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28|回覆: 29
收起左側

[新手必看] 高清硬體選配白皮書 !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07-11-29 16:45: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前言:
這是個“高清”橫行的時代,高清概念已經在許多人的腦海裏烙下了很深的印象。高清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畫面品質:從高清電視到高清投影儀,從高清數碼相機到高清DV,高清已經徹底顛覆了傳統視覺享受的概念,以毫發必顯的品質帶來一場視覺革命。對於PC用戶而言,享受高清意味著從CPU、顯卡、顯示器等全方位做好準備。而在LCD顯示器與電視逐漸融合的年代,整個數字家庭的構成方案更是隨著高清時代的到來而悄然發生變化。
一、解碼高清視頻--PC究竟需要多強?
  DVD的視頻品質顯然並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畢竟這項技術已經使用多年,即便其性能依舊出色,但是市場永遠需要新技術作為推動力,因此新一代的高清視頻標準呼之欲出。說到高清視頻,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便是HDTV(High Definision TV)。微軟在發佈WMV HD高頻視頻格式之後,一直不遺餘力地宣傳高清晰視頻的優越性。在其官方網站上,一些高清晰視頻至今仍可下載,不少用戶也提前感受到那種“毫發必現”的視覺震撼。但是,當我們PC解碼WMV HD像幻燈片一樣時,大家都開始驚呼:該為高清時代而陞級PC了!
  1﹒CPU性能要求有多高?
  高清視頻對CPU性能的要求到底是多少?其實,現在不少朋友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甚至部分媒體也在誤導大家。一般而言,我們看到隻1080p規格並且基於H.264格式編碼的視頻就認為是目前HDTV高清應用的典型高端代表,因此隻要能夠順利解碼就意味著CPU滿足需求要求。那麼這種認識到底對不對呢?
在很多高清論壇中,我們經常發現不少用戶發帖詢問:為什麼自己的配置和其他人幾乎一樣,CPU、顯卡、記憶體和硬碟都是同檔次的,但是別人解碼H.264@1080p很流暢,而自己卻在忍受幻燈片的折磨?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絕不僅僅是解碼器設定的因素,而是涉及到高清視頻的編碼速率。目前,有的H.264@1080p高清視頻編碼速率高達20Mbps以上,而有些則只有5Mbps,這對於CPU負荷量來說可謂是天壤之別。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很簡單的測試。在合理設定播放器、分離器和解碼器的情況下,Athlon 64 3000+配合512MB記憶體以及GeForce 6600GT顯卡就可以很流暢地解碼10Mbps的H.264@1080p高清視頻。但是,當我們換成平均25Mbps的H.264@1080p高清視頻之後,這套配置明顯變得吃力起來。其實,這個例子已經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在應付90%以上的高清視頻時,目前幾乎任何一款主流CPU都足以勝任,因為真正高於10Mbps編碼速率的H.264@1080p高清視頻很少見,除非是一些發燒友才會下載。
而如果大家已經對高清視頻“走火入魔”,那麼在配置CPU時選擇雙核是必備的,並且購買Core 2 Duo或者高頻Athlon 64 X2也並不會顯得浪費,畢竟現在CPU依然是解碼超高清HDTV的性能瓶頸之一。
11.jpg

H.264@1080p在20Mbps編碼速率下的效果

H.264@1080p在20Mbps編碼速率下的效果

現在使用AMD與Intel入門級雙核CPU是比較實惠的選擇

現在使用AMD與Intel入門級雙核CPU是比較實惠的選擇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46:08 | 顯示全部樓層
2﹒顯示器多大才夠用?
我們經常看到的HDTV解析度是1280╳720和1920╳1080,這對於如今的顯示器而言的確是不小的考驗,如果解析度進一步提高,那麼將很難在現有的顯示器上穫得更加出現的畫質,因為此時的瓶頸在於顯示設備。另外也可以肯定的是,對於32英寸以下的螢幕而言,1920╳1080解析度基本已經達到人眼對動態視頻清晰度的分辨極限,也就是說再高的解析度也只有在大螢幕顯示器上才能顯現出優勢。

