll be in the 45 to 50 minute range.)。」;Collider的記者問的是諾蘭的製片老婆Thomas,她的說法也差不多:「可能會在40到50分鐘之間(could be between 40-50 minutes)」。

諾蘭認為IMAX格式以「極為身歷其境的方式來述說一個故事(incredibly immersive way to tell a story)」,他希望觀眾儘可能地選擇IMAX放映廳來觀賞TDKR。

Collider的記者也向Thomas提到,之前TDKR在各外景地拍攝的現場照片與影片檔,在網路與媒體上幾乎到處可見,Thomas則表示,「有好多片段是在攝影棚內拍攝(a good deal of the sequences were filmed on soundstages)」,這些片段沒有洩露的問題。大家應該可以猜到,貓女的確定扮像,應該就是在棚內拍攝的。

另外,EW的記者有問諾蘭是否曾經,以及考慮將一部電影全部以IMAX格式來拍攝,諾蘭的答案則是否定的,因為IMAX的攝影機不但大,而且聲音很吵,要求演員在IMAX攝影機前拍戲並不公平。在Slash Film與EW的報導中都提到,IMAX攝影機拍攝特寫(Close-up)鏡頭時,因為攝影機本身會發出很大的噪音,所以演員在拍完後必須ADR。ADR是指演員在拍完之後,必須在後製時重新錄製對白。諾蘭在EW的報導中提到,IMAX攝影機必須改進噪音太大的問題,不然無法拍攝有對白的戲。

Collider的報導提到,華納為TDKR的開場戲舉行的試映,第一場有不少導演前來觀賞,這些導演包括Eli Roth(恐怖旅舍)、Edgar Wright(終棘警探)、Bryan Singer(X戰警一二集)、Duncan Jones(啟動原始碼)、Michael Bay(變形金剛三部曲),以及Jon Favreau(鋼鐵人一二集),據說他們離開時臉上都掛著微笑。

以下是Collider、Slash Film以及Entertainment Weekly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collider.com/dark-knight- ... 131457/#more-131457

http://www.slashfilm.com/the-dar ... s-imaxshot-footage/

http://insidemovies.ew.com/2011/ ... -christopher-nolan/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精幣 +1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 10 熱心助人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0 02:07:35 | 顯示全部樓層
IVANSHAN 發表於 2011-12-9 14:10
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雖然 ...

看樣子似乎太過火熱.目前是2點06分..完全連不上該網站........



TDKR實在威力強大...

謝謝樓主每天分享這麼多訊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0 13:27: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1-12-10 13:28 編輯

Operation Early Bird網站究竟是什麼碗糕?謎底終於揭曉。進入這個網站後,可以發現一張北美以及橫跨大西洋對岸的英國的地圖,在北美與英國的位置會出現不少點,這些點的位置標示的是這兩地所有IMAX放映廳所在地,而且顯然是播放IMAX膠捲版放映廳的位置。因為,在12月13日晚上10點,這些地點將會特別放映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的IMAX版開場戲(prologue)。在北美原訂搭配IMAX版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後面簡稱MI4)播放的TDKR開場戲,應該是要等到12月16日才看得到,在這兩地的粉絲可以在這個網站進行搶票活動,搶先在13日就可以看到。顯然,大概從14日開始就可以在網路上看到粉絲反應,而且非常可能會有居心不良的粉絲,將開場戲的細節全都露。所以,為了不要破壞觀眾的觀影樂趣,本人屆時不會在此透露國外粉絲的相關回應。

另外,Comic Book Movie網站(後面簡稱CBM)的報導也透露,TDKR的官網差不多同時也同步更新內容,不過,更新的內容僅限於聲音的部份。根據CBM的報導,http://www.thedarkknightrises.com/網站目前的神秘(比較像詭異)音頻(audio)可以聽到,一個女人與一個小孩在背誦一些數字(mysterious audio of a woman and child reciting numbers),或許過幾天會有國外的粉絲解讀出這個詭異音頻以及這些數字有什麼意義。

