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98|回覆: 35
收起左側

[業界新聞] 電視生態沉淪下的文化大危機 - 電視亡國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0-11-28 01:18: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今周刊  2010-11-11 第725期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5625&page=1

電視生態沉淪下的文化大危機 - 電視亡國
文 編輯部 劉俞青

全球數位電視大戰正式開打,當世界各國紛紛搶奪數位主導權之際,台灣的數位電視普及率至今只有6%,遠遠低於中國的47%,更遑論香港電視已是百分之百數位化。因此,台灣的青少年躲在房間觀看的,是中國的網路電視PPS,小朋友喜愛的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是中國製,向來在科技、文化上自詡領先中國的台灣人,在不知不覺中,逐漸交出華人影視市場主導權。長久以來,台灣有線電視被財團壟斷,業者荷包賺飽飽,20年都沒有競爭的電視環境,節目品質低落,自製節目愈來愈少,台灣文化逐漸喪失,最後將形同於亡國。電視數位化嚴重落後、電視節目品質低落,馬總統,您看見了嗎?

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早坐上計程車,路上司機大罵:「現在台灣的電視真難看!」進到公司,隔壁同事也在談,「昨天晚上電視轉來轉去,就是轉不到一台好看的節目」。

類似的抱怨,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台灣電視節目難看,早已不是新聞,但你不知道的是,台灣電視難看的嚴重性,遠遠超乎你我想像。

在全球數位電視大戰開打的今天,台灣電視產業至今還是一片數位荒漠。在數位媒體平台的爭奪戰中,台灣完全缺席,在數位影音內容的製作上,台灣也沒有角色。截至今天為止,台灣的數位電視普及率只有六%,遠遠落後中國的四七%、更遑論香港的一○○%,在全球排名上敬陪末座,只與柬埔寨差不多,以至於台灣電視節目的水平,在少數財團的把持下,近二十年來始終原地踏步。

台灣數位電視普及率全球倒數台灣人成地球次等公民然而,自始至終,看不到政府的角色在哪裡?

這麼多年來,市井小民對電視內容的抱怨,始終沒有被凝聚成有意義的發言,加上一個無能的政府,長期縱容財團的壟斷剝削,打開電視,你還能期待看到什麼?

台灣電視沒有數位化,設備不求翻新,近期就有一個令人難過的笑話,在電視圈流傳。

今年六月世足賽在南非開踢,年初,年代電視台派人與南非洽談購買轉播權,當年代開出只要買SD(standard definition,標準畫質)影帶時,對方非常詫異,表示「現在全世界只有買HD(high definition,高畫質)送SD,早就沒有單買SD的電視台了」,主辦電視台還一再向年代確認,是否弄錯了?等到年代電視台明確表示,的確只要購買SD的轉播權,南非電視台才為了台灣,特別重新研擬一份專為購買SD的買賣合約。

中國政府帶頭作多PPS搶攻台灣年輕人的心
這個小故事的背後,呈現的其實是一個殘酷得令人難過的事實:台灣整體電視環境沒有數位,幾乎要被邊緣化了,以至於台灣人成為地球次等公民,人家看高畫質,我們只能看標準畫質。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為推動電視品質提升而成立的博理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浩難掩憂心地說:「台灣是全球電視科技製造最先進的國家,竟然也是電視應用最落後的國家。」

再看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現象。

如果你也是網路一族,近年來,一定會震懾於PPS(PPStream)的影響力。

PP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網路電視平台,當台灣還停留在數位荒漠的同時,為了爭取全球數位的發言權,中國早已傾國家之力,支持PPS的發聲,在PPS上幾乎可以看遍兩岸三地所有當紅的電視劇。

最近PPS甚至跨海來台,在台灣《動腦》雜誌上刊登廣告,影響力還在快速擴散當中。根據統計,光是台灣,每天至少有三十萬人在PPS上看電視節目,是時下台灣年輕人最常瀏覽的網站之一。

但這個在中國官方默許下迅速壯大的網路平台,上頭有一堆台灣的自製節目,從「命中注定我愛你」到「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全都有,這些台灣屈指可數的自製節目,因為缺乏設備平台和周邊環境的配合,被迫必須藉由中國的數位平台發聲。