除了解析度是HDTV的關鍵,編碼算法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HDTV基本可以分為MPEG2-TS、WMV-HD和H.264這三種算法,不同的編碼技術自然在壓縮比和畫質方面有著不小的區別。相對而言,MPEG2-TS的“壓縮比”較差,而WMV-HD和H.264更加先進一些。十分容易理解的是,“壓縮比”較差的編碼技術對於解碼環境的要求也比較低,也就說並不需要高性能的硬體設備。但是,無論如何壓縮,其實視頻解析度依然和顯示設備解析度有著對應關係。

現在,擁有1680╳1050解析度的20英寸LCD幾乎是玩轉高清視頻的最低要求。720p標準的高清已經有落伍之嫌,用戶使用17英寸LCD就足夠應付。此外,考慮到性價比因素,我們認為目前也只有22英寸的寬屏LCD才值得推薦。作為明智的消費者,現在不應該拘泥於面板、真彩、接口等技術指標,擁有22英寸的大視野才是實現良好高清視頻應用的前提。而至於24英寸LCD,這可謂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它能真正與1080p標準對應解析度,那種沒有解析度拉絲的感覺的確是非常爽的。可惜的是,現在24英寸LCD還沒有降價到位,因此22英寸絕對是目前最理想的過渡之選。

1080p標準的HDTV視頻

1080p標準的HDTV視頻

17英寸LCD就足夠應付720p高清了

17英寸LCD就足夠應付720p高清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46:33 | 顯示全部樓層
3﹒存儲系統如何搭建?
很多HDTV發燒友總是非常強調硬碟的速度,但其實我們隻要很簡單地進行計算就可以發現,目前主流IDE硬碟的內部傳輸了絕對可以滿足高編碼速率的HDTV要求。因此,某些高手號稱需要配備高轉速SCSI硬碟純粹是誤導,大容量的高性價比SATA硬碟才是首選。至於RAID0等加速效果的磁碟陣列,其實意義也並不大。由於PC用戶使用的RAID控制卡較為低端,甚至是南橋晶片所集成的,因此實際應用中的CPU佔有率並不能忽視,有可能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至於容量方面,當然是越大越好。即便是很很多發燒友小巧的WMV HD格式,一般來說60秒的1080p品質的WMV HD格式文件是60MB左右,一部三小時的電影,就得佔掉10GB的容量。因此,一個200GB以上的硬碟是絕對必不可少的。如果有條件,配備320GB的硬碟有著最好的容量價格比。

 對於很多高清發燒友而言,如何存儲視頻成為一大難題。客觀而言,DVD刻錄機依然是緩解硬碟存儲壓力的最佳選擇,尤其是D9刻錄可以有效解決一些大容量視頻文件的存儲難題。至於藍光刻錄機與HD DVD,目前相關設備和刻錄盤的價格實在太高,甚至還不如購買多個大容量硬碟來得實惠。

大容量SATA硬碟最實惠

大容量SATA硬碟最實惠

藍光還是無法在價格上平易近人,放棄!

藍光還是無法在價格上平易近人,放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47:41 | 顯示全部樓層
4﹒顯卡HDMI接口是否必要
   儘管DVI數字接口的出現一度讓我們高呼高清時代的到來,但是由於缺少音頻傳輸以及線纜傳輸距離有限,因此新興的HDMI接口很快穫得業界的垂青。微軟XBOX360以及新力PS3相繼支援HDMI令其賺足了人氣。在PC應用領域,支援HDMI的顯卡也相繼出爐,部分大尺寸寬屏LCD也具備了HDMI接口。可惜,HDMI接口現在儼然是一幅“貴族”姿態,不僅成本較高,而且真正具備HDMI接口的設備還不夠普及。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質疑HDMI接口。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HDMI理解為“加強型的DVI+音頻傳輸”,這項技術最大的貢獻在於簡化連接線纜,讓視頻傳輸和音頻傳輸合二為一。而且,目前HDMI還略顯超前,特別是高接口帶寬實際上並不能起到實質性作用,而音頻傳輸也在PC多媒體平台遇到不少助力,其發展勢頭肯定不如HiFi家庭影院領域那麼順利。當然,我們並不能徹底否認HDMI的先進性,隻是希望大家暫時保持一份理智,而不用對HDMI技術趨之若鶩。