以下是Cinama Blend與Comic Book Movie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Popo0121版主大人如果要轉貼這張地圖,在點選Cinama Blend網站的圖後,可以看到完整版的地圖,包括所有IMAX放映廳的位置。

http://www.cinemablend.com/new/D ... -Preview-28284.html

http://www.comicbookmovie.com/batman_movies/news/?a=50943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0 15:58: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1-12-10 16:00 編輯
IVANSHAN 發表於 2011-12-10 13:27
Operation Early Bird網站究竟是什麼碗糕?謎底終於揭曉。進入這個網站後,可以發現一張北美以及橫跨大西洋 ...

Snap1.jpg
等到零晨2點一度流量過大造成Operation Early Bird網站當機的秘密終於公布,不過稍早應該有不少人會認為會是公布第二支預告片
很顯然不是,所公布的內容就如同IVANSHAN所描述的內容,而TDKR主網站(http://www.thedarkknightrises.com/)所放送女人及小孩
念著一長串的數字,個人一度想要靠著聽力來嘗試,但由於有些音頻真的實在是太模糊了很難去辯別只好放棄,不過大概猜測這一長串的數字
很有可能是與Operation Early Bird是有所關連,很有可能是戲院座標點,不過這只是臆測,還是有待廣大的影迷去破解來揭曉吧!

另外觀看了許多媒體報導,忘了是看了哪一家報導有訪問到製作人艾瑪湯瑪斯(也就是諾蘭太太)有提到下周將會公布第二支預告片。
是不是真的就有待下周揭曉,不過或許從http://www.albertafilmratings.ca/recentclasstrailers.aspx這個網站可以確定的是第二支預告片
應該是以製作完成長度是2分03秒,就待電影公司放行。


Snap3.jpg
(圖片上有一個大錯誤,由於官方所描述的,就不便多敘述)
再補一個訊息若以時間上來看,台灣或許有可能會是除了12/8號所舉辦試映會之後同步(若以時差來看搶先?)與國外觀看到這6分鐘開場片段,
因為在美麗華影城臉書上已公布12/14提早一天上映的IMAX版 不可能的任務4將會放映這6分鐘開場片段,所以下周12/12看來會有不少人準備
搶購訂票!!


另外題外話在albertafilmratings.ca網站所公布的資訊可以發現到不少電影的預告片似乎都已準備好了
也都等待電影公司放行,像是眾所期待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搖滾世代(Rock Of Ages)、特種部隊2(G.I. Joe: The Retaliation)
Snap2.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0 21:56: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1-12-10 22:03 編輯