無論PPS上內容版權的合法性是否仍存在灰色空間,但PPS的壯大與存在已經清楚證實一件事:相對台灣,中國領導人顯然已經充分意識到掌握數位權的重要性,試圖透過掌握數位媒體平台,成為下一回合華人影視市場的主導者,這就是中國看到的機會。

從平台到內容,中國的影視產業在官方強力作多下,在華人市場的表現確實越來越亮眼。近三年來,台灣外購自中國的影片數量直線上升,我們的生活周遭,幾乎被中國影視層層包圍,小朋友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的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是中國製的,青少年躲在房間從PPS平台上看電視,父母在客廳看的則是中國連續劇「蝸居」。在這場文化戰爭裡,台灣文化節節敗退,從退出客廳、甚至退出整個家庭,台灣文化的傳承不再,台灣的下一代怎麼辦?

過去許多台灣人一直自詡在科技、文化上領先中國,但今年一月,溫家寶以國務院總理的高度,在常務會議上正式宣布,將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並在二○一五年全面實現。

在「計畫經濟」主導下的中國市場裡,溫家寶的這席發言,顯然已將這場數位戰爭拉上第一線。

不只中國,日本政府為了積極推動數位化進度,家中還沒有轉換接收數位訊號的電視,開機時螢幕下方就會出現一個方塊提醒,而且隨著二○一○年底的政策大限接近,這個提醒的方塊還會隨著倒數時間不斷放大。

無能的台灣政府數位政策一片沉默而英國尤有甚之,直接將數位政策入法,納入《電信法》的規範中,明言數位公民權是重要的國民權利之一。

當全世界不約而同以國家領軍,搶進數位進程的同時,只有台灣,悄然無聲。

然而,在失去數位媒體平台之後,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失去文化發言權。過去只要打著「台灣出品」的流行影音文化,幾乎就是縱橫兩岸的「領導品牌」;但曾幾何時,這個領先地位不再,從《亞洲週刊》的流行音樂排行榜上的消長,可以清楚看到這個趨勢,台灣歌手入榜的人數不斷下滑,這個令人不忍卒睹的現象,是否與逐漸失去媒體發聲平台有關,答案不言可喻。

數位化其實是一連串的過程,從網路建設、終端設備到內容服務都必須全部更新,如果從公共頻寬的角度解釋,數位化之後,可以讓出更多的頻寬空間,去做更多的利用,因此在頻寬有限的前提下,數位之路是全球必然的趨勢。

對電視觀眾而言,數位化可以讓電視畫質的解析度更高、更好看,還可以有隨選互動的功能;但除此之外,數位化對台灣而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就是藉由數位化的過程,一舉打破將近二十年來有線電視把持台灣電視的僵局,重新啟動一個全新的電視世代。這,才是在爭取國際發言權之外,數位化帶給台灣真正的意涵。

「六百元吃到飽」是萬惡之首數位化是打破僵局的契機二十年來,台灣電視一直存在一個畸形的現象,就是有線電視普及率居全球之冠,高達八○%,全台擁有四百萬戶的收視戶。而二十年來,這四百萬收視戶只有一套收費制度,就是由頻道商與系統商共同建立、並傾全力鞏固的「六百元(至五五○元不等)吃到飽」。

如果以每戶每月繳交六百元計算,台灣一共約五百萬戶收視戶,換算下來,我們一年共繳了二八八億元的有線電視費用,這塊將近三百億元的電視大餅,多年來就由系統商、頻道商共同分食、壟斷,除了極少數目前仍願意自製節目的電視台之外,其餘絕大多數的業者,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每年可以坐收幾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的權利金。

多年來,所有的電視觀眾,幾乎都被這個「六百元吃到飽」所綁架,頻道商與系統商藉此把持、壟斷整個市場,利用黑白兩道的勢力,與層層包圍的政商關係,鞏固自己的利益,抵制外來者的侵入。因為幾乎沒有市場競爭,最重要的觀眾收視權益,完全被漠視。

