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0-12-31 00:39:43
|
顯示全部樓層
biterate簡單來說,就是每秒傳輸量
一張jpg圖檔(簡稱JPG-A),解析度為1280x720
那麼這張JPG-A,假設為檔案大小256kbytes
另外有一張一模一樣內容的jpg圖檔(簡稱JPG-B),解析度為1280x720p
那麼這張JPG-B,假設為檔案大小512kbytes
那麼JPG-A跟JPG-B誰的畫質比較好,答案當然是JPG-B
因為壓縮比小,所得到的破壞性壓縮也小,畫質保留度也比較完整,相對的檔案也就比較大
那從一張圖放大看,一部影片,一秒是由24張圖構成的
那的影片一秒需要24張圖,如果拿JPG-A跟JPG-B來做比較
由JPG-A 24張組成1秒的影片,需要傳輸的檔案大小為
256kbytes * 24 = 6144kbytes =6mbytes = 48mbits
(1byte = 8bit)
每秒所傳輸的檔案大小,這是1秒的影片量,所以可以換算成
48mbits每秒 = 48mbps (mbits per second)
而mbps就是所謂的流量(台灣用語),碼率(大陸用語)
由JPG-B 24張組成1秒的影片,需要傳輸的檔案大小為
512kbytes * 24 = 12288kbytes =12mbytes = 96mbits
(1byte = 8bit)
那麼兩個1秒影片來看,哪個影片畫質比較好,答案是JPG-B組成的影片
綜合上面的簡單說明,流量(碼率)越高,畫質相對越好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