詭異音頻數字已被一一列出來了

Here are the coords and their accompanying IMAX theaters:
33.3852,-111.9645 Arizona Mills 25 with IMAX
40.4456,-80.0180 Rangos Imax
45.5085,-122.6659 Omnimax Theater
41.8275,-71.4176 Providence Place 16 with IMAX
46.8312,-71.2956 IMAX Le Theatre
37.5616,-77.4659 Space Theater
38.5782,-121.4904 Esquire IMAX Theatre
29.4230,-98.4844 Alamo IMAX Theater
37.3318,-121.8901 Hackworth IMAX Dome Theatre
47.6200,-122.3511 IMAX Theater
47.6624,-117.4214 IMAX Theatre
28.0543,-82.4047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OSI)
43.6489,-79.3913 Scotiabank IMAX Theatre (CPX)
55.8583,-4.2939 Glasgow Science Center
49.8924,-97.1484 IMAX Winnipeg
53.4850,-2.2417 The Printworks
33.5146,-86.8076 McWane IMAX, Birmingham
42.5201,-71.0896 IMAX 3D Theatre in Reading
29.7839,-95.4662 Houston Marq*E Stadium 22 + IMAX
50.9960,-114.0731 Scotiabank Theatre Chinook 16 + IMAX
53.5222,-113.6155 Scotiabank Theatre Edmonton + IMAX
40.2602,-76.8812 The Whitaker Center for Science & the Arts IMAX
42.3588,-71.0507 Simons IMAX (New England Aquarium)
39.7674,-86.1684 White River IMAX
36.2008,-86.6905 Opry Mills Stadium 20 + IMAX
34.0759,-117.5486 Ontario Palace Stadium 22 + IMAX
43.0144,-89.4662 Star 18 Fitchburg with IMAX
26.1207,-80.1480 AutoNation IMAX
44.7672,-93.1942 Great Clips IMAX
45.5009,-73.5721 Cinema Banque Scotia Montreal + IMAX
33.6516,-117.7449 Irvine Spectrum 20 + IMAX
41.1008,-73.4166 Maritime IMAX, Norwalk
41.2403,-95.8932 Star Cinema 16 with IMAX
39.9581,-75.1726 Tuttleman IMAX - Franklin Institute
43.7884,-79.5428 Cineplex Galaxy Colossus
48.4203,-123.3673 National Geographic, Victoria
53.7908,-1.7559 National Media Museum
49.1350,-123.0654 Silvery City Riverport 18 + IMAX
30.2804,-97.7388 IMAX Theater Austin
42.2949,-71.3974 Jordan's Furniture IMAX
41.8914,-87.6080 Navy Pier IMAX Theatre
34.1381,-118.3606 Citywalk Stadium 19 with IMAX
40.7752,-73.9820 Lincoln Square 13 with IMAX
39.3519,-74.4443 IMAX & The Tropicana
37.7837,-122.4029 AMC IMAX Theatre Metreon
38.8915,-77.0261 Johnson IMAX, Washington DC
51.5048,-0.1139 BFI IMAX
43.5913,-79.6506 Cineplex Galaxy Coliseum
49.1682,-122.6655 Colussus Langley + IMAX
38.9112,-77.4442 Udvar-Hazy Center IMAX
35.2292,-80.8404 Discovery Place IMAX
41.5826,-93.6207 SCI IMAX Dome Theater
42.3031,-83.2331 Henry Ford IMAX
32.7439,-97.3685 Omnimax, Ft. Worth
33.9780,-118.3919 RAVE 18 + IMAX
41.0980,-73.9522 Palisades IMAX
28.4315,-81.4704 Pointe Orlando Stadium 20 + IMAX
45.4319,-75.6122 SilverCity Gloucester + IMAX
33.7805,-116.4667 Desert IMAX Theatre
33.3852,-111.9645 Arizona Mills 25 with IMAX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1 09:04:55 | 顯示全部樓層
bg3.jpg

TKDR發布官方第二款前導式宣傳海報 宣傳標語"The Legend Ends"
從這款海報來看是否意味著破壞者Bane將有可擊倒Batman???
而下方的蝙蝠logo也呈現出某種涵義!!

dark-knight-rises-bane-teaser-poster.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1 09:2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1-12-11 09:28 編輯

克利斯汀貝爾,蓋瑞歐德曼 say Bye-bye to Batman組合影片
39132L.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1 11:02:14 | 顯示全部樓層
真是佩服好萊塢的行銷功力…
畢竟黑暗騎士的口碑實在太棒了
當初黑暗騎士上映時,我完全沒打算進戲院
雖然看過開戰時刻(只覺得是寫實版蝙蝠俠)
覺得這種漫畫改編不就像蜘蛛人、X-MEN一樣?

是後來聽說超好看!有劇情!有畫面!少數第二集更勝第一集的電影!
才買了BD來看
真的不同於其他漫畫改編電影!黑暗騎士絕對是經典~
接下來續篇真是望穿秋水啊啊~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2 08:29:39 | 顯示全部樓層
粉絲動手讓海報生動!
2n7gvat.gif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2 23:33:31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1-12-12 08:29
粉絲動手讓海報生動!