這就是自一九九三年《有線電視法草案》公布以來,台灣電視產業的慘況。

對收視戶而言,每個月花六百元,就可以看遍近一百個頻道,似乎很划算,但陳浩形容,「吃到飽」的興起是破壞美食文化的元凶,因為吃到飽沒有美食可言。同樣的,電視頻道「六百元吃到飽」,則是破壞電視品質與進步的動力,是阻擋台灣電視進步的最大絆腳石。

前金管會主委、研究國內有線電視產業多年的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更指出,只要政府一天不介入,所有藉此封鎖市場主宰媒體的手段,還會持續下去。

因為橫豎都有六百元,所以大多數頻道商不會去設想,觀眾想看什麼?怎樣製作更精緻的節目?而只是想如何壓低成本,以創造更高的收益,更遑論投入高資本購買數位設備。因此導致了台灣電視節目品質始終停滯不前,也是台灣數位化進程淪為全世界倒數的關鍵因素。

但頻道商與系統商卻在這個寡占市場的保護傘下,坐地分銀,長期享受令人稱羨的獲利。以唯一上市的系統商大豐有線為例,近三年的每股盈餘分別是四.二三元、三.○九元、四.○一元,三年加總已經超過一個股本,獲利穩定、亮眼。

但是,觀眾真的喜歡六百元吃到飽?還是只因為沒有選擇,只能隱忍不發?

為此,《今周刊》特別委由一○四人力銀行,做了一個電視收視滿意度的調查,赫然發現,台灣的觀眾對這樣的電視品質和環境,已經隱忍多時。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一四%的受訪者,對台灣的電視節目品質感到滿意,大多數則表示不滿意,其中,又以對不斷重播的節目、以及同質性過高兩項現況,感到最反感。此外,有將近八成的人對目前「六百元吃到飽」的收費方式覺得不滿意,並且願意嘗試新的收費方式,例如只要節目品質能提升,但改成「四百元只收看三十個頻道」的方式;當然,如果有新的電視台加入競爭,也有七四%的人覺得,這對提升節目品質一定有幫助。

很顯然,觀眾早就對現況不滿,只是缺乏宣洩的出口。前消基會董事長、現任監察委員的程仁宏說,消基會其實經常接到民眾對於電視節目品質不佳的抱怨,台灣政府早就該大刀闊斧及早實施分組套餐制,用市場機制來篩選爛頻道,並取消系統分區限制,讓民眾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調查歐、美以及亞洲主要國家的電視產業現況,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用吃到飽的方式,他們的消費者擁有選擇權。簡單的說,收視戶可以依個人需求,選擇二十個或三十個最喜歡的頻道,再針對所選擇的去收費。也就是,觀眾可能每個月付三百元,看三十個頻道,四百元看四十個頻道,如此,頻道業者為了爭取收視戶,就會努力做出好節目,以吸引觀眾的目光。

然而,台灣在「六百元吃到飽」的緊箍咒下,衍生電視怪象連連,其中最常見到的怪象之一,就是不斷重播。

怪象一「唐伯虎點秋香」重播超過八百次最有名的案例,當然就是已經重播超過八百次之多的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而根據《今周刊》的統計,以國內五家綜合台為例,我們每天收看的電視,至少有八到十小時是重播的節目,等於一天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段都在重播;而電影台的重播率更高,幾乎接近百分百,觀眾想要在台灣的電影台上看到新片,得有很好的運氣才看得到(見表)。

另一常見的怪象,則是自製節目的製作成本不斷壓縮、再壓縮,導致「二一○○全民開講」、「大話新聞」這類談話性節目大舉出籠,因為這種節目製作成本最低。據一位電視台主管透露,一般談話性節目,若不是請大咖藝人,一集大約十萬元就可以搞定,以近年頗受年輕人歡迎的「康熙來了」為例,每集製作成本大約三十萬元,而這個行情在台灣,已屬上乘。

但是,你知道嗎?在亞洲市場掀起一片韓風的韓國古裝劇「大長今」,讓許多亞洲人包括你我,都因為此劇對韓國的歷史文化與民情有更深刻的了解,甚至還因此帶動韓國的觀光業成長,實質經濟效益難以估算;而這齣戲的製作成本折合台幣,大約是一集五百萬元。

怪象二製作費相差懸殊 台灣節目節節敗退這場十萬元與五百萬元的遙控器大戰,你認為,台灣的勝算有多大?