HDMI接口不必強求

HDMI接口不必強求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48:39 | 顯示全部樓層
二、什麼樣的顯卡適合高清時代
 如今很多顯卡都號稱具備HDTV功能,那麼究竟哪一種顯卡的性能更加出色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顯卡的工作原理。GPU顯示晶片處理完的資料會全部傳送到顯存,然後進入極為關鍵的RAMDAC單元(Digital Analog Converter)。RAMDAC單元所需要完成的任務便是數模轉換,因為顯卡晶片處理的是數字資訊,而普通顯示器接收的都是模擬資訊,所以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RAMDAC的轉換速率以MHz表示,它還決定了刷新頻率的高低,其工作速度越高,頻帶越寬,高解析度時的畫面品質越好.該數值決定了在足夠的顯存下,顯卡最高支援的解析度和刷新率。如果要在1024╳768的解析度下達到85Hz的解析度,RAMDAC的速率至少是1024╳768╳85╳1.344(折算系數)/106=90MHz。雖說如今顯卡的RAMDAC都至少達到250MHz,但是這在幾年前卻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數字。

      事實上,顯卡技術發展初期的焦點並非是顯示晶片,也不是RAMDAC,而是像夾心餅乾一樣的顯存。顯示晶片與RAMDAC是兩個非常忙碌的高速設備,而顯存必須隨時受它們兩個差遣。每一次當顯示屏畫面改變,顯示晶片就必須修改顯存裏面的資料,而且這一動作是連續進行的。同樣的,RAMDAC 也必須不斷地讀取顯存上的資料,以維持畫面的刷新。解析度越高,從晶片傳到顯存的資料也就越多,而RAMDAC從顯存讀取資料的速度就要更快才行,為此顯存必須在容量以及速度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其中前者更加重要。

對於3D游戲,我們幾乎都知道顯存的容量並非十分重要,對於顯存帶寬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在HDTV應用時,由於畫面的解析度實在太高了,因此顯存數量變得十分有用。如今解碼高解析度的WMV-HD以及H.264時,128MB顯存幾乎是必須的,如果能夠達到256MB將更好一些。那麼顯卡的GPU核心對於HDTV應用效果到底有影響嗎?以ATi的X1000系列為例,無論是X1300還是X1600或是X1800系列,都支援AVIVO技術,此時不同的顯卡是不是解碼效果不同?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客觀地看待,因為即便是該系列中最低端的X1300在配合高性能CPU時也能比較流暢地解碼H.264。而如果是CPU和記憶體配置相對較弱,那麼就需要檔次更高的顯卡。ATi本來的官方規格是,X1300系列隻能對480p的H.264進行硬體加速,而X1600系列則可以對720p的H.264進行硬體加速,只有X1800/1900系列才可以對1080p的H.264進行硬體加速。但是實際上這僅僅是ATi的一種建議,在最新版本驅動的支援下,X1300系列也能很好地幫助CPU進行720p甚至1080p的H.264硬體解碼。對於顯卡的解碼技術功能而言,並非是很多用戶想象中的純硬體模組,實際上也是利用軟體解碼,隻不過由GPU主動負這項工作,因此擁有像素填充率優勢的顯卡會有著更加出色的表現。

      此外,如果大家希望將HDTV視頻在PC上解碼並輸出到電視機,那麼有必要特別關注一下視頻輸出部分。顯卡在視頻輸出時畫質信號損失必須降低到足夠低的程度。毫無疑問,普通的S-Video甚至AV接口已經無法勝任,此時VGA或是DVI接口才是首選,而這些已經成為新一代電視機的標準配置。在nVIDIA和ATi顯卡中,暫時還沒有為傳輸過程進行優化,此時很有可能丟失視頻細節。而在S3 Chromotion視頻引擎中,Pure HDTV技術可以將從連接埠輸來YUV數據直接傳送到TV/HDTV內部的DAC設備中去,此時高清晰度電視從GPU得到的數據沒有受到任何處理或幹擾,從而表現出更為完美的畫質。