粉絲加工的效果很讚,感謝版主大人貼圖。美麗華傍晚開始賣IMAX的票了(應該有人知道我在說什麼吧?),這裡有人去搶訂票了嗎?我自己是已經訂好票了,將專程到台北來看。唯一讓我比較好奇的是,MI4竟然長達133分鐘,是這個系列最長的一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2 23:45:56 | 顯示全部樓層

槍票當然是要搶阿,不過據ptt鄉民回報,今天網路訂票早在下午5點40分就開始訂購了
所以大部分的場次除了早場,晚間12點場次外,觀看美麗華IMAX 2D的絕佳座位幾乎都掃的差不多了!
Snap2....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3 14:21:26 | 顯示全部樓層
粉絲加工動圖超讚的!

原來大家都開始搶票了真糟糕看來我慢了好幾步...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3 22:29:54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張海報仍就是粉絲製作的,應是前天所發布的海報沿續而產生的
看似極簡風格的海報,但卻有深成的涵義!

banefanart.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4 00:49:15 | 顯示全部樓層
看起來,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部落格Hero Complex(後面簡稱HC)關係真的很好,諾蘭上一次接受專訪時,就在專訪中首次公佈了他執導的蝙蝠俠第三名正式片名是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請參考本人在第五頁83樓的發言)。而在上週四對媒體試映TDKR的IMAX版開場戲(prologue)後,諾蘭看來又接受了HC的專訪。在這一次專訪中,諾蘭又進一步談了一些與TDKR有關的細節。

即將在本週末上片的IMAX版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TDKR的IMAX版開場戲將會一起搭配放映。HC的報導中也提到了一些細節,與本人在本討論串第22頁438樓介紹的國外傳言,有一些出入。這個開場戲仍然是發生在空中,但為了不破壞觀影興致,這裡就不提了,請大家星期三晚場起,親自去美麗華IMAX放映廳觀賞(猴急的朋友,則請自行前往文末附上的連結閱讀相關內容)。不過,諾蘭在HC的專訪中表示,這個開場戲是在蘇格蘭(Scotland)拍的,拍攝當時的天氣很差,一直在下雨。HC的記者也提到了,在這段開場戲中,湯姆哈迪(Tom Hardy)飾演的Bane展現了獨特的聲音,因為他戴著特殊面具,在上週四晚間舉行的媒體試映會中,不少出席記者都表示無法聽清楚他的對白。HC的記者因而在文中提到,是否有可能在明年7月20日的正式上映版本,劇組會在音軌上再作調整。

在提到Bane這個角色時,HC的記者指出諾蘭這一次選擇Bane作為TDKR片中的壞人時,讓許多持續在觀察的人士大吃一驚。因為在諾蘭之前拍攝的兩部蝙蝠俠電影中,他所選擇的壞人角色,像是小丑(Joker)、雙面人(Two-Face),以及稻草人(Scarecrow),都是出自40年代早期的蝙蝠俠漫畫,貓女(Catwoman)也是出自這個時期,但是Bane卻是1993年才出現的壞人。諾蘭表示,這是與他一起編寫這個故事的David S. Goyer提供的想法,而他採用了。

在繼續談Bane之前,我想相當多的朋友非常關心貓女,在這段文字中提到一點,可能會讓這些人士有點失望。在HC的這一段文字中,在提到貓女也是出自40年代的漫畫時,順便帶了一句話,這一次TDKR片中的「貓女將會是一個輔助性的角色(supporting character),而且是由安海瑟薇在這部新片中飾演這個角色(Catwoman, who will be a supporting character  and played by Hathaway in this new film)」這意味貓女在TDKR片中的戲份可能不會很多,而且是屬於配角的角色,Bane應該才是電影的重點。