製作成本一降再降,連知名節目製作人王偉忠也忍不住在他的新書《不機車,很推車》裡大嘆,製作成本不斷下滑,是導致電視節目越來越難看的關鍵。

他說過去在老三台的年代,製作成本高,他製作的春節特別節目裡,可以請來大牌如林青霞,表演擊大鼓等難得一見的精采畫面,讓他每次回到眷村老家,總有鄰居跟他大讚節目好看;但如今製作成本僅剩當時三分之一不到,頻道開放反而品質低落,當年鄰居的讚美聲已經很多年沒聽過了。

施俊吉一針見血指出,電視台採購或製作成本低廉的節目,就是多年來台灣電視節目品質低落的主因。

怪象三中、日、韓劇播出量是台劇三倍此外,成本低廉的外購節目氾濫,又是另一怪象。因為平均外購節目成本每集只要台幣十萬元,廣告收益又好,乾脆一路買下去;結果是,台灣的自製節目比重一路下降,以二○○九年為例,台灣電視台播出的日劇、韓劇與中國劇片數,幾乎各是台灣自製戲劇的三倍之多,民視總經理陳剛信說,這是頻道商長期在經濟效益考量下的結果。

「台灣電視已經落入一個結構性的惡性循環」,三立電視執行副總蘇麗媚舉例說,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培養出來許多優秀的大明星,隨著打開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價碼自然水漲船高,例如F4之首的言承旭,開出一集一萬美元的價碼,「依照台灣戲劇節目一集成本八十萬元的平均行情,誰請得起?」最後的結果是,大明星也隨製作人的腳步出走中國,拿別人的劇本,領別人的酬勞,演出的,當然也是別人的文化。

但看這樣電視長大的台灣下一代心中,電視所傳遞的文化內涵會是什麼?不免令人憂心。陳浩強調,台灣在數位內容的競賽中,一定要強調本土文化,否則台灣的本土特質將消失在數位洪流中。

國內傳播學大老、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說,自己家裡不裝有線電視已經快十年,因為電視裡根本沒有太多有用的資訊。

在六百元吃到飽的緊箍咒下,台灣電視節目陷入惡質、僵化的市場環境,而且還在迅速沉淪,台灣的電視文化,在亞洲市場上的發言權,就像電視機上的音量一樣,不斷被轉小聲,也許有一天,就聽不見了。
在這個全球數位競爭的時代,從電視這個黑黑的盒子裡放送出來的,早就不僅止於家庭裡的娛樂效果而已,一個國家的文化、觀光、甚至是國力,透過電視,分分秒秒都在競爭。

如此,台灣的未來會如何?著實令人憂心。

反觀中國現況,如果近期打開中國的電視頻道,無論湖南衛視、江蘇電視台等不同頻道,不斷從不同角度展現對全球通膨議題的關心、對歐巴馬期中選舉的結果分析,報導周延又詳盡。

但同一時間,打開市場機制長期被嚴重扭曲下的台灣電視,「大S戀情」、「偶像明星遭燒傷」的新聞,被數以百次計地不斷重播;試想,看著這不同電視長大的兩岸年輕人,將來會有怎樣不同的思辯能力以及國際競爭力?

表面上看,這是一場世界各國的數位內容之爭,但骨子裡,卻是一場國家下一代競爭力的世界大戰,這場攸關國力的關鍵戰役,台灣的勝算正在點滴消失中。

最糟的時代是最好的機會黎智英看準商機,壹電視強力叩關弱化的市場就是侵略者最好的機會。台灣電視的停滯不前,看在外來競爭者的眼中,反而成了最滋養的沃土,所以,黎智英的「壹電視」帶著雄厚的資本與數位技術,強力叩關!