大容量顯存的中低端顯卡終於在HDTV應用時發揮作用

大容量顯存的中低端顯卡終於在HDTV應用時發揮作用

ATi X1000系列顯卡的AVIVO技術

ATi X1000系列顯卡的AVIVO技術

S3 Pure HDTV技術直接傳輸YUV數據

S3 Pure HDTV技術直接傳輸YUV數據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53:39 | 顯示全部樓層
三、視頻回放品質:關注色彩表現的奧秘
對於顯卡技術而言,3D速度已經不是唯一的發展目標,帶來出色的2D畫質與視頻功能同樣十分重要。如果說2D畫質基本取決於顯卡做工與低通濾波電路,那麼視頻功能則還是需要依靠強大的GPU來實現。如今nVIDIA和S3都在其最新產品線中融入了視頻優化引擎,ATi也有相應的動作,這將直接給用戶的各種視頻應用帶來好處,更讓我們體驗到顯卡技術的另一面。

  1﹒為什麼不同顯卡的色彩表現會有差異

  理論上說,在純2D應用中,不同顯卡不會存在任何色彩表現的差異,唯一的不同便是Gamma值的調整。但是在視頻應用中,不同顯卡的表現就不盡相同了。隨著HDTV以及在線視頻VOD點播的普及化應用,視頻回放能力越來越受用戶重視,顯示晶片廠商對於視頻能力的宣傳也不遺餘力。

  視頻文件的解析度不可能正好等於顯示器的解析度,因此存在一個縮放的過程。然而視頻縮放的時候容易出現馬賽克。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打開一張圖片後用ACDsee放大了看,倍數越高則馬賽克越明顯。在視頻編碼裏的去馬賽克是針對編碼中的損失的修正,不是縮放的修正;在縮放的時候就得靠軟體或者硬體來對馬賽克進行插值補償了,方法有不少,一般是用類似模糊,柔化的方法。

  2﹒Overlay和VMR

  提到插值就不能忽視Overlay和Video Mixing Renderer (VMR)了。前者被稱為“視頻覆蓋”或者重疊,是透過相關硬體進行視頻縮放,色域轉換(RGB和YUV的互相轉換),光度,Gamma,色彩飽和度的調節等等,老顯卡的視頻都是透過Overlay處理後再“顯示”出來的。Overlay對於視頻放大所產生馬賽克透過過濾器進行插值補償,達到消除馬賽克的效果。過濾器通常有水平5級和垂直3級之類的規格,比較出色的顯卡會有10級過濾。由於Overlay是硬體播放和縮放,對於配置比較低的機器而言,用Overlay Mixer是首選。

  VMR(Video Mixing Renderer )則是Windows 中默認的播放選擇,直接支援了DirectX視頻加速,相容性比較好,但是對顯示晶片有特殊要求。此後,VMR技術發展到VMR9,對應DirectX 9.0,目前所有主流顯卡都支援這項技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VMR並不意味著視頻顯示完全依賴於GPU晶片的計算,它也需要進行色域轉換和過濾器的馬賽克消除步驟。因此不同顯卡的VMR效果並不相同,隻是差距不同Overlay方式下那樣明顯。
       不要簡單地認為VMR一定比Overlay先進,因為在實際使用中,Overlay畫面更加柔和自然,很適合看一些卡通片或是生活片。相對而言,ATI顯卡的色域轉換和Gamma調節更加迎合東方人的習慣,因此一直被認為是很適合看電影的顯卡。而nVIDIA似乎是背上了不應該有的罵名,因為其Overlay部分的過濾器也達到10級,並且光度、Gamma以及色彩飽和度的調節都十分細緻,隻是因為整體色彩偏冷色調而讓國內用戶感覺有些不爽,再加上以往nVIDIA的確在這方面存在“不良歷史”,所以出現如今的局面也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在影音風暴軟體中可以設定不同的視頻渲染方式

