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ethan 於 2011-7-28 22:35 編輯
原本預定於7/29上映的美國隊長提前於今日上映,
在京華城喜滿客觀賞了下午場3D版,
稍微說說心得,無捏他 請安心服用.
首先,先提戲院本身,我之前都是在別的3d系統戲院觀賞,
經版上眾先烈的推薦,才發現之前觀看別系統的3d真的是浪費了,
單就色彩的飽和度跟影片亮度,撇開IMAX不提,台北的喜滿客真的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音效部份我個人是覺得普通,
我不是很專業的HiEnd玩家,就我個人的體感,我覺得樂聲的音響系統好像比喜滿客來得震撼,
在低頻的共鳴感表現也較佳,不過因為不是以同部片做比較,
也可能是不同影片後製的差異,所以僅供參考.
對喜滿客最大的不滿就是自動取票系統,不知道是哪個白癡規劃的,
自動取票機不是擺在購票區的附近,現場也沒有相關取票說明.
只能白癡的跟著人排隊,在跟售票員詢問後才知道取票機放在稍遠的地方= =
超級英雄電影都有一個主軸,
蜘蛛人是"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美國隊長是"良善的人獲得強大力量會趨於良善,邪惡的人獲得強大力量更趨於邪惡".
(用字不完全相同,憑印象所記大意如此)
美國隊長跟蜘蛛人一樣用了很長的篇幅來描述一個英雄的誕生.
好幾段描述主角的善良性格的片段都讓我小感動了一下.
透過這樣的細部描述之下,
讓我原本印象中穿得像個變態,緊身衣的美國隊長,
真的變成一個真實且帶著血肉的super hero.
通常我對商業大片沒有太多挑剔,畢竟強調特效,動作的商業美式大片,
要兼顧緊湊性又要兼顧劇情完整度真的不是件容易事,
不是每個商業片導演都能做到像李安那樣....
尤其是很多商業大片的導演的資歷就是一長串的"動作片".(ex麥大導)
不過,觀眾在經過蜘蛛人這電影的養成後,胃口也變大了,
發現原來超級英雄電影,在注重特效之外也能兼具內容,
把一個耳熟能詳的漫畫角色塑造得更具深度更有合理性.
也把當一個超級英雄所背負的掙扎與矛盾傳遞給我們.
美國隊長花了不少篇幅在構築角色的特質,
很可惜的是在中段進入動作場面後,到一連串的緊湊發展到破關,
那個在影片中曾經被很重視的主人公特質的部份,
就這樣絕口不提,沒有再加以發揮的橋段.
不過即使如此,美國隊長還是值得一觀,
推薦給版上喜歡超級英雄電影的版眾.
最後還是要罵一下,那個藏在工作人員名單後的預告片,放得真的太後面了,
在兩大段name list後,整場觀眾幾乎都走光了,
應該是知道有預告的人才會還留在那XD
等了差不多有7-8分鐘才看到= =
放在兩段list的中間不是好很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