壹傳媒旗下的《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對台灣的衝擊與影響力無須多說,但這一次,他看準台灣電視市場被財團長期壟斷、加上無能的政府、隱忍不發的觀眾,共同培育出的絕佳機會,決定直搗黃龍,挑戰台灣的電視市場。

事實上,在黎智英之前,已有中華電信的MOD挑戰現有的有線電視市場,但中華電信的商業競爭能力有待加強,後續效應還要持續觀察。

生意腦袋靈光的黎智英卻有不同的戰略思惟,據悉,他已擬妥多套劇本(詳另文),包括與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簽下合約,未來新上映的電影,只要在院線一下片,壹電視的觀眾第一時間就可以看得到;並從香港借貸超過三十億港元(折合台幣約一四○億元)的雄厚資金,引進先進的數位設備,在台灣建立七百人電視團隊,誓言打下台灣電視一片江山。

對電視業者而言,一場「黎智英時代」風暴,眼看即將啟動,但對所有的觀眾而言,只要是可能打破既有壟斷局面的衝擊,帶來刺激節目品質提升的動力,結果都令人期待。
然而,在可能的大破壞來臨之前,我們還是對台灣近年來一路從影視、音樂、文化到網路平台節節敗退,處於落後挨打的局面憂心忡忡,近期《中國時報》一篇(輸掉寬頻布建,就有「文化亡國」之憂)的社論,引起許多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不乏許多父母對於下一代的憂心。

文化亡國絕非危言聳聽,身為教育專家的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政府再不覺醒,台灣文化就要淹沒在這場滾滾數位洪流中,什麼都聽不見了。

發表於 2010-11-28 01:3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棒了....
完全就是一針見血...
台灣電視應該只有晚上6點到凌晨1點~
這個區段是新的~其他大都是重播~
台灣的媒體也是都再報導一樣的東西~
文中說的MOD~
當初我也有辦~但是用一年~只拿來看那年的奧運~
其他一個月開一次吧~
中華電信真的是要想想HD的推廣辦法...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8 02:44:40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對黎智英旗下媒體的風格不甚認同,但是仍然希望他的作為能夠改變台灣目前僵化到有如一攤死水的電視媒體們,只想花最少錢得到最大收益,沒有投資又哪會有優質的節目,最後只會造成同樣節目不斷重播、八點檔動輒上百集,劇情狗血不說,佈景品質低落,隨便搭幾塊板子就說是豪宅,也難怪會逼得觀眾轉看他國的節目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8 16:28:4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很坦白的說就是因為台灣節目不好看才轉看韓國日本的節目,加上有HD Club等網路論壇等於提供其他國家HD節目來源,頭一兩次看到HD品質的節目很難不被吸引,加上內容包裝的夠好,藝人演出夠吸引人,很難會想回來看台灣節目,那種糊糊加上沒內容的節目,台灣節目會看的大概剩下比較深度的報導或者體與賽事轉播.換個角度講,這就是台灣人目前的弊病 拼命追求 low cast 看運氣好有點賺見好就收,不會想花心思投入更高成本,反而希望黎智英的壹電視能夠帶來衝擊糾正歪風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8 19: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唔 寫的真好 每次轉開電視永遠撥的都是同樣的內容 就算來賓或流程有變動 感覺還是一成不變
還有在收看電視人數較少得時段總是拿老節目來塘塞 電視節目表幾乎一整年沒變過(除了上檔下檔)
轉完一輪還是沒有節目可以有興趣看超過三分鐘
綜藝節目很多不好看(也是有一些不錯的)
教育節目不是在冷門時段就是不夠吸引學生
卡通無線台一直重播收視率高的 逼沒裝第四台的觀眾沒有選擇一再收看
戲劇就更不用說了 買片來播已經是家常便飯 本土劇總是拖很長...
至於畫質 我覺得台灣人民並不太了解外國已經領先很多了(有接觸網路or年輕人除外)
以我為例 也是到今年才比較了解

希望可以快點改善 不然還是只能靠網路收看優質節目&高畫質
另外推薦公視 真的是好節目很多 廣告短不會打斷收看情緒
以上只是個人小小心得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8 19: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化的衰亡比被侵略更可怕,台灣的電視媒體爭氣點阿,有的事比賺錢更重要
政府的冷漠也是很無奈,咱們的官員是不會去做有遠見的事的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8 19:5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這樣的聲音其實已經有很多
可是上頭的人似乎都聽不到
依我看台灣光是要追上中國可能還要好幾年甚至十年以上
更不用說達到現在日、韓的層級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8 23:38:19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新聞出處突然噗哧笑了一下
仙貝公司還好意思講這些
(雖說來源是今周刊)

