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5-4-18 01: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5-4-17 07:57 
星際大戰七:原力覺醒 STAR WARS VII: THE FORCE AWAKENS 宣傳預告 宣傳海報
剛剛才看了一下七部曲的首支預告片,老實說看預告片時以及看完後心裡的興奮程度只是還好而已,大概是一面看一面想到大概是兩、三週前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雜誌版專題報導的內容。
THR當時的專題其實主要在看好萊塢目前的明星制度,THR作了一系列至少5、6則的報導,而當時國內紙媒以及台灣所謂電影網站只專注在其中的一則,也就是提到目前片酬2000萬美元左右的大明星,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的好幾則報導。當時THR的一系列報導中,最讓我吃驚的其實是與星際大戰有關的一則報導,那則報導提到這個系列在過去將近40年一共有六部電影問世,但為何只造就出哈里遜福特一位巨星,其他的演員幾乎都在系列電影陸續問世後消失。當然,說消失其實有點誇張,但是若與福伯的際遇相比,大概除了只演出過一集的無敵老爸-連恩尼遜之外,其他的演員幾乎完全沒有沾光,娜塔莉波曼甚至在好萊塢遭到排擠。THR那則報導最讓我吃驚的地方,其實是關於七部曲:原力覺醒的演員片酬,原本以為克里斯凡飾演美國隊長(第一集)的片酬30萬美元已經創新低,沒想到THR竟然報導:消息來源指出,七部曲:原力覺醒新加入的演員片酬只有6.5到12.5萬美元,續集片酬會高一些(Sources say the newcomers can only command $65,000 to $125,000 for Episode VII, with sequel options exponentially greater.),也就是說除了福伯這些延續自六部曲絕地大反攻的演員之外,新加入的演員片酬低得可憐,若是有大學學歷且沒有還完學貸的,大概仍然不夠付清學貸。在侏羅紀公園(1993)第一集中演出的Joseph Mazzello(社群網戰)、他當時還是童星,就在藍光的拍攝幕後表示演出該片的片酬讓他後來可以念完大學。IMDB的資料上顯示,飾演路克天行者的馬克漢彌爾演出星際大戰(1977)的片酬就有50萬美元,而那是將近40年前的行情,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大概至少是現在幣值的3倍以上。
THR這則報導的標題是Why More 'Star Wars' Actors Haven't Become Stars,其實福伯得以成為巨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時,好萊塢現在只要省錢,對於演員是用過就丟,所以福伯運氣好沒有遇到。地利,好萊塢在七、八十年代的創作力比現在強很多,而且除了續集大片之外,也會拍很多注重劇本的劇情片,所以福伯才可以拍到證人、上班女郎...等類型眾多的電影。人和,福伯與盧卡斯以及史匹柏於公於私都是好友,而盧卡斯與史匹柏在七、八十年代,甚至到了九十年代都是好萊塢風雲人物,除了星際大戰之外,再加上印地安那瓊斯系列,福伯就跟這兩位合作了七部電影,每部都是賣座大片。
不要以為在七部曲演出雖然片酬很低,但是可以因為打出高知名度,然後在其他電影中拿到更好的片酬。雷神或許可以在公主與狩獵者拿到500萬美元片酬,但也只是比雷神系列的低片酬要好一些的特例,雷神演其他電影不一定都可以拿到較高的片酬,而他現在有三個小孩要養,這可能是他搬回澳洲住的原因之一。前面提到的娜塔莉波曼,去年畢業生導演麥可尼可斯過世時,紐約雜誌部落格Vulture有一則綜合報導,內容是與尼可斯合作過的明星感言,波曼就提到在演出星際大戰首部曲後,好萊塢竟然沒有人願意找她演戲(Everyone thought I was a horrible actress. … No director wanted to work with me.,每個人都認為我是一個糟糕的女演員...沒有導演想要與我合作),幸好尼可斯出手幫忙,除了找她演出偷情之外,也幫忙打電話給其他的導演,V怪客的演出機會就是這樣來的,她後來才有機會演出黑天鵝,並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看起來,好萊塢的明星制度正在快速崩盤中,有機會演出好萊塢大製作,但是片酬愈來愈低,演完後雖然可能知名度大增,但是其他的演出機會卻可能暴減,甚至可能乏人問津。演出獨立製片或轉到電視圈,不一定片酬會很低,但至少遇到好劇本的機率會比在好萊塢高許多。Jim Parsons演出影集宅男行不行,半小時的影集每集片酬已經漲到100萬美元,另外還有分紅可拿。好萊塢愈來愈低的起薪,已經讓明星愈來愈難為,我個人很好奇那些大型經紀公司要如何因應,因為他們的客戶(明星們)片酬愈來愈少,經紀人可以分的金額當然也愈來愈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