在影音風暴軟體中可以設定不同的視頻渲染方式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54:04 | 顯示全部樓層
3﹒HDTV應用:究竟誰才是王者  
HDTV已經是目前呼聲最高的視頻標準,此時所帶來的畫質將遠遠超越現有的DVD視頻。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選購顯卡都已經開始為HDTV準備。事實上,我們認為大家大可不必對此太過在意,對於廠商的技術抄作應該“冷眼相看”。如今的HDTV其實本質也就是硬體解碼補償,因為CPU無法應對如此高要求的解碼任務。對於顯卡而言,隻要能夠支援解碼補償,那麼基本的流暢度就能夠保證,至於畫質表現是否出色,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之所以說是“另一回事”,主要是這基本取決於顯卡的視頻效果優化技術。以nVIDIA PureVideo技術為例,其實實現H.264或是WMV HD解碼並非是最重要的,特殊的視頻效果優化才是關鍵。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主流顯卡都具備視頻效果優化技術。以目前S3顯卡的Chromotion視頻引擎為例,Edge Enhancement技術可以更加廣泛地適用於克服各種視頻邊緣鋸齒。

      此外,Chromotion視頻引擎所實現的視頻優化功能還不僅僅是抗鋸齒,其自動調整功能延伸到視頻降噪、YC分離優化、對比度調節、白平衡處理、銳化視頻等都十分實用。當然,nVIDIA和ATI顯卡也具備相應的功能,但是這些技術實際都僅僅是建立在硬體工作基礎上的軟體算法,真實的技術含量並不高。簡單而言,我們建議大家不要將HDTV看得太過凝重,由於WMV HD和MPEG2-TS的解碼負還不算很大,隻要顯卡GPU支援H.264解碼,那麼這就基本滿足的需求。而且毫無疑問的是,支援H.264解碼的GPU肯定還有一些其它視頻效果優化技術,隻是其優劣很難一概而論,畢竟視頻風格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Edge Enhancement技術以強化邊緣來消除鋸齒

Edge Enhancement技術以強化邊緣來消除鋸齒

Chromotion視頻引擎中效果十分明顯的降噪功能

Chromotion視頻引擎中效果十分明顯的降噪功能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54:20 | 顯示全部樓層
四、投入高清世界:無處不在的高清
  1﹒輕鬆易得的高清:高清液晶電視
  並不是所有採用LCD或是PDP技術的電視機就一定屬於高清。高清技術說複雜也複雜,但是說簡單也十分簡單。直觀理解,高清便是以高解析度傳輸的視頻,此時對編碼解碼以及高解析度顯示提出極高的要求。現在,很多4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號稱高清,但是解析度只有1366╳768,顯然屬於720p級別的產物,應對1080p總有些力不從心。因此,選擇擁有1920╳1080解析度的高清液晶電視是很有必要的。至於能夠達到這種解析度的產品,我們反倒不用過於關注可視角度、對比度以及響應時間等指標,因為高解析度的新一代液晶面板在綜合品質上肯定比較讓人放心。對於理智的消費者,我們認為現在國產高清液晶電視顯然有著更好的性價比。

        2﹒自娛自樂的高清: HDV與高清投影儀
  拿起DV自己當導演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在體驗數字化影像的同時,我們也不免對傳統產品感到些許遺憾,畢竟DV的清晰度並不能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在高清數字電視以及大螢幕LCD的普及趨勢下,DV已經成為最大的瓶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多次參與DV標準制定的新力又一次站在改革前端,率先推出HDV1080i標準的新款HDR-FX1 Handycam,隨後又推出了HC1E,將個人數碼攝影帶向全新的高度,真正實現電影級效果的自娛自拍。此外,JVC以及佳能也陸續推出了HDV1080i標準的高清DV,將高清畫面捕捉與高清畫面回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與專業級DV相比,個人用戶所採用的MiniDV標準實在存在太大的差距。對於絕大多數DV用戶而言,甚至採集後整體畫質隻能達到VCD級別的水準,即便是少數高端機型也隻能達到普通DVD水準,與真正的高清畫面相去甚遠。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應用?感光器技術僅僅是一個方面,存儲技術與標準才是關鍵!HDV1080i標準的視頻可以達到1440╳1080解析度,遠遠高於普通DV可憐的720╳576(PAL)解析度。新力HDV最終可以與高清電視或是PC顯示器相結合,再加上16:9的寬屏拍攝模式,高清畫面也能輕輕鬆松地DIY。投影儀也逐漸成為家庭AV設備之一。在高清電視普及的年代,人們自然開始對投影儀提出了高清化的需求。以新力為例,現在推出了VPL-VW100高清投影儀,並且達到了1080p高清標準。VPL-VW100配備了ADVANCED IRIS技術,對比度高達15000:1,光度為800流明。當然,松下、JVC、夏普等品牌的高清投影儀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1920╳1080超高解析度的高清液晶電視