評一下仙貝公司好了
仙貝下有中視中天2台
其中中視有3台(數位無線3台,類比無限OR有線1台) 中天3台(少數系統提供數位有線OR大部分類比有線,皆是3台) 共6台
6台都是一般畫質的

聽說中天在香港有"中天亞洲台"(在數位電視屬於亞視系統下的頻道)
有人說畫質不好(廢話 中天節目都SD的)

我的意思是
電視之所以不進步
有部分因怪罪於這些被一般電視觀眾嬌生慣養的電視台們

我懷念先前某新聞局長砍一些頻道的時期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9 00:17: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有些頻道真的需要砍一砍,但是其中牽涉太多利益關係,除非大家都有共識,不然只憑幾個人的力量實在很難達成,最終只會像先前那位新聞局長一樣落得滿鼻子灰,電視台卻還是皮皮的繼續播沒品質也沒營養的節目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29 02: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整頓媒體生態有相當大的難度
其中背後的利益糾葛太複雜
絕大部份市場被攏斷...至少有8成左右

而且比較綜藝節目
台、日、韓節目透過網路之便都可以看的到
一比較起來就知道我們落後人家多少了

我也在中華電信看過MOD的畫質的確沒話說
但普及度要再提升須要有其它配套措施才行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30 10: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quote听说中天在香港有"中天亚洲台"(在数位电视属于亚视系统下的频道)
有人说画质不好(废话 中天节目都SD的)

icypyh 發表於 2010-11-28 23:38 [/quote]
香港数位地上波确实有中天亚洲台,没错。
但是画质不好不仅仅是因为节目是SD的。同是SD的老四台(翡翠、国际、本港、明珠)画质比中天亚洲台好很多。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30 10:35:41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 是個政治 治國的國家.....
很多的發展都因為政治而延宕,
電視文化只不過是其中一個案例而已=.=

而台灣的人民也蠻多是追逐這些政治人物的鄉民.....
所以惡性循環下...就是犧牲了這些發展,

上次IBEC中就有提到,台灣的電視界早就落後很多很多了,
可是政府卻都沒有積極的作為,
所以現在我們都還是只能看"類比"的影片.....
現在的電視,一個比一個大.....可是只有類比的訊號跟畫質,
畫面都是模糊的.....,那買那麼大,那麼高畫質的電視作什麼,
充其量只是把實體的空間縮小而已......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1-30 18:5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種文章 句句深入我心
第四台看了十幾年
畫質完全都沒變化
現在都只能在網路上看他國的節目
反觀台灣的電視台....無奈阿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6 12:45:00 | 顯示全部樓層
再不進步就完蛋了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6 17:40:36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電視在不改進,以後真的就沒人要開電視了,現在連我爸媽都會開PPS來看了。

可見數位化,那種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的性質才是現在人想要的,

而我現在也幾乎不開電視了,因為真的沒什麼好看的,連新聞也是亂報一通。

我覺得台灣歌手真的很可憐,要宣傳只能上綜藝節目、談話節目、娛樂節目等,

卻沒有純唱歌的節目,像日本有MS,韓國有MB、MC、人歌,而這些卻在台灣電視都看的到,

透過LIVE的演唱,才是感受到唱手們的實力與魅力的重點之一。

電視台最多卻轉不到好看的,我想是台灣的特色之一吧。

YT都已經有1080的播放畫質可看了,光講畫質就已經輸給鄰國了,更不用談節目品質了。

我想PPS過不了多久也會有HD的播放選項吧!到時候不知道台灣電視會有什麼感覺。

快提升台灣數位化環境的通遍性吧!也快點跟進HD的時代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6 17:53:23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數位化環境說真的第一步
就是該砍掉所有的第4台
好幾年前就在說要廢第四台但是幾年過去
都還沒動作出來
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要拖多久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6 19:49:18 | 顯示全部樓層
長期從事在網路工程與多媒體工程
看到這樣的文章
真的讓人感慨良多