對於Bane這個角色,「我不是很了解他(I didn't know him very well,),」諾蘭表示,「David Goyer幫我準備了一捆資料,然後我們一起深入了解。我只知道他的名字,我不熟悉他的背景。他是一個很酷的角色。(David Goyer got me a bunch of stuff on him and we looked into him. I only knew him by name, I wasn’t familiar with his back story. He’s a very cool character. )」

諾蘭也提到壞人在電影中的位置,並將小丑與Bane作了一個對比。他表示:「(電影裡的)一個壞人你需要一個範本,你知道,你需要某些型式的極端惡行(With a good villain you need an archetype, you know, you need the extreme of some type of villainy.)。」「小丑顯然是一個特別的範本,窮凶極惡、混亂的無政府狀態以及邪惡的幽默感。(The Joker is obviously a particular archetype of diabolical, chaotic anarchy and has a devilish sense of humor.)」而Bane呢?「他主要是一個粗野的壞人,他某種程度算是經典電影中的怪物-但是卻擁有精明的頭腦。我想他是一個有趣的角色(He's a primarily physical villain, he's a classic movie monster in a way — but with a terrific brain. I think he's a fascinating character.)。」

至於為什麼TDKR是從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故事結束的八年後開始,諾蘭表示:「我想我們說到對蝙蝠俠與高登局長來說,黑暗騎士的結尾有一個很大的犧牲,一個很大的妥協,那個犧牲必須實現,高譚市感覺上才會更好(I think what we're saying is that for Batman and Commissioner Gordon, there's a big sacrifice, a big compromise, at the end of the 'The Dark Knight' and for that to mean something, that sacrifice has  to work and Gotham has to get better in a sense.)。」「他們(指蝙蝠俠與高登局長)的犧牲必須有意義,而這需要時間去實行與展現,而這就是我們這樣做(指讓TDKR開始於黑暗騎士結束的八年後)的主要的原因(Their sacrifice has to have meaning and it takes time to establish that and to show that, and that's the primary reason we did that. )」

顯然,除了已經進行兩波的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 campaign),為了行銷TDKR同時讓觀眾慢慢的了解TDKR的故事背景,諾蘭同時也陸續在媒體的訪問中,開始一點一點地餵資料。上一次Empire雜誌的專題,除了照片以外,諾蘭拋出了TDKR的故事是開始於黑暗騎士結束的八年後,這一次他則在HC的專訪中稍微解釋了原因。不知道下一次,他又會對哪一家媒體丟出什麼樣的資料。

以下是洛杉磯時報這一則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herocomplex.latimes.com/2 ... -about-bane-choice/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精幣 +1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 10 專業報導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14 13:02: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1-12-14 14:41 編輯

有在持續關注本討論串的朋友,應該已經知道早鳥行動(Operation Early Bird)是什麼碗糕了。雖然,這個早鳥行動基本上只針對住在北美與英國地區的粉絲,但是這些搶到票的粉絲實在也太幸運了。Comic Book Movie(後面簡稱CBM)網站有一則新聞,指出任何參加這個開場戲免費試映的人(anyone attending the free screening the prologue),將可以另外獲贈由華納提供的一件特製T恤。CBM網站並提供了T恤的前面與後面的圖案。個人猜測,這幾天可能就會有一些T恤出現在eBay拍賣網站,住在台灣的死忠粉絲,這幾天可以去eBay逛一下。

以下是Comic Book Movie網站相關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Popo0121版主若是有空,也請麻煩轉貼T恤的圖案照片。

http://www.comicbookmovie.com/fansites/debbiedowner/news/?a=51218

381632_707621808500_43904192_34991814_1101966177_n.jpg

387586_707624143820_43904192_34991817_1392622327_n.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02!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器材組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6 + AES/EBU搭Burmester DAC雙系統成軍!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人家庭劇院!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ViewSonic LX700-4K RGB雷射投影機開箱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影片呈現高畫質影像、遊戲、介面、音效,能更迅速了解LX700-4K R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