1920╳1080超高解析度的高清液晶電視

高清投影儀讓家庭影院又多了一種選擇

高清投影儀讓家庭影院又多了一種選擇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54:50 | 顯示全部樓層
3﹒無處不在的高清:數碼與PC產品  
在數碼和PC領域,我們也已經有了豐富的高清應用。以佳能數碼相機為例,其感光器已經達到600~1000萬像素,而且支援16:9寬屏拍攝,解析度也已經超越1080i標準,此時配合高清電視無疑是及其美妙的視覺享受。部分時尚的用戶喜歡使用數碼相機捕捉生活,然後與家人一起在高清液晶電視上分享,這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對於喜歡個人世界的用戶而言,新力VAIO VGN-A系列筆記本無疑是最好的高清空間。透過簡單易用的DVGate Plus視頻採集軟體,用戶在家裏就可以自己隨心所欲制作高清影片。當然,如今HDTV也已經是潮流所趨,VAIO筆記本則是播放高清媒體的重要設備。透過WINDVD 7等高清播放軟體,VAIO用戶可以輕鬆播放儲存在電腦硬碟裏的高清影片或進行高清畫質的游戲。透過接駁高清液晶電視,還可以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高清影院級的影音效果。

4﹒全家人的高清:高清影院
  在近期舉行的“新力高清數碼節活動”上,新力(中國)有限公司消費電子營業本部副總經理奧田利文先生向大家介紹了新力的“高清世界”戰略:新力已經將高清鏈條中的每個終端連接在了一起。事實上,新力的HD World的確已經邁開堅實的腳步,以各個領域的先進技術帶給用戶極佳的視覺享受。喜歡玩游戲的孩子將能在PS3游戲機中體驗到高清游戲的魅力,透過HDMI高清接口連接高清液晶電視,這是何等美妙的享受;作為藍光存儲領域的主力推廣廠商,新力的藍光影碟機也即將普及,屆時配合高清液晶電視又將是一對絕佳的組合;高清影院也依然是全家人周末放松的最佳方式之一,完美的音響效果結合震撼的高清畫面,這又將是新一代家庭影院的標準。

       高清所帶來的並不隻是電視畫面,全方位的視頻革命才是高清的魅力所在。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高清分解為兩個環節:視頻回放設備和視頻制作技術。高清還涉及到用戶自己產生的視頻源,譬如DV和投影機,甚至包括游戲機等。因此,高清是一場視頻的革命,而不僅僅是條條框框的標準。高清產業鏈的聯動效應已經讓業界為之振奮,消費者的需求也無疑刺激了高清技術與產品的快速普及。

PS3游戲主機也是高清應用的典型代表

PS3游戲主機也是高清應用的典型代表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6:55:11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結論:
   長篇大論,無非是想讓加入HTPC 高清世界,不論是誰先誰後.
以前輩借鏡,晚輩學習態度,一起創造低預算高檔品質的硬體.
另外本人比較抱歉的事,把文中字體放大許多,因為個人覺得
字體放大閱讀起來比較舒服,比起長篇大論密密麻麻的字....
光看了就頭暈~