台灣目前不只經濟在邊緣化
連文化也在邊緣化

文章裡所提的很多是一環扣一環
幾乎到打死結的地步 沒解了

先從NCC開始
這個"機構"
以前有看過成員
大都是律師,少數媒體"經營者",一個電信"經營者"
律師 法律他懂 媒體他懂個屁 網路他懂個屁
媒體經營者 他在乎文化嗎? 他只在乎能賺多少錢? 能不能跟股東交代
網路經營者 一樣 他只在乎利潤,頻寬? 他會直接說 用戶用不到

先說網路這一塊
看看韓國、日本、香港人家的頻寬
這些電信商賠錢我相信
中華電信賠錢? 騙騙別人可以
有在做標案的都知道中間的問題
騙不了這些從電信局標案到中華電信標案的人
從固網執照開放 中華電信民營
電信迴路到底該公有共用還是歸中華電信
吵了那麼多年了 也無解了
反正一邊是擺爛 把所有股東的錢有的亂燒 有的放進自已口袋
另一邊是全部接收 全台灣都歸他管
當年無解 事隔那麼多年了 當然更無解
野蠻的台灣 野蠻的政客
就算十個孫正義燒死在總統府前
還是一樣的結果

再來說說電視台到第四者這一整塊供應鍊
尤期第四台 經營者大都當地立委/角頭
即得利益者
現在說要數位化/高清化
一路從攝影棚設備、後製設備、放送設備
全要更換 要花多少錢?
不如最簡單的做法
從最上層到最下層大家全部說好
就題不換 用三十年前的設備繼續放送
愛看不看隨便你 就在這一座島上
你跑的掉嗎?
我擺明就是要強姦這些觀眾
誰能拿他們怎麼樣

其實NCC的組成也是很有學問的
這麼多的法律人說明了一件事
NCC專不專業不重要
但有律師在一切都是對的

最後說說廣大的觀眾群
台灣人真的很有趣
股票 是很專業的東西
但台灣連市場賣菜的阿罵都可以跟你說k線圖
到處都是股神
也因為大家都自已為是股神
所以台灣特別容易操作從散戶上取財
但想死的人還是前仆後繼
政治 也是一樣很專業的東西
但我們週圍到處都是政治家
路邊吃個魯肉飯有人跟你聊政治
坐個小黃也有人跟你聊政治
因為政治太專業台灣人又熱衷政治又不懂政治
所以台灣人特別容易操作
隨便弄一下
藍綠政客一起去打球喝酒
藍綠選民互相仇恨對方
整個台灣就好像兩個母體
兩個母體都是假的
但母體裡面的人都相信對方是假的 我才是真的
台灣需要那麼多的政論節目群魔亂舞嗎?
台灣需要那麼多的新聞台嗎?看來看去就兩台 藍台跟綠台

為什麼一個在香港被市場所淘汰的爛編劇
來到台灣突然變成第一流的編劇?
現在演的時代劇跟幾年前的龍捲風哪裡不一樣?
甚至跟幾十年前的港劇"大時代"哪裡不一樣?
再來就是苦情劇 跟以前的 "愛" "星星之我心" 哪裡不一樣?
很多人說慈濟的連續劇有多好多好 不是跟以前的 "愛" 一樣嗎
唐山過台灣演一次好
鬼打牆的重播那麼多年 只有演員換掉 劇情一樣 好看在哪?
現在正紅的新兵日記到底跟報告班長哪裡不一樣?
台灣人怎麼那麼容易滿足?
整個台灣的影視簡單說是回收場
淘汰者都在這裡

台灣電視要數位化 高清化
有可能嗎?
第一 政策 除非那些即得利益者突然佛心來了
再來是內容 台灣人能接再好演員 但不美的演員嗎?
CSI本站第11季了 觀眾能接受早已人老珠黃的Catherine繼續當第一女主角嗎?
我們能接再像SHIELD、The Wire這樣沒半個俊男美女嗎?
看看台灣真是新人的天堂
滿街偶像劇 演員越老越不值錢
跟歐美日完全不一樣
一哥一姐全是老人Tom Hanks、Nicolas Cage頭禿成那樣了
還是男主角
甚至Sean Connery一把年紀了還跟Catherine Zeta-Jones亂搞
不說歐美日
就算很晚起步的中國
大牌的還是那些老人張鐵林 王剛 陳道明等
連在台灣沒人欣賞的老演員 寇世勳 李立群反而能那邊找到一遍天

看歐美高清電視劇也三年多了
高清劇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就是細節部份
當然美劇也有爛劇
但細節的部份確實美日很重視
看看Lost第六季當初為了FlashSide的時間點吵成一團
原因只為一個醫生拿在手上的診斷書不到一秒的閃過去
被人抓到了時間 劇組還必需正式澄清是Produce Error
我們能掌握那樣的細節嗎?
前陣子看高清的仙劍三 裡面的鏡子竟然是水銀鏡 還有塑膠剪刀
看了一整個火就上來了
要不是衝著"仙劍奇俠傳"還真的看不下去

綜藝節目長期抄日本也不是新聞了
而舞台佈景搭一個從節目開播到收到都不用換
看看日韓的歌唱節目的那種舞台佈置
一首Nobody、一首Gee
有幾種服裝造型?
我們竟然還一套打歌服從頭穿到尾咧
而大部份的台灣人卻只會回一句
人造人有什麼好看 真是無言

台灣的面板世界佔有量不小
中階高清電視我們也算輸出大國
但可笑的是我們還是只有SD可以看
真是可悲
以前就開過的玩笑還是要再說一次
也許兩三年內
中國淘汱的映像管電視
全運到台灣來了
反正我們這樣的畫質
用映像管還是用FULL HD LCD
有差嗎?

有感而發
沒什麼整理的胡說八道 請見諒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6 19:52: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kcl0801 於 2010-12-6 19:56 編輯

講pps只是舉例大家懶得開電視而已吧
pps的畫質應該比台灣第四台還差 因為從電視上錄下來就差了 還硬要轉成rmvb 被這些天兵打敗
我現在看台劇 就算我有興趣的(非常少 因為我愛看刑事/推理劇 台劇這環的故事最少) 沒有dvdiso的畫質我也懶得找來看 pps更是從未裝過
所以當日.韓.美劇來源取得容易 畫質又比較好 還可以順便練練外語 當然捨台劇不看啦
然後又因為跟中國頻繁的交流 搞到最後大家滿口中國用語 這樣真的好嗎?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6 20:39:30 | 顯示全部樓層
看過日本的BS衛星就知道什麼就高畫質高品質了...CS衛星也蠻不錯的!台灣離這種等級還很遠...唉...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2-13 11: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溫馨頂級臥室StormAudio風暴Core 16/Ken Kreisel 7.2.4劇院心得分享!
溫馨頂級臥室StormAudio風
溫馨頂級臥室StormAudio風暴Core 16/Ken Kreisel 7.2.4劇院心得
十年磨一劍,磨出軒轅劍!打出最痛的「流星拳」 - 南台灣Storm Audio風暴/Genelec AoIP 7.6.1.6數位示範級劇院
十年磨一劍,磨出軒轅劍!
十年磨一劍,磨出軒轅劍!打出最痛的「流星拳」 - 南台灣Storm A
Storm Audio風暴好聲吹來了Ken Kreisel KS700天空聲道和DXD1000!花蓮Storm Audio風暴/KK 7.2.4劇院落成!
Storm Audio風暴好聲吹來
Storm Audio風暴好聲吹來了Ken Kreisel KS700天空聲道和DXD1000
新視聽室終於好了!! 續~人生第一間視聽室 關箱文
新視聽室終於好了!! 續~人
續上一篇~人生第一間視聽室 "關"箱文 ------------------------
史上最強劇院多聲道綜合擴大機 StormAudio Fusion榮獲2024年新視聽「最佳表現」大獎!
史上最強劇院多聲道綜合擴
史上最強劇院多聲道綜合擴大機 StormAudio Fusion榮獲2025年新視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