   最後忠告加入HTPC的新夥伴們,希望各位花點時間閱讀完.
論壇中箇中高手相當,當然....哈哈~ 我例外 !  善用搜尋.
來此論壇不是光找檔案下載,也是來多多學習的目的.
否則有檔案,不順利. 不是自討苦吃.~加油 ! 一同邁入高清 !
~ High Defin~

評分

參與人數 3名聲 +38 精幣 +38 收起 理由
lienly + 3 + 3 我很贊同
LJL309647 + 5 + 5 猛文狂加
shavian + 30 + 30 經典中的經典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29 20:37:56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感謝!
您這篇的報導真是詳盡啊!
針對想組HTPC的朋友真是受益無窮ㄟ....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29 21: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是電腦門外漢,但對您提攜後進的用心感激不盡!!!

[ 本帖最後由 小教官 於 2007-11-29 21:10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29 22:45:13 | 顯示全部樓層
可以列入經典文了吧~~!  花了不少時間打字,對我的報告又有新的內容可以增加和矯正

感恩啦~~~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29 23: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實用的資訊,無論對於想入門的新手,還是玩家級的老手,都是很寶貴的資訊。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30 00:39:59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大大整理及分享高清資訊 令我輩受益良多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30 12:21:41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很用心啊! 難得好文~ 只不過S3顯卡 在遊戲方面 顯得有些不足 可惜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2-2 01:02: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亞瑪遜戰士 於 2007-11-29 16:47 發表
4﹒顯卡HDMI接口是否必要?
   儘管DVI數字接口的出現一度讓我們高呼高清時代的到來,但是由於缺少音頻傳輸以及線纜傳輸距離有限,因此新興的HDMI接口很快穫得業界的垂青。微軟XBOX360以及新力PS3相繼支援HDMI令其賺足了人氣 ...


但小弟對此部分有些不解,即使目前的HTPC無法在音訊部分用到HDMI傳輸,但就是訊而言,DVI和HDMI畢竟還是有色階上的差異,由其對應到高階顯示器時,這部份的表現難道不會被肉眼所分辨出來嗎?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12-3 23:45:21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的一些見解,您不仿看看就好.
DVI HDMI RGB等等...
說是有色階上的差異,但是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
撇除片源畫質問題,機器的好壞是覺得影響因素.
猶如,拿一台兩光顯卡..上面有HDMI 有DVI端子,買了一條頂級的傳輸線.
這樣有助於提升畫質色階? 個人覺得是否定的.
蠻多環環相扣的東西,很容易被失焦掉,如..本身顯示器的色階調教或是
顯卡及軟體上的設定.等.動個一下某設定,也許精采畫面就在下一秒出現.
雖然每個人配置都不一樣,片源也可能不一,但是我還是覺得.
若要肉眼分辨出這些傳輸端子的好壞.
我想內行人做內行事,外行人則草草了事.
HDMI DVI RGB等哪個說最好. 對每台機器而言,好像也沒有特別的一定答案說.
只有自己欣賞滿意才是重點.
另外現在HTPC要搭載這三項傳輸,都是可以做到的,也可以把這三項做個最好的搭配,
在自己顯示器上.
現在顯卡HDMI部分是否有做到聲音影像同步,已經沒研究...哈哈哈.
不過蠻多搭載HDMI的介面顯卡,都有內建音效,可以透過他傳輸聲音,達到同步.
雖然聲音爛爛的,但...加減用囉.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2-4 02:2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感謝大大用心的撰寫..讓新手淺顯易懂..3Q..............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2-19 17:04:35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文章真是帶領新手的好文章呢~~謝謝您的解說啦~~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02!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
桃園Genelec+風暴EVO的相遇(轉載網友蔡先生家訪專文) ●器材組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6 + AES/EBU搭Burmester DAC雙系統成軍!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
StormAudio風暴多聲道處理器掀起家用數位狂潮 - 台中許醫師MK3 1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人家庭劇院!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
採訪亞洲首座217吋MicroLED顯示巨幕,結合風暴32聲道的超頂級私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ViewSonic LX700-4K RGB雷射投影機開箱
家庭劇院與遊戲娛樂兼顧 -
影片呈現高畫質影像、遊戲、介面、音效,能更迅速了解LX700-4K R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